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付千元掛號費 看診免排隊」高市衛生局將派員稽查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路竹區一家診所貼出公告,「趕時間不想等待,優先看診掛號費加1000元,即可免排隊」,「停止掛號後,還要掛號加掛號費600元」,讓網友質疑是否違規。高市衛生局表示,擅立名目提高看診費、掛號加號費有違反醫療法之嫌,將派員稽查;違法可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 據民眾於社群反映路竹區某診所公告「趕時間,不想等候,掛號費加1千元,即可優先看診免排隊」、「停掛後還要看診的病患,費用將收取掛號費600元」,質疑此舉是否有違反相關規定? 對此,衛生局表示,醫療機構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或擅立收費項目收費,此於醫療法第22條第2項即有明定,衛福部雖於去年3月4日公告說明掛號費非屬「醫療費用」性質,且已停止適用「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惟曾有公告醫療機構不得擅立名目收費,如有提前看診費、掛號加號費仍涉有屬擅立名目收費之嫌。 為保障民眾就醫權益,醫療院所不得有巧立名目收取醫療費用情事,爰針對民眾反映該診所優先看診即提高掛號費一事,衛生局將派員稽查。

Read More

搶救2週 今年首例腦脊髓膜炎 7旬男病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4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個案為北部70多歲男性,今年1月18日發病,經搶救仍於1月31日因病況惡化宣告不治。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無國外旅遊史,於1月18日出現呼吸困難、頭暈、頻繁跌倒由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經醫師診斷有急性腎損傷、敗血症及肺炎並收住負壓隔離病房,使用抗生素治療,醫院於1月22日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個案住院期間經診斷疑似尚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且出現血痰,糞便潛血及血紅素偏低情形,於1月31日因病況惡化病逝。 林詠青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致病原為腦膜炎雙球菌,其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其中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 腦膜炎雙球菌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惡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1歲以下嬰兒,臨床症狀較不典型而不易察覺,常只有發燒、嘔吐症狀,另可能有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症狀,或有囟門突出的情形,但不一定會有頸部僵直等典型腦膜炎症狀。

Read More

諾羅鬧春節 腹瀉就診近5年新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急性腸胃炎疫情上升,疾管署4日表示,今年春節前急診腹瀉就診人次,最高點單週逾25.2萬人次,為近5年最高,春節期間因診所休診下降至14.6萬人次,禍首多為諾羅病毒感染引起,籲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手部及飲食衛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第4週(1月19日至1月25日)腹瀉門急診就診24萬2589人次,高於過去5年(2020至2024年)同期,於第5週(1月26日至2月1日,春節期間)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4萬6851人次,較第4週下降39.5%,主要因第5週適逢春節連假,多數門診休診所影響,預期連假結束後就診人次將回升1-2週再逐漸下降。 全國近4週(第2週至第5週)共接獲336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2020-2024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2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25件,占99.2%)為多。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依諾羅病毒陽性個案病毒分型結果,自去年起流行病毒株由最常流行之GII.4轉變為GII.17,與2015-2016年國內兩波諾羅病毒大流行之型別相同,因該型別已8年未於國內流行,亦有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可能無免疫力,如飲食不慎容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發生。

Read More

草療呼籲勿輕忽「失智症」警訊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台灣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成為「超高齡社會」,其中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與情緒問題,會讓長者產生更多的不適感,也是照顧者主要的壓力來源,埔里定點巡迴醫療服務項目包含失眠、焦慮、記憶力退化、青少年憂鬱、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歡迎民眾多利用在地性的精神醫療門診服務,早期確認診斷、早期治療、重拾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劉力元表示,長輩出現記憶力變差,重複詢問相同問題等行為時,很多家屬都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屬於正常現象,而忽略了接受專業評估及治療的重要性。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的疾病,與自然老化並不相,因為記憶力衰退影響生活、 草屯療養院代理院長張介信表示,為深耕社區網絡,草屯療養院從103年起陸續於竹山、埔里、水里及南投四地衛生所開辦定點巡迴醫療服務,提升當地民眾就醫便利性及可近性,深獲社區信賴;草屯療養院除了每週二下午於埔里鎮衛生所由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許維堅主任看診,二月起每週五下午將由劉力元醫師看診,埔里鎮衛生所主任蘇治中醫師表示,劉醫師具老人精神醫學專長同時在社區緊急精神醫療也有豐富經驗,非常歡迎身為埔里子弟的劉力元醫師加入巡迴醫療,與埔里衛生所共同照顧好社區長者。 草屯療養院代理院長張介信表示,埔里定點巡迴醫療服務項目包含失眠、焦慮、記憶力退化、青少年憂鬱、思覺失調症、躁鬱症等,歡迎民眾多利用在地性的精神醫療門診服務,早期確認診斷、早期治療、重拾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Read More

