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說明 維他命A眼藥膏 有同劑型藥品替代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治療嚴重乾眼症、綠洲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處方用「維他命A眼藥膏」因原料問題通報短缺,食藥署11日說,仍有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替代,臨床也有其他選擇。 食藥署7月8日公告,綠洲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綠洲”維他命A眼藥膏」,因原料藥問題導致短缺,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 對此,食藥署藥品組研究員祁若鳳11日說明,「維他命A眼藥膏」藥品核准適應症為「瀰漫性表層角膜炎、角膜上皮剝離症、皰疹性角膜疾患、小泡性角膜炎、角膜實質炎及其他各種角膜炎等症」,日前接獲廠商通報,目前暫時停產。 祁若鳳指出,現在國內還有1款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供應,為「“溫士頓”維他命A眼藥膏Vitamin A Eye Ointment “Winston”」(衛部藥製字第059018號)。 她強調,除了同成分同含量同劑型藥品可替代,加上其他可以用於治療角膜炎的眼藥水、眼膏十分眾多,不至於影響臨床用藥。

Read More

6旬婦背痛 主動脈剝離開刀救命

員榮醫院急診處醫師翁聖富提醒,最近天氣炎熱會提高主動脈剝離風險。(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一名65歲婦人日前因背部疼痛,送到員榮醫院急救,醫師研判是主動脈剝離,經電腦斷層掃描確定後,隨即送往台中榮總手術救回一命。醫師呼籲,夏天天氣炎熱,會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呼籲民眾多注意。 員榮醫院急診處醫師翁聖富說,病患被送到急診時描述背部劇烈疼痛,且疼痛感還會往上跑,跟一般肌肉痠痛或拉傷造成的背痛不太一樣。翁聖富指出,單純肌肉筋膜發炎,不會有疼痛往上跑的情形,患者還說痛得像肌肉被撕裂,此外患者血壓相對較高,高血壓也是主動脈剝離常見誘因。先安排患者做超音波檢查,但沒有看到明顯的主動脈剝離,隨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 翁聖富表示,電腦斷層看到主動脈血管壁的微血管破裂,造成一個血腫,是主動脈剝離的一個變異型,如果發病後48小時內沒有處理,死亡率可能高達50%,立即將患者送往與員榮合作的台中榮總緊急手術,成功救回一命。翁聖富表示,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研判是因血壓控制不良導致。 翁聖富提醒最近天氣炎熱,會提高主動脈剝離風險,夏天主動脈剝離好發因素有3點,包括1、高溫引發血壓波動:高溫環境下,人體為了散熱,血管表面會擴張,但若是室內外溫差過大(如從冷氣房突然到高溫室外),自律神經調節跟不上,容易出現血壓劇烈波動。有些人夏天大量出汗,脫水後補水不足,導致血液濃稠、血壓不穩。 2、中暑與心血管壓力:嚴重中暑會引起心血管系統負荷加重,心跳加快、血壓不穩,對血管壁的壓力升高,若本身有高血壓、動脈硬化、主動脈瘤,更容易出問題。 3、情緒與勞累影響:夏天戶外活動增加,若高溫下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容易刺激血壓升高,增加主動脈剝離風險。 翁聖富呼籲民眾,避免在中午到下午2點的高溫時段外出,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如是高血壓患者務必規律服藥、監控血壓,如果有胸痛、背痛、心悸或不適時,要及早就醫。 翁聖富指出,主動脈剝離的高危族群除高血壓外,曾有主動脈瘤病史、有家族性馬凡氏症候群或其他結締組織病變、50歲以上男性、吸菸、過度肥胖者都要注意。

