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種罕病專款 邱泰源:今年預算128億

  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健保署今年編列128億之罕病醫藥專款,展現政府守護生命的決心。 (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邱泰源16日出席龐貝氏症病友感恩會時指出,罕病治療就是與時間的戰鬥,健保今年編列128億之罕病醫藥相關預算,可確保罕病患者治療不中斷,請全國所有的罕病患者及親屬放心。 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遺傳疾病,是第17對染色體上的溶小體一種酸性麥芽糖酵素基因發生突變或缺失,導致肌肉中的肝醣無法分解,而造成肌肉病變,龐貝氏症的藥品是由中研院院士陳垣崇領先世界開發出來,健保在20年前就已納入給付。 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指出,罕病是生命傳承必需面臨的隨機風險,幸虧有健保制度,才能讓40種罕病的患者活了下來,但目前還有19種罕病用藥等待通過健保審核並納入給付,希望健保能加速相關作業。 邱泰源表示,罕病治療就是與時間的戰鬥,衛生部鼓勵醫療機構投入「急、重、難、罕」的治療,衛生部也會提出相對的資源推動醫學研究,以龐貝氏症為例,新生兒在出生6小時即可診斷確診,出生9.7天就可開始接受酵素治療,相對全球其他醫學中心需要2-3個月才能開始治療,台灣在這龐貝氏症醫療是領先全球的。 邱泰源表示,健保署今年編列128億之罕病醫藥專款,這筆預算不會挪為他用,且在醫療過程中,也有監測指標對罕病的治療表現好的醫院提供特別的挹注,確保罕病患者能夠獲得及時且有效的治療,展現政府守護生命的決心。

