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腸胃病毒來襲!守住孩子健康的防護秘訣

■楊允翔 冬季是腸胃道傳染病的高峰期,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第51週至2025年第2週全國接獲了194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紀錄。最常見的場所是餐飲業和旅宿業,而這些病例大多與諾羅病毒有關,佔陽性檢出案件的95.7%。這些數字顯示,病毒在冬季的傳播變得更加頻繁,尤其在公共場所,病毒更容易傳播開來。 對於幼兒來說,諾羅病毒特別具有危險性,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展,對病毒的抵抗力相對較弱。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感染後會引起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包括劇烈嘔吐、腹瀉、腹痛和發燒。孩子感染時,可能會感覺非常不舒服,整天無精打采,躺在床上,根本無法正常活動。病毒通過接觸到被汙染食物、水或物品傳播,尤其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多的地方,病毒會迅速傳播開來。孩子們與朋友共享玩具或在一起玩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病毒傳染。 孩子感染諾羅病毒,最明顯的症狀是突然出現的劇烈嘔吐,常會讓家長有些措手不及。隨後,腹瀉會接踵而來,孩子腹部感到劇痛,也會讓家長心生焦慮,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脫水情況。發燒和頭痛也是常見的症狀,讓孩子感到非常疲倦,甚至完全不想吃東西。此時,家長要特別留意並及時處理,避免情況惡化。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諾羅病毒最重要的辦法之一,教育孩子經常洗手是非常關鍵的,餐前、便後及外出回家後,一定要徹底洗手,不僅能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還能有效防止病毒在家裡擴散。家中的玩具、餐具也要定期清潔,尤其是在冬季這個腸胃病高發的季節,最好能使用消毒劑進行清潔。若孩子感染病毒,應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可有效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 盡管諾羅病毒傳染很快,但大部分孩子經過1到2天的隔離與休息後,會逐漸恢復。家長要持續為孩子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因腹瀉和嘔吐導致脫水。口服補液鹽水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幫助孩子補充丟失的水分和礦物質,保持身體正常運作。如果孩子的症狀持續未好轉,或出現脫水徵兆,如尿量減少、口渴無法解決等,要趕快就醫。 此外,諾羅病毒會讓孩子失去食慾,可以準備一些容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麵包等,不僅能減少腸胃負擔,還能幫助孩子更快恢復。油膩和辛辣的食物最好避免,直到症狀完全緩解。 總結來說,冬季腸胃道傳染病的威脅不容忽視,尤其對於幼兒,家長們要保持警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密切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通過正確的預防措施、適當的居家照顧,並且在需要時及時就醫,可以有效降低諾羅病毒的傳播風險。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

Read More

全台血庫拉警報 O型最缺 高雄台中告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血液基金會13日指出,受春節連假加上低溫影響,全台血庫拉警報,O型血液庫存量僅剩4.2天,其中又以高雄、台中分別僅剩3.9天和4天最缺;台北最缺B型血,庫存僅能再撐4天。 血液安全庫存量為7至10天,4至7天為偏低,4天以下為急缺。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目前全台血庫中,A型剩5.2天、B型5.8天、O型更只剩4.2天,僅有AB型庫存8.5天正常。 在各地區中,又以高雄捐血中心最缺,A型剩4.9天、B型4.2天、O型3.9天;台中捐血中心A、B型也各剩5.7天,O型剩4天;台北捐血中心A型剩5天,B型只剩4天最缺,O型也僅剩4.2天;新竹各型庫存則有A型5.6天、B型7天、O型5.2天。 針對缺血情形,血液基金會分析,應是受到過年後影響,因年節血液期間需求量增加,但是連假期間捐血者減少,加上最近天氣冷,也會造成捐血人減少、病患需求增加,因此造成庫存量補不回來;各地區中,又以高雄、台中較為嚴峻,一旦遇到大量用血事件,就有可能會進入急缺狀況。 另,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12樓13日上午發生氣爆,造成多人死傷。血基會表示,目前尚未接獲醫療院所針對此事件提出特殊用血需求,不過會與醫院持續保持密切聯繫,若有大量需求出現,會啟動調配,動員其他中心緊急支援。

