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第二天,沒有人死。」──閱讀喬賽‧薩拉馬戈《死神放長假》

文/沈默 畫/紀宗仁 如果說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是定義大師,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是結構大師,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是無限大師,那麼喬賽‧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對我來說,無疑是如果大師,《盲目》(1995)是如果某一天有大量的人莫名的瞎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里斯本圍城史》(2001)則是如果校稿人把史實記載的「是」改成「不」歷史會變什麼樣,而《死神放長假》(2014)更狂了,如果死神罷工了,死亡的事實被暫時停止以後會是什麼樣呢?是不是該國度的人就獲得了永生不死? 小說的開頭是石破驚天的「第二天,沒有人死。」其強度與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百年孤寂》(1967)的「許多年後,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在面對執行槍決的部隊那一刻,憶起了父親帶他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午後。」、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1979):「你正準備閱讀伊塔羅‧卡爾維諾的最新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列夫‧托爾斯泰(  )《安娜‧卡列妮娜》(1877):「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蛻變》(《變形記》,1915):「某日早晨,古瑞格‧參薩自不安的夢境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蛻變成一隻陰森巨大的害蟲。」足以相比擬。 如果永遠無人死去,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這是人類進入了天國嗎?薩拉馬戈很快就顯現了他驚人的想像力與寫實能量,舉凡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哲學等人類文明領域,全數發生劇變,於是我們不得不會發現,這根本就是地獄。一旦人不死,許多現行制度都會遇到問題,醫院該如何消化那些越來越多活死人呢?保險公司該怎麼應付保單呢?將完全沒有任何收入的喪葬業該何去何從?教會的麻煩也很大,究竟死神與上帝哪一個更有力量? 薩拉馬戈藉由神奇的設定,帶領我們深入思維、感受、探索不死國度的恐怖,剛好對倒於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的《人類之子》(2006)──這部電影反過來提出:如果人類再也無法生育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恐怖模樣呢?所以電影開頭出現的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十八歲少年如何成為背負人類過多關注的明星,而他的死去儼然末日一般地重擊所有人。《死神放長假》和《人類之子》都企圖翻覆人類的生死觀,去追索更生命本質的問題:何謂生死? 《死神放長假》有三個主要的死之變異,首先是死神忽然不幹了,直接休息七個月,於是所有人都不死──但這個不死並非好事,因為很多病危者抑或發生交通事故的人全身都血肉模糊,即便現代醫學回天乏術了,但他們總是不死,吊著一口氣,也就對家庭、醫療體系造成長期的養護問題。而死亡只是被隔離在國度外,只要越過邊境,到另外一個國家,這些將死者依然會死,也就發生了有人私運自家人到國境,甚至讓黑守黨趁勢擴張,經營送死生意,海撈大財。 其後死神復工了,但她又帶來了新的變化,每個死期將至的人都會收到一封紫羅蘭色信函,預告一星期後將喪命。好了,這又產生另外的社會問題,人究竟該怎麼面對自身的死?反應又會是什麼呢?薩拉馬戈在小說中為我們一一指明。 《死神放長假》的第三變奏是死神發現有一封死亡預告信寄送失敗,而且她再投遞出,仍舊會被退回。這就讓死神大為不滿,於是無所不在的她就無形地現身於大提琴樂手的家中,密切關注無論才華或相貌都平庸的此人究竟有何本事,且直接化為人類女子靠近他──原本是要送死亡通知給他,最終卻與他墜入愛河,共度良宵後,死神用一根平常的火柴(是的,不是運用神力直接讓火焰吞食)點燃了死神的最後通告信,勾銷了大提琴手的死期:「死神回到床上,用兩隻手臂摟住男人,不明白自己是怎麼了,從不睡的她輕輕闔上眼皮。第二天,沒有人死。」小說的最後一句跟開頭的第一句是一樣的,但意義完全不同,一個是對人類的咒詛,一個卻是充滿了愛與祝福。 這裡的死神也就像文‧溫德斯(Wim Wenders)的電影《慾望之翼》(1987)裡那個愛上凡人的天使,拋棄了不朽,變成擁有肉身的人,從黑白世界踏入了彩色繽紛的世間,愛情也就誕生了。 《死神放長假》如樂章般變換旋律,但主題都是對人類的反思,而薩拉馬戈以小說為大提琴,拉出對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音樂的致敬,連死神都能感動,「文學似乎與音樂一起生活在最完美的和諧之中,和諧本來是戰神阿瑞斯和愛神阿芙蘿黛蒂的女兒,現在則是和弦的科學。」我以為,《死神放長假》是薩拉馬戈從死亡深處煉出、人類隱隱然超越了上帝與死神的禮讚之歌。

