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派蕭美琴蹭黃仁勳 趙少康譏漏氣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世壯運十七日晚間在台北大巨蛋盛大開幕,原本不出席的賴清德總統,疑獲知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擔任火炬手之一,臨時派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引發外界質疑「蹭黃仁勳?」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十八日表示,憑良心,如果我是賴,連蕭美琴都不該派,最後才派蕭美琴來才更是太漏氣了! 趙少康認為,總統當到這樣真的很丟臉,沒有資格當總統!賴稱自己很忙,到底忙什麼?連十分鐘湊不出來?還是因為台北市長是蔣萬安,新北市長是侯友宜,都是藍營,賴清德都在搞大罷免,「怎麼會去參加藍營的活動?」 趙少康指出,賴清德看黃仁勳可以在白宮見到川普等世界級領袖,所以要蹭一下,是不是很丟臉?是不是很漏氣?很沒有風度?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美國與中國大陸互降關稅對台灣的意涵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右)強調,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一致同意彼此都不希望脫鉤。(路透) ■李沃牆 美國與中國大陸於五月十一日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後共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將在初始的九十天內大幅下調對彼此商品的關稅稅率;美國從原先對中(中國大陸)貨品平均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高關稅降至三十,中國大陸則將對美關稅百分之一二五降至十。這一舉動不僅緩和了近月以來的美中貿易緊張,更為全球經貿格局、地緣政治平衡帶來重大意義。 這場被外界視為「戰術性暫停」的妥協協議,對身處大國夾縫中的台灣,特別深具重要意涵。那就是,在全球供應鏈難以逆轉分工現實下,「與中國脫鉤」或「去中化」,並非務實選項,反倒應思考如何在大國博弈中,靈活調整策略、確保供應鏈及經濟安全與競爭力。 一、美中不願脫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強調,「雙方一致同意彼此都不希望脫鉤」。儘管過去幾年美中彼此制裁、加稅、技術限制不斷,雙邊貿易額卻仍居高不下。根據IMF數據,二0二四年中美貿易總額超過六千億元,顯示即便政治氣氛緊繃,經濟依賴依舊深厚。二、台灣的尷尬處境:台灣身處地緣政治上緣,且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中國大陸(含香港)連年穩居台灣最大出口市場,目前仍占總出口逾三成,密不可分。 三、美中關稅戰暫停顯示,其一,「去風險」不等於「脫鉤」:國際上近年強調與中國大陸的「去風險」並非徹底切割,而是針對特定高風險領域分散風險。台灣一旦全面撤離中國大陸市場,不但將損及既有市場與成本優勢,也可能落入美中雙方「你來我往」之間的孤立局面。其二,維持對話與接觸通道是務實策略:美中互降關稅並同意經貿磋商,凸顯即使競爭對立,也需保持溝通平台。台灣應以此為借鏡,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對話管道。其三,強化自身競爭力、掌握關鍵技術:台灣要在大國對抗下取得立足點,關鍵仍在提升自身產業價值鏈地位。除了繼續鞏固半導體製程優勢,也要提升對全球市場的不可替代性。如此,即使兩岸或國際關係動盪,也能憑藉自身實力獲得生存空間。 四、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從歷史經驗來看,每當美中貿易局勢改善,台灣出口表現便隨之回溫。例如二0一九年中美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台灣出口對中國大陸及東協地區出現明顯回升。這顯示中國大陸作為區域製造中心與世界市場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此外,在區域經濟整合(如RCEP、CPTPP)的背景下,台灣若缺乏與中國大陸與其他貿易國家的實質連結,恐被邊緣化。因此,未來政策應更彈性與務實,勿以意識形態為主導,而需從企業利益、產業經濟發展出發。 綜合而言,美中互降關稅的聯合聲明釋出一個明確訊號,即使是全球兩大強權,也在尋求經濟共存而非全面對抗。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台灣應擺脫對「脫鉤」的單一思維,走出意識形態對立的迷思。透過深化對外多元布局、穩定兩岸經貿互動、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大國角力中站穩腳步,避免成為被犧牲的「邊緣角色」。與中國大陸不能也不應脫鉤,台灣要學會的,是在風險中尋求平衡,在變局中創造新機。 季辛吉說:「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朋友是致命的」,若政府還是堅守「親美遠中」政策,視美國為親密的朋友,那真的要有所警惕。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Read More

