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脆皮花生 黃麴毒素超標

印尼進口的脆皮花生被驗出含黃麴毒素。 (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8日指出,本週邊境檢驗發現自印尼進口之脆皮花生、自印度進口的玉米澱粉黃麴毒素含量超標,自越南進口的辣椒粉含有蘇丹色素、泡麵則驗出含環氧乙烷,相關不符規定的食品都全數退運或銷毀,沒有流入市面。 由台南市晉益貿易公司進口的越南辣椒粉,被檢出蘇丹色素4號,這1批7500公斤辣椒粉已要求業者立即銷毀,不得退運。食藥署統計,去年9月10日~今年3月10日止,受理越南辣椒粉報驗6批,不合格2批、占33.3%,違規原因包括農藥殘留及蘇丹色素不合格。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對自越南進口報驗的辣椒粉,將在邊境將維持監視查驗至明年2月26日,100%逐批檢驗合格後才可放行輸入。 另外,台北市天藍實業自越南進口的MI HAI SAN CAY海鮮泡麵,被檢出殘留農藥環氧乙烷0.5mg/kg,這一批計756公斤貨品全數退運或銷毀。 台南市明進貿易公司進口的印尼脆皮花生,被檢出黃麴毒素B1為5μg/kg及總黃麴毒素達6μg/kg,皆超過法定標準,630公斤貨品已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Read More

2025消除C肝 8萬抗體陽性者續檢

台灣力拚2025年消除C肝,國健署長吳昭軍(左3)表示,醫療院所將主動出擊,追回尚未接受進一步檢驗8萬多名C肝抗體陽性者,完成後續檢驗。(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肝治癒率近99%,主動篩檢、積極治療,是台灣消除C肝關鍵。為力拚2025年消除C肝,國健署18日呼籲,全台8萬多名C肝抗體檢驗陽性者,積極接受接續檢驗項目,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為預防感染B、C型肝炎病毒而罹患肝病,國健署自109年起擴大提供45~79歲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歲)免費終身1次B、C肝篩檢;更透過補助金額調升、轉介獎勵及特定族群快篩等策略提升篩檢成效。目前已近7成目標對象接受C肝檢查。 台灣力拚2025年消除C肝,現階段C肝診斷率、治療率、輸血安全性、注射安全性均已達標。吳昭軍表示,截至去年9月,C肝診斷率已超過90%目標;經擴大篩檢、健保給付等措施,正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消除C肝認證項目等進行相關準備工作,今年非常有信心達標。 高雄長庚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系顧問醫師盧勝男表示,C肝篩檢分為抗體篩檢與核酸篩檢(HCV RNA),抗體篩檢陽性代表曾感染,需再做核酸檢測,接續檢驗陽性才代表體內還有病毒,需要治療,即使治癒仍應定期肝癌篩檢,特別是肝臟纖維化者。 感染C肝患者30~50%半年內會自行清除病毒;其餘50~70%會演變成慢性感染,可能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根據統計,驗出有病毒量者轉介率已近8成,但仍有8萬多名C肝抗體陽性者尚未接受進一步檢驗。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C肝抗體陽性者積極進一步檢查,全國醫療院所及衛生局將主動出擊,追回陽性者完成後續檢驗。 另外,對較易被感染的特定族群,如HIV匿名篩檢、美沙冬維持治療者及山地偏鄉離島抽血不便地區提供C肝快篩,確保每個人皆有權了解自身感染B、C肝狀況。 國健署呼籲民眾,日常生活中請注意遠離B、C型肝炎危險因子,如不安全的針具注射、不必要的輸血與不安全的性行為等;若進行穿耳洞、刺青等行為,必須徹底消毒和滅菌工具,並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與他人共用針具、刮鬍刀、牙刷、指甲剪等。

