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和韓國瑜喝和解咖啡,賴總統算是履行了元旦時的承諾,但即使賴韓咖啡無限暢飲,也不可能喝出和解。(中央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就職前夕,賴清德總統接見赴美祝賀的朝野立委代表團,雖然氣氛不錯,相談甚歡,但對緩和國會僵局,促進朝野和解,並無太大作用。如果民進黨對抗心態不變,即使咖啡無限暢飲,也未必喝得出和解。
由於韓國瑜率領的跨黨派立委慶賀代表團即將赴美參加川普總統就職典禮,賴清德特地在總統府接見,並與韓國瑜閉門會談,針對立法院審查總預算進度等議題交換意見,賴總統算是履行了元旦時的承諾。據與會人士透露,現場氣氛融洽,賴清德與韓國瑜都有說有笑;民進黨人士強調,「總統循往例接見交付代表團任務外,也有再遞橄欖枝,化解朝野歧異、展開對話的用心,形同喝政治大和解咖啡」。
平心而論,這對代表團赴美之行,當然有凝聚共識,團結一致的作用,但要想藉喝咖啡就促成朝野和解,恐怕是難上加難。
首先,依照憲法總統誠然有院際調解權,但總統必須超然於政治與黨派之外,不親自參與任何決策,以免涉入爭議。然而,修憲後我國憲法體制已經明顯傾向總統制,更何況賴清德還是民進黨主席,他本身就是爭議一方的代表,能否超越政治與黨派之外去調解院與院之間的爭執?已經令人懷疑。何況立法院是合議制,院長雖代表國會,卻不能像行政院長可以拍板定案,一切行事必須遵照院會決議;行政院與立法院之間的爭執,也不是韓國瑜一言可決,必須看立法院多數的意見而定。總預算能否過關,當然也是如此。
其次,如果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有意調和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的對抗,韓國瑜固然不能缺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和民眾黨代主席黃國昌,更應當在邀請之列,才能算是完整的朝野咖啡,豈有單獨跟韓國瑜喝和解咖啡之理?難道賴清德是故意分化離間在野黨嗎?
更重要的是,目前朝野對立的真正原因,是在少數執政與國會不過半的情況下,民進黨既不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基本原則,也不甘透過黨團協商的正常管道解決爭端;在爭議法案審議過程中,除了不斷杯葛抵制,還多次動員支持群眾在院外抗議;法案通過後又屢屢以覆議、聲請釋憲等方式,極盡所能的延宕公布施行時間。
令人不解的是,賴清德身兼主席,民進黨團理當全力配合,但他要民進黨立委全程參與各項會議,卻有多名黨籍立委缺席,包括柯建銘在內;他提出的大法官名單,民進黨立委卻集體反對一人;他提出要跟韓國瑜喝咖啡和解的構想,柯建銘卻悍然主張「雙罷」,不只要罷免韓國瑜,還要罷免所有藍營區域立委。試問,這究竟是民進黨在搞兩手策略?還是柯建銘故意跟賴清德唱反調?這不僅牽涉在立法院裡,賴清德與柯建銘究竟誰說了算?更攸關朝野能否真正和解!
賴清德當過立委、黨團幹事長,也擔任過行政院長,自然熟悉立法院的議事運作,也明白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之下,應該如何溝通協調;做為總統,他更深知「團結朝野、化解分歧」是自己的重要工作。然而,過去八個月來,立法院的朝野對立越來越嚴重,如今賴清德想要出面調解,當然值得肯定。不過,能否真正達成朝野和解?主要是心態問題,如果民進黨還是不斷對抗,表決輸了就繼續蠻幹,就算賴韓和解咖啡無限暢飲,恐怕也不會有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