Read More

〈中華副刊〉稻香

■每真 決定獨旅,目的地,台東。從台南坐火車經過南迴,享受著無邊際的藍,其實心中最掛記著是那金黃色的氣味。金黃稻浪,心裡還沒靠近就聞到稻香,清雅芬芳。夏日炎炎,我在池上,騎著租來的電動腳踏車,乘著微風,循著田中的道路穿梭,享受這片金黃香氣,半百的我,告訴自己每年都要來一次追尋金黃色的溫暖及香氣,它總是迷人,且扣我心弦。 我真的那麼愛稻香嗎?事實上,我曾那麼恐懼稻子的氣味……。 在貢寮的農村裡,每次的收割期,兄姊們彎腰在割著一株一株的稻子,約十五株堆在一起,念小學的我用雙手環抱著一大欉稻穗,快步趨前拿給父母打榖,打穀聲隆隆作響,是收割的奏鳴曲,有奏著父母親收穫的喜悅,但我,是好逸惡勞的。剛開始,我常被稻榖細毛蟄傷,腳在田裏,踩著灰棕色的泥巴,常折返跑,跑來跑去,有時需要很用力才能跑得動,汗涔涔滲濕了衣服,日頭又貼心的將它晒乾,我們重覆著收割打榖的動作,將一畦畦的金黃稻田順利征服了。稻穗脫榖後,稻田的風光像極了剪完頭毛的小綿羊,輕鬆可愛。 年復一年,每有二期收穫,有好幾次,當綠油油的稻子在開花時,我的皮膚就不自覺的癢起來,汗水就在心裏滴了幾滴,假想敵在心中演練了好幾遍。雖然知道,父親是個腳踏實地的農夫,雖然知道父母養育八個兒女的辛苦,雖然知道下田收割是不怎麼有錢的農夫之子的宿命。但,每半年維持一週下田的收割期,總是讓我筋骨痠痛,皮膚叛逆。有好幾次想了許多理由及藉口要逃離這個勞動稻田場,但都被眼明手快的稻田作戰指揮官——媽媽,識破而就範,我只能乖乖服從。在田裏跟著家人們奮力作戰,一家十口,戴著斗笠,穿著乾淨的長衣長褲不久,泥巴就自動不規則的黏滿衣服,在田裏,任憑筋骨敲打,皮膚跟我頂嘴,我都忍著,忍著……。 有好幾次,幾個開車的都市人,拿著相機拍著我們正在收割的農村圖,我心中不是甚麼好滋味,想著:「這有什麼好拍的?」但看著他戴著墨鏡,開著白色轎車,心中也羨慕起來……。 而這一愰也過了二十多年,終於在我二十七歲那年,老農夫婦兒女各有自己的職業,無暇返家協助務農,夫婦倆終於決定鳴金收兵,不用在田裏作戰了。 時隔二十多年,我望著池上的金黃稻浪,稻子的香氣,自然而然的跑到我的嗅覺中,那種香,是帶有甜味的,是苦盡甘來的甜,在腦海及心中的往事刻痕,我的筋骨柔和,皮膚光滑自在,享受著在陽光下,金黃色稻穗帶來了甜美,也想起了在天上的稻田指揮官那大桑門,想起了農夫老爸扛著稻穀包帥氣的模樣,眼角濕了,但嘴角卻揚起來了。

Read More

〈社論〉從七股到大樹,綠能禍害真愛台灣?