Read More

〈生活休閒〉五峰旗觀瀑 太平山看雲

五峰旗第二層瀑布長約三十公尺,是蘭陽八景中的「西峰爽氣」,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 宜蘭好山好水好好玩、四季皆宜,喜愛大自然的遊客,推薦走訪五峰旗瀑布風景區、福山植物園、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圖與文/記者羅玉如 三層瀑布 路程難易不同 ▲五峰旗瀑布風景區 五峰旗山在礁溪西側,位處雪山山脈與蘭陽平原交界處。拔地而起的五座山峰,從平地遠望更加雄偉醒目。彷彿戲曲武生背上的五面旌旗,因此得名五峰旗。雖然海拔僅五百公尺,但山勢陡峭、溪谷湍流、處處水瀑,美景無數,成為宜蘭代表景區之一。其峭壁絕巘地形,係因堅硬的四稜砂岩地層所致,相當獨特。 五峰旗第一層瀑布高低落差將近二十公尺。 ▲五峰旗三層瀑布 五峰旗山山頂終年雲霧繚繞,豐沛的山泉水形成三疊瀑布,全長約有一百公尺。第一層瀑布高低落差將近二十公尺,水瀑流瀉形成幾處水潭,從風景區入口處步行幾分鐘就可抵達,步道平緩好走,老人家也無須擔心。綠樹、流水在石橋襯托下,顯得格外靈秀。續往上走,第二層瀑布長約三十公尺,從山腰處向下奔流,這裡設有涼亭可讓大家歇歇腳、觀瀑取景,是蘭陽八景中的「西峰爽氣」,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第三層瀑布高低落差將近五十公尺最為壯觀,不過想要一睹其廬山真面目有時得碰運氣。因為過了第二層瀑布之後,山路較為崎嶇難行,且經常因落石坍方封閉登山步道,計劃走訪的朋友要特別留意。 福山植物園保有台灣典型闊葉林 福山植物園冬季多雨陰冷潮濕。 福山植物園為林業試驗所福山試驗林的一部分。台灣省林務局先後於民國七十一年、七十五年移撥合計一千零九十七點九公頃林地,作為林試所在北部地區的試驗用地。七十六年成立籌備處,辦理福山試驗林規劃、建設、經營管理作業。七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林業試驗所福山分所。八十二年十二月開放近三十公頃的植物園區供民眾申請參觀。九十一年改制為福山研究中心迄今。 福山研究中心位於新北市、宜蘭縣交界處,海拔高度介於四百公尺至一千四百公尺之間。年平均氣溫十八點五度,年平均雨量達四千一百二十五毫米。全年無乾濕季之分,年平均相對濕度百分之九十四點一,冬季陰濕多雨。 為維護生態、降低對野生動物的干擾,福山植物園有承載量管制,一般遊客需申請入園。 試驗林內保有台灣地區典型的天然闊葉樹林,動植物種類豐富。林試所將整片林區劃分為水源保護區、植物園區、哈盆自然保留區。但水源保護區、哈盆自然保留區,不對外開放。植物園區地勢較平坦的三十公頃面積則規劃為植物展示區,供民眾參觀。 因鄰接水源保護區及哈盆自然保留區,所以規劃初期即以損傷最少林木為原則,闢建植物園展示區及自然中心。展示區原以樹木標本園概念規劃,但因分區多、傾向學術性,一般民眾不易理解。民國一百年以體驗自然的美、觀察自然的趣味為主軸,重新規劃主題分區,傳遞森林保育的重要性。 福山植物園採低度開發方式,推廣尊重自然旅遊教育,成為國內生態旅遊、環境教育、戶外教學、學術研究的優質場域。豐富的生態資源、各種野生動植物,是福山植物園最大的特色及優勢。為維護當地生態、降低對野生動物及研究工作的干擾影響,園區有承載量管制,開放一般遊客申請入園。平日每日限額五百人,假日限額六百人,也限制參訪時段。 鳩之澤泡湯 吸收檜木芬多精 春天的太平山區。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境,由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管轄。太平山區幅員遼闊,面積廣達一萬兩千九百三十公頃。整個太平山區林木蓊鬱、雲霧繚繞,除了溫泉、檜木林、高山湖泊,雲海、雪景更是一絕。 目前開放的遊憩據點包括土場、鳩之澤、中間、太平山莊、茂興、翠峰湖。土場過去是太平山木材轉運站,現為土場森鐵紀念公園,設有森之鐵路土場紀念站,展示羅東林鐵及中華號列車。鳩之澤位於多望溪畔,擁有豐富地熱資源。其溫泉泉質屬弱鹼性碳酸鈣泉,贏得美人湯的美譽。除了泡湯,遊客也喜歡煮溫泉蛋、玉米,現場大快朵頤。 鳩之澤擁有豐富地熱資源,除了泡湯,遊客也喜歡煮溫泉蛋。 太平山莊是園區主要餐飲住宿、行政中心。中央階梯兩側由紫葉槭鋪成的紅葉道特色獨具。遊客挑戰走完四百九十六個階梯,即可進入檜木原始林,吸收檜木芬多精。茂興是太平山蹦蹦車的終點站,有茂興懷舊步道。昔日運材軌道、山林經營歷史軌跡,散發思古幽情。翠峰湖海拔一千八百四十公尺,是國內最大的高山湖泊。周邊有翠峰湖環山、台灣山毛櫸、望洋山等步道及翠峰山屋。 見晴懷古步道。 ▲見晴懷古步道 見晴懷古步道海拔高度一千九百三十公尺,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全長僅約九百公尺。路徑平緩、視野開闊。步道整建時,保留鐵道、木馬、台車輪軸等山地運材鐵道遺跡,是適合健行、觀雲、探索自然的步道景區。 十一月至隔年二月是宜蘭最具特色的農產金棗產季,此時到訪宜蘭,一定要買鮮果,連皮帶肉食用。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盤點校長謝連陽 課程領導專家

