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航運新增越南/ 泰國至印度直航航線 舉辦首航儀式展開新篇章

萬海舉辦TTX新航線首航儀式。(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全新直航航線Tamil Nadu-Thailand Express(簡稱TTX service)於5月5日與6日分別抵達印度清奈與維薩格港。為慶祝此重要里程碑,萬海印度分公司與當地碼頭單位舉辦首航儀式,象徵該航線正式投入營運並展開深耕印度的新篇章。 萬海此次新增的TTX直航航線,係因應越南、泰國與印度市場雙向貿易的蓬勃發展,以提供客戶更完善與便捷的運送服務。該航線由四艘裝載容量為2,200 TEU的船舶定期營運,整體航程周期為28天。首航由「WAN HAI 317」執行,於4月20日自越南卡來港啟航。新航線靠泊港口依序為:卡萊–蘭加磅–新加坡–巴生北港–清奈–維薩格港(Vizag)-巴生北港–新加坡–卡萊 萬海航運深耕印度市場逾29年,服務網絡遍及東、西、南岸主要港口。此次TTX新航線的推出,象徵營運網絡的重要擴張與深化在地經營。萬海看好印度作為高潛力新興市場,隨製造與消費動能強勁成長,海運需求持續上升,未來將持續加碼投入資源,穩健拓展南亞市場。

Read More

臺北關籲請進口人正確申報機器零件稅則 以加速貨物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業者報運進口已列專屬稅則之機器零件,如第8481節之「栓塞、旋塞、閥等」、8482節之「滾珠或滾子軸承」、8483節之「齒輪、曲柄、軸承殼、平軸承、齒輪箱與齒輪裝置」及8484節之「密合墊及類似接合墊」等,應注意依海關進口稅則第16類類註二(甲)所訂之機器零件分類原則,正確申報稅則,以避免因誤報為特定機器零件之稅則而影響通關,並產生補稅爭議。 該關進一步指出,進口貨物稅則申報正確與否,涉及稅率適用及輸入規定。依海關進口稅則第16類類註二(甲)規定,零件為某特定機器所使用,若其本身係屬稅則第84或85章所明列之項目,仍應依其自身特性分類歸列,而非以用途為歸類依據。 以銑床機臺刀把夾持器之止水環為例(材質為合金鋼,表面以橡膠包覆),業者常因該零件係銑床機臺專用,遂申報稅則號別第8466.92.00號「第8465節工具機之零件及附件」稅率2.5%,惟依上述分類原則,該止水環係以密封之特性,達到止水之效,應歸專屬稅則號別第8484.10.00號「密合墊及金屬片與其他材料或兩層或多層金屬片合成之類似接合墊」稅率5%。此類誤報情形,除可能造成通關延遲外,亦影響稅額之計算。 臺北關也談到,業者如仍對報運進口貨物稅則有疑義,可於貨物進口前,依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實施辦法,備齊申請書等相關文件,向進口地海關申請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以利通關作業並降低稅務爭議。

Read More

工研院攜手業者 遊戲化設計 上肢復健變有趣

工研院攜手富伯生醫打造「數位上肢復健鏡像同動訓練系統」,透過遊戲化設計,讓原本枯燥的復健變得有趣並更有吸引力。(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日前於2025台灣復健醫學會年會上發表創新「數位上肢復健鏡像同動訓練系統」,攜手國內知名復健器材業者富伯生醫,以及台中光田醫院、新北市樹林愛佳生活社區長照機構,共同推動結合先進影像辨識技術與硬體整合的同動車復健技術。 工研院表示,此技術透過遊戲化的設計,提供更豐富多樣的復健內容,大幅增進患者參與度,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療程變得更具趣味性與吸引力,進而有效提升復健效果。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工研院整合國內復健器材產業鏈以及專業照護場域,導入智能運動、智慧長照等創新技術,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復健服務。若能進一步結合醫療照護產業,將有助於加速推動創新數位醫療應用發展。 工研院指出,「數位上肢復健鏡像同動訓練系統」最大特色,就是透過遊戲化的互動方式進行復健訓練,運用上肢動作追蹤技術、影像辨識系統、以及聲音回饋設計,讓患者在遊戲情境中進行復健,大幅增加患者的投入感與積極性。 此外,該系統搭載數位自動復健記錄功能,醫療團隊可透過後台即時查看病患的復健進度與詳細數據,進一步提供更為貼心、更具針對性的個人化復健建議。目前該系統已於台中光田醫院正式進行臨床試驗,根據初步研究成果顯示,參與試驗的患者平均改善率達49%,而在傅格梅爾評估量表上的表現則平均提升33%,充分顯示數位科技在臨床復健領域的卓越效果與應用潛力,未來更可望成為復健醫療的新利器,持續造福廣大患者族群。

