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蕭蕭.文化隨筆/《孟子》從心與心的善出發

文/蕭蕭 圖/黃騰萱 可慶幸的,或許「孔仁孟義」還在吧! 「舜日堯天周禮樂,孔仁孟義漢文章」。 中小學時代過年行春最喜歡逐家逐戶去閱讀他們大廳、客廳門框上的對聯,常見、印象深且心嚮往之,就是這一幅。 那時候最感疑惑的是,堯舜禪讓的政治美學是堯讓位給舜,舜讓給禹,對聯上不是應該先說「堯天」,再說「舜日」嗎?像下一聯就順了歷史,先有春秋、再接戰國,而後以漢承接,為什麼上聯先言舜、再談堯? 也不知疑惑了多少年,內向怯懦的我才問了何老師,老師說,對聯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字要押平聲,兩句合唸,字音才可以平直悠長,綿綿不絕。我因此懂得了辨識上下聯的訣竅,小秀才式的教鄰居如何先選仄聲字,貼右方,再貼平聲字在左側。老師又說,七字聯有兩種格式,常用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很好,有時為了安置平仄,可能會更動字詞啊,改變字序啊,那時候,我心中嘀咕的,竟是:帝位都禪讓了,還有什麼平平仄仄不能讓? 就先「舜日」,再「堯天」吧! 後來,時代民主了,爭鬥方式改變了,城鄉差距泯除了,跨年跟陌生人擠在寒風中,有煙火:一秒加一秒的精彩,沒鞭炮:不必指尖爆響嘴邊驚叫,不再像舊世紀的過年,跟家人擠在住屋裡,有爆竹:炸裂的響聲與歡笑,沒花火:遠方萬花筒寂靜、夜空鑽石不閃。 世紀、世代、世界、世人,都不一樣了,再也很少在市集裡遇到寫春聯、貼春聯的盛況,書桌旁手中沾濡著紅紙的紅,亮著金色墨汁的金,當然,再也沒見到堯舜重見天日了。 可慶幸的,或許「仁義」還在吧! 或見義勇為,或當仁不讓––都有大道理在。至少,春聯上,「孔仁孟義」既合了史實先後,也合了平仄位置,「義」因此不必勇於爭先,「仁」也無需謙讓。先有「孔仁」––把他想成「大大的愛」,然後才可能有「孟義」––「孟仲叔季」搶先為長為大的義。 其實,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孟子姓孟,卻不一定「孟仲叔季」排行裡的老大,但孟子的母親留下「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的佳話,邁向文明的過程史上,「環境教育」、「實物教學」的先驅者,可能奠下了孟子在孔仁之後,願意去污去斑,棄不善、棄不義的「孟義」標舉者,「亞聖」自有母愛創造的光華。   軻是卡榫接合,有緩衝的微妙功能   孟子,姓孟名軻,從小我們就背熟了,熟極而流,卻也從未深思「軻」是什麼意思?至少,同樣是「車」字旁的名字,北宋蘇軾,我們知道「軾」是車前的橫桿,可以依憑,可以登上遠眺,「子瞻」是最恰當的字,適合高瞻也宜遠矚,心胸放得跟天地一樣寬。弟弟蘇轍,「轍」是車輪輾地,留在地上的痕跡,凡人走過必留下腳印,車子輾過則有軌轍,可以看出歷史的途徑(如出一轍),可以測知未來的走向(南轅北轍),所以,蘇轍以「子由」為字。或許正如它們的父親蘇洵所預言,車輪、車輻、車蓋、車軫,對車而言,都有他們的職責或功能,只有車前這橫木「軾」好像沒什麼作用,但是,去掉軾,好像「車」也不算完整,「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作為父親的蘇洵是這樣警惕蘇軾的,可別太張揚啊!為蘇轍命名時,蘇洵想的是天下的車子都依著相同的軌轍而行,論及車輛的「功」,沒有人會想到轍,但車輛翻仆了,馬匹累斃了,數算「過」,如何也算計不到輪轍,轍是可以善處於禍福之間的啊!「轍乎,吾知免矣。」 孟軻,三歲喪父,沒有算計這麼遠的父親吧! 倒是早孟子出生三百五十年的管仲曾經提到「軻」這個字,語氣平和,好像一位稱職的機工科老師,要你備齊:「一車必有一斤一鋸,一缸一鑽,一鑿一銶一軻,然後成為車。」(《管子.