惡罷增仇恨值 朝野裂痕加深

大罷免加溫,朝野對立加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後排右六)展開各縣市「反惡罷、戰獨裁」宣傳,呼籲大家一定要出來投票「不同意」惡罷。圖為桃園市的宣傳活動。(中央社) 記者吳孟珉、楊淑芬∕專題報導 賴政府滿一年,儘管政府持續強調改革與保衛民主,但社會上關於政策方向、價值立場與族群認同的分歧卻愈發明顯。支持者視其為堅守主權與價值的改革派,批評者則憂心民主共識逐漸瓦解。賴清德執政一週年,台灣社會的裂痕,逐日加深。 這一年來台灣政局動盪,如火如茶的大罷免、檢調接連搜索國民黨部及柯文哲案引發司法不公的質疑等,讓二十五萬人齊上凱道怒吼。此外,還有來自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壓力,內憂外患讓不安情緒瀰漫。 立委任期未過半就要罷免,說來匪夷所思,而且事態愈演愈烈。大罷免帶來的仇恨值逐漸積累;發展至今,要被罷掉的全是國民黨籍立委,反觀國民黨發起的反制行為,卻造成檢調連續以連署涉及偽造文書之嫌搜索包括台南市、台北市等多個地方黨部,造成多名黨工及領銜連署人或者被收押、或者被交保,搞得人心惶惶。 大罷免為了衝刺連署人數,罷免潮甚至席捲校園,台大、師大、清華大學、政治大學等,不少學生在校園發起連署站,或規畫快閃活動,甚至還提供收件送到罷免站的服務。還有清大學生控訴,選修課程被授課講師要求作業需設計大罷免宣傳影片。政治退出校園,是多年來各界共同的默契,但如今因大罷免,這一條紅線在此徹底被打破。 然而,引起社會譁然的不只如此,像是柯文哲案發展至今,就讓不少人對司法的信任度降低,不再相信司法是正義公理的最後防線。 世代正義失衡也是賴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年輕人對政府的信心消退中,兵役延長引發的不對等感,儘管民調顯示社會整體支持延長役期,但實際受影響的青年族群普遍感到不公平;政府財政赤字持續累積,年輕人背負「負債世代」的不安;房價、就業、低薪問題未見實質突破,即便政府宣示推動青年租屋補貼、增加社宅、投資產業升級,但年輕人普遍感受不到受益。在高房價、低薪與高物價的三重壓力下,青年對未來的期待值明顯下滑。