Read More

去年染愛滋增 85%為青壯年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疾管署13日表示,去年愛滋感染人數新增1002例,較前1年增加,且85%為45歲以下青壯年,15至24歲、25至34歲增幅都約17%;情人節將至,限時推出篩檢試劑優惠,鼓勵伴侶一起篩。 台灣愛滋疫情自2018年起連續6年呈下降趨勢,2023年全年統計本國籍通報新增確診人數,更僅約939人,為2004年以來疫情新低,更是首次跌破千例。但去年確診數再次上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共有1002人,且85%為45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 其中,15到24歲有188人,占19%;25到34歲有439人,占44%;35到44歲有221人,占22%。 去年愛滋新增確診數較前1年上升7%,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15到24歲個案上升16.7%,25至34歲也升17.3%,35至44歲下降9%。整體而言,推測是因自我篩檢政策見效,尤其去年全年篩檢人次突破8.4萬,較往年紀錄的5萬到7萬大幅增加,加上疫情解封後就醫較便利,導致確診數增加。 在2月14日西洋情人節,疾管署推出愛滋自我篩檢試劑期間限定推廣活動,自即日起至28日止,於疾管署「自我篩檢計畫官網」,以網路訂購超商取貨,購買愛滋自我篩檢試劑,使用優惠碼LOVE,享「買雙付一且免運費」,亦即支付1組自我篩檢試劑費用,可同時獲得血液及唾液自我篩檢2組試劑且免運費。

Read More

每日總數破兩萬人次 急診塞床恐需兩三週趨緩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升溫各醫院急診病患爆滿,目前每日急診總人數超過2萬人次,衛福部13日指出,觀察一半以上的就醫病患為輕症,呼籲民眾若僅輕微腹瀉、流鼻水,應先到基層診所就醫,預估急診塞床情況還要持續2到3週才能趨緩。 醫師公會全聯會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呼籲民眾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而幼兒與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除流感疫苗外,尚應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衛福部統計,春節期間平均每天急診就診3萬7千餘人次,而去年同期則只有2萬7千餘人,而近日急診就診仍達2萬2千人次,相當於過去平常假日就診人數。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今年農曆春節長達9天,加上天冷、流感、諾羅等多重因素,推測是這一波急診壅塞原因,而根據疾管署評估,類流感疫情大約在這週元宵節活動會衝上最高峰,接著反轉向下,推估急診恐怕還要2到3週左右才能消化。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今年正好逢年後腹瀉、流感等2種疫情同時爆發,原本應該在基層治療、檢傷的患者,卻在第一時間湧入大醫院,造成各醫院急診壅塞,呼籲民眾先到基層做第一線處理。 衛福部統計急診就醫民眾,一半以上都是輕症,呼籲民眾要自主分流,若只是輕微腹瀉、發燒、流鼻水等症狀,請不要再前往醫院就醫,以減緩急診塞車情況。醫師公會等醫療團體也呼籲民眾,若有輕微急症,應多加利用居家附近社區醫院與診所及時就醫,基層醫療可提流感快篩及克流感藥物,亦有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給予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醫療照護,週六平均開診率達8成以上,就醫亦非常方便。