  大樹和山黑色光電板已盤據大片山坡地,而且距離村落僅約一百公尺,村民擔心爆發土石流恐怕並非杞人憂天。(中央社) 高雄市大樹區和山光電案違規濫墾山坡,把一片綠色樹林剷成童山濯濯,儘管中央相關部會和高雄市政府做出處罰、終止開發,但現在逐漸逼近颱風季,住在光禿案場底下的居民擔憂重蹈小林村滅村悲劇。此案是民進黨政府躁進推動綠能政策九年多來,又一件為了環保嚴重傷害環境的案例,台南、屏東、花蓮等地都爆出綠能開發陳抗案件,這些還不包括一拖拉庫官商勾結、貪汙賄賂弊案,民進黨絕對難辭其咎! 大樹區和山光電案,雖然是最近才因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領銜連番追擊下才爆發開來,但該案早在二0二二年年底已獲內政部核准開發。根據媒體「上下游」深入追查,這塊五十一公頃的案場推估有四十六公頃用於設置光電,「範圍在四級坡(坡度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以上逼近百分之五十三,地形相當險峻」,而該案場土地屬於台灣自來水公司所有。經過兩年多的開發,黑色光電板已盤據大片山坡地,而且距離村落僅約一百公尺,村民擔心爆發土石流恐怕並非杞人憂天。 近期此案引發廣泛關注之後,雖然高雄市對該案處以終止開發的「極刑」,但仍留下若干待解之謎。其一,民進黨政府推動綠能雷厲風行,台水是否因此受壓釋出土地?其二,當地居民抗爭兩年,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前後會勘十四次,還發現該案開發與原核准不符,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青山砍成荒山、對村民的威脅一天更勝一天?其三,政府對該案裁罰百來萬元,相較於數十億元的開發成本、每年四億多元營收,對業者根本不痛不癢,政府拿不出更有效的辦法來愛台灣? 當然,細數下去,該案還可揪出更多疑點;但高雄市政府自豪於AI監測森林,還容得了該案大喇喇地把一大片山林剃成光頭,更是不可思議。然而,回顧過去幾年民進黨不惜破壞生態環境也要狂推綠電,和山案卻又不令人意外。 若說為了「非核家園」破壞生態環境,蔡英文選前的「藻礁永存」當推第一大笑話,環保團體自此發現小英的承諾如浮雲,風一吹就過去。賴清德的本命區台南市七股區更是光電重災區,當地面積一點一萬公頃,就有將近兩千七百公頃被公告為「漁電共生」區,再加上鹽田、台糖地等等,整個七股竟有三千三百多公頃光電區,搞成滿地都是小太陽,農地、魚塭破碎化,當地居民、漁民、農民只能屢次走上街頭陳抗。 強摘的瓜不甜,民進黨眼裡滿是光電、風電,草率行事的後遺症就是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台灣西到台灣東,都不乏綠電災區。根據太陽光電系統公會估計,台灣要達到裝置四十GW光電的目標,「只需要一個台北市大小的面積」,此話看似雲淡風輕,但地狹人稠、日照熾烈的台灣承受得了一整個台北市的光電板帶來的衝擊嗎? 從雲林口湖、台南七股到屏東沿海、花蓮鳳林,光電傷害的是土地和生態,居民、漁民、農民苦不堪言。尤有甚者,台鹽綠能光電弊案陳啟昱遭求刑十二年,前台南市經發局長陳凱凌光電弊案遭起訴…,從二0二一年初到去年九月,因綠能涉及的貪汙賄賂、敲詐勒索等等不法案件,已達六十三案、九十一人遭起訴;甚至,還有槍擊殺人案也疑似因光電利益擺不攏而起。綠能本無罪,卻有這麼多罪惡是因綠能而起! 民進黨口口聲聲愛台灣,看到打地鼠般不斷冒出的光電弊案,就用實際行動來愛台灣吧!

Read More

醫學系招生 維持每年1300人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增額引發爭議議,醫師公會全聯會、各縣市醫師公會、基層醫療團體與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等醫界團體發聯合聲明強力反對;行政院三十日開會確認醫學系招生,含教育部、國防部核定的招生名額,維持每年一千三百人。而清華大學、中興大學與中山三校後醫系的名額,仍待醫學教育會與全國醫學院校校長會議討論後才能決定。 教育部日前同意當初以公費生名額設系的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二十三名調增為三十五名,使得醫學系招生名額可能從一千三百人爆增,已逾原有總量管制原則,醫界近日不斷抗議教育部未經與各方協商就增加醫學系錄取名額。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召集衛福部長邱泰源與教育部長鄭英耀協商醫學系招生總名額,會中確認每年錄取之醫學系學生以一千三百人為上限,且此名額包含由教育部與國防部核定招生數,且醫學系招生名額的調整,須經醫學教育會與全國醫學院校校長會議討論並取得共識後,才得以調整。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衛福部的立場與醫師團體一致,主張醫學生招生總名額不應突破一千三百人上限,當前醫師人力問題核心在於分配不均,而非總量不足,這也是衛福部目前關注的重點,政府已推動包括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與偏鄉照護計畫等多項政策,改善偏鄉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聲明指出,堅守一千三百名額制度並非為醫界自身利益,醫學生教育資源本就有限,過度擴充將嚴重壓縮教學品質、增加訓練負荷、衍生其他醫事人力問題,最終導致醫療品質受影響,造成政府、社會與醫界三輸局面。 周慶明表示,依據國衛院對醫師人力評估研究,目前醫師總供給已足以支應未來需求,重點應在人力分布與誘因設計,而非盲目擴招。未來有關醫學系設置、招生規劃與人力政策研議,應正式納入醫界、醫學教育團體與醫學生代表等共同討論。