Read More

詐騙橫行 法院輕判 打詐失靈

根據內政部165詐騙儀表板單單四月份,詐騙案有一萬五千九百六十一件,遭詐騙金額高達七十六億五千多萬元,可見詐騙問題之嚴重。(翻攝自內政部網站) 記者葉進耀∕專題報導 賴清德就職一年來,導致社會民心不安的主因之一,在於詐騙橫行,但政府卻無力遏制。刑事局統計年度詐騙案件發生數量從二0二0年的二萬三千多件,暴增到二0二四年的十萬多件;財損金額也一路攀升,從四十二億五千多萬元暴增到二0二四年底的三百九十三億七千多萬元。刑事局「打詐儀表板」顯示,二0二五年四月全台被詐騙損失金額達七十六億五千萬元,比三月增加五億多元,詐騙手法中,假投資和網路購物高居前兩名。 前不久,北市一名七十多歲老婦人到銀行提領九十萬元,打算要施打「外泌體、幹細胞治療」,並加入「AIFEEX」的假交易平台聊天室,被要求匯款投資;幸經行員和警方協助查證,是醫療療程的假投資詐騙。 台灣在國際上被譏諷為「詐欺王國」,雖經多次修法多數詐騙適用「加重詐欺罪」,加重詐欺最重可判到七年,這個刑度並不算低,然而實務上卻都是輕判居多。法官手上的詐欺案件幾乎都是從低度量刑起跳,「車手」、「取簿手」等幫助犯,通常都是輕判六個月至一年左右,要判到三年以上的案子幾乎很難看到,即使是主謀詐騙金額上億,也未必會判到三年,導致詐騙集團成員心存僥倖,為所欲為「完全沒在怕」。 法界人士認為,法院輕判究其原因,詐騙主謀不易抓,落網的幾乎都是「車手」、「取簿手」等,在詐騙集團分工中,屬惡性相對較輕的人;而且這些被抓到的詐欺犯多為年輕人、失業族,經濟不好才鋌而走險,法官實不忍重判,才會選擇從低度量刑。據統計,近年來詐騙案被法院判決有罪確定者當中,判刑六個月以下者占四成多;判處一年以上至三年未滿者占三成居次,而被判處拘役者也有二成左右;被判三年以上者連百分之一都不到。而普遍量刑太輕的現象,無異成為變相鼓勵詐騙行為之舉,不法之徒更直接視詐騙為低風險、高報酬的無本生意,完全關不怕,甚至出獄後又再度行騙。法官必須重新檢討量刑標準,考慮由中度量刑起跳,否則罪犯永遠罰不怕。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兩岸關係冰凍 外交挑戰嚴峻