Read More

〈中華副刊〉落葉

■陳香君 急駛的車輛來來往往,陽光透隙,所有綠植探頭,伸伸懶腰,彼此聊聊汽車總是專注車子來來往往的安全性,不能像人兒可以一步一腳印慢活, 街道的主題以及瀏覽每個櫥窗,旁邊的街道總是寬敞而明亮,陽光也是舒活的來展現自己,光合和櫥窗的對照,展示的商品特別晶瑩剔透,走著走著,看到樹的葉子緩緩的落下一片一片,零星遍佈的落葉霎時成了美拍焦點,彷彿在跟我訴說:(妳要小心,別踩到我)。 金黃陽光和微黃落葉的對話,若非陽光撿拾葉的孤兒,葉豈能日光浴後再華麗登場。而在街道聽取一件件的八卦,及陪襯每一齣精彩的戲劇,櫥窗的商品也等待有緣人,時尚跟秋天的落葉一樣是都市城鎮所嚮往的痕跡,落葉想爭鋒頭,硬要在街道上,鋪畫成不同的形狀,讓逛街的人,非得停下腳步跟他們寒暄一番,落葉才會甘心的飄向任何角落, 割捨了秋末的別離,強初冬的暖陽。

Read More

估下旬脫離流行期 流感重症新增45例 死亡+15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上週新增4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均以感染H1N1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18日表示,近期門診住院人次也都有下降,但是急診就診百分比仍在疫情流行警戒的臨界值,預期疫情下旬才會脫離流行。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0萬8千餘人次,近期呈下降趨勢,惟仍處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1N1為多。 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仍多,上週新增4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 疾管署原預期本週可以脫離流行,但曾淑慧表示,目前疫情處於臨界值,門診住院人次都持續下降中,急診百分比和流行閾值相近,預期3月下旬脫離流行,但還要繼續觀察。 至於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適用期限延長至3月31日,凡經醫師判斷符合使用條件者即可開立,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是否還會延長?曾淑慧表示,還會持續評估疫情狀況。 疾管署呼籲,目前仍處流感流行期,且本週氣溫驟降,社區流感病毒傳播風險持續,提醒民眾仍須留意有無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等流感常見症狀,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危險徵兆,請盡速就醫治療。

