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小廟香火

■日耒 那是位在青山下的一座小廟,因鄰近水圳,需渡小橋才能至,頗有遺世獨立之感。 這小廟為地方福德正神棲身之所,實在小,只納下小神像、兩邊的踩腳凳(說是踩腳凳但其實就是個小圓筒罷了)、一尊小香爐、一座點香器和小小的供桌,倒有幾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趣味。 小廟很潔淨,雖無人看守,但附近居民會自發前來打掃、修繕,邊上還種植著一點植物和放著石凳可供休息。一塊位在水圳邊的畸零地,經過打點,成了附近居民的小聖地了。 近來網路創業的我因為流量不佳、業績下滑而鬱鬱寡歡,回老家與父母相聚後。父親提議要帶我到這座他偏愛的小廟來拜拜以求神明保佑。 廟位在鄉下,附近皆為農田、小林等,想來應是古早農業社會時,農人常來的地方吧!也許當午後的雷陣雨驟降時,也曾有三兩玩童在那小小的廟簷下避雨也說不定。 此處似頗有仙氣,因近山,還曾看過山中霧氣裊裊飄來,氤氳在廟周,蒸騰著那褪色斑駁但別有風情的古磚。穿透那肆意怒放的合歡花,環繞於腳邊。 因無廟公,更無香火鋪,父親來此,總自備香火,並特帶了一沓紙錢,說要為我祈求保佑。 用那小小的點火器點燃父親帶來的香,與父母並肩而力,懇求福德正神能夠保佑我事業順利。 父親拜拜時,慣會將願望念出,因此我總能聽見他叨叨地祈願,一會兒說希望神明保佑我的「流量」,一會兒又求希望事業順利。我靜靜佇立,想來父親應也不清楚,我所說的那些「流量」、「轉換率」等電商詞彙的,只不過是為了我,一五一十懇切地唸出來,只為為求我這北漂女兒的放心快樂吧。 此廟雖小,但備有一尊小金爐,平日裡乾淨整潔地闔上,父親打開門閂,又從廟裡的點香器裡取火,忙不迭的放進金爐裡燒著他帶來的金紙。天色漸暗,火光映照著我和母親的手,虔誠地燒著金黃的紙錢。 我幾不曾在天黑時來到此處,望著那小巧雅致的土地公廟,靜默站立在山邊。幾株鮮花綠樹作伴,若是等月光出來,扶搖直上於天際,穿透那小廟邊的合歡花,映著這樸實農民的大千世界,該是多麼美的景象呀。 我想那應是「月景猶不可言」。 憂之,慮之,來之,安之,我悠然神往。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當代詩話/橫軸與縱軸的牽引

天黑黑唄落雨 文/簡政珍 畫/卓美黛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 )說:「藝術家和作家,以沒有法則來規劃將要完成的法則」。 當代詩創作似乎在沒有既定法則的約束下,展現創造力,但被懸置的本質在被遺忘的過程中總在非意識的狀態下和意識拉扯。 潛藏但深深滲透詩人意識的本質是一種詩的矜持,雖然也許詩人平常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縱軸所顯現的意義,就是詩的矜持,來自於歷史和不同時空,而變成心靈的基礎。 沒有橫軸所顯現的當代時間,不能成為艾略特所謂的傳統詩人,但是沒有縱軸,傳統和歷史感更失去落足的基石。所有詩人的自我矜持都變成他歷史感的一部份。 所謂的當代性是以縱軸牽引橫軸來銘記詩人的存有。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魔女的願望

