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宮義賣補運金、曬龍袍

開基玉皇宮天貺日曬龍袍,民眾排隊過爐或用淨香洗滌身心靈。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對開基玉皇宮來說,農曆六月六日天貺日也是「功德日」,在廟前辦理補運金義賣活動,一日義賣所得三十四萬五千六百元,悉數捐做偏鄉的教育與醫療。 昨天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都湧進拜拜人潮,但人流遠不如天赦吉日,一來很多民眾容易將天赦日和天貺日搞混;二來昨天是周一,大部分人都要上班上課,很多都提前在週日已來拜過了。 天貺日的主要活動是曬龍袍,開基玉皇宮請出玉帝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換下的龍袍,在陽光下曝曬去除霉氣。今年廟方還特別準備淨香和鮮花在龍袍前案桌上,很多民眾用雙手捧拱靜香滌靜身心靈,還有人長跪拜殿與玉帝說話,看到龍袍「如朕親臨」的效果。 天貺日又是最能「直達天聽」的日子,所以拜拜都要備妥疏文向玉帝稟奏。疏文類似現代的公文,玉帝一天日理萬機,有了公文輔佐,才能在回天庭後一件件交辦下屬處理。昨天玉皇宮賣補運金還加贈免費的疏文,民眾可不用再花錢請人書寫疏文,現場加派委員免費指導書寫方法。 天貺日補運金每份五百元,當日義賣所得,不扣除成本,悉數捐贈偏鄉做為醫療和教育用途的善款。玉皇宮主任委員涂大松表示,從他接掌主委以來,捐贈各單位的公益善款已達一億三千萬元,不與其它宮廟做比較,只跟自己自我挑戰。

Read More

四鯤鯓水陸生態導覽今開放報名

導覽人員解說四鯤鯓聚落養蚵文化。(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四鯤鯓水陸生態導覽活動將於七月二十六、二十七日登場。活動內容包括紅樹林水域體驗、海洋再生手作、聚落深度導覽。七月一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民眾要把握機會。 市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今年一月推出的四鯤鯓觀光船體驗遊程,佳評如潮。暑假期間辦理的四鯤鯓水陸生態導覽活動,也將運用此新浮具進行水域導覽。航行全程六公里,約需四十分鐘。觀光船繞行四鯤鯓無人島周邊水域,沿途可欣賞安平商港風光,認識放養蚵棚、牡蠣採收作業、剝蚵技巧,了解海鮮鮮美的秘密、探索紅樹林生態。海洋再生手作課程,鼓勵民眾動手將廢棄蚵殼、海漂物等資源,轉化為創意作品,提升環境意識。陸域導覽則帶領遊客深入探訪四鯤鯓龍山寺、龍虎營地、龍目井、曾家古厝等當地地標。穿梭藝術巷弄、聆聽風水傳說、接觸在地聚落文化,感受鯤鯓地區歷史人文風情。 四鯤鯓位於南市南區,鄰近安平商港,是兼具歷史底蘊、自然生態的秘境。歷史悠久的龍山寺是當地信仰中心,明末清初至今,供奉清水祖師公守護地方。四鯤鯓碼頭水道兩側可觀賞國寶級原始紅樹林生態。

Read More

興濟宮五分局聯名小神衣過爐

  祀典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右後)與市警五分局長洪宏榮(左後)一起為聯名的小神衣過爐加持。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六月卅日是農曆六月六日,既是天貺日也是虎爺聖誕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與警五分局合推「虎力五保庇」聯名小神衣,由董事長林淑華與分局長洪宏榮聯袂過爐,卅日參加捐血活動的民眾都可獲得一件,一天下來共募集鮮血六十袋,在護理師人手不足的狀況下,這個數量已算難能可貴。 虎爺是旁祀神,但在台灣卻有崇高的地位,雖是長年擠身在案桌下的「下壇將軍」,但每到生日都是香客滿滿,熱鬧非凡,尤其近幾年在年輕一輩重視下,香火一路飆升,甚至從下壇擠身上壇了。 卅日興濟宮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憨厚虎爺公高坐殿前案桌上,桌上擺滿祂愛吃的供品各路炸雞。興濟宮廟方表示,每逢虎爺聖誕,都有香客來電詢問是否需要特別準備供品。廟方特別提醒民眾供品應盡可能避免拜生食,並以不過量、不浪費為原則,讓慶典能在平安、歡喜的氣氛中圓滿進行。 祀典興濟宮與市警五分局合推聯名小神衣,卅日歡喜加過爐後將各自發送。(記者陳俊文攝) 今年廟方推出限量的「虎爺小福袋+虎爺大印」組與傳統「興福餅」,卅日上午已全數售罄。「虎力五保庇」小神衣特別邀請吳明府道長加持,由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與洪宏榮分局長過爐後保佑力道大增,林淑華致詞感謝這次所有近悅遠來參加系列活動的信眾,透過大家熱情捐血,讓更多人感受信仰的溫暖與力量。