Read More

〈中華副刊〉「壁龕」談

微風寶池(吳祚昌畫) ■吳守鋼 《吾輩是貓》為夏目漱石的立身之作。 也許知道的人很多,看過的人很少不是現實,但願是俺的武斷。幸好俺不想就書論書談這本書,也不願以貓談貓說書中的貓。僅僅想利用一下其中的一個微小細節。 漢譯本,第九章。 當主角迷亭帶著伯父造訪英文老師苦沙彌的家時,有一段誰該坐在「壁龕」那地方,客人與主人之間出現了謙讓座席的場面。這賓主的互相推讓,並不是客套,因為那位伯父知道,房間裡靠近「壁龕」的地方是貴賓席,應該當「忍」不「嚷」。 在島國的榻榻米上睡過幾個晚上的看客讀到這裡,一定會被「壁龕」一詞憋住而爬不起身來吧。因為通常「壁龕」存檔於高鼻子藍眼睛人的建築裡,而且多少還附帶一點上帝、耶穌之類的混凝土。簡言之,「壁龕」就是在牆上鑿出一個洞,並放上一尊耶穌受難、聖母瑪利亞之類塑像的西洋建築。 但是,把「壁龕」一詞放在東洋島國,正好像提到馬克思的誕生地時,不實報說是德國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而僅憑想像稱是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一樣的不盡情理,但近現實。一百多年前,夏目漱石那年頭的島國建築還沒有洋人的血液、是純和室的居多,即或者木板牆,或者紙拉門,或者窗格紙。在那樣的組合中,怎麼會有挖「壁龕」的餘地呢。何況島國這裡,寺廟之類不少,但弄個受難模樣的石雕塞在壁洞裡的嗜好似乎還沒成氣候,除非教堂。 是故,俺覺得「壁龕」一詞有些生硬,便藉了原著,查了原文,把原文與譯文對照了半天,才迷迷糊糊猜出了原文是「床之間」一詞。 「床之間」是字字擲地有聲的漢字。但是,何意?你問十個中原人,至少會冒出十一個人來搶答說看不懂,除非把它念作「床笫之間」才罷休。 其實「床之間」一詞,由來悠久。 當年島國人的祖先學風雅,從南宋進口了無數畫軸。但是,進口不是問題,掛在何處,才是問題。於是,開始盛行在家中專設一個空間,將畫軸掛在最為顯耀的位置來供奉。這情景,看官記憶裡一定有印象,有如當年海外家用電器產品剛進軍上海灘時,無數老克拉小青年手提著錄音機悠晃悠晃走在南京路上一樣,那錄音機的聲音開得特響,而那錄音機上的進口商標也尤其引人注目,是絕對不肯撕掉的。撕掉,就是死掉,就失去了臉值。 簡言之,「床之間」就是一個保持臉值的空間。一般設在客廳或和室裡,不是一個小洞,而是一個敞開的不小的小房間,1.5平米,或近2平米不等,也不屬釋迦牟尼的專利,是擺裝飾的空間。平常不常用,有客人來訪時方才洞開一面,在這裡接待。賓主品茶,賓主賞畫,掛軸自然成為談資,以示修養,以擺身分。與這教、那佛沒有太大緣分。 有那麼一批天朝來的畫,當然要掛起來,供起來,擺設起來。不僅掛上畫,順便還兼帶放上四季的鮮花,擺上燭台,形成一個獨具氛圍的空間,如乾隆帝有過一個專為自己賞心悅目而設立的秘密小房間「三希堂」一樣,「懷抱觀古今,深心托毫素」。順便一提,「三希堂」意在「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可見雖是異族的客座皇上,也文雅。 說來好笑,那時在島國最吃香的掛軸竟是在中原生年不詳,死年不知的南宋畫僧牧溪(牧谿)那小哥兒的。小哥兒的山水鳥獸畫,當年備受尊崇,人人以有他的掛軸為榮,地位可與書聖王羲之同坐一條板凳。 所以,《吾輩是貓》裡的「床之間」被翻譯成「壁龕」,俺覺得無論從形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讓實體深受委屈。 由此,俺的心得是:對外來語的翻譯安置,可以忠實地音譯、或者照搬即可,無需多一道理解了意思以後再翻譯的手續,那是脫了褲子放屁,小看世人。因為世人皆有天生的望文生義的功能。 這樣說,俺又覺得自己有點九斤老太了。說古道今,總覺得以前俺中原人做事認真,把什麼外國流行的東西都要咀嚼一下再給國人食用,好像給皇帝食用的東西,有毒無毒都要先讓太監嘗一下的感覺,脫不了黃袍意識。而「可口可樂」,「康泰克」等就不同。 對了,還有「卡拉OK」。 「卡拉OK」這台機器,雖然是島國人為本國人發明設計的娛樂工具,現在卻唱遍著世界。 但是,敢問看官您在唱「卡拉OK」時,是否問過自己或一旁依偎著您的那位,這「卡拉OK」是啥意思? 其實,「卡拉OK」之名由日語的片假名組成,意思是「不用樂團伴奏就能唱得以假亂真」。 而這詞卻是半生不熟,一半漢字一半羅馬字的漢譯,俺生疑只有在被殖民過的香港才會生出。 不過,不知原意,光是那半殖民半獨立就能OK,不影響您引吭高歌的情緒吧。 記得有兩位翻譯村上春樹的大家林少華和施小煒曾打過一場經久不息的口水仗。 譯文大家1的施小煒談到譯文大家2的林少華翻譯的《且聽風吟》,說大家2的譯文不足四萬字,而誤譯竟多至逾百。 之後,俺想找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事,數了一下誤譯的部分,其實很多都是外來語,主要是島國從星條旗那裡進口來的。例如,日語裡本來就有「漫畫」、「連環畫」,但怕被人說過時了,不夠洋氣,所以,個個爭說Comic book(連環畫),真正愛屋及烏的本性難移。 本性難移不要緊,卻苦了譯文大家2。俺猜想,在翻譯這詞語之前,林少華教授一定找了不少資料和參考文獻,最後決定譯成「內容滑稽的書刊」,好像一定要把「卡拉OK」譯成「不用樂隊伴奏就能唱得以假亂真」一樣。 其實,世人聰明得多,是拿來主義,現實主義,有拿不拿,過期吃虧。以前的就讓它以前了,您去隨便查查近來的網上即可跌破眼鏡。 例如,「照燒雞飯」,「人氣」,「留守」,「達人」,「素顏」,「寫真」,「通勤」等等,看得會讓人摸不著下巴,找不到門檻,但是暢通無阻,紅遍中原。換言之,只要中原能造出稀奇古怪的漢字,島國就能發明出來歷不明的詞語,可悲的是近年這現象尤其成為一大不爭的現實了。 所以,俺覺得在介紹外來文化時,還是照祖先告訴後人的那樣,要入鄉隨俗。只有隨俗,才能入鄉。比那些完全把自己的想像說成是現實的不知要誠實多少,誤人子弟的責任也不多。現實一點,常規一點,癡人說夢少來一點。 不是嗎,川普總統就是川普總統,當然叫他特朗普總統也行,但是,照葫蘆畫瓢一定要翻譯成「撲克」總統,那就離譜了。雖然他很會打牌,而且常常不按規則出牌。

