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啟動預警制度 藥品備存至少3個月 原料藥6個月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邱泰源14日指出,對美國宣布調高藥品關稅,衛福部已盤點美國藥品相關項目,並啟動預警制度,要求藥品供應商增加藥品製劑備存至少3個月、原料藥6個月,以確保供應無虞。 邱泰源指出,因應美國提高藥品關稅,台灣方面一定要穩固藥品供應無缺,且藥價也要合理,已責成食藥署與健保署啟動4大策略,包括強化預警、提升儲備、確保藥價合理、鼓勵學名藥與生物製劑等在產地製造,希望確保民眾用藥無虞。 邱泰源表示,先前已經請涉有國外許可證的廠商備妥藥物,盤點美國製造藥品品項,聯繫許可證持有藥商確實掌握國外供應情形,提高台灣的藥品庫存,相關製劑應備存至少3個月、原料藥則為6個月,以確保供應充足。 在藥價合理方方面,立委陳昭姿表示,台灣藥品市場相對小,應加強供應鏈韌性評估與預警,進行藥價差改革與差額負擔制度,同時落實國產藥品發展誘因,保護國產藥品市場,並應兼顧輸入藥與本土藥公平性,鼓勵本土廠商由低價學名藥轉向特殊藥品與關鍵藥研發,避免台灣市場被邊緣化。 邱泰源指出,無論是食藥署或健保署,皆已建立完善的機制管理藥價,如美國實施藥品關稅,則短期間有可能價格會有影響,廠商可依健保相關規定,向健保署提出調整給付以即時反映增加的成本增加。

Read More

AI助揪鈣化點 乳癌篩檢提升效能

本報綜合報導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放射科主任吳文沛每天判讀無數影像難免疏漏,透過人工智慧(AI)開啟乳癌篩檢新視野,避免錯放任何微小鈣化點。 國健署13日舉行114年癌症防治績優醫療院所表揚典禮,包含6家醫院獲癌症防治績優醫療院所典範獎,17名推動癌症篩檢醫療人員獲選防癌尖兵獎。吳文沛因勇於創新、積極布局AI技術於臨床實務獲獎。 吳文沛透過AI開啟乳癌篩檢新視野,幫助醫療團隊發現早期乳癌;特別針對微小鈣化點,尤其40歲以下的年輕型個案。在過去,當有較年輕女性在常規乳房攝影檢查,發現疑似早期乳癌跡象的微小鈣化點,評估是極具挑戰的工作,完全依賴放射科醫師經驗和專業判斷。 AI透過分析影像,辨識微小癌症的存在特徵,減少遺漏風險,並迅速提供篩檢結果,更多乳房第0期患者被及早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通常非常好。 除提升乳癌篩檢效能外,吳文沛也著力於優化診斷流程,致力提升整體醫療效率與準確性。他推動區域醫院教育,鼓勵跨科別團隊交流合作,建立品質管制共識。

Read More

吞23顆藥助眠 藥師:制度警鐘

本報綜合報導 網傳「睡前服用23顆藥物」處方箋引發討論,藥師指出這是制度警鐘。台灣精神醫學會表示,若須服用更高量的藥物才能入眠,是病情改變警訊,應積極就醫,否則恐釀藥物依賴與不當使用後果。 國內約4成民眾受睡眠障礙所苦。健保署資料顯示,全台每年失眠用藥需求量破11億顆。近代醫學的發展,顯現睡眠障礙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更與許多疾病、特別是精神心理疾患有密切關聯。 衛福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明,這個問題其實跟社會與生活型態有關,睡眠問題的核心是睡眠管理,但臨床觀察發現不少民眾工時長、需要輪班,調整不易,因此轉向藥物。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王仁邦指出,睡眠障礙的肇因多元,看似單純的失眠背後往往潛藏複雜的生理、心理因素;若持續時間過長,或已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應就診專科評估治療。若鎮靜安眠藥效果越來越差,須服用更高量才能入眠,也是病情改變的警訊;應和專科醫師合作,找出新的病因。 而安眠或助眠藥物容易產生耐受性,李俊宏指出,有些患者在使用歷程中會逐漸產生成癮,量越用越多,此時減藥、停藥都要很小心,如果停太快,有可能會產生戒斷症狀,嚴重恐引發癲癇、瞻望。 李俊宏表示,醫學界公認失眠治療應以生活習慣調整、睡眠衛教、認知行為治療優先。藥物治療長期仍應往藥物單純化、減藥方向進行,因此需要醫病雙方共同討論、找出治療期待、擬定長期計畫。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則說,1個人同時服用8種藥物,100%會產生交互作用。台灣用藥安全把關機制可能已經失靈,不能輕忽;23顆藥物不是個案,是制度的警鐘,缺乏藥師獨立自主的第二道把關,病人將淪為制度漏洞下的受害者。 沈采穎認為,藥師雙重確認是用藥安全的關鍵,若病患的「23顆藥物處方」當初能經由藥師審視,問題有機會及早被發現並介入處理。不僅凸顯醫藥分業刻不容緩,建議健保應將藥事照護服務納入健保常態給付,讓藥師有資源持續關懷病人用藥情形。