輕重乙》)古代的車輛是木製的,全車的車輪、車輿、車蓋都是,所以備有「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斤、鋸、鑽、鑿、銶等斧鑿工具,或者盛裝器物的大腹寬口的缸。但是,「軻」呢?《說文解字》說是「椄軸車」,「椄」這個字還特別註明是木字邊的椄,椄是「續木」,是由兩段木頭相連接而成,車軸原是用來帶動兩邊的實木車輪,軸與輪是車子的核心裝備,使車子具有行動能力的利器,如果軸是兩木相接的「軻」,那就危險了!因此引申出路途艱難、處境危險的「轗軻」詞彙,後來又簡化為華文、臺語都在應用,連當今捷運播音員都隨時廣播的「坎坷」(kham-khiat)二字。 《廣韻》還特別提到孟子的名與生長背景,將「軻」定義為「轗軻不遇也」,說「孟子居貧轗軻,故名軻。」《說文解字》的註解者,繼續引用這個說法。這是很少見的,辭書專為一個人的名字,如此慎重地解說緣由。 只是,新世紀我有了新疑惑,這次卻沒有老師可以問了。我的疑惑是,古代的路幅不寬,即使中間兩匹服馬、左右兩匹驂馬的駟車,也不過是四匹馬那麼寬的車廂,竟然沒有一棵樹可以長成一根軸去連接二輪,卻需要兩段木頭椄槢固結? 「椄」,今天在園藝、果樹栽培上,還有人以嫁接法改良品種,我們吃過的「桃接李」就是。所以,古代嫁接、楔合兩段木頭為一軸,是不是也另有功能,可以開出不同的花,結成不同的果? 譬如說,左側車輪顛簸時,接合的木頭不會直接衝擊右側車輪的震盪? 譬如說,那卡榫接合的微妙處,發揮出緩衝的微妙功能? 我是真不知道。 倡言逍遙遊的莊子也可能不確知。他在說「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的結語前,先說了三句「不知」:「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莊子.在宥》)前兩句是肯定式的不知,後一句則是疑惑語氣的不知,其實都是揣測式的句法,我們可以揣測性的說,莊子的意思是:「我不能確知」聖智不是古代夾套在腳鐐手銬上的插木,「也不能確知」仁義不是桎梏上用來加固的穴孔和插栓,「又怎能確知」曾、史之流不是桀、跖的先導! 「軻」,作為接木型的車軸,可能造成車行的危險,還是有著緩衝的功效?被家人命名為「軻」的孟子不一定知道。作為椄槢、鑿枘的插栓,是要栓得更牢靠,還是要保持頸項、手腳活動的空間,莊子也未明言,他只借用桁楊椄槢、桎梏鑿枘,說明人為的聖智仁義應該棄絕,回復為天道自然。   利益眾生而能有善的循環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一「反身而誠」,就是回到自性、回到自己的內心,回復為天道自然,與莊子並沒有不同。 人之初,性本善,大家熟悉,孟子舉的例子,就是看見小孩掉入井裡的那一瞬間,誰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不是因為認識這個孩子的父母,或是為了跟孩子的父母認識,不是為了博得鄉黨朋友的美聲,或是害怕這慘叫聲。任何人都會隨聲反應,及身投射,立即投入救援行動,這是人性的本然,天道之自然,「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即使提到善養浩然之氣,孟子的方法還是回天道、復自然,「以直養而無害」,任其自然蓬勃,無須遏抑,卻也不能揠苗助長!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在發現天與人合一這點出發點,孟子、莊子,儒家、道家,都有相近的說法。但,孟子接下來還有一句話:「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恕」就是推己及人,反身將自己心中那點善擴充到他人身上,讓別人也享受到愛的溫暖,而且是,強力去推展。 我結合兩位茶文化推廣的朋友說的的話:要能「利益眾生」,就會有「善的循環」,那是因為「反身而誠」,而又「強恕而行」的孟義啊!