■劉治萍 大屯山腳下,有個很老的魔女伊琳娜,老到算不清自己到底幾歲。經許久考慮,她決定:今年要送給魔法學校的小魔女們,一個特別的聖誕禮物。 伊琳娜校長很掙扎,她擔心這禮物會讓大家不開心。她希望小魔女們能快樂歌舞、玩耍追逐,享受無憂無慮童年。 伊琳娜早就發現:小魔女常垂頭喪氣,各自躲到角落喃喃自語。剛開始,她以為發生霸凌事件,或老師出的作業太多,或考試題目難倒她們!伊琳娜用隱身術跟蹤,偷聽她們的心聲。有時也化身路燈或一棵樹,想聽些小魔女和爸媽的對話。伊琳娜愛所有小學員,她若聽到孩子咯咯笑聲,會開懷大笑;若看到孩子哭泣,也會放聲大哭。 「孩子們心裡一定有事!」伊琳娜很是著急。 「怎麼辦!難道我喪失魔法,或不?用功?為何我專注唸咒語,卻三次變不出東西?」魔女多多滿頭大汗,雙眼通紅,直往操場旁小樹林鑽。 「我怎麼了!以前熟順的魔法,最近怎失靈了!是哪個步驟有疏失?看來,每晚自修時間,要再延長了。」一向考高分的魔女拉拉連聲自責。 「老師說心誠則靈。我是太笨學不會,還是不夠專心、不夠虔誠?」魔女琪琪眼淚快掉下來了。 伊琳娜知道,學校裡的學生都勤勉自愛,常挑燈夜戰到半夜。小魔女學習魔法,絲毫不敢驕傲懈怠,因她們深知責任重大。魔女的魔法漸不靈光,的確不爭,就連老師們也感覺力不從心。一切過錯,不該責怪小魔女,而是環境改變太快。臺北,不再如以前了! 曾經,臺北偶有火山爆發,熔岩噴飛堆疊,看似具毀滅性,卻生成許多寶貴資源。往昔常有梅雨和颱風雙彈夾擊,盆地型臺北,每淹成「臺北大湖」。好在上蒼好生,讓淡水河口的五股獅子頭山和關渡象山,形成天然「獅象捍門」屏障,才屢次化險為夷,護衛臺北盆地未成海水倒灌慘境。 從前大屯山奔流出去的熱呼呼泉水,伊琳娜記憶猶新,她多次聽到潺潺泉流在唱歌哪,如同人們沐浴氤氳熱湯中,不自覺會哼起小調。溫泉一瀧瀧順階流下,拍擊河道巨石,發出陣陣驚呼,彷彿乘坐迴旋跌宕雲霄飛車,不時忘情高喊:「好好玩喔!再來一次!」為回報這刺激快感,溫泉仙童不斷親吻巨岩,留下淡黃色口沫餘香。伊琳娜喜歡熟悉的硫磺味兒,不懂為何說它是「臭」硫磺! 「臺北,也有讓人驚恐不已的經歷!」提及往事,伊琳娜臉上光澤剎時黯淡下來。 記不清哪一天,腳下踩踏的地面突抬升起來。我感覺頭暈,身體輕飄如騰雲駕霧,呼吸愈見急促,因空氣中氧氣越加稀薄。是我長高了?還是天快塌下來?等回過神來,才明白原來是海底地層被莫名托舉起來,那力量好強好快!秒速衝出海面,又秒速一直竄高,最後變成一座宏偉的百萬年五指山層。山的頂層,卻堆積了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噴出的火成岩。除了海底地層抬昇外,還有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互不相讓的推擰扭擠壓,臺北盆地四周,大小高低參差比肩的山頭,就這樣造了出來。 「那時地層不穩定,讓我們魔女提心吊膽,夜不成眠,吃足了苦頭!」伊琳娜仍心有餘悸,小魔女們聽得目瞪口呆,半天合不攏嘴。 大屯火山噴發的地貌資源已幾乎耗罄。伊琳娜不後悔曾拼盡全力,協同所有魔女唸咒發功,啟動最笨、最古老,一向最有魔力的「結界魔法」,在山林周邊設置重重金鐘罩似的隱形城牆,防堵邪惡力量入侵破壞。伊琳娜深知:山上的奇岩岸石,最怕不憐惜的打石、切割、搬移,那會造成走山崩塌的!岩層中積累不易的豐富礦藏如:煤、金、鐵、銅和有黏性的高嶺土,也經不起未瞻前顧後的挖掘,山若被掏空,豪雨沖刷下來的土石流,怎不釀重災!