Read More

學甲i郵箱寄取店開幕

學甲郵局設置i郵箱寄取店三十日開幕。(郵局提供)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台南郵局轄屬學甲郵局設置i郵箱寄取店三十日開幕,提供全天候自助寄取件服務,為慶祝開幕即日起到七月十二日,凡使用i郵箱寄件,憑寄件單據可至櫃台兌換精美好禮一份。 開幕活動由學甲「新榮耆鼓隊」表演揭開序幕,接著由台南郵局薩克斯風勞教班演奏懷舊歌曲。台南郵局局長梁麗妍表示,大台南地區將持續建置i郵箱寄取店,為民眾帶來更便利的服務。 配合i郵箱寄取店啟用,即日起到七月三十一日止,民眾使用i郵箱交寄國內包裹,每件還可享十元折扣,郵寄便(EZPost)會員寄件則再折五元,最低資費四十元起,歷年最殺優惠,歡迎民眾多多使用。 三十日活動有市議員謝舒凡、學甲區長張明寶、學甲分局副分局長陳俞成、明宜里長涂志宏等貴賓參加。

Read More

芥藍台南一號今夏上市

台南農改場成功育成兼具耐熱與耐濕特性的蔬菜新品種「芥藍台南一號」。 (台南農改場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為協助農民穩定夏季生產,並提供消費者高品質蔬菜選擇,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多年研究與田間試驗,成功育成兼具耐熱與耐濕特性的蔬菜新品種「芥藍台南一號」,預計將於今夏正式上市。 「芥藍台南一號」屬於葉用型芥藍,具備卓越的耐熱耐濕能力,單株產量高且穩定,特別適合台灣夏季氣候栽培,其葉片翠綠厚實、口感脆嫩且帶有自然甜味,不僅風味佳,品質亦表現出色。該場試種結果顯示,即使在夏季平地高溫高濕的嚴苛條件下,仍能維持良好生長與產量,展現優異適應力,廣受試作農場肯定,試種過的農友都誇讚。 台南農改場表示,芥藍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C、鈣、鎂、磷與鐵,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健康蔬菜,為日常飲食的極佳選擇。芥藍也是重要短期栽培蔬菜,生育快速、環境適應力強,特別適合於颱風或豪雨過後的快速復耕,能穩定供應葉菜市場。 「芥藍台南一號」不僅適用於有機栽培,也適合露天或網室生產,全年可於台灣中南部平地種植,具備高度推廣潛力。 台南農改場指出,「芥藍台南一號」在一一三年八月申請品種權,並於今年初完成技術移轉授權公告,預計七月初正式授權國內種苗業者繁殖及公開販售種子。

Read More

首部鄉鎮級 學甲空拍圖庫發表

  利用三千張照片馬賽克後,展現農村婦女撿拾紅蔥的景象。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區公所與學甲商圈協會發表「雲端上的風土光影:台灣首部鄉鎮級空拍圖庫」暨《學甲十三庄地景圖誌》,歷時三年拍攝八千張照片,詳細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象徵地方數位文化資產邁入共創與共用的新里程。 發表會由學甲區長張明寶、學甲商圈理事長陳俊安共同主持。張明寶指出,《風土光影》不僅是對學甲文化的整理,也是地方教育、觀光展覽、文化行銷的重要資料庫,這是學甲送給各界的文化禮物。 陳俊安表示,推動學甲地方創生計畫,維基百科和Google商家優化時,卻發現沒有開放授權的在地照片可上傳,於是決定自行拍攝,從五十度高的全景視角看學甲,將全面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從聚落到地景、從自然到人文,結合空拍與平面影像,建構出全台第一部以鄉鎮為單位的雲端影像文化地誌。 掌鏡的攝影師鐘盟超分享拍攝歷程,他說,學甲聚落已融入田地或新建設中,空拍時難以辨識,只能透過舊地圖、耆老口述與日夜光線變化對照分析,找尋被時間吞噬的記憶點。   全台首部鄉鎮級空拍圖庫暨學甲十三庄地景圖誌發表三十日舉行,包括學甲區長張明寶(左三)、學甲商圈協會理事長陳俊安(右一)等參加。(記者盧萍珊攝) 陳俊安表示,「學甲地景圖庫」除是全台首創的鄉鎮級空拍文化地誌,拍攝的八千張照片全面上線,圖庫開放釋出皆可自由下載,重製與商業應用,只需註明「圖片來源:學甲商圈協會」,另圖庫已實際應用於超過二百篇維基條目與一百家在地商家的Google頁面,展現數位共創的成果。