專注課程領導20載的永康橋中校長謝連陽,在南應大師培中心分享國中課程發展經驗。(記者汪惠松攝) 專注課程領導20載的永康大橋國中校長謝連陽,在台南應大師培中心以「從學校彈性課程規劃談特色發展」為題,分享國中課程發展經驗。自稱「盤點校長」的他強調資源盤點在課程領導中的重要性,因它能全面了解並整合各種資源,為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謝連陽在推動課程領導與創新教育方面成就卓越。他不僅具備技職背景,嘉義高工電子科畢業,大學期間在彰化師大工教系攻讀工教專業並選修輔導輔系,碩士班修讀嘉義大學國教所學校行政組,現在進修於嘉大國教所。多年來他從課程設計到校務經營,不斷引領學校獲得多項國內教育榮譽,為教育發展立下典範。 謝連陽在南應師培中心從人力、物力、社區和計畫資源4個面向分享。他希望透過這些經驗,幫助未來的老師們具備課程領導能力,從而提升學校課程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並減少教師和行政人員的負擔。 其中人力資源是資源盤點的核心之一。了解學校老師的興趣和專長非常重要,因這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有教師的專長或興趣符合學校的特色發展,可以邀請他們加入課程發展團隊。 物力資源的盤點亦同樣重要,這包含軟體、硬體、行政協助和經費4個面向。軟硬體設備是現代教學不可或缺的工具,行政協助和經費支持則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透過了解和整合這些資源,可以確保教學設備的充足和經費的合理分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最重要的是,透過了解老師的需求可掌握他們目前課程教學現況,找出他們的課程亮點與特色,並將其納入學校特色課程的發展計畫中。 謝連陽20年來的課程領導經驗,體現他對教育的熱忱與堅持。他透過資訊科技的應用、課程教學創新及閱讀推廣,整合學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並以課程領導人的視野,帶領團隊發展出符合學校特色的課程。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急診導入中醫 何宗融獲華陀奉獻獎

何宗融(後中)擔任2023杭州亞運散打中華隊場邊醫師,並在賽場上為選手調整狀態。(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為慶祝第95屆國醫節,16日舉辦2025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由總統賴清德頒發第2屆中醫華佗奉獻獎,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院長何宗融以中醫學術研究與中西醫整合醫療的貢獻,榮獲本屆「華佗學術研究奉獻獎」的肯定。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2018年何宗融教授受邀加入花蓮慈院,積極推動中西醫合療,並參與全民健康保險中醫急症處置計畫,於2019年突破台灣以往急診室只有西醫醫療服務模式,在花蓮慈院急診室成立「急診中西醫整合醫療專區」,成為東台灣首家醫院在急診室提供專屬中西醫合療的專床專區。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院長何宗融以中醫學術研究與中西醫整合醫療的貢獻,榮獲第2屆「中醫華佗奉獻獎-華佗學術研究奉獻獎」的肯定,由總統賴清德(左)頒發獎牌給副院長何宗融(右)。(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提到,目前全台灣有9家醫院在急診導入中醫急症處置,而花蓮慈院的中醫急診服務量約占全台40%到50%,於2023年起連續3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指出,何宗融發表過171篇學術論文,其中149篇刊登於SCI國際期刊,更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研發「淨斯本草飲」,送往43個國家協助抗疫,並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分享以茉草、艾草為例治療新冠肺炎等研究,並連續3年榮獲「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何宗融不僅專注醫療臨床與教學研究,同時是柔道3段、柔術3段的擒拿高手,特別重視中醫運動傷害防護,他曾在2018年、2023年亞運期間,擔任中華台北隨隊醫師,將中醫正式導入國際運動醫療領域。