賴清德就職演說強調兩岸主權互不隸屬,是兩岸關係往下探底的開端。(取自總統府網站) ■丁仁方 賴清德總統五二0就職週年將屆,一年來,兩岸關係基本仍處於「冰凍」狀態,大陸對台軍演武嚇則趨於常態化;外交方面,台灣向美國選邊站隊,但賴持續倡議的「民主陣營」,在川普總統「美國優先」、不結盟的單邊主義下,亦難以為繼。    限縮兩岸交流 引發共軍軍演   兩岸關係一年來的變化,有兩個重要關鍵節點:一是賴清德去年五二0就職演說,宣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互不隸屬」,賴認為,從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誓就職起,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清德強調兩岸主權互不隸屬,是兩岸關係往下探底的開端;繼之,賴在去年雙十國慶演說中又重申了一次。結果,引來中國大陸在去年五月、十月先後進行兩次「聯合利劍」圍島大型軍演。 另一個重要節點,是今年三月十三日,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中,將中國大陸明確定義為《反滲透法》所指涉的「境外敵對勢力」,並發布因應台灣面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十七項策略」。 「十七項策略」進一步限縮兩岸交流,從兩岸關係的視角來看,形同「鎖台」。會後一個月不到,中國大陸於四月二日又對台進行了「海峽雷霆─二0二五A」軍演,對關鍵港口和能源設施的精確打擊,以及區域封鎖和制空權奪取進行軍演。 川普主義以關稅對全球極限施壓,但導致中國大陸卻與東協、歐盟、拉美的關係獲得改善或強化。圖為大陸外長王毅日前出席「中國大陸-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路透)  中共武嚇 明顯針對特定議題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就曾明言,以中國大陸在台灣周邊舉行的軍演廣泛程度,乃至於封鎖台灣及能源補給線的操演來研判,圍台軍演實際上就是在為「武統」行動做準備。 賴以「十七項策略」緊縮對大陸的交流,主要理由認為大陸對兩岸交流都帶有統戰、滲透目的。至於賴定位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則是援引《反滲透法》的適用,事實上也有數起偵查起訴案件。 但賴政府兩岸政策,內部卻存在不一致的作為。例如,教育部長鄭英耀就明確表示「反對、禁止兩岸學術交流」,強調各級學校師生安排國際交流活動時,不應該只想到中國大陸。 但陸委會看待兩岸交流,要求先申請填表登記,基本上還是抱持依循健康有序的原則進行。過去一年來,確實也有一些大陸學者、校長申請來台交流訪問的案例。但未來是否配合教育部立場進一步緊縮?還待觀察。 賴清德總統近日接受國內《財訊》、國外《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提出「很希望能夠跟中國和平相處、和平共榮」、「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的善意一直都存在」。外界解讀字裡行間,賴似乎對兩岸關係和緩仍留有期待。 兩岸教育、校園交流訪問的事權在教育部,目前看來,管制趨嚴,需要仰賴政府補助的公私立學校,基本上還是會配合政府政策;但賴拋出兩岸溝通的期待,與各部會實際作為又不盡一致,目前也不清楚標準何在? 至於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要有軟硬兩手的同步觀察。硬的一手,針對台獨,不放棄武力,主要聚焦在圍台軍演。從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到去年的五二0、今年的三一三,「武嚇」明顯都是針對特定政治事件的反應,未來也還會持續,甚至使之常態化。    外交戰略不明 疑美氣氛升高   軟的一手,大陸對台「和平統一」、「融合發展」的基調不變。國台辦五月十日在上海舉行「二0二五年兩岸關係研討會」,主題訂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海協會理事會中,對台工作也強調「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為」。 再看台灣外交處境,過去一年來,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未見拓展,特別是在川普重返白宮之後,想要尋找和川普政府的溝通管道,目前看來並不容易。形勢之嚴峻,主要觀察有五: 第一,賴缺乏自己的國安團隊。一年來,賴繼續延攬前朝英系人馬,例如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安局長蔡明彥、國防部長顧立雄等。賴一方面拋出願意和中國大陸溝通的期待,但國安團隊又卡得緊。 第二,台灣整體戰略是「脫中入北」?還是「全球布局」?「脫中」是選邊站的邏輯,目前方向確定;行政院長卓榮泰高調響應「脫中入北」,但賴又強調台灣要「全球布局」!到底台灣整體戰略是什麼? 第三,「疑美」氣氛升高,台灣戰略停損點在哪?川普掀起關稅戰,台積電赴美、台灣加碼軍購、擴大對美投資、台幣驟值,已付出很大;但見美中關稅談判,反而是態度強硬的中國大陸得利;台灣質疑美國並非可靠盟友,「疑美」氣氛愈濃。 對台灣,川普只會問能得到什麼利益,賴清德推「非紅供應鏈」,美國買單嗎?(路透,資料照)  賴政府選邊站 如何設停損?   第四,賴強調的「民主陣營」還存在嗎?過去拜登府有長期戰略部署,強調民主同盟關係;川普只著重短期戰術利益,採取單邊主義、不結盟。以俄烏戰爭為鑑,擺明川普壓根沒有同盟概念:對台灣,川普只會問能得到什麼利益! 第五,賴推「非紅供應鏈」,美國買單嗎?賴欲凸顯台灣在「非紅供應鏈」中的位置與角色都很重要;但川普目標不在打造「非紅供應鏈」,而是「美國優先」,亟欲將高科技產業鏈設法搬回美國,解決平衡貿易逆差、降低國債。 川普主義以關稅對全球極限施壓,新的國際秩序正在成形。具體而言,亦即一個沒有美國的自由貿易,在未來半年到一年之間的「再全球化」、「類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大陸會扮演重要角色。 從「東協十加三」聯合聲明反對川普關稅,歐盟與中國大陸關係出現緩和跡象,「中國大陸-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宣布要推進新興領域擴大合作。簡言之,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已經回不去了。 賴清德一路走來強調有感執政,面對美國與中國大陸博弈、川普主義狂潮與國際新秩序,賴政府持續選邊站隊,台灣整體戰略要如何設下停損點、避免衝突升高,進而端出政績,挑戰愈形嚴峻。 (南台灣兩岸關係學會理事長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毛孩音樂市集 市長帶愛犬應援

