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秋冬季節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其中致命急症心肌梗塞、中風都是奪命殺手,都與「動脈粥狀硬化」有密切關係,醫師提醒,臨床上發現約有3成心血管疾病患者,膽固醇都在正常範圍內,代表膽固醇正常的人也可能有動脈粥狀硬化的問題 。
動脈粥狀硬化早期可能沒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動脈粥狀硬化就是內皮層生病,且脂肪斑塊持續累積,使得動脈管徑愈來愈狹窄,加上或許長期缺乏運動,肌肉層變得僵化沒有彈性,長久下來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的現象。若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可能導致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結果。
不過,出現動脈粥狀硬化有個先決條件,施奕仲表示,會先經過慢性發炎的階段,發炎因子會導致膽固醇在內皮層開始堆積,逐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因此,如果本身是代謝症候群的族群要特別留意,當出現有腰圍變粗、血脂異常(TG上升、HDL不足)、血壓上升、血糖變高,這些問題都容易造成血管內皮層慢性發炎。
由於動脈粥狀硬化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當情況持續惡化造成血管管徑縮小,嚴重到血流受阻時開始就會有明顯症狀,包含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惡心、全身無力等。
施奕仲說,好的膽固醇(HDL)是體內血管的清道夫,是有益人體健康,如果好的膽固醇偷懶沒有在掃垃圾,加上體內壞的膽固醇(LDL)又是惡霸等級,比起一般壞膽固醇更加惡劣,會殘殺破壞,自然而然就容易形成斑塊。
因一般血脂肪檢查只看得到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的數值,看不出質量,也因此約有3成有心血管疾病民眾,其膽固醇並無異常。
施奕仲建議,可以提早從「動脈粥狀硬化進展分析」等相關檢查中,檢視脂質代謝分析,更能清楚體內潛藏的風險。像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小緻密低密度脂蛋白 (sdLDL) 就是惡霸等級的膽固醇,是造成斑塊很重要的原因,同時還會讓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加速動脈粥狀硬化進展造成疾病。
施奕仲說,如果發現壞的膽固醇特別壞時,除了降低數值,可以遵循醫師指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A、C、E、茄紅素、胡蘿蔔素、薑黃素、花青素等植化素,增強抗氧化能力,有助於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因為自由基就是讓壞的膽固醇變更壞的元兇之一。日常生活中,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腰圍超標、戒菸、養成規律適量的運動習慣、保持正常血壓,都是維持良好心血管健康的好方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