她氣極人們不知「危險」為何物,擅自鑿井,亂接管線,將大屯山谷的地熱噴氣,自作聰明導入多間野溪違建和溫泉旅店中。伊琳娜忘不了居民指桑罵槐傳說──溫泉水是「女巫湯」,臭硫磺味兒是女巫興雲作法的煙霧氣息! 「我們女巫,從不施法傷害無辜!」伊琳娜憤憤不平,「魔女們經年習得的功夫,是用來守護家園的。希望高山常青,綠水長流,後代能永遠公平享用大自然寶藏。」 「還有,還有……」,伊琳娜似乎想起什麼,趕緊喘呼呼補充,「1963年,獅象捍門隘口的草率炸毀,可與魔女無關喔!」大自然唇齒相依。「獅象捍門」雖稍阻淡水河道,卻有防洪屏蔽功效。一旦隘口崩毀,海水長驅直入,淡水河的魚蝦蟹貝,一夕間全鹹死!日後遇颱風且逢滿潮,淡水和基隆河臨岸低窪區,就得嚐淹水苦了。人類都市快速開發,為爭取建地,不惜將河水截彎取直,阻擾水流河道。伊琳娜已多年未聽聞小河輕歌曼舞,只見河川走入不見天日的地下水道,淤塞或污臭的小河嗚咽聲,人們也鴕鳥心態不聞問了! 臺北,真需要那麼多房舍嗎?多留塊綠地,有何不好?伊琳娜著實費解。魔女們千萬年生長於斯的大屯山林,只有「零成長」的一所魔女學校。如今,她痛苦決定改變祖制──關閉魔法學校,讓小魔女們解散回家。 「為什麼要關閉魔法學校?」 「以後,我們去哪裡拜師學魔法?」 「魔女不會魔法,還能做什麼?」 伊琳娜也反覆問自己可能被質問的難題!為找到合情合理,能說服他人和自己的答案,她早就四處暗訪臺北各地的魔女長老,也參觀各區被文明蹂躪殆盡的「非山非水」。經過多次面紅耳赤交叉論辯,眾老魔女終於有一致的默契: 魔法終究敵不過蠻橫的科技器械,小魔女們已無必要再費力去鑽研無甚魔力的魔法。所以,關閉魔法學校,勢在必行。 小魔女有權享受「專心長大」的快樂。童年只有一次,為了失效失靈的魔法,鎮日愁眉深鎖,失去小孩兒該有的歡笑和戲耍,實讓人心疼!小魔女們真的不需再四處尋師習魔法了,只要平安健康、無憂的成長,就足夠了。 縱然小魔女不用再習魔法,仍需肩負起「護衛家園、承先啟後」的使命。魔女們不會魔法,能做和該做的事還有很多。「有啦!明天,全校師生一起去種花、種樹、淨灘和淨山吧!」伊琳娜靈機一動,想到好點子。 眼看聖誕節要來了,魔法學校熱絡起來,小魔女們每天跟著校長、老師上山下海,拿鋤頭、提水,像在郊遊、扮家家酒一般。老魔女伊琳娜快要把禮物送出去啦! 叮叮噹,鈴聲多響亮!平安夜早晨,大家又去淨山。一路上,有的人除草、有的撒花種、有的種樹苗,大夥兒停停走走,不時彎身撿拾草叢中垃圾。偶然,有人發現高空中滑翔盤旋的黑翅鳶,還有人指著不知名花呀果呀問名,一行人終於到達山頂。 伊琳娜突然要大家暫停腳步,閉上眼睛,聆聽四方聲響。山好靜,卻有好多樂音:風呼呼吹、樹葉如浪沙沙款擺、蟬長長嘶唧,畫眉、斑鳩、五色鳥多種聞聲不見影的雀鳥啾鳴。再靜心諦聽,還可聽到自己心臟噗通跳躍。校長掏出口袋裡的魔法棒,輕向山腳揮點,然後,請大家睜開雙眼。 只見花開了,樹長成了,臺北一片嫣紅翠綠。盆地四周,違建房舍、宮廟、野墳、煙囪和車輛少了。溫泉露頭的雜沓管線、野溪湯屋和坑窪井池也消失了。關渡平原大片油綠綠稻浪地毯鋪展,遠處還隱約看見101、新光三越、大巨蛋和雙子星大樓,為臺北印記繁華。 「哇!好美啊!這是臺北嗎?」 伊琳娜笑了,雙頰酒窩好醉人。「是的,這是未來的臺北。只要大家珍愛自然,心中有別人,有朝一日,臺北就會這麼美好!」 「從今以後,魔法學校要改名為──愛鄉巡守隊,臺北的美麗未來,有你我每一分心力。這就是我真心想送的聖誕禮物!」