Read More

肥胖、3高 也會影響性功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明天就是西洋情人節,醫師提醒,台灣男性30歲後,腹部肥胖與3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問題攀升,這不僅關乎心血管健康,更可能直接影響性功能! 美兆健檢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林素菁指出,台灣男性30歲後,腹部肥胖與3高比例開始上升,40歲後情況更加明顯,尤其腹部肥胖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內臟脂肪會影響血管彈性,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進一步影響勃起功能與賀爾蒙分泌。 「勃起是局部血管充血的結果,當血管彈性下降,性功能自然會受影響。」林素菁表示,長期忽視高血脂與動脈硬化,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 且體重過重會影響睪固酮水平,而睪固酮正是男性維持性慾、肌肉量與活力的關鍵。當體內脂肪過多,會影響男性荷爾蒙平衡,讓睪固酮轉變為較多的雌激素,導致性慾降低、活力不足,甚至影響情緒與自信。」 至於高血壓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得血流難以維持穩定,影響勃起的持續性。而糖尿病則會影響神經傳導,使得性刺激與反應減弱,進一步降低性功能表現。 林素菁指出,許多男性都是在發現性功能下降後,才驚覺3高已經悄悄影響健康。建議男性要調整飲食,減少內臟脂肪累積;且運動提升睪固酮,改善血液循環;加上定期健檢,檢查血壓、血糖、血脂,避免健康問題影響生活品質。 熬夜與高壓環境會影響賀爾蒙分泌與血液循環,建議至少確保6-8小時睡眠,並透過運動或冥想舒緩壓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情人伴侶們在表達愛意的同時,主動要求對方或自己全程落實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可雙重防護愛滋病毒與性傳染病,並定期為「愛」篩檢來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保護自己及所愛的人,開心共度浪漫時光。

Read More

吃元宵消化不良 按穴喝茶緩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應景湯圓及元宵吃太多,腸胃不適了!中醫師表示,湯圓及元宵的原料皆為糯米粉,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這就是中醫講的「食積」,可用3穴位1茶飲來緩解。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劉宗昇醫師指出,平常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因某個時期突然攝取過多食物、水分,或是進食過快、沒有細嚼慢嚥,就易產生食積。如果脾胃虛弱,胃的腐熟水榖和脾的運化功能不佳,即使食量正常,也易產生食積。 面對消化不良,劉宗昇表示,可用按壓陰陵泉穴、腹結穴、地機穴等3穴位,及洛神消化茶來緩解。 劉宗昇表示,陰陵泉穴在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往前約一指寬凹陷處。有消除脾濕、健脾理氣的功用,也可以緩解腹脹、水腫、腹瀉等症狀;腹結穴在下腹部,肚臍旁開,距前正中線4寸處,此穴為腹氣所結聚處,有調氣理腸的功效,可緩解胃腸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 地機穴則在陰陵泉穴位置與內踝尖連線上。以側坐或仰臥姿勢,從陰陵泉穴往下4橫指,在脛骨內側緣處。按摩此穴位可暢通脾經的氣血,改善腹脹、腹痛等脾胃疾病。 劉宗昇表示,進行穴位按摩時,每天至少1-2次,每次按5-10分鐘,在按壓時需有痠痛感,才能達到按壓的效果。 此外,洛神消化茶則用烏梅20公克,洛神花20公克,荷葉10克,冰糖適量、水1200公克,放入鍋中,煮滾25分鐘,放涼後即可飲用。