Read More

兒童全齡等3plus照護 4年將投135億

  衛福部宣布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啟動,目標為做到推動全齡照護、預防照護、特殊發展等面向等3個plus。 (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8日指出,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啟動,未來4年將投入135億經費,擴大幼兒照護年齡層並整合兒童預防醫療與特殊發展需求,衛福部統計,目前已有28萬4545名幼兒獲得專責醫師的照顧。 妃妃的媽媽指出,妃妃出生2週就被診斷出罹患膽道閉鎖症,經緊急開刀治療,妃妃的黃膽及肝功能指數都已恢復正常,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是對新手父母最佳的協助。樂樂媽媽也分享親身經歷表示,樂樂是家中的第1個寶寶,每次有狀況都要趕快上網搜尋資料,但無從得知正確與否,加入專責醫師制度後,透過LINE群組就能即時和醫師取得聯繫。 衛福部指出,截至民國3月底止,全國2521名幼兒專責醫師,總計收案28萬4545名幼兒、占3歲以下幼兒的6成5,今是希望收案幼兒可以增加到7成。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的啟動年,衛福部推動全齡照護、預防照護、特殊發展等面向等3個plus,加強兒童醫療照護的升級優化,也推出「全齡兒童重症轉運團隊計畫」、「口腔親善之家照護模式」、「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青少年心智病房」、「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等多項政策。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讓每個小朋友都是在愛與期待的環境下誕生,照顧孩子不是單一家庭或單一爸爸媽媽責任,是國家責任,衛福部未來4年將投入135億元經費,推動兒童醫療照護3個plus結合所有醫療及專業團隊協助和照護每個孩子與家庭。 衛福部指出,以口腔親善照顧為例,台灣兒童齲齒率高出WHO標準,根據107年國民口腔健康狀況調查,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65.43%。113年調查顯示6歲以下兒童21.9%有早發性兒童齲齒、16.2%有嚴重性早發性兒童齲齒,顯見兒童口腔健康在近幾年的努力下已有改善,但相較於114年WHO訂定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應低於10%,仍高出標準。 衛福部表示,口腔親善之家照護模式啟動後後,將以母嬰親善醫院且設有兒童牙科的醫院建立示範醫院與跨專業執行團隊試辦,預期至116年接受追蹤未滿3歲兒童塗氟及牙科就診率可提升至70%。

Read More

腹痛數月 嬤檢出胃腸道基質瘤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一名81歲老婦,因持續數月有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其胃部罹患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GIST),且腫瘤直徑竟已達24公分,手術成功切除。 衛福部苗栗醫院消化外科醫師陳雁捷說明,該名老婦就醫時表示,最初出現腹部下墜與不適感時,原以為是年齡增長導致的自然退化,不以為意,未料症狀日益惡化嚴重,才決定前往醫院求診,發現其胃部有巨大腫瘤,手術在團隊的合作下順利進行,成功完整的切除了腫瘤及周圍受影響的組織。手術後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已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陳雁捷指出,胃腸道基質瘤(GIST)是一種軟組織腫瘤,主要發生原因是胃腸道壁上的細胞基因突變,造成腫瘤細胞無節制生長、繁殖及轉移,且因早期無明顯症狀,常於腹腔內形成嚇人的巨大腫瘤,手術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陳雁捷說明,胃腸道基質瘤好發在55至65歲的中老年人,在老年人中相對少見。由於胃部基質瘤係源自於腸胃道間質細胞異常增生,因為是黏膜下腫瘤,早期腫瘤還小不易出現明顯症狀,大多數小於2公分腫瘤多是在手術、內視鏡或是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的,及早發現和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機率。 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病理化驗根據腫瘤大小,細胞有絲分裂速率等條件決定疾病惡性程度。近10年因標靶藥物的進步,使基質細胞瘤轉移病人存活大為提升,可輔以口服標靶藥物降低疾病復發機率。 陳雁捷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長自胃壁肌肉層,當腫瘤還小時極少產生症狀,其症狀的發生主要根據腫瘤的大小和位置而定,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脹感、痛或不適、出血(產生黑色或瀝青便)或惡心。 陳雁捷提醒,定期健檢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尤其高齡族群更需留意健康警訊,才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呼籲民眾若身體出現不適或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以防範潛在的健康風險。