《野餐我PET你~滾草皮音樂市集》登場,黃偉哲帶著愛犬黑妞一起亮相。(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淑芬∕台南報導 十八日下午,安平寵物運動公園熱鬧舉辦《野餐我PET你 滾草皮音樂市集》,結合飼主與寵物互動體驗、音樂表演與野餐市集三大元素,打造南台灣最大規模的毛孩音樂盛會。 市長黃偉哲也驚喜現身,帶著人氣愛犬「黑妞」一起參與市集活動,展現對動物友善的高度重視。黃偉哲特別寫下「愛護毛孩,人人有責」繪馬祈福,並強調不管是喵星人還是汪星人,都是人類最棒的朋友,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愛護牠們,但更重要的觀念是「以領養代替購買」。他認為,動物友善不該只是口號,更需要全民攜手實踐,打造友善且共融的生活環境。 活動現場星光熠熠,邀請到狗屎運爵士大樂團、王ADEN、蕭秉治、蔡旻佑、鄧福如及艾怡良等知名音樂人輪番熱力開唱。人氣訓練師熊爸也現場傳授實用指令技巧與互動訓練方法,現場還有寵物瑜珈、按摩體驗,以及藝人潘慧如分享夏日寵物照護知識,吸引大量民眾帶著毛孩同樂,草地上充滿歡笑與療癒氛圍。 市府也呼籲,動物友善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希望每位飼主都能落實外出繫牽繩、清理毛孩便溺、主動管理寵物行為,並為寵物植入晶片、辦理登記、定期施打疫苗與進行絕育手術,為推動寵物平權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舞動每個角落 新營藝術季 首推入校工作坊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首度規畫「入校工作坊」舞蹈體驗課程,引導學童學習如何用律動表達情感、用身體呈現故事。(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首度規畫「入校工作坊」舞蹈體驗課程,帶領新營地區三所國小的一百五十位學童參與,引導學童們藉著遊戲與感官探索出發,學習如何用律動表達情感、用肢體呈現故事,鼓勵學童們挖掘「跳舞」的日常可能性。 「入校工作坊」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帶著新生國小、新興國小、新橋國小三校一百五十位學童,探索身體的可能性,希望傳達舞蹈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平常在教室裡、甚至在操場上,都可以發現自己身體的節奏,每個角落都有可能成為一處舞台,在何處都可以跳舞。 「入校工作坊」規劃讓學童們透過簡單易懂的遊戲動作,強調節奏感、想像力與群體互動,在模仿與即興中培養學童們對動作的理解與創造意識。 「入校工作坊」安排專業舞者的即席示範演出,讓學童親身體驗舞蹈產生的過程,進而理解每個動作背後所代表意義,以開啟孩子們對身體的感知與創造想像,這項以藝術入校的實際行動,為地方種下創作力與感知力的種子,擴散水水的藝術漣漪。 新營文化中心表示,今年新營藝術季推出一系列全齡式的工作坊,策展團隊微光製造攜手阮劇團,融合「青銀共創」的方式,安排銀齡與青少年課程的學員們,參與共創發展與協作排練;二十五日下午二時卅分將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發表《三重奏派對》限定演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自由入場觀賞。