Read More

臺灣戲曲學院德國巡演 傳統藝術閃耀文化節

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疊羅漢展現高超技巧。(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疊羅漢展現高超技巧) 記者黃秋儒/綜合報導 國⽴臺灣戲曲學院學⽣德國巡迴交流,站上Grevenbroich⼀年⼀度的「⽂化節」舞臺,在廣場為當地民眾帶來充滿東⽅魅⼒的傳統戲曲與民俗技藝表演,吸引外國友⼈及臺灣鄉親駐⾜觀賞,為臺、德兩地注⼊年輕世代的藝術交流能量。 戲曲學院學⽣第三度到訪德國參與《2025劇藝無限》,此⾏不但⾛⼊兩所⾼中校園各進⾏為期⼀星期的「台灣週」戲曲藝術交流活動,更⾸度參與城市⽂化節演出,包括GV市⾧Klaus Krützen、特別從柏林前來的駐德國臺北代表處謝志偉⼤使及法蘭克福辦事處羅美舜處⾧均親臨欣賞。 德國民眾體驗彩繪油紙傘。(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謝志偉為戲曲學院演出開場致詞,並於謝幕時向觀眾致意,也與戲曲學院李揚校⾧視訊連線。謝志偉表⽰,感謝戲曲學院師⽣付出的⼼⼒與成果,看到戲曲學院學⽣精彩的演出⾮常感動,在地朋友不論從市⾧到市民都感受到興奮與熱情,這是⼀場令⼈振奮難忘的國民外交。 當地Krützen市⾧特別讚揚謝志偉對⽂化外交的推動,以及淩華教育基⾦會和⽂化結促成此⾏演出,並表⽰藝術與⽂化有跨越語⾔與地域的⼒量,能串起⼈與⼈之間的情誼,也為兩國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當天活動由全團學⽣擔綱,京劇學系學⽣以京劇《將⼠英豪》震撼登場,詮釋將⼠保家衛國、氣壯⼭河的豪情壯志,民藝系學⽣演出「舞旗」及「舞鈴」,展現精湛的武術與翻滾技巧,⽽經典劇⽬《美猴王鬧⿓宮》則以靈活逗趣的猴王⾝段,與⿔帥、蝦將及⿓宮公主之間的精彩對打,贏得全場掌聲。 戲曲音樂學系陳芃名同學二胡演奏。(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此外,戲曲學院學⽣們還演出⼆胡獨奏、融合體操與舞蹈的「特技之環」、結合轉毯與蹬傘技巧的「⾜尖之舞」,以及快速接應的「雜耍雪茄盒」等節⽬,展現豐富多元的民俗技藝才華及戲曲學院在藝術教育的成果。 活動現場設有⽂化體驗攤位,展⽰象棋、⿇將、摺紙、書法、臉譜彩繪等傳統⼯作坊。這場結合表演藝術與⽂化交流的活動,不僅讓德國民眾近距離認識台灣,也讓年輕學⽣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信與實⼒,深化臺德兩地友誼與⽂化連結。