Read More

〈中華副刊〉鐵粉與一般讀者

■艾虔 日前與書友聊天,提及我多年前寫過王宣一《國宴與家宴》閱讀文,於社交媒體閱讀社團貼文,有人留言表示此書看似有趣,已買了書,買書是對閱讀文最好的讚美。誘惑其他人買書,遠比稱讚我寫的好受用多了。 書友表示他亦因而買了《國宴與家宴》,很喜歡,可是後來買了王宣一另一本書,覺得不好看。我只看過《國宴與家宴》,王的其他著作聲名不顯,未隨著《國宴與家宴》洛陽紙貴,或許已是其他讀者的共同評價。然而這不表示王宣一其他作品沒有價值,我覺得那是給王宣一留給鐵粉的禮物。若是一般讀者,瞧瞧《國宴與家宴》也就夠了。 二十多年前,網購尚未盛行,為了尋覓我鍾愛的早逝作家顧肇森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拆船》,我多次前往台北的舊書店尋寶,並向書友探詢。天道酬勤,後來我終究買到書。可是內容不如預期精彩,讀完有點失落。夢想轉換成現實,卻不再甜美如初。但我依然認為那些覓書的時光是值得的,這段歷程使得顧肇森與我的緣分更深一層。再說,我仍想知道顧肇森寫過什麼作品,青澀的、精采的都可以,不夠好也沒關係,只要是顧肇森寫的,我都有興趣。不過我很少向其他讀者推薦顧肇森,因為即使一般人想讀,可是由於絕版多年,他的書不太好找,恐怕圖書館都未必留存。若讀者對顧肇森好奇,短篇小說《貓臉的歲月》、散文《驚豔》,較為常見,也算是代表作。至於其他著作不妨留給鐵粉,一般人別亂買亂搶。 日前晃蕩網路,發現書友幾年前寫下買到《風起長城遠》(神州叢刊第一),更難得的是集體簽名本,他當下的激動驚喜躍然紙上,很有感染力。據說因神州成員流動,十餘人共事大約只有半年,可見集體簽名本想必不多。昔日聲名大譟的神州詩社,如同當代一些瘋迷一時的知名作家,如今僅剩少數鐵粉仍關注。那些曾獨領風騷的作品,日後頂多成為學者研究的素材之一,而非尋常百姓家的讀物。書友有意蒐羅全套神州叢刊,他尋得珍寶,快樂相當真實且強烈。惟同樣這一本書,因我對神州詩社、簽名本沒興趣,可能走過卻視而不見。這亦是鐵粉和一般讀者的差別,你的珍藏我無動於衷,惟這只是選擇,並無高下之分。 倘若想閱讀卻不知該挑什麼書,可由作家的代表作讀起。不喜歡就換一本,反正好書太多,讀也讀不完。若有興趣不妨集中閱讀某位作家,深入了解,今日的鐵粉,以前也曾是一般讀者。當然假使讀者好學,願意死啃硬讀,也沒礙著別人就是了。 鐵粉往往有獨到觀點,相當有趣,或能使得其他人稍稍了解某些特定的書籍。不過一般人無須遵循鐵粉品味,而是透過越來越多的接觸,尋找自己熱情所在。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小寓言

