三伏貼 4成過敏患者發作率下降

  中醫師蔡昕儒表示,三伏貼結合中醫經絡理論與節氣智慧,是簡便、安全又具預防保健效果的療法,有助改善過敏體質。(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夏至代表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也是啟動「三伏貼」療程的黃金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昕儒說,中醫講「冬病夏治」,就是利用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間點,透過藥性溫熱的敷貼療法,幫助改善過敏體質、補足陽氣、趕走體內寒濕,對於經常鼻塞、氣喘、手腳冰冷、容易疲倦的人來說,是每年不可錯過的重要保養期。 蔡昕儒指出,「三伏貼」的概念來自清代《張氏醫通》,透過在夏季的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貼敷溫熱性藥物(如元胡、細辛、白芥子、生薑汁等)於特定穴位,藉由皮膚吸收與穴位刺激,調整氣血循環、增強免疫力。 中醫理論認為,許多過敏性疾病如鼻炎、氣喘、濕疹,甚至手腳冰冷等症狀,都和體內陽氣不足、寒邪未清有關,夏季敷貼,正好藉助外界熱力驅寒補陽,從根本改善體質。一項台灣研究發現,連續接受兩個療程(共6次貼敷)後,有超過4成患者的過敏發作頻率明顯下降,不僅打噴嚏、鼻塞改善,連情緒、睡眠品質也跟著提升。近年還有文獻指出,三伏貼能刺激穴位引發局部免疫反應,進而調節全身免疫系統,對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鼻過敏等問題也有正面幫助。 三伏貼適合多數體質虛寒、經常感冒或有過敏困擾的成人與兒童,但並非人人都適合。若正在感冒、發炎、皮膚易過敏,或是孕婦、1歲以下嬰兒,都不建議使用。此外,也要留意體質偏熱者容易化熱上火,因此務必在中醫師評估後再進行敷貼。敷貼當天應避免洗冷水澡,也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療效。若貼敷後皮膚出現紅腫、水泡、搔癢等過敏現象,應立即取下並塗抹適當消炎藥膏,必要時諮詢醫師處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淡黃柳〉.蝶引

■子寧 追著蝴蝶髮夾,進入了一家爵士樂小酒館…… 蝶飛鬢側, 招引深深陌; 忽墜琉璃春影仄。 乍裂門光酒室, 珠珀傾波卷人入。 樂聲澀, 寒煙裹低泣。 絳綃旋, 笑渦溢。 指輕敲、冷盞溫紅液。 裂帛銅音, 吹星成屑, 凝作雲邊蝶魄。