Read More

阿茲海默單株抗體療法 北醫附醫首例完成

北醫附醫最新導入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 (北醫附醫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已超過35萬人,其中7成是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北醫附醫引進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本週率北市大型醫院之先,為首位病人完成治療,開啟早期診斷、早期介入新篇章。 為首位病人治療的北醫大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醫神經內科醫師胡朝榮指出,失智不等於失望,新世代的治療方法,讓醫療團隊得以在疾病初期介入,病人與家屬也能有更多選擇與希望。單株抗體的出現象徵預防性治療邁出重要一步。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指出,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新核可失智症治療藥物,專為早期病人設計,可藉由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斑塊,延緩神經退化進程,提升病人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 過去病人若想接受此項療法,常需遠赴日本或其他國家,台灣於上月引進後,病人可於台灣完成治療,節省時間與金錢成本,而相較鄰近國家,台灣的治療更注重基因檢查的結果,提升藥物安全性。 惟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並非適用於所有失智症病人,需經過一系列完整的神經影像、基因檢測與正子攝影檢查,才能判斷是否適合施打。 近期診間有多位病人詢問相關療程,部分病人因疾病已進展至中重度、或未檢出明顯類澱粉蛋白累積,無法符合施打標準;也有病人因基因檢測顯示有APOE4型別,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建議尋求其他治療方法。

Read More

168斷食法 吃對食物+運動才有效

醫師安欣瑜強調,168斷食只是減重工具,不是萬靈丹。(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近年「168斷食法」即每天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成為流行減重方式,許多人以為只要少吃、縮短進食時間就能瘦,但事實並非如此。醫學研究指出,168斷食的效果,取決於「吃什麼」、「吃多少」,以及是否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表示,168斷食的潛在好處: 1.提升胰島素敏感性,穩定血糖,對糖尿病前期者有所幫助。 2.促進脂肪代謝,禁食時身體會動用脂肪當能量。 3.符合生理時鐘,白天進食、夜間休息,有助代謝平衡。 4.可能降低慢性發炎,有益整體健康與體重管理。 但安欣瑜說,只做168就想瘦下來,效果有限!不少人雖縮短進食時間,但仍攝取過多熱量、加工食物、精緻澱粉,結果體重不降甚至反彈;且造成肌肉量流失、代謝變慢、體脂沒減,反而虛弱。 事實上,研究發現,當攝取熱量相同時,間歇性斷食與傳統控制飲食的減重效果「並無顯著差異」。關鍵不在吃幾餐,而在「吃得對不對、有沒有運動」。 安欣瑜指出,讓168發揮最大效益的3個關鍵: 1.吃對食物:每公斤體重攝取約1.2–1.5克蛋白質。2.採地中海飲食,多蔬果、豆類、好油,少加工。3.控制總熱量,避免暴飲暴食。 此外,培養運動習慣:每週2–3次阻力訓練,維持肌肉、提升代謝,搭配有氧運動,促進脂肪燃燒與心肺功能。 固定進食時間也很重要,建議早上或中午前吃完最後一餐,因晚餐過晚或宵夜型斷食,反而易影響睡眠與代謝。 安欣瑜強調,168斷食只是減重工具,不是萬靈丹。若未搭配正確飲食與運動,不僅難瘦,還可能掉肌肉、代謝變差。真正的健康體態,來自於「長期吃對、動對、睡好、減壓」,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受益。

Read More

大腸癌篩檢擴大 半年逾103萬人受檢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國健署自今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為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實施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 依據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千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根據癌症篩檢的分析顯示,今年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其中,女性篩檢人數高於男性,男性篩檢人數為40.2萬人,女性為63.5萬人,國健署特別提醒男性民眾,努力工作打拼之餘,也請多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是守護健康的最佳方式。 依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以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死亡率。若篩檢結果顯示疑似異常,民眾勿驚慌,應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息肉,經切除可有效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而早期大腸癌經過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雨中華西街的清湯瓜子肉