Read More

幼兒入學焦慮 暖心陪伴找到安全感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每年8月幼兒園開學季,校門口經常可見此起彼落的哭聲,年僅2、3歲的孩子面對人生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人與環境,難免感到緊張與焦慮。而在幼兒園的崩潰情緒,有時會產生身體不適。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提醒,每個孩子適應新環境的節奏不同,重點不在「他什麼時候不哭了」;而在於大人如何用穩定的態度與支持,讓孩子慢慢找到安全感。 許維堅表示,這樣的分離焦慮是孩子面對新環境時候的自然反應,不僅不需要過度擔心,反而是孩子情緒發展成熟的重要歷程。孩子會哭鬧、不想上學,不代表他不乖或不適應,而是對未知環境感到不安,此時大人的陪伴與引導格外重要。 許維堅提供5個實用建議,協助家長與孩子一起度過開學適應期: 1.提前預告情境:在開學前幾天多與孩子聊聊學校會做哪些活動、認識老師與同學等,讓孩子對環境有心理準備;2.建立固定儀式:每天上學前,可以設計一個固定的「享應」,例如擁抱、擊掌或一句口頭祝福,幫助孩子安心地迎接幼兒園生活;3.穩定支持地說再見、不拖延:簡單溫暖地說再見,做出鼓勵的手勢比長時間安撫更能建立安全感;4.正向鼓勵表現:放學後可適時稱讚孩子今天勇敢上學,即使哭了也是值得肯定,幫助孩子建立信心;5.穩定情緒,陪伴過渡。 許維堅提醒,讓孩子適應新環境重點在於讓孩子慢慢找到安全感。這份安全感來自大人每天穩定的接送、耐心的陪伴與不帶評價的理解,用愛與陪伴是孩子在最初的求學旅程中最安心的力量。

Read More

丹娜絲災後 類鼻疽增1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3日表示,8月5~12日各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其中,一名高雄6旬男子雖無汙水汙泥接觸史,但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發病6天宣告不治。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類鼻疽死亡個案為住在高雄的60多歲男性,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2~7日期間陸續出現發燒、胸悶、呼吸喘、腹痛、咳嗽等症狀且病況加劇多次就醫,7日收治住院,但病情持續惡化,疑似敗血性栓塞併呼吸衰竭死亡。 疾管署說明,5~12日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個案分別為高雄3例(含1例死亡)及台中、台南各1例,年齡介於50多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0日~8月2日,均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其中,2位具汙水、汙泥相關接觸史,1位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 疾管署統計,今年國內累計40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3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以65歲以上25例和50~64歲13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30例為多,其次為台中6例、台南3例、屏東1例:其中,18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高雄14例、台中2例及台南2例。 此外,5~12日也新增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其中3例有汙水汙泥相關接觸史。今年累計24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9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於台中3例、花蓮、南投、台北、基隆、嘉義縣、台南各1例,年齡介於20多歲~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1日~30日。 因應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已盤點確認全國消毒劑儲備量充足,目前尚有14萬5154瓶(含漂白水13萬1097瓶、酚類消毒劑1萬4057瓶)可供應風雨過後家戶防疫消毒。

Read More

早篩治療 可降2至4成乳癌死亡率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婦女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飲食西化、晚婚未生等因素影響,乳癌有年輕化趨勢。台南市衛生局統計,全市每年有500人新確診乳癌,集中40歲以上女性。研究指出,定期乳房X光攝影可降低2~4成的乳癌死亡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 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連續多年為我國女性發生率第1的癌症,每年約1.5萬女性確診,平均每天超過40人,篩檢防治工作刻不容緩。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等到出現硬塊、疼痛或凹陷等明顯異常才就醫,往往已進入中晚期階段。乳房X光攝影可偵測乳腺中微小鈣化點或腫塊,是目前國際建議的乳癌篩檢工具,提醒善用免費乳房攝影,定期篩檢保健康。 台南現有17家合約醫療機構合作,提供便捷安全乳房X光攝影服務,政府補助40~74歲女性每2年1次免費檢查,若結果顯示異常時,再依醫師指示安排進一步乳房超音波或切片等確診檢查,及早爭取治療時機。