Read More

空汙加劇 敏感族外出戴口罩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20日指出,近期大陸冷氣團南下境外汙染物也隨之移入,提醒敏感族群提升自我保護,儘量減少室外活動,必要外出時記得配戴口罩,避免或減少深呼吸,返家從室外進入室內,建議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 吳昭軍表示,境外汙染物與不良大氣擴散條件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多地空氣品質指標(AQI)已達橘色警示,對敏感族群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呼籲民眾儘量減少室外活動,尤其是氣喘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應改以室內中低強度活動,避免或減少有深呼吸的行為。適當關閉門窗,雖可降低室外空汙對室內之影響,亦可能使室內外換氣不足導致二氧化碳增加,因此關窗時應留約5公分空隙,讓室內外空氣對流。 由室外進入室內後,應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等,降低室外空汙對室內影響。遠離過敏原及誘發源,避免刺激物、均衡飲食、身體適當的活動或伸展等,必要外出時,也請記得配戴口罩。 吳昭軍指出,民眾也應隨時查詢空氣品質,可透過國民健康署與中央氣象署共同開發樂活氣象APP-健康氣象服務,民眾可以免費自由下載使用,隨時掌握最新健康氣象動態及即時空品數據,也可瞭解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及細懸浮微粒即時監測結果,提早因應及預防。

Read More

AI+腸泌素 助糖尿病、減重治療

醫師陳擇穎指出,科技與新型藥物的成長,有利糖尿病及肥胖治療發展。(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AI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加上新型藥物的發展,血糖、體重的追蹤與控制更加便利,糖尿病、減重治療也將迎來革命進步。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表示,腸泌素藥物結合AI能夠讓患者擁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成效與患者生活品質也將進一步提升。 腸泌素(Incretin)原是人體腸道分泌的激素,其作用主要是調控血糖和抑制食慾,隨著近幾年的開發,為糖尿病及減重治療帶來劃時代的進展。從早期的1天注射2次到長效型的每週施打1次及便利的口服劑型問世,最近新上市的「雙重腸泌素」也可以達到更佳的降血糖及減重成效。降低糖化血色素外,也能減少飢餓感。 除新藥物外,新科技也改變了數十年來的血糖管理概念。陳擇穎指出,與傳統指尖血糖檢測相比,皮下連續血糖監測儀不僅能持續監測血糖,幫助患者更了解飲食對血糖的影響,還可省去指尖採血的疼痛。另藉由AI人工智慧的協助,患者甚至可以透過上傳食物照片輕鬆計算熱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獲得以前無法達到的即時幫助。 陳擇穎強調,新藥物與新科技的介入,無疑是糖尿病與減重領域不可避免的新趨勢,如何妥善運用以優化既往監測與控管流程,更是十分重要的課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改善糖尿病、肥胖等困擾。