Read More

媽祖月中暑急救 清除體內熱邪

刮痧方法,塗上乳液後,沿著頸椎兩旁的肌肉曲線,由上往下、由內往外,單方向的刮。(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3月媽祖月,瘋遶境季節有來了,參加戶外活動在濕熱的天氣下,常會有種快中暑的感覺?中暑症狀包含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中醫師表示,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急救。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住院醫師林本庭在臉書粉專「林本庭 中醫師」發文分享,中暑一開始身體發熱,雖然流汗很多,但會有種汗無法透出來的感覺,伴隨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症狀出現。此現象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舒緩,或考慮中醫調理,幫助去除體內暑氣。 林本庭說明中暑時3招急救: 1.讓身體降溫:把中暑者移到陰涼地方,解開他的衣服,並用冷水灑濕毛巾擦拭身體。 2.補水分與電解質:運動飲料和水以1:2比例混著喝。 3.刮痧:先塗一點乳液或潤滑的物質,刮痧板沿著頭痛兩旁肌肉「由上向下、由內而外」刮,記得要「單一方向」操作,皮膚有出現紫色紅色斑點即可。從中醫角度來看,刮痧就是讓毛孔打開來排汗,讓身體內的「熱邪」有一條出路。 林本庭表示,中暑除去了體外的暑氣,在身體內部也會累積過多的「熱邪」,這個「熱邪」會損細胞體內的元氣和陰質,「陰質」包含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和電解質。 林本庭表示,中暑在中醫可飲用兩種藥處方,一種是清除「熱邪」,例如白虎加參湯,另一種則是補充元氣和陰質,如全真一氣湯。

Read More

男甲狀腺結節 動脈栓塞微創治療

醫師張光甫表示,治療前結節血流豐富(左圖),栓塞後血流幾乎完全消失(右圖)。 (醫師張光甫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47歲林男常感頸部不適,吞嚥時有異物感,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甲狀腺結節,進一步穿刺檢查顯示為良性;由於林男不願接受手術,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選擇甲狀腺動脈栓塞治療,術後恢復迅速,隔日即恢復正常作息。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影像診療科醫師張光甫指出,甲狀腺結節發生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大部分為良性,惡性機率約為5%;然而,即使是良性結節仍可能對患者造成影響,如頸部外觀突起或腫脹、喉嚨有異物感或吞嚥困難、壓迫導致呼吸不適、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影響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張光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不願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也可選擇微創治療,包括囊腫酒精注射治療、射頻消融治療、動脈栓塞治療,且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的甲狀腺組織與功能。張光甫表示,甲狀腺囊腫與結節不同,其內部主要為液體,可能是血水或黏稠的分泌物所致,通常可透過細針抽吸液體,但單純抽吸液體後,囊腫的復發機率較高,部分患者抽吸後腫脹雖暫時消退,但數日後又逐漸變大。此時可採用酒精注射治療,先將囊腫內的液體盡量抽乾,再注入高濃度酒精,使囊腫內壁的血管與細胞受損,進而達到萎縮效果。 據美國甲狀腺學會指引,囊腫平均接受兩次酒精注射後,成功縮小機率可達85%,且囊腫體積可持續減少,最終僅能在超音波檢查下觀察到。但酒精注射仍存在部分風險,包括神經受損、酒精外漏導致周圍組織沾黏,及對酒精較敏感者可能出現過敏、頭暈、臉部潮紅等。   醫師張光甫表示,甲狀腺結節造成頸部外觀突起且吞嚥時有異物感。 (張光甫醫師提供) 甲狀腺射頻消融治療採局部麻醉,透過電極針插入甲狀腺結節,利用高射頻交流電產生熱能,燒灼結節組織使其壞死並逐漸縮小,甚至完全消失。治療時間依結節的大小、位置及單雙側影響而有所不同,通常約1至2小時可完成,術後恢復迅速,傷口僅針孔大小。 至於甲狀腺動脈栓塞治療採局部麻醉,經手腕橈動脈或鼠蹊部股動脈進行動脈穿刺,在X光透視引導下,將微導管置入甲狀腺動脈源頭進行血管攝影,接著將導管精確地送入供應甲狀腺結節的血管,並注入栓塞藥物。透過阻斷血流,使結節處於缺血、缺氧、缺乏營養的狀態,進而達到縮小結節的治療效果。