Read More

台日百名師生露天晚宴 享趣蘇澳教育交流

  日本石垣市教育交流團造訪蘇澳鎮,鎮公所於晚間在全新啟用的「鎮民廣場」舉行「蘇澳鎮─石垣市教育交流歡迎晚宴」,讓台灣學生帶領日本學伴取用餐點並共享晚餐。(蘇澳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蘇澳鎮與石垣市國際交流邁入第七年,日本石垣市教育交流團,由教育長崎山晃十八日率領五校三十人造訪蘇澳鎮,鎮公所於晚間在公所前全新啟用的「鎮民廣場」舉行「一一四年蘇澳鎮─石垣市教育交流歡迎晚宴」。至於五天四夜教育交流行程,鎮公所安排有不同行程,由在地學生負責接待。 鎮公所表示,蘇澳鎮─石垣市教育交流歡迎晚宴,除台日學生六十人,還有學校的校長、家長代表,以及台灣學生家長,全場近二百人。晚宴有別以往在室內餐廳進行,刻意選在公所前鎮民廣場舉辦,並以互動性較高的「露天燒烤buffet」方式,讓台灣學生帶領日本學伴取用餐點並共享晚餐。在餐點選擇上,充滿濃濃台灣味及蘇澳特色,包括烤肋排、甜不辣、香腸等烤物,搭配大海蝦、烤魷魚等海鮮,另有道地小吃炒米粉、蘿蔔魚丸湯等近二十項餐點,另有豐盛水果,甚至出動辦桌大橘桶裝盛飲料。 鎮長李明哲表示,蘇澳鎮與石垣市國際交流邁入第七年,不僅有助於雙邊對於彼此教育制度深入瞭解,也讓台日學子大大增廣見聞。適逢兩市鎮締盟三十周年,他預告,今年九月二十六日將會擴大舉辦「蘇澳鎮及石垣市締盟三十周年慶祝活動」。 石垣市教育交流團在蘇澳的五天四夜行程,有南安國小推出「南方澳漁村巡禮」,能深入瞭解蘇澳漁港人文地景;南安國中參與師生,將前進新北市福隆挑戰全長八點五公里的草嶺古道;以「帆船環島」最為人所知的岳明國中小,將前往「冬山河水運中心」進行帆船體驗;文化國中則設計「科技自造課」,訴求動腦、激發創意。另外全體課程包括「台灣茶製作」、「踅夜市」…等,濃濃台灣味。

Read More

藍控借國軍英雄館遇阻 國防部:軍友社營運未介入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戴錫欽質疑,國民黨原本要借國軍英雄館場地,辦理中正萬華區政策宣講,但國軍英雄館臨時通知不能出借,戴揶揄「這麼剛好」,質疑國防部施壓。國防部澄清,各地英雄館營運屬軍友社權責,國防部從未介入,國軍嚴守行政中立,落實依法行政。 媒體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代理主委戴錫欽十八日表示,國民黨下午在中正萬華辦政策宣講,原本要借國軍英雄館場地,但活動前三天,國軍英雄館透過國防部的國會聯絡人通知,因整修不能出借,質疑國防部施壓。 國防部十八日透過新聞稿澄清,軍人之友社已於民國一百零一年依「人民團體法」登記為公益性社團法人。國防部任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辦理敬軍慰問、官兵與眷屬急難救助等服務工作;各地英雄館營運屬軍友社權責,國防部從未介入。 國防部指出,媒體所述「國防部透由國會聯絡人通知國民黨北市黨部」,是因接獲委員辦公室陳情,即向國民黨北市黨部說明,場地出借非國防部權責,並協助提供聯絡方式,由國軍英雄館說明原委。 國防部強調,國軍嚴守行政中立,落實依法行政,貫徹軍隊國家化的立場從未改變。