Read More

王浩一遽逝 李遠、黃偉哲致哀

作家、文史工作者王浩一離世,文化部長李遠、台南市長黃偉哲、文化局都表深表哀悼與感念。(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作家、文史工作者王浩一二十九日驚傳辭世,享壽六十九歲,文化部長李遠、市長黃偉哲同表哀悼,更讓人不捨的是,其母五天前也仙逝。台南市文化局表示,王浩一一生筆耕不輟、著述豐美,對台南及台灣文化挖掘、保存與推廣,不遺餘力,遽逝是台南文化界乃至全台文史領域一大損失。 南投人的王浩一,從成大數學系畢業,原在外商公司工作,四十歲後投入文化工作,二十五年前,毛遂自薦其為台南許多古蹟所製作的電腦繪圖及文字內容介紹,出版《台南舊城魅力之旅》,創作範疇涵蓋古蹟建築、歷史筆記、飲食文化、節氣民俗、旅行地誌與熟齡哲思等領域,出版著作超過二十本,並擔綱公視《浩克慢遊》節目共同主持人,結合行腳與文化敘事,曾兩度獲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 《台南舊城魅力之旅》是王浩一踏入文史研究的重要書寫作品。(記者林雪娟攝) 李遠透過新聞稿表示,文化部徵選「百大文化基地」時,王浩一是評審委員之一,李遠回憶,還記得當時邀請王浩一擔任評審時,已經到台東都蘭居住的王浩一一口答應。在評審過程中,王浩一多次發言,相當關注台灣多元文化議題,並積極主張文化基地應該包含原住民部落文化、眷村文化等深刻的內涵。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王浩一文字風格兼具深度與親和,筆下的台南,是一座充滿香氣、歷史與人情味城市,無論是古廟香火、巷弄老樹、或市場的果菜與地景,總能以溫厚語調細膩描繪,讓人感受土地的靈魂與文化溫度,成為文化局重要合作夥伴。 文化局說,擁有多重角色的他,總是以對台灣土地的獨特觀察及關注多元文化,以文字和鏡頭帶領大家看見台灣風土人情的美好與溫暖,其一生為文化燃燒,對台南文化的熱愛與投入,將長存所有人的記憶與土地中,將續推其理念與精神,讓其筆下的台南,繼續在新世代中被看見與珍惜。

Read More

Meta違法 數發部罰1500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數發部三十日指出,因臉書(Meta)不僅涉及臉書平台廣告違法,平台服務管理系統也有缺失,影響深廣,將重罰一千五百萬元,要求三十天內改正,若未改正可連續處罰,這也是Meta第二次被數發部開罰。 Meta回應表示,持續針對出現的問題努力改善,確保平台環境的安全性,並讓用戶清楚識別看到臉書與Instagram上廣告的受益者與出資者。 內政部移送二十三件涉及違法的臉書平台廣告案件,發現根本原因是臉書平台廣告服務管理系統缺失,未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揭露委託刊播者、出資者資訊,數發部五月二十二日才因平台廣告資訊揭露不完全開罰Meta公司。 數發部表示,經調查發現,該平台廣告服務有系統性缺失,違反詐防條例規定情節重大,此次再重罰一千五百萬元。 Meta表示,會持續針對出現的問題努力改善,更會繼續與數位發展部與刑事警察局密切合作,確保平台環境的安全性,並讓用戶清楚識別看到臉書與Instagram上廣告的受益者與出資者。