Read More

B肝+脂肪肝 意外降1/2死亡率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蘇東弘12日指出,研究顯示B型肝炎患者如合併單純的脂肪肝,其死亡率竟然比僅有B肝之患者低50%,然而,B肝合併脂肪肝患者中,逾9成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代謝異常問題,其死亡風險則可達2倍以上。 台大醫院指出,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領導的肝炎團隊致力於B、C型肝炎併發代謝異常治療與研究,經對院內1萬餘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15年的資料追蹤分析,若患者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代謝異常問題,則不僅顯著增加死亡率,且合併的代謝異常越多,死亡風險越高。若同時合併3種以上代謝疾病,死亡風險更是攀升至2倍以上。 但是,醫師蘇東弘與黃上秦最新研究卻發現,B肝患者若僅有單純性脂肪肝,沒有合併其他代謝異常問題,其長期死亡率反而會減半。這項研究報告已發表於肝病學雜誌期刊,引發全球肝病領域的高度關注。 蘇東弘推測,可能是輕微脂肪肝對於病毒複製有抑制效果,可增加病毒之清除,而減少對肝病影響;同時,輕微脂肪肝者通常比較不會有肌少症情形,這是很多不好預後的指標。但是B肝合併脂肪肝患者,超過9成伴有其他代謝異常問題,所以不建議刻意營造脂肪肝來降低死亡率。 高嘉宏表示,對B肝患者來說,輕微脂肪肝有助減少產生發炎、硬化及肝癌風險,可是對一般人而言,脂肪肝仍然非不是好事情,若未注意,未來胰島素阻抗會逐漸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會陸續出現,對一般人的整體健康還是不好。 在C肝方面,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劉振驊表示,C肝會導致肝硬化、肝臟衰竭,是肝細胞癌的主要因子,並會直接干擾細胞脂肪代謝訊號或是間接影響醣類代謝導致胰島素阻抗或是肥胖等,最終引發脂肪肝。 劉振驊表示,近10年對1598位即使C肝患者臨床研究顯示,其中679位受試者於成功清除C型肝炎後有,仍出現合併代謝異常脂肪肝病,而另外918位受試者於成功清除C型肝炎後沒有合併代謝異常脂肪肝病,而同時合併代謝異常脂肪肝患者罹患肝細胞癌的風險,仍顯著高於沒有代謝異常患者。

Read More

近2月 已七百餘名護理師離職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護師醫療產業公會發布聲明指出,近2個月離職的護理人力達700餘人,造成各醫院急診受人力限制無法提供病床。衛福部12日表示,事實上近3個月醫學中心之護理人力是持續增加,將會與醫院協調病床調度問題。 聲明指出,近年護理人員的離職潮,凸顯台灣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113年12月與114年1月共約700人離職,顯示即便在年終獎金發放期間,仍有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職場,反映出護理工作面臨低薪、超時過勞的嚴峻現況,這是醫院與政府長期忽視護理人力困境的結果。 聲明要求,政府應盡速將三班護病比入法,確保合理分配護理人力,提升病人安全。嚴格執行勞基法與職安法,遏止違法超時工作與過勞現象。提高健保費護理給付,不再對醫院點值打折,使護理人員薪資符合國際標準。改善職場環境與勞動條件,杜絕職場霸凌,保障護理人員正常休假與合理輪班。並呼籲民眾應尊重醫療人員,改善對護理人員的不當言行,共同維護良好的醫療環境。 衛福部統計,春節期間平均每天急診就診3萬7千餘人次,高於去年同期的2萬7千餘人次,其中以1月30日初二之4萬5千餘人次為最多,春節後雖然逐漸下降,但近一週每天急診就診仍達2萬5千餘人次,相當於過往非春節期間的假日就醫狀態。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就監測數據來看,急診之就診總量逐漸下降,目前仍有部分醫學中心急診等待住院人數超過100人,將透過地方衛生局、轉診網絡聯繫,確認病床調度機制是否需要調整;全台劃分為14個轉診網絡已經行之有年,當單一醫院需要調度就會啟動。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護理人力流動是常態,每個月都有護理人力的進出與增減,觀察10幾年下來,發現主要有兩大季節性,一是畢業季、新進護理人力挹注的常態性增加,約落在每年9月到11月;常態性減少出現在每年12月與3月,農曆春節前後,有可能是歲末年終拿了年終、職涯異動。 蔡淑鳳表示,依據近3個月統計,去年12月護理人力增加3676人、今年1月3667人、2月迄今也有3928人,與同期相比,有急診的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護理人力都是增加的,只有地區醫院護理人力有減少,而目前急診壅塞,最大原因還是流感跟諾羅病毒等傳染病因素,導致就診量增加所造成。