Read More

〈中華副刊〉送妳晉塔

■萬羚 2025年1月9日全台在冷氣團的籠罩下,苗栗相對暖和,陽光一早即露臉相迎,然而,後龍的海風襲來,依然冰涼刺骨。 午後,誦經已近尾聲,來到擲筊時刻,師父先將筊杯傳給妹婿JR,緊接著,師父以口白唸道:「怡夫人,妳親愛的家人此刻與妳同在,安排妳住到新家,讓妳在此休息,他們也期盼能得到妳真誠的祝福,願妳賜福!」JR將筊杯往地面一擲,不是聖杯,擲筊過程得重新來過,師父類似的話語重複又重複。我心中默禱:「妹妹,別任性了,JR這些天悲痛欲絕,日日雙眼紅腫,就別跟他鬧脾氣了,他會心疼。大家都捨不得妳獨居於此,會常來看妳的,妳就安心搬進新家吧!」 12月24日告別式當天,目送棺木消失在熊熊烈焰中,我的淚珠還來不及掉下,妳的身軀已瞬間化為灰燼。此刻,家人將這罈骨灰護送到苗栗後龍的「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此地依山傍海,景緻宜人,妳將永遠定居於此。 終於擲得聖杯,瑋妹說:「怡好難叫,她一定又雲遊四海去了,也不知旅遊到哪個國度了?每次都要呼叫好幾回,她才回神。」我一聽不覺莞爾,是啊!怡妹的個性就是如此!她向來喜愛旅遊與美食,生活的態度從容不迫,落落大方,她才不理會我們有多急呢! 怡妹是老公的表妹,是五姑的長女。我婚後,成為她的大嫂。認識怡妹時,她還是個剛上小學的孩子,雖然我年長她將近二十歲,我們之間卻特別有緣,不僅相處融洽,個性也相近。 她到美國就讀研究所,我們就像送自己的女兒上大學一般,從芝加哥開車載她到位於東蘭辛(East Lansing)的密西根州立大學,陪著她看周遭環境、辦理註冊、入住宿舍,一切就緒後,我們才放心的離開。 每逢假日,她趁機四處旅遊,只要路過芝加哥,必定住在我家。當年,我的外甥女Anny正在西北大學就讀,也住在芝加哥,假日常來我家,兩個女孩年齡相近,很自然就彼此聊在一起。那些年,我因工作的關係,經常參與主辦芝加哥地區僑社的大型活動。有一年「大芝加哥地區新年晚會」邀請楊燕主唱,我請兩個女孩都過來吃年夜飯,她們一聽到現場要賣楊燕的親筆簽名CD,問我可不可以讓她們當義工賣CD?我當然求之不得,看著兩位美女興奮的與大明星合照,賣得不亦樂乎!我亦感染了那份喜悅。 Anny畢業後,考進美聯社,分派到紐約首府奧伯尼(Albany)當記者。那年五姑來美,怡妹決定來個東部之旅,順道到奧伯尼找Anny。於是,五姑、怡妹和我三人行,我們從芝加哥出發,開著怡妹的車,花了幾天的時間,沿著五大湖區自助遊。我們先到密西根的荷蘭村;又行經俄亥俄州伊利湖畔的克里夫蘭,參觀搖滾樂名人堂博物館;再到水牛城看尼加拉瀑布,遙望對岸的加拿大;走訪紐約上州的葡萄園,品嘗冰酒加美食,最後來到奧伯尼。四個女人擠在Anny的小公寓,天南地北聊到忘了今夕何夕,當年的歡樂情景,如今依然歷歷如目。 怡妹於2024年10中旬開始咳嗽,兩星期後到醫院檢查,診斷出是「小細胞癌」,隨即住院。「小細胞癌」是一種極為惡性的癌症,最常出現在肺中。「小細胞肺癌」堪稱是肺癌中的惡霸,它是一種神經內分泌瘤,非一般常見的肺癌。肺癌依照癌細胞分化程度和形態特徵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它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較其他種類慢。「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惡化最快的,當確診發現時,常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它的發病位置多位於肺部中央靠肺門之處,容易往大的支氣管發展,使氣管堵塞造成肺葉萎陷,無法用手術切除。老菸槍,是小細胞肺癌的最愛,長期接觸石綿、苯、焦油等致癌物質的工作者,罹癌機率也高。然而,怡妹不抽菸,也沒有工作環境的問題,不知是否與家族的遺傳基因有關?因為病情影響到呼吸,怡妹很快就轉進加護病房,雖有良好的醫療照護,但虛弱的病體仍不敵癌細胞的迅速蠶食,病情急遽惡化,僅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告別人間。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誰料盛開的花朵竟會一夕凋零! 最後一次見到怡妹是2024年6月4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在台北的讀書會有一場演講,由我主講「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漫談常見的有毒植物」。我請怡妹過來幫忙拍照,以留紀念,她精神奕奕的從新竹趕來當攝影師,為會場所有嘉賓留下美照,唯獨她自己沒有入鏡。會後,我們共進晚餐,相談甚歡,我邀她在台北住一晚,她說JR會等她回家,就趕回新竹了。 這幾天,我不斷翻閱當日留下的照片,真的找不著怡妹的身影。記得當天演講,我雖忙著測試電腦及投影片,忙碌中卻沒忘記要她過來拍張合照,她卻笑著說:「大嫂,我們合影的機會多得很呢!我今天當攝影師就好。」誰料到再也沒有合影的機會,再見面已是天人永隔。 怡妹!陪妳最後一程,送妳晉塔,我告訴自己別再哭泣,妳已在此安息!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症