Read More

保護不失 聖功醫院祭百萬年薪

  天主教聖功醫院招募護理師,祭出最高百萬年薪的「薪動」福利。(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天主教聖功醫院擴大醫療量能,去年新聘6名專科醫師,加上因應急性後期照護(PAC)病房以及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需求增加,陸續規劃擴增病床及服務量能;為此,院方急需招募護理師,開出最高百萬年薪的「薪動」福利,更加碼「純白班」制度最強誘因,讓護理人員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同時,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聖功醫院院長劉文欽強調,地區醫院有醫中水準的薪資,顯示他們徵才愛才的用心,另外,體恤護理師因為輪班與夜班生活作息失衡,院方有「包大夜、包小夜、純白班」這些班別,護理師可以兼顧家庭與工作;另,提供護理人員持續進修與培訓機制,鼓勵團隊合作,讓護理師能在優質且專業的環境中發展。 聖功醫院PAC在中、西醫團隊積極提供針灸與復健治療下,收案率逐年提升,將持續服務61張床,保障病友得到最優質的照護;另一項極需擴增服務效量的還有兒童聯合評估,有鑑於家長對兒童早期發展問題重視,促使更多家庭尋求兒童早療課程,去年該院兒童聯合評估收案250人,今年預估收案350人,目前已有100多位孩子排隊等著進入復建流程。因此,要提升服務效能,醫事人力勢必要增加。 聖功醫院為次發出護理人員招幕令,承諾新進護理師通過考核正式任用後,月薪會再調整,另加上津貼、包班費、各項獎金,薪資讓員工有感,不論是資深護理師、職場新鮮人、二度就業還是跳槽轉戰,聖功大家庭熱情歡迎;護理部徵才熱線:(07)223-8153分機2536(人資室)。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中興湖畔的傳奇