Read More

熱水蒸氣緩解鼻塞 嫩嬰燙傷

  家長以蒸氣為嬰兒舒緩鼻塞,不慎潑灑熱水導致下巴、脖子及肩膀多處燙傷。 (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因感冒鼻塞,家長看到網路分享「利用保溫瓶裝熱水,讓嬰兒吸入蒸氣緩解鼻塞」的一段影片;過程中嬰兒不慎遭熱水噴灑,導致下巴、脖子、肩膀多處燙傷,住院治療後恢復良好。醫師提醒,家長若想幫助孩子舒緩症狀,應諮詢醫師選擇安全合適的方法,如醫療器材許可的噴霧治療機,以降低風險。 燒燙傷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家庭意外之一。新竹台大分院過去1年曾收治多起類似案例,包括孩童在玩耍時誤觸快煮壺、打翻裝有熱湯的碗,或是不小心開啟飲水機熱水開關等情況。這些燙傷往往影響範圍較大,傷口需要長時間換藥;嚴重者甚至須進行手術清創,對幼童的身心都是極大負擔。 醫師提醒,家長可透過調整居家環境降低風險,例如將快煮壺、熱水瓶放在孩童無法觸及的地方,並為飲水機加裝安全鎖,確保幼童的安全。 小兒部暨兒少保護中心醫師徐瑋襄表示,滾燙的熱水若操作不慎,不僅可能造成皮膚燙傷,還可能刺激嬰兒鼻黏膜,反而加重不適。若嬰兒因感冒出現鼻塞,家長可使用加濕器提升室內濕度;或於孩童無法接觸的位置,置放一杯溫水增加空氣中的水分;輕拍兩側背部肩胛骨下方幫助痰液排出,讓呼吸更順暢;或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經食藥署認證、標有衛署醫器製字號的噴霧器,以安全的方式幫助嬰兒舒緩不適。選擇正確安全的方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度過不適期,同時避免潛在風險。