■陳俊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會使骨骼變得脆弱易碎而容易發生骨折的疾病,造成骨折的部位,大多在脊柱,髖部或手腕,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為最常見兩種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導致次發性的原因包括某些疾病,外科手術療程,或是會加速骨質流失的藥物。 骨骼的基本結構是一種纖維網,主要由膠原蛋白構成,鑲嵌在框架內的,是鈣和磷等礦物質的填積物,以及少量的鈉、鎂、鉀。 骨骼包含三種組織:皮質骨、枝狀骨、骨髓。骨質密度是指骨骼組織在骨架中填塞緊密程度,也就是骨骼富含礦物質的程度,其中鈣是骨骼健康最重要的礦物質。 骨質密度受到遺傳、性別、種族、飲食、體能活動、荷爾蒙的製造、健康狀況、生活型態等因素影響,通常在35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齡增長而緩緩下降。 在骨骼生成的顛峰時期,盡量多存鈣質和其他礦物質進入骨骼銀行,提高巔峰骨質量,不僅可以抵銷或減輕日後骨質流失所造成的衝擊,也可能降低發生骨折的終身危險率。 臨床上有助骨質疏鬆改善的中醫治療包括,1.補腎填精:補腎藥物可調節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的功能,加強成骨作用,具有延緩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作用;2.健脾益氣:以健後天、補先天為主,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無源,導致骨質疏鬆;3.滋肝養血:肝主筋,肝血濡養筋,肝臟血,司血海,主疏泄,腎精的充實,端賴血液的滋養,因些治療骨質疏鬆需酌加滋肝養血之品;4. 活血化瘀:骨質疏鬆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尤其是腰背疼痛,痛則不通,因此瘀血是標症,腎虛是本,藉活血化瘀之品,有利解決疼痛的標症,另一方面有利氣升流通,進而促進腎精的生成。以上各有不同藥方對治。 預防骨疏鬆症十分重要,有許多積極行動有助預防,例如,保持飲食均衡,膳食中應有足夠的熱量、維他命和礦物質,尤其是鈣質與維他命D;經常運動,有助提高骨質量,避免吸菸和飲酒過量;青春期少女,應避免過度節食,以及其他可能干擾月經週期的行為。 傳統中藥中的龜鹿二仙膠是由龜板膠和鹿角膠組成富含膠原蛋白,是目前已被臨床證實,可有效改善骨質密度的中藥,在骨質疏鬆症治療上,有很大的助益。 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鞏固療效。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細漢店長 台語互動學習

  配合府城城垣300年,台灣教會公報社舉辦「府城三百「細漢店長」體驗活動。(記者林雪娟攝) 台灣教會公報社配合今年為府城城垣三百年,特地舉辦府城三百「細漢店長」體驗活動,30名小朋友穿上工作圍裙,實習擔任書房店長,用台語與客人應對互動,向客人說明產品.議員李宗霖也應邀擔任遊戲關主,和小朋友一起闖關同歡,協助小朋友對台語使用能更流利自然和加深印象,將台語與府城文化,可以透過活動傳承給下一代!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歡迎小朋友們在這裡運用台語,體驗店長工作,在學習店內如何工作以及和客人的應對技巧,他並提醒小朋友,要有禮貌、頂真(仔細),工作時得注意安全。 李宗霖表示,台語在三百年前,就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是所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然如今的台語環境,如同被拆毀的城牆,散落於城市各個角落,但它仍然守護著每一個人,需要大眾利用活動、機會,一塊一塊地重新回復起來。 家長們也感謝台灣教會公報社用心規劃活動,讓台語和台南的歷史與文化重新交織,讓孩子們能透過實際參與,將生活中的經驗與本土語言連結,將逐漸失落的記憶傳承,能夠代代相傳。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生活休閒〉台南淺山景觀餐廳偷閒趣