Read More

曬太陽 添維生素D還能對抗新冠

  醫師區錦豪表示,維生素D不只是骨骼的營養素,更是全身健康的關鍵。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維生素D除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健康,也是幫助免疫調節、肌肉功能與全身代謝的關鍵角色。然而,現代生活因戶外活動量減少、過度防曬等習慣影響,約有6成國人缺乏維生素D而不自知。醫師提醒,維生素D不只是骨骼的營養素,更是全身健康的關鍵。 維生素D的合成仰賴陽光日照,也被稱為「陽光維生素」;長期不足除使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增加外,也會提升肌肉無力與跌倒風險。研究顯示,腰背痛、關節炎及肌肉疼痛,也與維生素D缺乏有高度關聯;尤其長期有不明疼痛的患者,可能與低維生素D水平有關。此外維生素D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缺乏時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代謝疾病風險。 郭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區錦豪指出,台灣位處亞熱帶、日照充足;然而,現今生活節奏快,民眾普遍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室內環境,也導致陽光接觸不足。且多數人為防止皮膚老化、曬黑或避免皮膚病變,以防曬乳、長袖衣物、陽傘重重保護,在降低紫外線進入皮膚同時,也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而年長者皮膚合成能力減弱,也比年輕人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夠調節免疫、增強人體對抗感染的能力。研究顯示,具充分維生素D的人,感染COVID-19等病毒後症狀較輕、恢復較快。補充維生素D除可透過曬太陽外,也能透過攝取深海魚、蛋黃、牛奶等飲食或維生素D補充劑補充。 區錦豪強調,維生素D缺乏容易被忽視,長期不足將影響整體健康,呼籲長者、骨質疏鬆患者及手術後恢復者,應定期檢測體內維生素D水平;也提醒民眾正視相關問題,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

Read More

藥師公會上街抗議剝奪執業權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藥師公會全聯會22日發動上百人赴衛福部,抗議傳統中藥行可繼續經營中藥販售。中醫公會全聯會表示,支持衛福部同意中藥行可繼續販售中藥材。衛福部強調,販售藥材並不涉及中藥調劑,中藥商在供應藥材及民眾食補上都有其重要性,這個行業不能消失。 衛福部3月18日公告,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開放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修畢中藥核心課程,且實習1年以上即可登記為中藥商。藥師公會質疑,開放修幾門課就能賣藥,相關人員不需通過藥師國考,也無需接受完整專業訓練,將使藥師之專業門檻蕩然無存。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衛福部的命令是為違法者量身打造的合法化通道,摧毀政府與藥界多年來共同守護的用藥安全機制,讓中藥販售淪為「買藥像買菜」,完全無需藥師專業把關。這不只是剝奪藥的執業權,也是對全民健康的嚴重威脅。 衛福部中藥司指出,台灣地區列冊中藥商94~108年從1萬0585家降到7771家、少了26.58%,去年更只剩7478家,期間聘用藥師擔任管理人之中藥商雖逐步成長;惟全國之執業藥師僅3.97%投入中藥販賣業,無法減緩中藥商凋零之趨勢,恐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之基本需求。 衛福部表示,為延續中藥行存在之傳統價值及緩解中藥商凋零問題,同意中藥商繼續販售中藥材,且中藥從業人員僅得執行中藥材之輸入、輸出及批發,不涉及中藥調劑業務。且中藥商業務涉及供應食品、藥品使用中藥材之基原辨識、加工、儲藏等專業知能,非藥師能全程處理。 中醫公會指出,預估未來10年中藥行恐減少到不足3000家,將造成藥材之技術傳承斷層與專業人才的流失,對整體中醫藥產業的永續發展構成潛在威脅。透過衛福部本次明確規範從業人員資格,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具備大學專業背景與實務訓練人才投入,促進專業分工與技術傳承。 中醫公會認為,隨著多元專才的加入,不僅可強化中藥材的品質控管,也將為整體產業注入創新與活力,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並保障國民使用中藥的權益,促使中醫藥產業長遠發展。