■陳威宏 在確定下個學年度終於能卸下行政職責,回歸班導師崗位的那一刻,我總算放下了這些日子懸在半空中、搖搖晃晃的那顆心。沒有取裝宛如寡欲修行的學校營養午餐,即使天空下著雨,我仍決定走出校園,接軌自己的心靈頻道。 我繞去龍山寺還願。在觀音佛祖的面前,虔誠雙手合十,向祂訴說日前祈求的願望如今皆已實現。隨後,我又翻出手機APP日記清單,將逐日累積的新願望一一唸出,確認自己未來的方向。另在後殿感謝大魁星君,賜我無限靈感,寫就詩集《夢之貘對我說》並付梓刊行。結束後,我再徒步漫行,朝久違的華西街前進。 午後的華西街還不到夜市營業時間,人影稀疏,行者多是當地生活的長輩,有的緩步踱行,有的騎著小綿羊輕巧穿越過行人身旁。沿街拱廊為我遮蔽了雨水,卻擋不住烏陰天氣帶來的懶散。偶爾有三三兩兩的年輕人經過,拿著手機東張西望,好似臉上正寫著「我是自由行遊客」等字樣。 對他們來說,我的臉上也寫著相同的字嗎? 可是只要踏進華西街,我的內心便有難以言喻的觸動,彷彿開啟了一道時光暗門。那屬於八、九0年代的青少年記憶湧然上心頭。猶記得痘痘密布臉頰,正值國中青春期的我,有滿滿的容貌焦慮。雖然認命吃了皮膚科診所開的藥,實際上傷了肝,痘頰卻是不動聲色。當時,只不過認知了一句「吃蛇肉可以清火解毒」,爸媽便帶我來到華西街「以毒攻毒」。 小酒杯裡不知是蛇血,還是蛇膽汁的透明液體,還有一碗像清燉雞湯的蛇肉湯。可能是我年紀太小不懂得怕,抑或愛吃美食的我們家,桌邊點上一道菜,總是稍有遲疑便會被其他人吃光。因此,不到五分鐘內,湯匙起落一陣,每個人僅僅分到了兩三口蛇肉湯,還來不及說出真正的滋味,就留下了空碗的悵然。 動保觀念還沒茁壯的歲月,容許這麼一段光怪陸離的體驗,刻進了我老臺北的記憶。一攤一攤的蛇肉湯老店,不知不覺自歲月銷聲匿跡,更替成腳底按摩店和越式洗髮廳。如今,我來到這裡的理由是「小王煮瓜」。 每次造訪,必然要喝上一碗的是「清湯瓜子肉」。看似簡單兩樣主角:屏東日光牌醬瓜與肉羹,在清湯裡悠然共舞。小小一碗,肉羹卻分量不少,湯頭喝起來清甜,令人十分滿足。很難想像常以麥當勞速食裹腹的我,其實小時候最愛醬瓜、蔭瓜這一類傳統漬物。 若是將醬瓜拌進白稀飯裡,就算沒有肉鬆與花生,我也能稀哩呼嚕地嗑掉一大碗。想著,一邊與阿公阿嬤吃飯,一邊看電視綜藝「天天開心」的日子,不知怎地,也這樣稀哩呼嚕地流逝掉。我們好像只能透過吃臺式家常料理,去一點一點找回來。 再來建議享用主食「香菇魯肉飯」。嫩軟的香菇清爽宜人,點綴其間,我認為最是魯肉飯讓人吃不膩的關鍵。另外,我還搭配相當入味的滷白菜、筍絲,滿滿一桌醬油大地色料理,豐富的滋味著實令人佩服,使我這個對魯肉飯沒有熱愛的人,也認真想著下次要帶朋友來這裡回味。 「小王煮瓜」是在樸實歲月中執著自己,因此成就了不凡。同時也讚其幸運,讓世界看見它的光彩。而我,願意再次回到班導師崗位,就像還沒被米其林指南必比登發現的小店,繼續誠摯熬煮寫作的詩心,迎向教學二十年的里程碑。