Read More

供設長照機構 6國有地招標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財政部國產署推動指定長照產業地上權,三十日公告六宗鄰近醫院的國有土地標的,包含新北、雲林、高雄、嘉義各一宗以及台中市二宗,存續期間皆為七十年,權利金底價合計約二億八千六百九十七萬元,公告期間三個月至九月三十日截止收件。 國產署推動國有地指定長照產業地上權公告招標六宗標的,供得標業者設置長照機構,公告期間三個月,九月三十日下午五時截止收件,採公開評選方式,投標業者預計於十月一日得知是否通過第一階段資格審查。 國產署表示,這一批次招標標的為新北市、雲林縣、高雄市、嘉義市各一宗,台中市二宗,合計六宗,土地總面積約一點三八公頃,土地使用分區為住宅區及鄉村區乙種建築用地。 國產署說明,業者投標各宗地上權,因應標的所在區域需求指定應設置長照機構類型,需至少擇一布建(比如團體家屋或是住宿式長照),設置長照機構規模應符合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規定,剩餘空間可作其他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複合式使用。 這次指定產業公開招標設定地上權,是配合長照政策指定設置長照機構類型,招標權利金底價及年息率底價較國產署一般公開招標設定地上權低,權利金底價共二億八千六百九十七萬餘元,地上權存續期間皆為七十年,地租年息率底價皆為三%,其中地租隨申報地價調整年息率為一%。

Read More

內政部公布防空避難指引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內政部三十日公布防空避難指引,說明避難位置選擇、防護姿勢及行動指引等三大面向。避難位置以地下空間優先,若在車上無法離開,應壓低身體至車窗以下;面對爆炸威脅應立刻趴下,並保護頭部。 總統府廿六日舉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議,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全民防空演習七月十五日起陸續登場,預計六月底發布防空避難指引。 根據指引內容,避難位置為地下空間優於地上、室內優於室外;遠離外牆原則,是指避開門窗與外牆,選擇躲在與爆炸源至少有兩道牆的後面;遠離危險物品是指避免靠近易碎物品、瓦斯桶等易燃或可能爆炸物品。 針對不同情境,指引也訂有明確行動準則。當防空警報響起,民眾應優先進入地下室或防空疏散避難設施,若無法及時進入,但身處室內,應遵循遠離外牆原則,避開外牆與門窗,就地保護頭部,並避免位於最高樓層;若在戶外,則應迅速進入最近建築物、涵洞、地下道,採取防護姿勢避難。  

Read More

川普、尼坦雅胡遭下追殺令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中東情勢瞬息萬變,伊朗什葉派最高階教士之一的席拉吉二十九日對美國總統川普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下達追殺令,稱他們為「與真主為敵者」。 紐約郵報引述紐約太陽報報導,席拉吉下達這項伊斯蘭教敕令(即追殺令),呼籲全球穆斯林表明立場。 根據伊朗法律,被判定「與真主為敵者」可能面臨處決、釘十字架和砍斷手腳等極刑或者流放。

Read More

暑假玩翻博物館 集章拿大獎

  暑假到,六館串連「時空探險王」六館集章大挑戰活動,邀請民眾化身探險家,一起翻玩博物館。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暑假到,今夏最刺激有趣的親子探險活動就在台南!由市立博物館領銜,串連市博、南瀛天文館、左鎮化石園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及兒童科學館六大館舍,推出「時空探險王」六館集章大挑戰活動,邀請民眾化身探險家,一起玩轉博物館、集章拿大獎! 文化局表示,博物館不只是靜態展覽場域,更是培養探索力與創造力的知識寶庫,串聯六館資源,今年暑假設計「時空旅行護照集章冊」,讓全國民眾從任一館啟程,完成每館專屬任務收集印章,完成全套即可兌換抽獎券參加抽獎,並設計幸運早鳥獎,鼓勵大小朋友提早走進博物館,開啟屬於自己的一場冒險故事。 市博指出,六館各自發揮特色,從築城祈願、河流創作、化石尋寶到數字推理、明信片寄送與互動積分,讓民眾以最有趣的方式重新認識台南文化與科學底蘊。今年集章獎品豐富,最大獎為iPad 11,還有藍芽耳機、巷仔Niau禮盒組、超商禮券與六館限定好禮包等多項好禮,七月底前完成集章者,還可搶先參加八月中旬早鳥抽獎,抽中早鳥獎者還可參加最終抽獎,驚喜加倍、幸運連連! 除豐富的集章路線,更搭配多場限時主題日,邀請大家在府城試煉、恐龍探險、番薯故事、親子手作與實境挑戰中,邊玩邊學邊體驗,讓孩子在遊戲裡探索知識,創造家庭共遊的美好回憶。博物館不再只是看展,更是一座座充滿互動與驚喜的城市舞台,活動自七月一日起至八月底,讓你玩得開心、學得充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