Read More

流感疫苗已增購10.5萬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表示,已完成增購四價流感疫苗10.5萬劑,由台灣東洋藥品公司得標,供應產品為細胞培養疫苗,決標金額新台幣1270.5萬元,平均每劑121元,將可如期2月20日起提供流感高風險族群接種。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已於2月11日完成10萬5000劑(含國防部軍醫局委託代購5000劑)採購作業,由東洋公司以最低價得標,供應產品為細胞培養疫苗,適用年齡為6個月以上兒童、青少年及成人。 增購疫苗預定2月14日辦理驗收作業,加計疫苗配送及撥發時程,可如期於2月20日開打,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原計畫第一階段實施對象公費接種。 疾管署說明,10萬劑流感疫苗將按各地方衛生局先前提報的計畫實施對象需求量比例分配,預計2月17日將疫苗配送至各衛生局,再由衛生局轉發至其規劃之接種地點。 曾淑慧說明,非常希望高風險者盡快完成接種,以避免重症死亡,屆時將持續評估接種狀況,但若狀況真的不如預期,有可能再考量做第2波開放;目前也正與各地衛生局開會,盼增加接種便利性,否則若疫苗有效期限到,還是必須銷毀。 去年秋冬流感疫苗採購時,東洋疫苗單價242元。但本次採購決標金額共新台幣1270.5萬元,平均每劑新台幣121元。 東洋公司說明,因了解疫苗基金預算有限,並為降低對新年度流感疫苗疫採購的影響,成功爭取國外原廠支持,公益無償取得部分細胞型流感疫苗,並同意參與此次具緊急性的疫苗採購案,以行動支援流感防疫。

Read More

急診大爆滿 驚見地板上搶救

記者戴淑芳、王超群∕綜合報導 流感、新冠、諾羅等病毒作祟,加上冷氣團接力來襲,使大型醫院急診壅塞,年後急診人潮爆滿,包含台大、高醫、林口和高雄長庚、成大、奇美等大型醫院急診室不僅病床全滿,連走道都被塞滿,滿到病人直接躺在急診室地板上搶救,顯示全台急診室普遍超載。 立委陳菁徽醫師11日表示,有醫院甚至因推床用罄,迫使部分病患只能躺在救護車擔架上等待救治,甚至出現病患直接躺在急診室地板上搶救的情況。近日即發生一名病患因無床可用,緊急在地板上接受急救,所幸最終成功脫險並轉入加護病房。 此類情況並非僅限北部地區,台南地區13間醫院中,僅4間急診床位未超出負荷,包括成大、奇美等大型醫院也已爆滿,顯示全台急診室普遍超載。陳菁徽指出,護理人力不足、醫院關床率偏高、急重症人才流失及健保給付問題等結構性困境未獲有效改善,醫療體系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狀態,亟待政府正視與解決。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春節平均每天急診就診3.7萬人次,以1月30日初二4.5萬人次最多,創下歷史新高,即使年假已過,各院急診量仍比平日高出30至40人次。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今年春節急診壓力遠超往年,去年同期每日急診人次約2.7萬,今年則飆升至3.7萬,增加了整整1萬人,主要原因包括農曆年前延續至今的類流感與諾羅病毒流行,加上寒流來襲,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急診需求大幅攀升。 劉玉菁表示,急診量自春節假期以來已逐漸趨緩,但這幾天各院急診就診人數仍比平常多出30至40人,經過了解,主要是類流感疫情,尤其年長者若合併肺炎,病情較為嚴重;另是寒冷天氣加劇心血管問題,推高就診人次。 針對急診壅塞,衛福部於2月8日召集全台醫學中心及地方衛生局研商因應。劉玉菁表示,各醫院雖然都有壅塞情況,但仍有差異,部分醫院透過有效的病床調度機制,預留床位給急診患者來緩解壓力,此外同區醫院間透過加強合作,必要時由地方衛生局協助資源調度,也能讓醫療服務不受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