Read More

〈中華副刊〉關於肉圓與涼圓

■小令 從小住在文山區的景美一帶,距離景美夜市近,出門十分鐘就到。景美夜市的場地在白天是市場,大多數的攤位在中午收拾結束,傍晚時則有不同的攤販登場,變成夜市,大多以小吃為主,這樣一來,從頭逛到尾,可品嘗到很多攤位的特色。 不知為何,父母很愛吃肉圓。我對於非米飯或麵類的主食初體驗,來自肉圓。母親有時在假日的午間,不想煮飯,就會蒸肉圓替代正餐。當時我年紀小,只喜歡吃肉圓的內餡;肥瘦恰到好處的肉餡飽含香脆的筍乾丁,油香、筍香、肉香的搭配,吃得我滿嘴說不出話。 偏偏討厭肉圓的外皮,很容易撐飽,有時我偷偷把皮放回電鍋,拿新的肉圓繼續吃內餡,只吃內餡就飽的我也不管外皮,直到被發現暴露在空氣中的外皮,早已乾硬到味如嚼臘。完全忘記電鍋裡還有「空皮」的我,也是等到家人發現責罵後,才不甘願地吃掉外皮。 成年後,家裡很久沒有肉圓代替偶爾的假日午餐。我也未曾問父母,為何不再買一整袋的冷凍肉圓當作小點心。當我獨自一人或跟朋友去逛景美夜市,經過幾間肉圓與四神湯組合的店家,也沒想過要尋找童年吃到的口味與記憶。 肉圓無法邊走邊吃。年輕的我,排斥坐下來吃美食的原因,單純覺得會減損逛夜市的節奏或樂趣。另方面,從小吃肉圓的挫折感極大,原因是圓形的外皮,咬開的開口越大,裡面內餡的重量總是會沉重到,我好不容易夾到嘴邊,不是皮滑掉下去,就是肉餡掉出來。每次吃肉圓,我都習慣先吃掉內餡,心滿意足後,再去面對空蕩的外皮。 對於容易滑來掉去的肉圓,很難吃得優雅。直到我在職場認識一位同事,是彰化人,我們約好去彰化玩,剛下火車的我,第一站就被同事帶去吃道地的「肉圓」。 同事說他們家只吃這間,因為最好吃。沒想到肉圓一上桌,我完全不知眼前是何物。餐具是小竹叉(傳統餐廳用來吃水果的那種),碗裡的肉圓淋上了稠稠的粉紅醬料,醬料底下的肉圓居然是我沒有看過的另一種外皮。小時候吃過的外皮是有點半透明、有點厚度、會晃動的那種,且充滿嚼勁。 眼前的肉圓外皮,竟是有點滑嫩的漿感,顏色偏米白,口感差異非常大,幾乎是軟的。內餡的比例很不一樣,瘦肉比肥肉多,增添扎實感,彷彿肉丸外包覆柔軟麻糬。 來到彰化,意外開啟一趟肉圓之旅,且發現有些店家還會稍微炸過外皮,微脆的口感,外酥內軟,每一口都令人上癮。我頓時對肉圓的「外皮」改觀,重新品味肉圓,不再將內外「分開處理」。 然而,不久後的人生機緣,讓我接觸到素食的生活方式,某一天,我也搬離景美,很少再回景美夜市逛逛。因為吃素的關係,我也驚覺往後很難在夜市覓食,除了甜食之外。 前陣子,我碰巧經過夜市附近,隨意繞繞,從某一個巷子切進夜市的小路,轉角處有一攤在賣「涼圓」。我在國中時曾買來吃過,是一位老先生顧攤。 眼前,攤位上換成一位年輕人,身旁還有位老婦人在幫忙備料。看著涼圓,半透明的外皮,各種口味與顏色的內餡;我的情感很中性,沒有特別喜歡或懷念,有趣的是,腦中竟浮現肉圓與眼前的涼圓重疊。我不假思索買了一小袋,拎去集應廟旁細細地吃著。