■陳玉姑 大二下6月首週的週二晚,上完王淮老師的《論孟》,不捨,只坐實兩堂,空出第三堂初次不上,老師說:「上三堂太規矩了些,規矩不是不好,而是有點蠢,最後一次上課不要做蠢人。」 《論孟》也好,《老莊》也罷,《中國思想史》更是,老師的課如聆綸音,高曠而又天馬行空,卻難抵旁聽生紛至沓來的朝貢;教室座無虛席是常有之事,窗口更常擠滿引領而望的外系外校生。 光是「學而時習之」的「學」字,老師的安徽口音就可使上一堂課還不敷使用的仍在雲端飄,拉出的毛線球端擬鉤暖衫一件,短針加針引針長針減針鎖針,針針相乘相絆,線線纏繞結節,地殼上的諸生,仰望得頸痠腦沌的「斷線失聯」。 突地,講桌一重拍,冷眼豎眉的淮師再殺出獅吼:「人心之險惡!」把你倒懸半空瞪眼吐舌。 眾所皆知,王淮老師向來是中興大學的傳奇一則。 在雲平樓的大門入口,偎著藍肚公共電話,話筒另一端是臺南七股的師專同學汪汪,為她牽紅線先送上課堂笑話逗她——劉克寬老師說:「考試要有自己的創見,不要全抄筆記,要抄筆記,我不會自己去看筆記?」 一句平常不過的話卻笑岔今日笑點低的我,把即將踩入雲平樓上課的王淮老師給暫停腳步引了過來。 老師真像興大的長工,一個不留神就在校園某處冒出頭來撞上你。 淮師的右掌張開如扇放耳後,孫悟空搔耳之姿,收音納聲的湊耳欲聽我笑不可抑的笑話,撐大的黑白眼珠骨溜骨溜的轉。   * 從南門路學生之福的國光自助餐踩進校園疆域,夕陽灑暉的中興湖畔,巧遇打高空不落現象界的王淮老師。 我的納悶是:「理想的大學學習,應該是根據老師所上之科目,參閱引申書籍的攬讀。」 一改課堂,眼眉鼻口五官時皺時開,如被操縱的傀儡偶「入戲甚深」的多變表情,淮師罕見如親族長輩,正經合宜的煦煦言說:「妳指的是做學問,而做學問是一輩子的事。」 下一句,更是扼要破題:「讀書,就為了找工作。讀師專有工作最好,現在工作不好找,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也有人一個月臺幣8000的工作。念大學是為了找工作,而學問是一輩子的事。」 哇!老師竟從形上雲端踩階形下塵泥,言下之意,要我這師專畢業的插班生,務實惜福。 淮師的提點交談,既形下現實又形上智靈,直指人心,讓惘中的學生減少羈絆的掙扎而受益,很愉悅,於我而言,這就是所謂的快樂。 大四寒假前的午後,筱玉、美玲、我三人奔赴教師宿舍「求道」,一直到星月爍閃的10點30分才揮手離去,老師約我三人寒假騎車上日月潭去,沒人當真。 淮師有言:「父子是物質生命的延續,現實生活的關係;師生則是精神生命的父子,精神生活的親眷;父子的代溝是先天命定,後天形成的;師生間的關係不限成績單,應是私下相投的談道談生命;物質生命是有限的,精神生命是無極的,哪有明確的朋友?哪有明確的女兒?終歸不過是人與人的另一種形式關係。」 老師且贈金語予我:「妳有副好身材,希望妳氣質的培養,人格的開創,氣韻的陶冶,能像妳的人一樣高大。」 大四下,一晚下完課兜到老師宿舍,學生客人挨擠席地單盤,不湊熱鬧在簷廊下,藉著昏光閱讀老師遞我的副刊,是76年04月03日的《自立晚報》,副刊登載〈布衣大老〉,是侯吉諒描寫教室內外的王淮老師。 老師對來自交大應數的旁聽生陳吉光如此介紹我:「白天在小學教書,晚上念夜中四,還創作散文小說。」 哇!老師的引介詞,透露著期許。 大五的《中國思想史》,老師上課仍無講本,臺上的他就是最佳投影機,年年有新義的隨機示化。 「天道不可說不可傳,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吾道無端也無倪。」老師以藏為現。 「天下沒有不能講的話,只有不能聽的耳朵。」偏偏愚生們的口與耳同時並用,少一個都不成。 「啊!只有學問,才能真正歸於自我,而又同時永恆存在。」老師的喟嘆,只有讀經者識得。 「先學會游泳,然後才有資格說懶得游泳。」老師強調基本功是高樓根柱。 「思想就跟數學一樣,小數點也不能少。」嘖嘖!這數理邏輯,已越理盲的中文邊界,無從尋思。 「中國古詩是一切文字語言的極致,而其中的五律七律又最為精華,而五律七律的精華乃是對子。」不意,慣於空飛的老師,竟亦崇古,總算具象落了實。 「年輕的本錢是真,但危機是很難成長。」一瞬間,老師化身為青年導師。 走在細縫冒草的石板路:「老師,你孤獨嗎?時時站在高高的生命巔峰,高處不勝寒哪!」。 「孤獨?」老師吸著新樂園,輕吐煙圈,不忘舉步前行,把孤獨兩字揚得高高的。 「連我的老師都不要我了,還有什麼孤獨可言?!牟宗三你們認識吧?他是我老師!」 「為什麼不理你呢?」 「他說我沒有思想。我回他,我只要會思想就好,沒思想並不重要!」好句石破天驚的核爆。 畢業後曾回校尋師一回,淮師已不住樓層,遷移至獨門獨院日式宿舍,不記得「敲門應不應」?是為拎家攜眷的同學會前來串門。無果。 2009年09月26日,興大前中文系主任徐照華老師捎來電郵一函:「玉姑:王淮老師於本週一凌晨往生,今日可瞻仰遺容,之後將火化,不舉行任何世俗儀式,僅以此告知。照華」。 讀信,震驚,「能思考」「善思考」的老頑童膩世而去了嗎?中興的傳奇隨之灰飛煙滅?記憶的絹絲,有如破了個大洞,不干清淚。 2021年06月19日《中華日報·副刊》刊登陳金雄先生撰文的〈悠遊文哲一女俠——辛丑端午敬悼唐亦男教授〉,一文半揭示半緬懷王淮老師的妻子成功大學前中文系主任唐亦男師母,「6月2日以九十耆壽,安詳辭世……最難得的是2006年中風之後,仍毅然為已故夫君王淮教授出版學術文集。其間,得門生印刻文學出版總編輯初安民協助,於2012元旦,出版《王弼之老學》、《郭象之莊學》、《王百谷美學》、《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四冊。」 《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悅見師祖牟宗三的前序與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的呂岸75年05月23日發表於《中央日報》的〈天羅地網〉、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的侯吉諒,76年04月03日發表於《自立晚報》的〈布衣大老〉與初初進社會工作再追情追筆刊登《中國時報》的〈無招高手〉、最叱吒驚豔的是王淮老師講堂上的在籍生方杞,於74年03月26日發表於《聯合報》的驚世奇文〈逍遙遊〉,神筆中興大學首任中文系主任李滌生教授為中文系學子求才若渴,到臺南鄉下一所國中抓拿王淮老師最為戲劇生猛,甚且全家出動再次南下活捉「潛逃者」「入甕」,跳躍迭盪,飛簷走壁之姿,張力破表,高潮迭起,收視奪冠。 直是一山高似一山,峰峰相連,讓人讚嘆擊掌的錦盤字繡盅句。 牟宗三先生在「香港《自由學人》二卷一期、二期」發表的〈西方上帝一概念之省察〉一文中,披露:「……來臺後,為諸生講授中國哲學。王淮君所得獨多。乃將所譯資料授之。王君潛心玩索,心領神會。乃撰為此文,於神善、神意、神智、神愛、神力,一一予以疏導補充,而以究意了義為歸……牟宗三誌,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師母唐亦男教授用一生寫來最厚最後致贈夫婿王淮老師的重禮是四書書背的作者簡介:王淮,字百谷,安徽合肥人(1934至2009),畢業於師大,執教於中興,早年著有《老子探義》一書,終生服膺老子之道,清靜無為、淡泊自然,尤其對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嗇」,一義體會深刻,嗇者、收斂精神,拒絕釋放能量,不得已,為了謀生及升等需要,勉力著述,曾獲第五屆菲華中華文化優等著作獎及三次國科會獎助。但皆束諸高閣、未予發表。 因其行事踟躕,顧慮太多,如今匆匆離去,並無交代,而學生故舊,殷切期盼,今特將其早年著作加以搜集分類,整理出四冊定名為「王淮作品集」交由印刻公司出版。以免留下遺憾。武陵。唐亦男謹誌。」。 在在是文字高人,字字珠璣,是敲著木魚的梵音,梵音沉隱入海,亦響徹雲霓。 且留待晚進如我輩之徒,朝思暮念遣悲懷之使。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探索未來之旅 多元學習