Read More

〈中華副刊〉凝聚在石榴樹上的親情──簡評泰國電影《奶奶與外孫》男主人公的成長

■犁航 「卻將密綠護深紅」是宋代楊萬里的《詠榴》中的名句,石榴樹果實內部結構複雜,子實繁多,緊密相連,寓意多子多福,象徵團結友愛及生命繁榮。在希臘神話中,石榴樹被認為是生命之樹,果實象徵愛和生命的源泉。泰國親情電影《奶奶與外孫》中的石榴樹,蘊含著豐富的隱喻:將上一代對下一代永恆的親情之愛喻為密綠,將下一代對上一代的反哺喻為深紅!親情關係中的哺育與反哺,是這部電影努力探索的問題,呈現出多層次的精彩! 親情電影強調家庭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讓觀眾認識到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和支撐有利於增進親情,促進關係融合。影史上親情電影眾多,但真正能穿越時空的作品極少,如《大魚》、《雨人》、《不一樣的天空》、《海蒂和爺爺》、《美麗人生》等都是成功範本,《奶奶與外孫》應該是近年來最成功的親情電影之一,它以誠懇的態度,呈現了親情在傳承過程中堅韌而蓬勃的力量。 男主人公阿安的親情動盪不安、循序漸進,點點滴滴讓人揪心。阿安是當下三「離」一代的代言人,他的親情成長經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遠離現實,完全沉迷遊戲。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蠱惑,阿安退學將情感寄託在遊戲世界之中,與現實脫軌,完全無法融入周遭。阿安幾乎沒有咂摸過親情,母親的愛,於他而言是理所當然。遠離親情,夢想逃離家庭。阿安與超市工作的母親確實難有共鳴話題,他始終回避現實矛盾,沉溺遊戲世界,無意參與家庭事務,以遊戲作為消磨時間的工具。遠離責任,一切自我中心!奶奶一直在哺育阿安,阿安心中卻沒有反哺的概念:一是自身能力較弱,即便想得到也做不到。二是母親還沒有衰老到需要他認真思考反哺的程度。當阿安無意從堂妹阿梅處得知她伺候爺爺送老歸山,爺爺給她了一套價值不菲的房產。他猛然醒悟,向阿梅學習,照顧臨終的親人?短暫的週期,豐厚的回報!阿安找到了暴富之道——照顧奶奶,以期獲得堂妹同樣的收成。 三種遠離都是人的動物性使然,趨利避害,雖不理性,於懵懂青年而言,似乎無可厚非。阿安,可以看作是當下「三離」一代的代言人。阿安暫別遊戲,和奶奶長期相處,阿安看到了奶奶堅若磐石的親情。 在現實世界中阿安絲絲縷縷地感受到了奶奶親情的浸潤,引發出阿安腦海中點點滴滴奶奶對他的寵愛,他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潛意識在夜深人靜時開始發酵,他內心功利的堡壘開始坍塌,親情的種子開始復蘇。親情!讓阿安的靈魂深處有了由三「離」到三「別」脫胎換骨的轉變:告別迷惘,親情佔據內心。聽說奶奶將房產給了小舅,憤怒的阿安責問了輪椅上的奶奶,然後棄之而去。但半夜裡他還是不由分說地想念奶奶,忍不住調出監控查看奶奶的一舉一動。阿安的孝心日漸成熟,真正實現了傳統孝義文化所主張的舐犢之愛與烏鳥私情。告別自私,金錢感恩親情。阿安他將奶奶給他留下的百萬存單全部取出,給奶奶買了最好看的「房子」——一塊漂亮的墓地,實現了奶奶的臨終遺願,希望墓地漂亮一點,孩子們更願意去看她,奶奶心中渴盼的親情對親人而言竟然是一種零負擔的美好!告別怯懦,肩負親情責任。阿安發現奶奶不是被大舅接走而是被送去了敬老院,他的情緒爆發,去敬老院將奶奶接回家中。滿腔熱血地擔當起了無償臨終關懷奶奶的責任直至送老歸山。電影開篇清明節掃墓時,奶奶說如果阿安以後在她的墓地上亂撒花瓣,她會回來找他!故事尾聲,穿著奶奶買的新襯衣的阿安在奶奶的墳上故意將花瓣亂撒,他內心期盼,奶奶真的回來——回到他的身邊,再續祖孫情分! 親情的力量,就是無私奉獻的力量,悠遠綿長,聯通中外,貫穿古今,蓬鬆了親情的血肉,健壯了親情的骨格。在慢慢流逝的歲月中,在奶奶夕陽漸淡的暮色中,由哺育到反哺,由三「離」到三「別」,親情在阿安內心深深紮根,抽出了枝葉,長出了筋骨,最終開出了深紅的花,結出了豐碩果……阿安由沉浸式迷惘的代表,成長為明是非、懂責任、守孝義,擯除陋習,發揚新風的嶄新青年。親情的石榴樹終於枝繁葉茂,遒勁成型。電影中的哺育細節如石榴樹密綠的枝葉,脈脈凝聚,片片浸潤,映現著反哺的美麗片段,開出了深紅的花,鮮豔、醒目、光華逼人,在枝葉間怒放、燃燒、閃耀……儘管筆者提前諸多防備,靜氣凝身,但還是不能倖免地被影片中的親情一擊跪地,淚如雨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