Read More

無牙嬤喊牙痛 三叉神經痛作怪

醫師溫永銳指出,三叉神經痛是指該神經分布區域內反覆發作、伴隨面部抽搐的陣發性劇痛。(頭顱模型示意圖/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80歲許阿嬤年事已高,牙齒早已拔光,但仍感覺牙痛,許阿嬤前往大里仁愛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門診,當許阿嬤一走進門診坐下來,右手就緊捂著臉,流露出痛苦表情,醫師確認阿嬤原來是罹患三叉神經痛,熱凝射頻療法治療疼痛症狀獲得改善。 醫師溫永銳說,三叉神經是負責支配臉部感覺的主要神經,三叉神經痛是指該神經分布區域內反覆發作、伴隨面部抽搐的陣發性劇痛,通常憑症狀即可判斷。有許多相似的顏面或頭部疼痛,患者容易被誤診為牙齒疾病,導致多次拔牙卻仍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於40歲以上的民眾,女性略多於男性,通常為單側發病,以右側較常見,只有不到5%的病人會雙側發病。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發作沒有預兆,疼痛如閃電般突然出現,感覺短暫而劇烈,類似尖銳、電灼、針刺、刀割或撕裂樣的劇痛。 溫永銳表示,病人往往會以手掌或毛巾緊壓患處,或用力揉擦臉部以試圖減輕疼痛。有時可能伴隨面部潮紅、皮膚溫度升高、結膜充血、流淚和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狀。某些病人會有明確的「觸發點」,一旦接觸這些敏感區域,例如刷牙、吃飯、洗臉或說話,可能引發劇痛,嚴重者甚至因頻繁的疼痛發作而徹夜難眠,影響生活品質,可能導致焦慮及憂鬱,甚至出現自殺念頭。因此,積極治療至關重要。 疼痛治療中心主任賴烱文表示,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為: 一、藥物治療—治療初期通常以藥物為主,尤其是抗癲癇藥物,例如 Carbamazepine (Tegretol),其作用為抑制三叉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新一代藥物如Oxcarbazepine (Trileptal),達到類似療效,減少副作用。也可嘗試針灸、中藥、理療、按摩等方式。 二、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難以忍受,可考慮手術治療,包括: 1.「微創介入性治療」:例如「經皮半月節後射頻療法」,透過精確熱源破壞三叉神經節,在X光影像指導下進行神經定位,減少神經破壞範圍及術後併發症,術後疼痛改善率可達75-85%。 2.「加馬刀治療」:無需開顱,利用高精度放射線破壞神經結構。 3.「開顱手術」:例如微血管減壓手術。

Read More

接見臨床心理代表 賴:守護心理健康 擴大諮商年齡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20日接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及臨床心理各界代表時表示,行政院已核定為期6年的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並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擴大到15歲到45歲,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希望透過跨部會合作守護民眾健康。 總統致詞時向在座臨床心理師致上最大感謝及敬意。他並表示,大家除了投入精神醫療、成癮治療等醫療領域,也投入社區、學校、矯正機關以及職場等場域,對社會整體心理健康具有深遠的幫助。 總統說,身為醫師,他從政以來一直都很重視心理健康促進議題,因此在擔任立委時推動心理師法立法,這是亞洲第一部心理師法,也為台灣心理師的專業發展,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總統提到,上任後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也特別安排衛福部及教育部提出提升民眾心理健康韌性報告,在快速變遷、生活緊湊的社會,政府責無旁貸,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在心理健康領域。 心理健康是各年齡層都要重視議題,身心調適假已在大專及高中上路,各項心理健康政策,都需臨床心理師支持協助。