Read More

〈中華旅遊〉觀霧檜山巨木群步道 避暑好所在

觀霧檜木步道一景。(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中華旅行社雪霸觀霧山上人家二日、台東知本池上火車五星樂齡三日等遊程,將於八、九月陸續出團。洽詢專線:二二六九四六一、二二九四五八九。中華旅行社LINE ID為0975316512。 雪霸觀霧山上人家二日遊,八月一日出團。第一天搭普悠瑪列車到新竹,換乘九人座小車前進山上人家森林農場。農場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深山,海拔一千兩百公尺,高聳吉野杉圍繞,園區遍植香草植物。晚餐在山上人家享用,夜宿雪霸休閒農場。雪霸休閒農場鄰近觀霧森林遊樂區,海拔一千九百二十三公尺,可遠眺雪霸聖稜線、觀日出、看星空。第二天暢遊觀霧森林遊憩區。檜山巨木群步道過去曾是載送木頭台車的軌道。這裡是天然針闊葉混生林,可見紅檜、扁柏、柳杉,還有許多百年至千年巨木。午後走訪張學良文化園區。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從重慶來到台灣,度過五十餘年的幽禁生活,其中十三年都在新竹五峰鄉桃山村。園區保留張學良生活起居樣貌、文史資料及珍貴老照片。 台東知本池上火車五星樂齡三日遊,九月二十八日出團。第一天從台南火車站搭自強號前往台東池上,入住坐落於花東縱谷的日暉國際渡假村,每間客房皆提供碳酸氫鹽氯化物泉。晚餐安排向日葵餐廳buffet,享用豐盛異國佳餚。第二天飯店內自助早餐後,專車前往全台最大的坡地型牧場初鹿牧場。除了乳牛,也引進寵物馬、四角羊、兔子、孔雀等動物。來到初鹿牧場,記得品嘗新鮮生乳製作的鮮乳冰淇淋、鮮奶饅頭、奶酪、薄脆餅乾。續訪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區。這裡有兩百多種珍貴的原生種藥用植物,依植物習性、實用性,劃分為水生植物、芳香植物、百草茶植物、保健藥草、藥膳植物、地被藥用性植物等區。午餐安排養生汆燙鍋,今晚入住知本老爺大酒店,晚餐在那魯灣buffet餐廳享用中、西、日式料理。第三天自助式早餐後,可於園區自由活動,午餐安排老爺酒店精選美食。

Read More

拜虎爺 善化慶安宮雞蛋滿桌

  農曆六月六日是「下壇將軍」虎爺公誕辰,善化慶安宮信眾帶來生雞蛋供品,為虎爺祝壽。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善化報導 農曆六月六為玉皇大帝下凡的天貺日,也是「下壇將軍」虎爺公誕辰,善化慶安宮三十日一早湧入信眾參拜,帶來生雞蛋當供品,供桌全是一整盒的雞蛋十分壯觀。 慶安宮管委會總幹事魏素珍指出,慶安宮的虎爺公十分靈驗,每年誕辰信眾都會準備特定供品,專程參拜,還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到廟裡,祈求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 為恭祝聖誕,慶安宮準備豐盛供品,除有各種牲禮、酒及金紙外,虎爺公最愛吃的雞蛋、雞排、雞塊等也不能少。魏素珍說,一般信眾稱虎爺為「錢虎」,因此多數以求財、祈願升官、加薪,事業飛黃騰達為主。 慶安宮的虎爺公偏愛小朋友,所以供品也會多了糖果、餅乾等零嘴,有些小孩常受驚嚇,或是患了俗稱的「豬頭皮」腮腺炎,也有家長帶來參拜虎爺公,祈求盡早痊癒,因為有「虎咬豬」之說。 慶安宮委員的道壇法師鍾昂翰說,一般供奉的虎爺有黃、黑二種,前者是土地公的坐騎,各廟宇內較為常見。而黑色虎爺則為武財神趙公明的坐騎。

Read More

健康促進學校 台南連4年特優

立人國小學生利用在地食材烹煮健康料理。(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一一三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獲全國特優縣市肯定。轄內二十一所學校取得二十三項全國績優,成效卓著。一0九年至一一二學年度,南市已連續四年獲健康促進全國特優縣市殊榮。 一一三學年度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遴選,立人國小獲頒特優,新民國小優等,安南國中優良。口腔保健績優學校遴選,鯤鯓國小特優,三股國小、海東國小均獲優等。視力保健績優學校遴選,安佃國小特優,佳里國小優良。菸檳防制網紅就是你短片競賽,成功國中優等,崇明國小佳作。健康促進學校前後測成效評價成果報告評選,歡雅國小及大竹國小均為優良,裕文國小及成功國中佳作。校園健康主播評選,新化國小拿到第四名,佳里國小佳作。 一一四年健康促進特色獎勵競賽,南化國小獲卓越銀質獎,山上國小及永康區復興國小獲卓越銅質獎,東區大同國小獲卓越推動獎。篤加國小獲社區夥伴獎,復興國中獲創新課程獎,安定區南興國小獲健康服務獎。 教育局表示,立人國小導入「耀利健康Go」課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計算碳足跡、改良美食,一舉拿下健康體位全國特優。鯤鯓國小以「幸氟鯤鯓樂齒不齲」主題,營造五正四樂的校園氛圍。透過寓教於樂活動,宣導睡前親子潔牙,獲口腔保健全國特優。南化國小規劃在地化健康課程,師長身體力行相約挑戰古都馬拉松、出遊浮潛,擴大辦理各類健康活動,與家長及社區民眾共榮共好,獲健康促進特色獎勵競賽卓越銀質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