紅塵剪輯 詩/陳家朗 畫/崔俊平 那天我吃著她特別為我弄的 早餐——但心情卻很糟——一個西式麵包從中間 切開,夾著一片起司,一些番茄醬,麵包的 切面還有數道烤焦的線痕 而我思考著,我的 心情為什麼那麼糟   於是我發現,自己常常是陷進了 一些事物的恐懼裡,像有時 我走在路上而街道 變成一條曲折的腸子把我吃掉,像前一晚的惡夢 用它的腸子打結成我的腦袋腐化我的 思維,而那時候   她剛好走過來,打斷了我的 思考並問我 要不要把上次去旅行的照片沖洗 出來——讓我想起   旅行時我們拿著   一個即影即有相機,將那些風景 拍下來變成一張相片 其中一張是一條 兩旁開滿了櫻花的柏油路(天上 有一個白日裡如同一片玻璃的 大圓月亮)在沖繩 那些壯麗 覆蓋著我們的景色,便變成了一張如同 夾在麵包中間的起司,那些櫻花 麵包中的番茄醬 柏油路是 那些微微的焦痕。我突然   發現那條路是一條吃不了我的路因為 它被變成了照片 變小了,相比於 那些足以讓我置身其中的比例的大街道 它現在只是我掌中的 小東西——然後 她又叫我一起   做一個小小的勞作:在每張照片的 上方用打洞機打一個洞(我吃著吃著 她為我弄的麵包)再用 一條小繩子,把它們都穿起來(心情 便慢慢好回來了 一點點)不同時間的瞬間被同一條繩子 穿起。嗯,過去的種種時間可以 被串連起來就因為   有了照片上那個洞——她也 和我一起吃著 早餐,坐在我身旁——然後我 看向她,雙眼也有兩個 黑色的小小的洞,雙耳 也是,像旅行時那部相機的鏡頭,我透過   鏡頭的洞看出去 拍下的東西,一切 都會變成可以 放在掌中的小東西了,像是我由此走出了 風景之外,走出了事物之外   將它們變成一片夾在麵包裡的起司 那麼輕 如同那照片裡天上的那片 玻璃般的大圓月球,玻璃的鏡頭 的洞,以俯視變換了視覺 我因著它脫離了吃我的那條柏油路,像   沖洗出照片的我們把曾經吃著我們一般讓人那麼深陷的時間 變成一片片起司的形狀 吃著夾著起司的 麵包,吃著那幾道 烤焦如柏油路的線痕   吃著   吃著,讓心情變好   後記:兼贈詩人蕭宇翔。

Read More

中榮嘉灣兩院慶護師節 禮讚傳光

中榮嘉院溫馨喜慶國際護師節,呼應主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中榮嘉義暨灣橋分院8日在嘉義分院,隆重舉行一年一度的護師節慶祝大會。會場以鮮花與氣球精心布置,象徵護理人員的專業、堅韌與活力,也展現醫院對護理團隊價值的重視與全力支持。舞台前方陳列由護理團隊親手製作的花藝禮物,馥郁花香猶如春風拂面,讓會場彷彿走入「花之禮讚」的聖殿,洋溢感恩與祝福的氛圍。 今年國際護師節以「有護理師才有未來.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為主題,除持續讓全球看見護理師專業的重要性外,更聚焦於護理師的健康與福祉,強調唯有健康穩定的護理人力,才能強化醫療體系、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為全民健康帶來實質成效。嘉灣兩院也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此理念,致力打造友善職場,讓每位護理同仁在安心與尊重中發揮專業。 慶祝大會重頭戲,「傳光」典禮隨後溫馨登場,由護理部主任張蘭英率先以手機燈光點亮象徵護理之光的燭火,並由副主任張凱玲依序傳遞,象徵護理精神與使命的薪火相傳。從南丁格爾女士手中蠟燭的微光,到今日手機燈光的接續,我們以科技延續初心,照亮病人生命的道路,也照亮護理的未來。 院長陳正榮致詞指出:「持續精進,未來,我們將持續努力,提供更友善、更安心的工作環境,也期待大家攜手並進,一同走得更遠!」在院長的支持與鼓勵下,護理師們的心中更是溫暖滿溢。 陳正榮接著於護師節慶祝大會中,表揚優良護理師、資深護理師及位優秀學術發表人員,感謝及肯定他們在臨床與研究上的卓越貢獻,造福病人,並以「護理師是充滿愛心與光芒的天使,醫療的成功與病人的康復,都有賴於他們的專業照護」,勉勵全體護理人員。