Read More

500g早產兒 養成8kg胖娃

  早產兒拉拉全家福與翻印醫護人員手繪的愛心百納被。 (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不滿23週早產兒拉拉出生時僅500公克,在馬偕醫院住院了304天,長成為8公斤胖寶寶,拉拉21日將出院並搭專機飛回美國繼續治療,馬偕醫療團隊為拉拉準備了百納被,希望拉拉可在醫護們的祝福下健康快樂成長。 拉拉的媽媽今年3月間懷著拉拉回台灣看舅舅與阿姨,身為內科醫師的媽媽是趁著懷孕15週孕期最穩定的時候,在取得主治醫師同意下返台,然而就在旅程結束之返美前夕的餞行餐會上,媽媽突然出血,安胎幾天後卻羊水破裂,經轉送到馬偕兒童醫院處置。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主任張弘洋表示,拉拉的母親在安胎時胎動及宮縮已十分明顯,當時懷孕22週又3天,但安胎3天後因孕婦頻繁宮縮,拉拉於去年3月24日23時30分到來,當時拉拉只有22週又5天,身長30公分、體重500公克,比奶瓶大不了多少。 拉拉從出生時之延遲哭泣,歷經呼吸窘迫症、反覆肺塌陷、血鉀過高、腎臟功能不佳等困難,所幸在醫療團隊的悉心照護下,拉拉急起直追,出生54天後體重已翻倍達到1000公克、出生61天成功拔管,目前矯正年齡將滿6個月,體重已超過8公斤,除了因有慢性肺病須高流量呼吸器輔助、餵食吞嚥仍須注意以外,其餘早產兒常見的併發症如開放動脈導管、腦出血、腸道壞死等問題都沒有出現,且腦部超音波的檢查也顯示無異常。   早產兒拉拉出生時僅30公分,重500公克,幾乎還沒有奶瓶大。  (馬偕醫院提供) 張弘洋指出,孕期23週以下出生的生存邊緣早產兒,存活率不到3成,台灣每年有接受積極救治的早產兒僅個位數活下來,照顧22週早產兒非常不容易,是馬偕團隊合力接住了孩子。拉拉的媽媽指出,她覺得是拉拉自己要在台灣出生,所以趕著出來報到,非常感謝馬偕醫院醫護人員的努力。 張弘洋表示,目前拉拉的呼吸器設定的流量非常小,相信在回美國不久,拉拉就可以拿掉氧氣管,更期待未來的某一天,長大後的拉拉可以健康回到台灣,來看看當年照顧過她的醫療團隊。

Read More

蒼白食慾差 當心自體免疫性胃炎

  醫師蔡松茂表示,AIG是一種慢性疾病,若女性或甲狀腺疾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應盡早接受檢查,以排除自體免疫性胃炎的可能性。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我從來不喝酒,怎麼會得胃炎?」48歲陳小姐臉色蒼白、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就醫後發現是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大球性貧血,確診為「自體免疫性胃炎(AIG)」,定期注射維生素B12後,恢復健康;另一名40歲詹小姐,長期飽受胃部不適及貧血困擾,也診斷出AIG,並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鐵劑注射與新陳代謝科會診後,貧血問題終於改善。 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表示,自體免疫性胃炎(AIG)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誤將胃壁細胞當成敵人進行攻擊,導致胃黏膜受損並逐漸萎縮,全球發生率約為0.5%至2%,台灣尚缺乏大規模的統計數據。兩位病患透過胃鏡發現胃黏膜萎縮的情況,切片檢查和血液檢測胃壁細胞抗體,確定罹患自體免疫性胃炎。 該疾病在早期往往沒有明確的臨床症狀,疾病進展,胃黏膜萎縮加重後,患者常出現消化不良、餐後飽脹等非特異性症狀,因鐵質或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而引發貧血,導致疲憊、臉色蒼白、運動能力下降及體重減輕等問題。這種疾病多見於女性,約40%的患者同時會罹患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炎。 萎縮性胃炎患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每年有約0.1%至0.3%的機率可能進展為胃腺癌,有0.4%至0.7%的機率可能發展成為第一型神經內分泌瘤。蔡醫師建議AIG患者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早期發現並預防胃癌的發生。 若女性或甲狀腺疾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儘早接受檢查,以排除自體免疫性胃炎的可能性。只要按時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改善貧血,恢復正常生活品質。