Read More

翁運動強度>修復力 加速老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位60多歲男性每天清晨跑步5公里,飲食清淡、不菸不酒,自認健康。但在功能醫學檢測中,卻發現氧化壓力指標異常,顯示體內自由基累積過多。深入了解後發現,他的運動強度超出修復能力,長期下來反而造成細胞損傷。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一些健檢客戶表面看起來健康,也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但實際上身體長期處於高壓與氧化壓力累積的狀態,導致運動後容易感到異常疲勞,甚至恢復速度比以往更慢。 這類情況不一定是訓練不足,而是身體「修復力」尚未恢復的情況下被持續運轉。氧化壓力雖然不像疼痛那樣明顯,卻可能已經悄悄破壞細胞機能,加速老化、引發慢性發炎與代謝失衡。 造成氧化壓力的關鍵之一,就是體內「自由基」的失衡。自由基是身體在能量代謝與免疫反應中自然產生的高活性分子,原本有助於調節細胞與防禦外來威脅。 但當自由基產量過多、超過身體清除能力時,就會形成「氧化壓力」,開始攻擊細胞膜、蛋白質與DNA,悄悄引發老化、慢性發炎與各類疾病。 除了劇烈運動外,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也會加劇氧化壓力,包括:長期睡眠不足會使身體失去修復窗口,讓自由基難以被有效清除;高糖、高脂與過度加工飲食會加速糖化反應與脂質氧化,提升氧化傷害風險;如空氣汙染、重金屬、塑化劑與某些不當使用的中草藥、藥物濫用等環境毒素,都會增加自由基生成。 此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刺激皮質醇與發炎因子升高,間接提升氧化指數;抽菸與過量飲酒則是體內氧化壓力急遽上升的催化劑,為最顯著的氧化來源之一。 預防氧化壓力,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同時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不能單靠一時衝刺補充幾種營養素,需以整體生活型態調整為重點。 顏佐樺表示,從功能醫學的角度看,預防老化應著眼於作息、營養、壓力與運動的整體平衡。身體的修復能力,正是衡量這些習慣是否有效的關鍵。透過飲食與睡眠的優化,加上科學檢測的調整依據,能將氧化壓力轉化為可掌握的健康指標,而非僅只是老化的推手。

Read More

阻塞型呼吸中止症 吵到太座睡不著

醫師陳柏呈提醒,呼吸道出問題,透過正確的診斷與個別化治療,可以改善打呼。(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近日,一名30多歲的男性因「吵到太太無法入眠」,經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呼吸道出問題,透過正確的診斷與個別化治療,打呼真的可以改善,不只是自己能睡得好,也能讓家庭健康又安心。 慈濟醫院表示,打呼不僅影響身邊的人,也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呼吸中止造成的缺氧,是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失智等慢性病的重要病源,及早找到原因就可及早重拾神清氣爽的健康生活。 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柏呈指出,呼吸有聲音代表氣道不順,不順就表示有阻礙,而阻塞的地方就可能會有呼吸中止發生。當氣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中斷,體內氧氣濃度會快速下降,進而造成器官慢性缺氧,對心血管、腦部、身體器官等都是長期威脅。 陳柏呈提醒,如果自覺睡到一半呼吸中斷驚醒、悶氣感,白天容易疲倦、精神不濟,或是醒來頭痛、口乾,情緒不穩,甚至枕邊人頻頻反映被吵得睡不著,都建議趕快就醫。 陳柏呈表示,目前配戴持續性正壓呼吸器可以有效維持睡眠時氣道通暢,改善日間嗜睡及長期心血管風險,是成人治療首選。當然不只有呼吸器可以幫助病人,生活作息的改善包括飲食控制與減重也很重要。 陳柏呈表示,人體的各項機能環環相扣,呼吸中止對身體最大的危害即是「缺氧」,長期讓身體處於缺氧的狀態,造成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緒波動和憂鬱,進而造成器官慢性的衰竭,引起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或失智等等,嚴重甚至會引起猝死,千萬不能大意。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夜市牛排