Read More

副腫瘤症候群 她語言能力退化行走困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46歲的貝貝(化名)曾是歐洲導遊,被診斷第3期HER2乳癌完成治療後,又遭遇罕見的免疫副作用「副腫瘤症候群」,造成她語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難,治療挑戰更甚一般病友。 貝貝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積極復健,努力恢復語言與行動能力,雖仍有後遺症,她選擇走出去、安排旅行,如前往峇里島放鬆身心,重新找回生活的節奏與熱情。她鼓勵病友:「這段時間撐過去之後,回頭看,妳會感謝當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舉辦「掌握治療新知 同行治療之路」乳癌學習營。活動不僅有病友貝貝分享生命經歷,更邀請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鍾奇峰、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3位專家,介紹HER2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及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新趨勢。 醫師鍾奇峰指出,乳癌與遺傳基因息息相關,隨著基因檢測日益普及、價格也更為親民,有家族病史者可考慮主動了解自身基因風險。 「乳癌病人懷孕不會增加復發風險」,醫師張源清提醒,年輕乳癌患者在治療前,若有生育規劃,應儘早與醫師討論是否凍卵,以保留生育力。 針對荷爾蒙陽性乳癌且復發風險較低的病友,在完成18至24個月的荷爾蒙治療後,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暫停用藥、安排懷孕,產後再補足療程。 醫師黃俊升指出,HER2乳癌惡性高,易復發轉移,但目前已有多種治療方式,包括傳統化療、標靶治療、ADC藥物等。近期,健保也已擴大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符合條件的轉移性HER2陽性及ER、PR陰性且HER2弱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項,建議病友接受治療時需依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請立即詢問醫療團隊,也協助病友與雇主了解回歸職場的資源與權益。

Read More

A型血弟弟捐腎 B型姊已存活10年

  因病導致腎衰竭的謝姓女子(中),在台中榮總接受不同血型的弟弟捐贈活體腎臟移植至今逾10年,中榮副院長吳杰亮(左)和腎臟科主任游棟閔昨日和她一同慶祝。(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7歲謝姓女子在25歲懷孕時檢出蛋白尿,2年後懷二寶再檢出蛋白尿,轉至腎臟科確診局部節段性腎絲球硬化症,追蹤治療8年後腎功能仍惡化須透析,家人考量小孩年幼需照料,弟弟同意捐腎給她,但姊弟血型不同,謝女B型,弟弟A型,原以為無法進行,台中榮總醫療團隊以免疫抑制療法成功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術後至今已10年7個月,腎功能正常,謝女的養腎秘訣是遵照醫囑用藥、定期回診、飲食均衡,維持穩定心情及作息。 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游棟閔指出,原發性局部節段性腎絲球硬化症是年輕人腎殺手,好發於青少年至40歲,病程惡化快速,病患常確診時即需透析救命,多發性病因可能與體質、遺傳有關,臨床曾見青少年感冒後罹病,不排除謝小姐是因個人免疫問題或懷孕誘發疾病。 中榮腎臟科主任游棟閔說明中榮腎臟移植成果。(記者陳金龍攝) 游棟閔表示,病患在術前先經血漿置換術、施打免疫抑制劑及凝血功能監測,過濾血液中對捐贈者血型有敵意的抗體,防止免疫系統攻擊新腎臟,術後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維持腎功能穩定。 台中榮總自98年起已成功移植37例異血型活體腎臟,5年存活率超過90%,其中游棟閔主任移植團隊完成25例,目前手術成功率100%,存活最久的2例皆超過10年以上。游棟閔解釋,血型相同腎臟移植平均存活年限15年,但是不同血型移植腎患者免疫力較弱,排斥和感染風險較高,不同血型移植腎使用逾10年實屬不易,達到國際水準。 游棟閔指出,台灣每年逾8000人等待換腎,但大愛器官捐贈案例每年僅約200至250例,要活體換腎,卻有1/3因血型不相容被迫放棄,現在血型不同的腎臟移植技術成熟,與血型相同腎移植的存活率相當;目前政府開放配偶,或五等親內活體腎捐贈,每年全台約100例,現在不同血型能移植,可諮詢專業團隊評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