一山一故事,瑪莎園可一次飽覽群山。 偷得浮生半日閒,不妨到台南近郊踏青賞風景,其實你可以發現,啜杯咖啡或茶,來客當地特產入餐,邊品嘗美食,邊遠眺層層疊疊的山巒和鬱鬱蔥蔥山景,人生好不愜意! 文、圖/記者林雪娟 美景佐特產 視覺味覺雙饗 瑪莎園: 位在玉井虎頭山的瑪莎園,離市區不遠,以戶外景觀著稱,無論是白天、黃昏或夜晚,各有景致,白天賞的是翠綠山景,晚間可欣賞猶如夜空星星閃爍的市區燈光,視野絕佳,加上沿路綠意盎然的庭園,搭配燈光營造,氛圍浪漫,讓人深感歲月靜好,身心靈都可得到絕佳放鬆! 喜愛爬山健行的人,來到此處,一定對遼闊山景嘆為觀止,戶外區是賞山景第一排,南山、難山、竹子尖山、花瓣山、糖子恩山等群峰環繞,山巒起伏間,一山一故事,火紅的夕陽西沉,染紅天際和山邊,夜間還可以遠看楠西大凍山、大埔點點燈火。 山區盛產小番茄、芒果和情人果等農產。 玉井以芒果著稱,芒果入餐這是必然,芒果長大前的情人果,酸甜脆口,可解餐點油膩,若情人前來,也頗有戀愛之感,餐點也會因應時節將在地農產搭配。 景美是吉: 景美是吉景觀咖啡餐廳,除山景還有「天空之心」網美景點。 以一八0度無死角的景觀知名,天氣佳時,甚至可以遠眺至北門、南鯤鯓,甚至是澎湖,優美山嵐景致,海闊天空,一覽無遺,即使冬季或雨季,緯度雖不高,海拔只有六百公尺,雲海層層,猶如江翻海擾,景觀一望無際,視野遼闊又開展。 餐廳位於楠西區,日前雖發生地震,山區卻未受任何干擾,在疫情仍未完全退除之際,到山邊賞景、吃美食,店家也貼心準備適合拍照的「天空之心」網美景點,除自然美景,庭院景觀和室內裝潢也融入設計感,有工業風、日式大自然風,即使選擇室內座位,也有一大片玻璃窗景,美景盡入眼前,無論是單人放空、好友相聚,都是極佳選擇。 餐廳位於楠西,梅子是當地特色農產,當然要入菜,採用純梅醬或製作成味噌梅,都深具特色,此外,當地也開始栽種薑黃,為山區農產再+1;用餐完畢,可至梅嶺各地步道走走,選擇適合自己的腳程走走、消食,放鬆又舒心的一日遊。 溫泉滌塵囂 坐擁滿天星光 六二溫泉山房可邊觀覽山境邊泡溫泉。 龜丹六二溫泉山房: 想要看山景,又想要泡溫泉,楠西龜丹地區是不錯選擇,位於內山的六二溫泉山房,可用餐、可住宿,還可泡溫泉,有露天湯池、日式獨立湯屋等,可依自己需求選擇。「龜丹」據說是從平埔族語翻譯而來,意思為「溫泉」,屬碳酸氫鈉泉,素有「美人湯」之稱;就算不泡湯,餐廳用餐也相當愜意,戶外有圓形鞦韆等網美最愛打卡景點,內部裝潢走貨櫃輕工業風,戶外有枝葉茂密的百年老茄苳,山景雖不如其他景觀餐廳壯觀,卻因無光害,滿天星斗星光燦爛,美不勝收,可以躲在露天湯池,邊悠閒泡湯,邊仰望滿天璀璨。六二山房下方也有天喜悅溫泉會館可以選擇。 水哥溫泉區有各式各樣的溫泉設施。 龜丹還有一處水哥溫泉區,季節對了,有粉嫩的花旗木秘境、露天SPA池,另設有泡腳池,若碰到「水哥」,還會跟你講一段當年開闢故事,如何設計溫泉瀑布浴,並帶著你進行「芒果青」農事體驗。 快雲時晴 覺味食飲: 台南泡溫泉最有名當屬關子嶺,除品嘗當地知名的桶仔雞山產餐廳,其實白河也有景色不錯的景觀餐廳,在枕頭山上,坐在觀景台上,可以坐擁一百八十度的美景,白日湛藍天空和綠色山林交織,最推薦的是黃昏和夜景,夕陽餘暉,金黃色天色,映襯月色升起,如夢境般朦朧,彷彿舊時人家炊煙升起,氛圍既療癒又浪漫。 關子嶺的快雲時晴的夜景,山上閃爍燈光,深受喜愛。 五隆園咖啡B&B景觀莊園: 強調是全台南最高的景觀民宿,滿眼盡是群山環繞的壯麗美景,讓人有遠離塵囂的愜意自在。既位於東山,咖啡入餐是一定要的,邊品嘗美食邊欣賞近在咫尺的美景,讓人相當放鬆,「五隆園」老闆本身就經營掌中劇團,若碰上老闆,還可以請他指導一番,大自然為舞台,別有一番風味。台南淺山區還有許多景觀山區,可上觀旅局網站查詢,一一探訪,認識台南之美。 五隆園強調是全台南最高的景觀民宿,山的另一頭即是嘉義。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勝利國小畢展 以聲景走讀東門