Read More

拇指基底關節炎 懸吊帶術擺脫疼痛

江姓婦女(左2)偕同夫婿獻花感謝奇美醫骨科部主治醫師蘇昱仲(右2),以懸吊帶術治療拇指基底關節炎,恢復正常活動。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65歲江姓婦女整理家事,長年飽受拇指根部疼痛之苦,近期因感僵硬並伴關節卡卡摩擦聲,醫師診察疼痛指數高達9分,X光檢查發現拇指基底關節已退化明顯變形,確診為拇指基底關節炎,進行懸吊帶術治療並配合復健,1個月後疼痛指數降至1分,恢復正常活動。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蘇昱仲表示,拇指基底關節炎是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隨著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增加,許多人習慣用拇指滑動屏幕或抓握手機,這一行為也使拇指基底關節炎發生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且發生機會不比膝關節炎低,停經後婦女有3分之1會發生,但常常被誤認為扳機指、媽媽手而疼痛難治。 蘇昱仲指出,隨著醫學技術進步,拇指基底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日益多樣。針對不同病人的需求,目前治療方式從復健、消炎止痛藥物、局部注射、手術,提供多元解決方案。拇指基底關節炎在疼痛和功能受限下,讓許多病人苦不堪言。過去治療手術方式多採用大多角骨截骨術合併韌帶重建與肌腱置換術,但該方法需要取用病人自身韌帶,增加術後不適及恢復期負擔。 為改善此情況,蘇昱仲引入最新一代的懸吊帶懸吊術,將過往手術進一步優化。此術式不需要取用自體韌帶,大幅縮短手術時間,術後恢復快,同時保有傳統手術的穩定性及療效,為病人提供更高的舒適度與滿意度。 蘇昱仲強調,術後復健同樣是成功的關鍵。奇美醫復健部職能治療團隊為每位病人量身訂製復健計畫,從恢復抓握力到重建日常功能,確保病人在最短時間內重返工作與生活。 蘇昱仲表示,拇指基底關節炎雖為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但若能及早診斷並接受妥善治療,病人不僅可以避免因病失能,還能恢復拇指功能,擁有健康的晚年生活。也再次呼籲有症狀的民眾應積極尋求專業診療,減少病情惡化的風險。

Read More

半夜地牛翻身 嘉義大埔震度6弱 台南楠西區民宅倒塌

中央氣象署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半夜地牛翻身。二十一日淩晨零時十七分二十七點一秒,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強震。大埔震度六弱,台南市楠西震度五弱。因晃動劇烈、時間長,不少民眾驚慌跑出户外,直呼足恐怖,整夜別睡了。 楠西區一民宅倒塌,消防人員救援受困民眾。 南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楠西區有民宅倒塌且有人員受困,目前已派遣大橋特搜分隊、楠西分隊、玉井分隊、第二大隊及麻豆分隊等前往現場救援。 南科園區大廠機台預防性停機,人員已進行疏散,目前無人員傷亡;水電氣、污水廠、公有建築及營建工程皆無人員傷亡,標準廠房及宿舍電梯自動跳停、預防性停用。 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報告,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地震深度九點七公里。採用一0九年新制十級震度分級,大埔最大震度六弱,嘉義番路、台南市楠西、高雄市甲仙,均為五弱。 強震後,餘震不斷。短短半小時內又接連發生多次規模四點一以上的有感地震。零時二十六分二十五秒,芮氏規模五點零,震央在台南市楠西區,地震深度十一公里,南市最大震度三級。 零時二十八分三十七秒,芮氏規模四點一,震央在台南市楠西區,地震深度十三點八公里,南市最大震度二級。 零時二十九分二十三秒,芮氏規模四點八,震央在台南市南化區,地震深度八點八公里,南市最大震度三級。 零時三十分零五秒,芮氏規模四點六,震央在台南市南化區,地震深度十二點八公里,南市最大震度四級。 零時三十二分十六秒,芮氏規模四點二,震央在台南市南化區,地震深度十五點九公里,南市最大震度二級。

Read More

0121地震!嘉義縣政府成立災害應變中心

記者蔣謙正/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21日凌晨表示,因應「0121地震」造成之威脅,嘉義縣於今(21)日0時30分成立災害應變中心三級開設,由消防局編組人員先行進駐作業,其餘單位待命。嘉義縣消防局尚未有接獲民眾報案之相關災情。 另外,台水五區報告:因4級以上地震常造成輸水管線瞬間流速減低,區域管網水壓遽降,此為正常現象,須待數十分鐘觀察流量及水壓,始能確認是否因地震造成管線損毀。 另2水庫地震儀顯示震度4級,水公司嘉義給水廠已經立即自主檢查,目前尚無災損情形,後續並將由委外顧問公司立即進行水庫安全特別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