■潘家欣 夜市牛排是無法複製的,我終於明白。 小時候的夜市還不如今日人潮洶湧,最記得的其實是燈。一見夜市的暈黃燈光燦爛,就覺得血管裡屬於夏天的熱都騷動起來。夜市的強烈鹵素燈照得一切閃亮如白晝,柏油路都變成銀色,地面上很多垃圾,散落著空吸管套、筷子套、粉紅色的衛生紙團,有時候,還會眼尖撿到一元的零錢。 逛夜市,當然是要吃牛排,牽緊大人的手,用聞的一路聞過去,經過炸熱狗和番薯球的甜香,然後找到肉味最濃重最噴香的牛排熱炒區。攤上幾張橘紅色的折疊方桌,邊緣被曬得都有點褪成桃粉色。爸爸去拿點單,媽媽趕緊推我們去佔位子,椅子是白鐵製的圓凳,坐下去屁股冰涼。 最期待的餐包,沒多久就會隨著刀叉送來。餐具刀叉包在餐巾紙裡面,媽媽必定先把美耐皿碗和刀叉全部都用粉紅衛生紙擦拭過一次,說這樣比較衛生。用叉子叉起餐包吃,奶油小餐包咬開來要小心,裡面包著一小片滾燙的鹹奶油,咬開就會滴下來燙到舌頭,趕緊喝一口冰紅茶,邊喝邊把塑膠杯的邊邊咬爛、咬扁,冰紅茶就是裝在塑膠杯裡面喝最好喝,喝完了要趕快再去加滿,不然空杯子會被風吹飛掉。奶油玉米濃湯撒很多黑胡椒,用鐵湯匙小心地舀取上面涼掉的湯來喝,洋蔥碎熬成透明狀,甜玉米粒和黑胡椒一起咬,啵啵作響,粉紅色的火腿片也很好吃。 牛排上來了,爸爸教我和弟弟們把餐巾紙抖開,整張擋在面前,避免牛排揭蓋時熱油噴到眼睛裡。一揭開蓋,鐵盤立刻嗤嗤吒吒地大響起來,澆淋的黑胡椒醬和蘑菇醬吱吱冒著濃稠的小泡、半熟荷包蛋的邊緣也冒著泡、鐵板麵和三色豆噴著大煙。我很想看牛排,但總被餐巾紙遮住視線,只好兩手拉高餐巾,從旁邊偷看,用餐巾擋臉的動作,形成我後來吃牛排很重要的一個儀式,長大以後上餐廳,牛排都是完美地放在高雅預熱的瓷盤裡端上來,嫻靜乖順,我抖開了餐巾紙就不知道要幹什麼才好了。 等牛排不吱吱大叫了,小孩就被獲准放下餐巾紙,把餐巾紙平鋪在膝上。開始吃肉,點牛排餐,母親一律是要全熟的,所以很不好切。想起來我媽其實頗信任我們小孩子的手勁,我和弟弟都是自己用刀,不過或許也因為鋸齒牛排刀很不利,要鋸很久才鋸得下肉來,一小塊一小塊塞進嘴裡,一邊咀嚼,肉汁一邊慢慢地湧出,充盈在兩頰,啊,真的好好吃。 桌上還擺著紅人牌A1牛排醬和 B.B辣椒醬,各加一點,鹹中帶辣,拌著麵吃,不知不覺就見了底。鑄鐵盤裡只剩些許醬汁,那盤子鑄成一頭牛的模樣,而現在,牛的肚子已經空蕩蕩安靜下來了。而吃飽的小孩子就立刻吵鬧起來,要去玩彈珠台,要去射飛鏢,白鐵製的圓凳子已經坐不住了。 彈珠檯玩完了,射氣球、套圈圈,又回去看看拍掌就會自動叫的塑膠鸚鵡、地上的發條小狗汪汪轉圈、壓模沒壓好的彩色蜥蜴和嚇人的塑膠蟑螂,媽媽不准我買回去。如此走到了夜市的末端,最後面還有幾個攤位沒租出去,稀稀落落賣著一些女性內衣、褲子。 沒有足夠的燈,這才感覺夜的重量。沒什麼好玩了,夜市之旅結束,拿著玩具滿足地走回家,撲在臉上的熱風,已經變成了涼風。 長大以後自己煮菜,我會買很好的肋眼和菲力回來,用日本鐵板去煎,煎出內裡粉嫩外殼焦脆的完美肉質,不過,那終究只是牛排,不是夜市牛排,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