  位於城門旁的勝利國小發展城垣課程,以聲音和創作,對話東門場域,為東門三百年注入世代觀點。(記者林雪娟攝) 今年逢府城城垣三百,東區勝利國小和文化局等單位配合一系列課程,並於西竹圍廳長官邸舉辦「府˙城三百一、未來」展覽,以聲音記憶為核心,融合歷史走讀、議題探究與藝術創作,引領參觀者「聽見城市、想像未來」,畢業生和師長,跨域整合聲景、藝術與城市記憶,以聲音和創作,對話東門場域,為東門三百年注入世代觀點。 老師黃雅貴表示,策展名稱「府˙城三百一、未來」,富含多層意涵,藉由「憶東安、議現在、藝未來」三階段,帶領學生走入東門場域,以聲景為經、場域為緯,展開一段城市記憶的探究與未來城市願景的書寫。從城門、巷弄、市場、公園到聲音的收錄、故事的轉譯,學生不僅學會觀察,更透過創作,表達對在地的關注與想像。這場策展,不僅展現課堂學習成果,更是一場從聲景走讀、議題探究、藝術創作到公民行動的跨域學習實踐,讓學生在東門城歷史與生活之間,發出屬於自己的城市聲音。 課程歷時1年,整合語文、社會與藝術課程,並與在地文化團隊「目目˙赫茲博物」合作,以「聲音感知城市」為起點,帶領學生進行聲景錄製、議題企劃與策展實作,重新認識東門場域的文化紋理。展品融合紙雕、地圖、聲景QR Code、多媒材裝置與學生撰寫的四格漫畫,表現議題涵蓋交通安全、市場文化、宗教空間、公園規劃等。 黃雅貴說,這項小六生的畢業展覽,不僅是一次學習成果展現,更是一場「從生活出發、向未來發聲」的行動實踐,透過聲景、藝術與行動,孩子以創意回應城市,用策展打開公共對話可能,為府城三百注入下一代的創意迴響。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西勢國小創意藝陣 驚艷傳藝比賽

  永康區西勢國小創意舞蹈團《龍舞》,獲得台南市年度傳統藝術比賽創意藝陣特優,將傳統融合創意演出,不時受邀參與社區廟宇文化秀演出。(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西勢國小成立近8年的創意舞蹈團,在老師許姵君用心指導下積極勤練,將傳統融合創意表演呈現,參加比賽屢獲佳績,本學年度更以《龍舞》拿下台南市年度傳統藝術比賽創意藝陣特優,並不時受邀參與社區廟宇文化秀演出,提升學童自信,拓展眼界。 西勢國小創意舞蹈團自106年9月成立以來,由老師許姵君擔任指導教師,致力於培養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熱情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舞蹈團利用每天早自修時間進行練習,及寒暑假到校進行集訓,孩子們雖辛苦卻從不抱怨,長期努力的成果也在各項演出與競賽中綻放光芒。 創意舞蹈團參加比賽梳妝打扮十分重要,包括綁頭髮、上粉底、腮紅、眉毛、眼影、眼線,每一步驟都非常細心完成,呈現最完美的舞台樣貌。在本學年度台南市年度傳統藝術比賽中,舞蹈團隊以飽滿的精神完成創意藝陣—《龍舞》演出,動作整齊劃一、氣勢磅礡,表現令人驚艷,榮獲創意藝陣類「特優」。 創意舞蹈團也是社區文化季重要表演團隊,今年2月除永康區公所在該校舉辦「永康心.擔餅情」社區活動的表演,也參與社區廣興宮擔餅文化季演出。學童們透過肢體展現文化內涵,讓傳統節慶─擔餅節更添藝術氛圍,強化學校與在地社區間良好互動。 舞蹈團的優異表現受肯定,5月間再受邀參與喜樹代天府萬皇宮文化季,學童們不畏辛勞、不懼壓力,勇敢展現舞蹈實力與默契,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讓學生從中感受民俗信仰與藝陣文化的豐富與魅力。 一連串的表演與成果,背後不僅有孩子們的努力,更感謝許姵君老師用心指導,及家長們無私的支持與陪伴,校長黃淑燕大力支持與鼓勵,讓創意舞蹈團能在多元舞台上綻放光彩。 西勢創意舞蹈團將持續秉持對藝術的熱愛,精進舞藝,拓展舞台經驗,並以每一次演出,傳遞對生命與文化的熱情與感動。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生活休閒〉侯文欽彩繪音樂家的故事