Read More

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提升至2萬

記者林中行、陳柏翰∕綜合報導 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捐贈者,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32年前成立骨髓幹細胞中心,12日舉行「從0~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宣布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達7000人。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萬~2萬元。新政策預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10倍,讓醫療團隊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1/10萬~1/1000萬。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卻願意為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

Read More

意識突改變…翁染腦脊髓膜炎猝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公布,新增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無國外旅遊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天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6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已3例死亡。2016~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64歲占30%為多,其次為19~24歲及65歲以上各占23%,病例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 疾管署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其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惡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新增確定病例相關接觸者皆已安排衛教及健康監測,並由醫師評估是否採檢或預防性投藥。 疾管署提醒,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擁擠或是通風不良的環境,並應保持良好手部以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Read More

4乳牙蛀成蜂窩性組織炎 忍痛拔除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名5歲男童在幼兒園定期接受塗氟和口腔檢查均未察覺異狀,日前牙痛且臉頰腫脹,檢查發現嚴重齲齒並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拔除4顆已無法補救的乳牙。醫師表示,學校塗氟無法取代完整的牙科檢查與X光診斷,家長應自孩子長牙後定期帶至牙科門診檢查,勿等蛀牙惡化才就醫。 衛福部統計,1~2歲幼兒齲齒盛行率為2.31%,2~3歲上升至14.68%,3~4歲則驟增至42.7%。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默指出,蛀牙發生原因主要與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有關,如吃飯時間過長、進食後未即時潔牙、夜奶或半夜持續餵奶等。研究發現,吃飯時間超過30分鐘,蛀牙率提升達3倍。 陳默提供5個護齒關鍵: 1.由家長協助刷牙:許多學齡前兒童尚未具備良好口腔清潔技巧,建議家長每天早晚協助孩子正確刷牙,使用1000ppm以上的含氟牙膏,並配合牙線徹底清潔。 2.培養良好飲食習慣:控制進食時間,每餐不超過30分鐘,避免讓孩子養成含飯習慣。點心定時定量,避免含糖量過高零食飲料,降低齲齒風險。 3.定期塗氟:氟化物能強化牙齒表面琺瑯質,建議定期配合學校或至醫療院所塗氟服務。研究指出,定期塗氟漆可以下降37%的乳牙齲齒率及43%的恆牙齲齒率。 4.定期至牙科檢查:雖然學校會定期塗氟,但礙於環境及燈光,執行醫師未必每次都能清楚檢查牙齒狀況。即使孩子沒有牙痛或明顯異常,也應至少每半年至專業兒童牙科進行檢查。 5.配合額外氟化物使用:對於齲齒風險較高的孩子,可在牙醫師評估下適量補充氟錠或增加其他氟化物產品之使用,降低齲齒機率。

Read More

消基會抽測 市售黃耆多是紅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消基會發現,台灣中藥材主要來自境外,品項易混淆誤用;挑選4種食品用中藥材鑑定,結果黃耆多半疑似紅耆,五加皮很高比例是香加皮。 有鑑於消費者無法確認食品使用的中藥材品項是否正確,消基會挑選「陳皮、黃耆、苦杏仁及五加皮」4種較容易誤認或誤用的中藥材進行基原鑑別測試,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注意。 消基會3月中下旬~4月初,於雙北、台中及高雄市的中藥行或蔘藥行等地,告知店家購買陳皮、黃耆、苦杏仁及五加皮4種中藥材,每種藥材購買10件,共購得40件。 消基會鑑定結果,隨機抽樣4種中藥材,以黃耆與五加皮較容易被誤認。鑑定結果,10件黃耆中3件為黃耆,其餘7件疑似為紅耆;10件五加皮中,2件為五加皮,其餘8件疑似為香加皮。 消基會說明,依衛福部中醫藥司統計,去年黃耆及紅耆總進口量達1200公噸以上,這次抽驗發現市售容易以紅耆取代黃耆。紅耆雖也具補氣功效,但效果不如黃耆佳,味道除了較黃耆甜外,也沒有豆腥味,咀嚼後纖維較黃耆多,黃耆及紅耆應名符其實,才能確保療效。 消基會表示,五加皮主要作用為祛風濕、強筋骨及利尿消水腫;香加皮主要用於強心、利尿及止痛,除了功效與五加皮不相同外,香加皮還具有毒性,不可過量及長期服用,以免蓄積中毒。 消基會抽樣的陳皮與苦杏仁,經鑑別,結果都名符其實。 消基會建議消費者,購買中藥材時最好先告知用途,避免業者給予錯誤藥材。並建議主管機關不定期抽查市售藥材是否有遭誤用,特別是誤認比例較高藥材,才能保障消費者;另不定期教育業者,避免將錯誤藥材販賣給消費者,呼籲不定期安排課程輔導訓練中藥行從業人員,教導如何提高對藥材辨識能力,以減少誤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