赴日旅遊就醫困難!日本醫院分級制度嚴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大S近期赴日罹患流感離世,讓不少國人憂心日本流感疫情在國外怎麼就醫?醫師指出日本醫院分級制度嚴格,像是鄉下醫院沒有急診、一般醫院急診也需要預約恐怕耽誤了治療時間。旅行社提醒遇到緊急狀況,也可以請僑委會成立的急難救助協會尋求幫忙。

Read More

右腳和小腿又腫又黑驚魂記

台南市紫微斗數星相學會理事長/林世輝 年關將近,只因為一個不在意就擦傷。而傷口又沒好好醫治,以至於在2025年1月18日因為右腳紅踵得像紅龜粿,疼痛難耐,不久整隻腳到半隻小腿都變成紫黑色。只得緊急掛市醫的急診,急診的醫生判定症狀實在太嚴重,必須馬上住院治療。 1月19日早上7點我遇見改變一生的大恩人---台南市立醫院感染科李健明主任,我一眼望去就感覺到他的和藹可親。他用那強而有力的手握住我,信心十足地跟我說:“我一定盡力醫治你,直到你的腳和小腿恢復健康!”,我看著主任堅毅的眼神,心中強烈的生存慾望油然而生,一股努力活下去的力量蜂擁而至。 之後李主任每天早上7點來查房,都以視病如親的溫暖與慈悲的心腸詳細地問我病情的進展,然後檢視我的病腳和病腿。如果發現異常,當下能改藥就立刻改藥。李主任對我的病情真的可用觀察入微、用心至極來形容,實在令我感激涕零。 1月26出院,李主任一如往常來看我,並說我是抵抗病魔的勇士。我趕緊說是李主任的仁心仁術救了我。至此時李主任才說:“你的病是自己的免疫力錯亂,變成自己的抗體,也就是抵抗力在攻打自己的身體組織,再加上傷口有細菌入侵,才使得病情惡化到腫脹、變紅、變黑。現在控制住了,要好好養病,保重,門診見。我去查房其他病人了!” 李主任轉身離去,我泣不成聲,如果沒有李主任我應該是截肢或在加護病房搶救,或者是...。 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謝謝李主任細心照顧。此恩情永生難忘,期望下輩子結草銜環以報。

Read More

1燒2痛3疲倦 當心是流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大S徐熙媛3日驚傳赴日旅遊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國內正值流感高峰,流感與一般感冒症狀不同,若出現「1燒(發燒)」、「2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3疲倦」時就須提高警覺。 衛生局指出,國內目前仍處於流感流行期,流感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潛伏期為1至4天,傳播力強,症狀也會較一般感冒來的嚴重,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後易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甚至死亡。 衛生局提醒,感染流感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四肢無力、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外,部分感染者會出現惡心、嘔吐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及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甚至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及休克等。 此外,流感也與一般感冒症狀不同!衛生局強調,流感容易出現明顯全身無力、頭痛、發燒,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時間也較一般感冒長,約需1至2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若出現「1燒(發燒)」、「2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3疲倦」時就須提高警覺。 衛生局說,接種疫苗可降低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後併發重症的風險,因接種疫苗後需2週方能產生保護力,有風險的民眾應儘速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知名旅遊部落客林氏璧也在社群媒體發文強調,流感病毒具有高傳染力,嚴重時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與一般感冒有本質上的不同。 林氏璧提醒,出國旅遊應格外注意健康防護。搭機、搭車時應佩戴口罩,避免在人潮密集處感染病毒。返國後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此外,投保旅平險也是關鍵,確保突發疾病時能獲得適當醫療資源。他也提到,近期不少人在日本、韓國的滑雪場發生摔倒受傷等意外,建議旅客務必提高警覺,確保行程平安順利。  