Read More

腦血管病 中西醫合療降死亡率

  高榮以中西醫共同治療腦血管疾病患者。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初期有西醫快速的診斷;對於腦梗塞類型的病人,在適當的期限內以血栓溶解劑和血管取栓術治療患者,後續住院的復健照護再加上中醫的多元治療,1年死亡率及整體死亡率在中西醫共同治療下有顯著的下降。 「腦血管疾病」是全世界高居第2位的死因,於民國94年開始成為國人10大死因第4名。腦血管疾病是多種慢性疾病中,造成病人生活功能喪失的主要疾病;約55%的腦血管疾病生還者,可能存在各種輕重程度不等的失能或殘障。 高雄榮總對於「腦血管疾病」治療成立「腦中風中心」,初期有西醫治療患者;後續住院的復健照護則加上中醫的多元治療,讓患者有更好的全面照護。在發病起6個月內之住院期間,還可以用健保給付會診,不用自費治療,為有需要的病人減少醫療的支出。 高雄榮總以中西醫共同治療腦血管疾病患者。(記者許正雄翻攝) 高榮指出,本科在腦血管疾病的中醫會診,每年有超過4000人次的治療,在成效上有不錯的成績;包括「巴氏量表」及「NIHSS的功能」評估,分數皆有顯著進步。出院後針對腦血管疾病,自診斷日起2年內之患者進行疾病門診加強照護,擬定的中醫治療方針,還可提升病人的康復速度。 對於無法到醫院門診就醫的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則由中醫師至病人家中提供醫療服務,透過中醫藥、針灸、傷外科等治療來緩解病痛,避免病程發展成重症機會,進而減少居家病人進出醫院頻率。中西共同治療上,更延伸到居家照護及機構照護,讓病人有更全面的中西醫醫療照護,實現中西整合醫學臨床的經驗。

Read More

連續血糖監測 揪升糖大魔王

醫師謝明蓁說,連續血糖監測比較不侵犯式,只要黏貼裝置在手臂,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知道血糖值。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70歲婦人是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必須吃3種血糖藥加上打2針的長效的胰島素控制血糖,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但糖化血色素10還是比正常值約7高很多。醫師建議用藥先不做太大更動,搭配24小時血糖監測,觀察自己在飲食上選擇的數值波動變化差異,1個月血糖達到正常值,不用再打胰島素。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謝明蓁表示,過去測血糖每天要扎針,不只痛、也不知道到底要量在什麼時候,更要有許多酒精棉片、針頭等搭配,記錄也略顯麻煩。連續血糖監測比較不侵犯式,只要黏貼一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裝置在手臂,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知道當下的血糖值,評估血糖的高低趨勢,包含用藥,吃東西,運動,飲食,睡眠等,每隔5分鐘就會記錄血糖值,手機軟體可以自動繪製連續血糖的變化,一目了然。目前可置放連續24小時約2週的時間。 謝明蓁指出,該婦人裝了血糖監測後,發現只要吃了芭樂或聖女番茄等水果,血糖就會飆高,甚至飆到250。她過去以為只要不吃澱粉或碳水化合物就會降血糖,原來有些水果是升高糖指數的大魔王。病患根據血糖監測數據,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動的情況,學習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以及如何處理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況。 謝明蓁說,糖尿病患者仍要均衡飲食,澱粉也不是完全不碰,可把精緻的澱粉改成糙米或五穀等,原形食物的澱粉來源包括地瓜、南瓜還是可以吃,只是份量仍要注意。要吃纖維就多吃蔬菜,搭配優質原型蛋白質豆腐、魚肉、雞肉、白肉等,以及多喝水,飲食細嚼慢嚥再加上運動,就可以降血糖。

Read More

北部女越南染麻疹 傳給同事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麻疹群聚。(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麻疹確定病例(1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為1起麻疹境外移入致國內感染群聚事件。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示警,這一波麻疹疫情恐怕會延燒整個上半年。 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截至4月21日國內已累計28例麻疹病例,其中11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均自越南移入。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麻疹群聚事件,境外移入個案為北部20多歲女性,3月下旬至越南峴港旅遊,返國7天後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出疹等症狀,經就醫採檢確診,匡列154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1位職場接觸者為北部30多歲女性,與境外移入個案有共同活動史,接觸後9天發病,經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及通報,採檢確診。 此為今年第4起麻疹群聚事件,均為越南境外移入致國內感染。本群聚已掌握2名個案相關接觸者共235名,預計監測至5月11日。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麻疹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羅一鈞表示,台灣這一波麻疹疫情主要受到越南影響,當地疫情嚴峻,目前國內境外移入個案及群聚事件全數都跟越南有關,越南當地甚至出現成人重症數上升及成人死亡個案。由於國人赴越南旅遊人數眾多,這一波麻疹疫情恐怕會延燒整個上半年。 羅一鈞指出,國內幼兒麻疹疫苗接種率達98%以上,群體免疫保護力足夠;且目前自費麻疹疫苗數量有限,還是應該優先提供給醫護人員、航空機組人員等高風險職業別的人接種。 目前對於出國,特別是到越南旅遊的民眾,應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適時佩戴口罩。返國時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出疹等麻疹疑似症狀,入境時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配合健康評估。