Read More

菸防法修正無罰則 民團憂空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政府預告《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電子煙以及未經通過審核的加熱菸新增沒入銷毀規定,並強化網際網路違法廣告行銷管制。民團18日表示,預告修正條文未訂罰則、未要求定期提交自控報告,強化管理恐淪為空談。 根據衛福部資料,112年3月22日施行菸害防制新法至今年1月底,實體及網路稽查違法電子煙、加熱菸合計61萬餘家件次,共開立4473件處分書;其中,150件處分書是針對網路平台廣告,但絕大部分的處分書均為第2年開立,顯示在主管機關國健署持續的溝通與要求下,與網路平台業者已有處理共識與方法,也確實展現成效。 尤其於執法的第2年,政府確實依法對違規廣告平台開罰後,平台業者無法再推卸責任,均直接建立內部監控與下架機制。網路社群平台上類菸品及未經核定通過審查之指定菸品的廣告明顯減少、持續進步中。 董氏基金會表示,菸害防制新法實施近2年來,已檢舉電子煙及加熱菸的違法案件3759件;其中,號稱「IQ*S台灣官網」的加熱菸網站2月發現網頁已下架,竟在3月改網址重新上架,主打加熱菸IQ*S最新系列,標榜功能、口味都更升級。 董氏基金會籲請政府,把握與重視現有業者已執行的自控機制,同時必須增列罰則,以落實網路業者確實主動監測電子煙及加熱菸廣告;另要求業者定期提交自控報告,並對網路業者自我監測機制必須訂有罰則。

Read More

江蕙攜手全聯捐偏鄉心肺復甦機

江蕙攜手全聯福利中心捐贈自動心肺復甦機及磅秤床給中榮灣橋分院。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江蕙攜手全聯福利中心,送醫療設備到偏鄉,共同捐贈1台價值百萬最新型自動心肺復甦機及2張加護型醫療電動磅秤床給中榮灣橋分院。院長陳正榮表示,這些設備對於醫療資源較缺乏地區來說是場及時雨,向江蕙及全聯福利中心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副院長蔡政翰表示,灣榮將自動心肺復甦機設置於急診室,能大幅提高急救效率,為患者爭取寶貴救援時間,將發揮重大的急救效果,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而加護型醫療電動磅秤床設置於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其特色包含床體、頭部和腳部高度皆可調整。為使護理人員更便於操作,在護欄兩側提供控制面板可直接操控,依重症臥床或需要長期護理的患者,提供床尾控制器、電子磅秤體重計等便利醫護人員照顧之功能設計,也提升病人安全。 陳正榮指出,灣橋分院處於竹崎偏鄉,此次捐贈有助強化嘉義縣偏鄉急重症醫療服務。這2項設備送達後,對於偏鄉地區的醫療有顯著提升,嘉惠住院病患並同步減輕一線醫護人員在照顧病患上的身體負擔,讓有需要的病患獲得妥善的醫療與專業照護,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那雙緊握著我的手……