Read More

3穴道1茶飲 助攻新春保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開心過好年,親友相聚互道祝賀,記得交換祝福,但不要交換病毒。中醫師也提出3穴道1茶飲,助攻新春保健。 瑞隆馬光中醫診所鍾典育醫師表示,年節養生飲食很重要,首先要注意的是,過年大部分是比較油膩、口味重的菜餚,美食在眼前,往往會不自覺攝取比平常多的份量,大魚大肉加上零食伴手禮不離手,往往會造成腸胃不適、脹悶甚至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 同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是人體肝經的運行時間,肝經與身體的代謝與排毒功能息息相關,這個時段最好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與沉睡,才能讓身體代謝廢物也有自然的修復。不小心熬夜了,也要記得隔天多補充水分,盡量減少辛辣油炸的刺激物,避免讓身體持續的發炎而導致不適。 鍾典育也提醒,冬季防疫要做好,特別是家中有免疫力較低的嬰幼兒與長輩時,提醒大家要多洗手,回家後第一件事要洗手、吃飯前也要洗手,如果發現自己有呼吸道的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水,也要乖乖戴上口罩、挾菜用公筷,保護親友免受疾病的傳染。 讓自己保持情緒平穩,在中醫觀點是使肝氣通達,肝氣通達可以調暢全身的氣機,使臟腑經絡運行良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鍾典育也提供3穴道1茶飲,助攻過年保健。建議可按壓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等3穴位,合谷穴位於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間靠近食指凹陷處,多按壓可預防感冒、緩解感冒症狀、改善胃腸消化功能、提升免疫力。 曲池穴位於手肘彎曲橫紋終點,外側關節凹陷處,多按壓可促進大腸機能、緩解感冒頭痛、疏通經絡;足三里穴位置在膝蓋外側下方約四橫指處,有改善消化系統、排濕氣、消水腫、強壯體質攻效。 此外,鍾典育也建議喝解膩茶,可消脂、除脹氣、幫助消化、解油膩,用洛神花10g、陳皮5g、烏梅3顆、山楂5g、甘草3g放在保溫杯裡,用500c.c.熱水沖泡後,等20分鐘後即可飲用。

Read More

美CIA傾向COVID-19源於實驗室 陸方尚未回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發言人昨天表示,根據中情局最新評估認為,比起誕生於自然環境,COVID-19疫情「更可能」源自實驗室洩漏,而非自然起源。儘管評估的可信度仍屬「低」,且未有新證據佐證,但這項消息顯示中情局的立場已出現轉變。 路透社報導,中情局多年來一直表示,無法就COVID-19究竟是實驗室或自然環境產物一事做出結論。然而根據一名美國高階官員,在前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幾週,時任中情局局長伯恩斯要求局內分析人員與科學家做出明確判斷,並強調這場疫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不過,中情局對此結論是歸屬於「低信心」(low confidence)評估,並指出實驗室洩漏與自然來源這兩種可能性依然存在。 針對此一評估結果,中國大陸駐華府大使館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北京當局過去曾表示,實驗室外洩事件可能導致COVID-19疫情爆發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現任中情局局長雷克里夫日前獲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任命案後,在接受布萊巴特新聞網訪問時談到,他上任後優先要務之一,就是下令中情局對疫情起源做出公開評估。 雷克里夫說:「這是我(上任)第一天要做的事。如你所知,我曾公開表示,我認為我們的情報、科學及常識都顯示COVID是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生外洩。」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肋間神經痛

■陳俊銘 肋間神經痛又名「肋間神經炎」,指胸神經根(即肋間神經)由於不同原因的損害,例如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椎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縱膈、胸膜病變、肋間神經受到上述疾病產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而出現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現帶狀疼痛的症候群。 肋間神經痛是指一個或幾個肋間部位發生的經常性疼痛,並有發作性加劇。 原發性肋間疼痛極少見,繼發性者多與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機械損傷及異物壓迫等有關,且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灼痛,並沿肋間神經分布。 肋間神經痛發病時,可見疼痛由後向前,沿相應的肋間隙放射呈半環形;疼痛呈刺痛或燒灼樣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多發於一側的一支神經,體檢可發現,胸椎棘突旁和肋間隙有相關壓痛;典型的根性肋間神經患者,屈頸試驗陽性;受累神經的分布常有感覺過敏感覺減退等神經功能損害表現。 肋間神經痛屬於胸痛的一種,但胸痛還要排除其他可能,其中心肌缺氧所造成的心絞痛,表現為胸悶痛,有如石頭壓著,麻痛往下傳,往左肩、左上臂傳,時間不長,每次20、30秒,重覆發生,有生命危險。若是二尖瓣脫垂、三尖瓣脫垂也會表現胸悶痛的情況,時間較長,120分鐘皆有可能。另外若是像刀砍到般劇烈的胸痛,小心是主動脈剝離,須立即開刀,存活率不高,所以診斷肋間神經痛前,要先小心排除其他因素。 中醫治療肋間神經痛分藥物,針灸、小針刀等。藥物方面以行氣活血治療,疏肝理氣為主,多以血府逐瘀湯合柴陷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川芎、佛手、枳殼、厚朴、杏仁、絳真香等。反覆性的肋間神經痛,應有發炎,反覆發炎易形成肌腱韌帶筋腫沾黏,疼痛不易痊癒。此時運用小針刀鬆解沾黏組織,可有效根本來治療沾黏引起的肋間神經痛。小針刀對肋間神經痛的治療扮演重要角色,有著很好的療效。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改善肋間神經痛。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