崑大承辦台南市政風處在永康勝利國小進行的「探索誠信未來之旅」寒假營隊,崑大青年志工透過遊戲化教學與實作,帶領學童體驗寓教於樂學習之旅。(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學生會落實大專校院社會責任,推動誠信教育並促進學童多元學習,於寒假承辦台南市政風處主辦,在永康區勝利國小進行的「探索誠信未來之旅」營隊,邀集崑大青年志工,透過遊戲化教學與實作課程,帶領近30名四~六年級學童體驗寓教於樂學習之旅。 此次營隊以「誠信」為核心主題,融合科技、環境、媒體、公民素養等多元學習課程,期望透過互動體驗深化學童對誠信價值的理解。營隊規劃多項精心設計的活動,其中「校園誠信閻小妹Q&A」透過故事與問答,幫助學童在輕鬆氛圍中思考誠信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而「校園闖關王」則讓學童在遊戲挑戰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最終在「誠信樹」活動中,每位學童及志工們親手書寫並分享自己的誠信承諾。 除誠信教育,營隊更結合崑大多個學系專業,設計一系列跨領域學習活動,例如「JSPB水管空氣槍製作」學習空氣壓力原理,培養動手實作與邏輯思維;「手搖發電機」體驗能源轉換,提升對電機與環境永續的認識;「逐格動畫」結合視訊技術,讓學童發揮創意製作個人短篇動畫。 「小小水質檢測員」則透過環工專業知識,學習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小小辯論家」強化口語表達與邏輯思考,提升溝通與批判思維能力。此外,「60秒不NG」短片拍攝活動,則讓學童親自編寫劇本、擔任導演與演員,以實際行動演繹誠信主題,不僅增強媒體素養,也讓「說到做到」的理念深植於心。 此次營隊的志工團隊來自崑大電機、視訊、公廣、環工、休運系等學系19名大學生們,以專業知識結合活潑教學,讓學童在歡樂氛圍中學習成長。 營隊負責人電機系三年級吳柏毅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營隊讓孩子們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並更能在遊戲與互動中體會誠信的真諦,將這份價值帶入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台×鹽水鎮南宮 蜂炮之旅