  畫家侯文欽的音樂家系列畫作正在「102 ART」展出。(記者楊淑芬攝) 「春朝一去花亂飛,又是佳節人未歸,記得當年楊柳青,長征別離時…」這首〈回憶〉是非常著名的合唱曲,從中學生到大人們,喜歡合唱的朋友大約都唱過這首歌;這首歌是花蓮中學教師郭子究的名曲,花蓮有郭子究故居的音樂文化館,讓喜愛他的人,可以追念憑弔。 郭子究揹著吉他上學去是畫家侯文欽的一幅作品,目前正在永康「102 ART」展出,細細繪出年輕郭子究在他故居前騎著腳踏車,載著小女兒,身後揹著一大把吉他,正要出門上學去。 郭子究是台灣音樂史的一個傳奇故事,他生於日本時代,沒有受過正式音樂教育,自學而成,不僅成為花蓮中學的教師,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被稱為「花蓮音樂之父」,他的曲風融合台灣本土、大陸、日本風格,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傳唱著。 侯文欽今年以音樂家為主題,將畫下88位音樂家的故事,有畫面有故事,目前完成的14幅畫作,一幅畫就是一個音樂家的故事,像炫技大師李斯特,人帥技巧好,曾經引起「李斯特狂熱」,樂迷瘋狂收集他的手套手巾,畫中就是李斯特側著臉拿下手套的故事。還有海頓和大海的故事,住在維也納的海頓直到58歲受邀前往英國演出,才首次見識到大海,他說航行期間,他一直在船甲板上觀看著猶如一頭猛獸的大海,尤其風浪很大時,撲面而來的大浪,讓他心生畏懼,後來他寫了〈水手之歌〉和〈人魚之歌〉,展現出渡海經驗對他作曲的影響。 這些音樂家的故事都在「102 ART」展出,歡迎觀展。  (記者楊淑芬)

Read More

代謝力下滑 4症狀是警訊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代謝力下降並非中年人專利,生活壓力、外食高油鹽糖飲食及久坐少動的生活型態,可能讓代謝力提前下滑,而疲勞嗜睡、皮膚乾燥、手腳冰冷、便祕則為4大警訊,呼籲民眾一定要少吃多動,以免代謝症候群疾病纏身。 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20至64歲民眾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4.8%,等於每4個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男性的盛行率達30.4%,女性則是19.7%。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如果放任三高數值飆高,腰圍及體重超標,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增。 林世航表示,肥胖與基礎代謝率直接相關,18至25歲的青壯年時期是人體基礎代謝率最高效的時期,自25歲之後開始下降,每10年約下降5至10%,若飲食與運動習慣未調整,多餘熱量易堆積成內臟脂肪,增加慢性病風險。 林世航指出,代謝變差的成因分為兩類,一是熱量囤積導致肥胖;二是能量與養分不足,引發疲勞、皮膚乾燥等問題。有些民眾於營養諮詢時表示,明明已經戒掉晚睡習慣,隔天工作卻還是疲累想睡覺,這是因為細胞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營養素轉換為能量的能力下降,當身體未獲得足夠能量就容易感到疲憊。 如果出現皮膚乾燥、手腳冰冷的情況,則是因為細胞活性降低,身體難以獲得足夠的血液供給,進而造成皮膚失去所需營養素。另外,造成便秘的原因是腸道肌肉收縮力減弱,當食物殘渣在腸道停留時間增加,水分過度吸收會導致糞便乾硬難以排出。 林世航指出,要改善代謝變差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遵守「少吃多動」原則,或是可以補充益生菌以提升運動表現與耐力,並增強人體對葡萄糖的運用,刺激代謝與提高耐力表現。 林世航強調,並不需要刻意去運動,如不荅電梯改爬樓梯,或提前一站下車步行,看電視時做做健身操,就可提升活動量,啟動代謝引擎,遠離健康危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