Read More

露營爆群聚感染 嘉市一國中50人請假

嘉義市某國中前往高雄露營,回來卻有多達50人身體不適請假,有家長質疑大露營變大群聚。(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某校國一、國二生17、18日到高雄市舉辦露營活動,卻傳出21、22日全校有多達50人請假。有家長質疑大露營變大群聚,造成學生爆發A流、腸胃炎和黴漿菌等症狀;校方回應表示,經過疫調,感染A流學生15位,其他人因一般感冒、生理期請假,懷疑是季節變化導致學生身體不適,事後已依程序進行校安通報。 該國中家長在臉書PO文指出,學生童軍露營回來後開始發燒,陸續爆發A流還有黴漿菌跟腸胃炎,孩子一個一個住院,整個班級只剩個位數上課。質疑學校為了省事,集中2個年級一起舉辦大露營,「人這麼多能不群聚嗎?」 校方解釋,因這2天請假學生數多,經啟動校安通報、展開疫調後,確認全校因A流請假15位,其他是一般病假或生理假。當天露營區只有該校辦活動,之所以會2個年級一起去,是因為中型學校學生人數有限,有時露營區不接或難預約,才會結合一起辦。 校方澄清,露營使用8人帳,但只睡4個人。初步調查,可能是天氣炎熱、變化大,才會造成學生身體不適,除會持續追蹤學生情況,校方也會加強勤洗手等衛教,並宣導如有流感、發燒等症狀,盡量不要到校。

Read More

藥師公會上街抗議剝奪執業權

藥師公會全聯會22日發動上百人赴衛福部,抗議傳統中藥行不需藥師執照卻可繼續經營中藥材販售。 (藥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藥師公會全聯會22日發動上百人赴衛福部,抗議傳統中藥行可繼續經營中藥販售。中醫公會全聯會表示,支持衛福部同意中藥行可繼續販售中藥材。衛福部強調,販售藥材並不涉及中藥調劑,中藥商在供應藥材及民眾食補上都有其重要性,這個行業不能消失。 衛福部3月18日公告,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開放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修畢中藥核心課程,且實習1年以上即可登記為中藥商。藥師公會質疑,開放修幾門課就能賣藥,相關人員不需通過藥師國考,也無需接受完整專業訓練,將使藥師之專業門檻蕩然無存。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衛福部的命令是為違法者量身打造的合法化通道,摧毀政府與藥界多年來共同守護的用藥安全機制,讓中藥販售淪為「買藥像買菜」,完全無需藥師專業把關。這不只是剝奪藥的執業權,也是對全民健康的嚴重威脅。 藥師公會全聯會將於5月4日號召全國藥師赴總統府發起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藥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衛福部中藥司指出,台灣地區列冊中藥商94~108年從1萬0585家降到7771家、少了26.58%,去年更只剩7478家,期間聘用藥師擔任管理人之中藥商雖逐步成長;惟全國之執業藥師僅3.97%投入中藥販賣業,無法減緩中藥商凋零之趨勢,恐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之基本需求。 衛福部表示,為延續中藥行存在之傳統價值及緩解中藥商凋零問題,同意中藥商繼續販售中藥材,且中藥從業人員僅得執行中藥材之輸入、輸出及批發,不涉及中藥調劑業務。且中藥商業務涉及供應食品、藥品使用中藥材之基原辨識、加工、儲藏等專業知能,非藥師能全程處理。 中醫公會指出,預估未來10年中藥行恐減少到不足3000家,將造成藥材之技術傳承斷層與專業人才的流失,對整體中醫藥產業的永續發展構成潛在威脅。透過衛福部本次明確規範從業人員資格,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具備大學專業背景與實務訓練人才投入,促進專業分工與技術傳承。 中醫公會認為,隨著多元專才的加入,不僅可強化中藥材的品質控管,也將為整體產業注入創新與活力,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並保障國民使用中藥的權益,促使中醫藥產業長遠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