鹽水鎮南宮第4代、國小四年級的楊昀達,在蛇年蜂炮小旅行中擔任親子組講師,指導年齡相仿同學在傳統竹砲架綁蜂炮。(南台提供) 南台科大執行教育部文化底蘊USR計畫鹽水團隊,與鹽水鎮南宮攜手合作舉辦「蛇年蜂炮小旅行─鹽水蜂炮文化體驗之旅」。在鹽水區公所的支持下,活動資訊於公所官網釋出後,報名瞬間秒殺爆滿,獲得各地遊客熱烈支持與喜愛,給予團隊莫大的肯定與鼓舞。 南台USR鹽水團隊每年規劃的蜂迷小旅行,其中與鹽水鎮南宮合作的鹽水蜂炮文化體驗之旅,一直是熱門活動之一。今年為將蜂炮文化推廣至全台,首度採取網路報名,讓民眾能深入了解蜂炮文化,更進一步認識其文化底蘊與意義。不僅外地民眾爭相報名,連鹽水在地居民也加入搶名額行列。 鹽水蜂炮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當時鹽水地區爆發瘟疫,居民向關聖帝君祈求庇佑,迎請神轎遶境沿途燃放爆竹驅逐瘟神,瘟疫因此消除。此後燃放鞭炮的習俗便流傳下來,演變成今日元宵節的重頭戲。 2025年鹽水蜂炮文化體驗課程,炮城組裝體驗部分,鹽水團隊首次分組進行,分為成年組與親子組。成年組由鎮南宮總幹事陳嘉隆與第2、3代管理人楊竣雄、楊佳軒父子共同指導學員,學習如何在砲架上綁上蜂炮?並親手將蜂炮綁在鎮南宮預計施放的炮架上,使學員們充滿臨場感。 親子組則考量孩童身高,特別使用計畫團隊為鹽水地區國小學童研發的「認識傳統竹砲架」課程,以縮小比例的竹砲架,讓親子組孩童能輕鬆綁上蜂炮。親子組指導講師則由鎮南宮第四代、國小四年級的楊昀達同學擔任,在年齡相仿的楊昀達同學指導下,親子組孩童皆充滿信心完成任務。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文化底蘊鹽水團隊舉辦蜂炮文化體驗小旅行,今年首度分為成年與親子組,並安排作為蜂炮遶境開路先鋒的鎮南宮,由第2代至第4代管理人親自指導民眾,彰顯蜂炮文化的傳承,也展現南台社會實踐的量能與落實文化永續理念的行動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