■林彥佑 飛抵馬尼拉的第二天,我的視覺開始產生了不安的感覺;連續著好幾天,都是這樣的市容,震撼了我對城市的想像。豔陽的這一天,或者說,永遠酷暑的馬尼拉,伴隨著人口擁擠、車水馬龍和吉普尼沿著街道竄著黑氣,讓整個街上的氛圍總是烏煙瘴氣。隨處可見流動攤販,還有躺臥在街邊便沈沈睡去的大人、孩童們,我難以置信,這是一個適合人們生存的地方嗎? 我漫步游走著,心覺上有著不安,深怕稍有懈怠,就落入旅程的陷阱。這麼說,或許對馬尼拉有點不公平,然而,我也不得不說,馬尼拉的人,是一個我造訪過的城市中,最熱情、最友善的了;就唯獨上的街景和那些街童,還有無以為力的父母,是我旅程中最有感觸的。 那一天,一位菲律賓的母親向我迎來,在她一旁的,是她的孩子,約莫四、五歲,樣子看上去,似乎帶著些微營養不良的感覺。母親渴求地對我說,可否給她一些幫助。直覺上,身為旅人,總認為他應該是需要我的錢吧?可,她緊握著我的手,輕聲且虔誠地,開口娓娓道出:「可否幫我禱告、祝福,希望我和孩子可以好好生活下去……」。她向我說了她的生命故事,因為種種的經歷,如今只剩她和年幼孩童,靠著撿拾維生,流落街頭。對於金錢,他已經不在乎了,他已經窮慣了;對於窮慣的人來說,只要擁有,就是得到,就算沒有,也是常態。 我望著馬尼拉的街道,嘆了一口氣,這樣的人,不知凡幾。 我不知道怎麼給予祝福,我聆聽著他的故事,內心一陣澎湃,還有一陣鼻酸,或許帶點難過與不捨吧?在這個曾經是亞洲強大的城市,竟然淪落到這般地步。我和她素昧平生,卻第一次被陌生人緊握著手來無助地請託,我沒有嫌棄,反而有點同情。說我害怕嗎?我反而是瞬間的不知所措—尤其對一位應該不會傷害我的母親而言。 我心中不免喃喃自語,這可憐的母親呀!?這可憐的孩子呀!?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孩子能平安長大嗎?這些於我或我們台灣人而言,不曾思索過的問題,卻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發生。 她跟我說,因為她和我沒有直接的親友關係,所以可以很真誠地把生命傾訴給我。我點點頭,幫不上什麼,只能投以同樣的感受,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祈求這對母子擁有一個順遂的生活。離開之前,我買了一些物資讓他們果腹,這些,對我而言是負擔得起的,對他們而言,卻可能是工作好幾天的生活費。 我不知道此刻的他們,生活是怎樣的?情感上,我祝福在馬尼拉與我擦肩而過的朋友,特別是在底層階級的人;理智上,我知道要改變、翻轉這些景象,是一條漫漫且遙不可及的長路,看不到盡頭,看不到盼望;甚至那些貧民窟的人,會是永遠的處於弱勢。我彷彿看到當時那些影像—小女孩席地在人往人來的人潮中,用手抓飯配著罐頭的落魄景象,她的童年就是這般地淒涼;又或母親嬌弱卻又堅強地背著兩個沒有衣服穿的男孩,一臉絕望的樣子。 在陰暗角落的他們,永遠不會被政府所關注到,而對於社會福利的,他們也往往是最後才接到訊息的。這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公平,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事,它是真實發生,也正在發生,未來可能也會繼續發生。我永遠忘不了我在馬尼拉的那些日子,本僅想短暫停留,不抱任何期待的旅程,卻讓我看到不同生命、不同際遇的生活,也始終忘不了那雙緊握我雙手的母親,她是如此的無助……

Read More

3族群 4/8起打第2劑JN.1疫苗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18日宣布,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6個月以上且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等,增加接種第2劑JN.1疫苗。(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8日表示,COVID-19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且近日受冷氣團影響,除注意保暖,也應儘速接種JN.1疫苗。另自4月8日起,開放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者等對象增加接種第2劑JN.1疫苗,以提升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明,國內COVID-19疫情處低點波動,惟持續新增重症病例,上週新增6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例死亡病例。國內近4週本土病例新冠變異株檢出以XEC為主,其次依序為JN.1、LP.8.1等。 曾淑慧表示,為提升對高風險族群的健康保護,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再增加接種1劑JN.1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 曾淑慧提醒,JN.1疫苗截至17日累計接種204.3萬人次,全國接種率8.6%。由於COVID-19傳播風險持續,且國內併發重症本土及死亡病例多數皆未接種JN.1疫苗,呼籲民眾不要因曾感染、曾接種先前疫苗而輕忽COVID-19侵襲威脅。 目前提供之Moderna及Novavax兩種廠牌均安全且可有效對抗目前主流病毒株,如為滿12歲以上未接種JN.1疫苗者可擇一接種;滿6個月以上~11歲兒童依核准適應症僅限接種Moderna JN.1疫苗,請民眾依符合之條件儘快完成接種,降低重症和死亡發生風險。 疾管署統計,JN.1疫苗截至17日已累計接種204.3萬人次;其中,Moderna JN.1疫苗接種累計191.6萬人次,Novavax JN.1疫苗累計接種12.7萬人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