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槍決前的絕命詩》還原歷史

白恐影片《何川槍決前的絕命詩》上線,何川在被槍決前寫下日文絕命詩。(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戒嚴時期台南地區究竟發生哪些白色恐怖故事?市政府文化局近日邀請台南大學戴文鋒教授於YouTube頻道講述〈從失落的宿舍,到被還原的短歌——何川槍決前的絕命詩〉,還原當年四名台南高工教師受難的悲慘故事。 該影片透過施良達導演在人權歷史場址的實地取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所授權提供的官方檔案以及受難者家屬所授權提供的珍貴照片與文物,撥開白恐時期的歷史迷霧,發掘歷史真相。 〈從失落的宿舍,到被還原的短歌〉主要敘述一九五一年發生在台南的「台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案」受難者鄭海樹、何川、何秀吉、黃瑞徵及其家人、難友之間所交織出的悲慘故事。 當時鄭海樹等四人都是台南工業職業學校(今台南高工)的教師,住在學校所分配的進學街宿舍,同事情誼深厚,也有著相同的理想與信念。同案被處十二年有期徒刑的黃瑞徵是何川的妹夫,而被判死刑的何川、何秀吉、何阿水皆為安平何家同宗兄弟,在同一天遭到槍決,命喪台北馬場町。 何川很有才華,日文短歌詩詞寫得很好,被槍決前他在一本講述三民主義的書中,找一個隙縫的空白處,寫了一首絕命詩。何川將這本書送給與他暫時關在一起的受難朋友江槐邨,因監獄移動頻繁,這本書因此遺失。直到二00三年,江槐邨憑著記憶,請與何川同案、當時被判十年的張大邦,用日文將這首絕命詩重新寫在宣紙上,慎重裱框,送給何川夫人陳素秋及兒子何穎紅留作紀念。 「面帶笑容  舉頭看到東邊天空漸亮的紅色雲彩 黎明前的黑暗  抱起我的屍體吧」,這首日文絕命詩,可以看出何川在槍決前還是想著家人,心中沒任何恐慌、無任何驚嚇,令人感動之餘,也使人增添更多感慨。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校友紀京佑推動台日觀光交流

崑大旅遊系校友紀京佑(左四)在日本任職,工作時協助辦理多文化料理體驗活動,促進南越前町與台灣的觀光交流,獲得當地雜誌《町報》報導。(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旅遊文化系二0一八年畢業校友紀京佑,前往日本福井縣南越前町的觀光營造課任職,進行地方創生、促進南越前町與台灣的觀光交流,深獲賞識,更獲得當地雜誌《町報》報導,介紹他為台日活動的付出及傑出工作成果。 紀京佑在學期間參與推廣教育日文班,也主動擔任語言中心的華語小老師,與日本留學生透過語言溝通加強外語表達能力,並與日生交流台日文化差異,進一步參加語言中心舉辦的日文朗讀競賽獲得第三名。 對日本文化和風俗甚感興趣的紀京佑,心中訂下目標,並在旅遊主任劉靜慧協助下,四年級時通過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遴選,至日本晴海飯店進行一年的海外實習。期間秉持「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充分學習日本職場上熱情有朝氣的服務精神。 紀京佑工作之餘更積極參加日語及文化活動,包括日語教室文化交流,及每月一次的日本文化與日語交流活動,凡事主動創造機會且勇敢表達,讓他在實習時間日文及就業能力大大提升,更堅定未來就業方向。 透過在學的課業理論與實務結合課程,奠定了紀京佑向海外發展所需的語言基礎及相關知能。畢業後遠赴日本就業,他曾在株式會社MATCHA / MATCHA Inc.會社(日本線上觀光旅遊雜誌)擔任兼職記者,現在則於日本福井縣南越前町從事地域振興協力隊的工作,促進台日交流和協助觀光客翻譯。 紀京佑也經常利用假日舉辦異文化料理教室等文化交流活動,雖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旅遊業大受打擊,但他改以線上方式舉辦交流活動,順利加深台日間的交流,因而吸引南越前町的《町報》報導。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運動嘉年華 11項展演力與美

市長黃偉哲體驗「運動嘉年華」陸上風帆操控。(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體育處、台南市體育總會二十四日在台南市體育園區舉辦運動嘉年華,市長黃偉哲與市民共同享受嘉年華歡樂氣氛,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讓生活更加豐富精彩。 黃偉哲表示,配合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育日多元體育活動」,運動嘉年華結合運動展演及體驗,讓民眾盡情享受運動樂趣,學習正確的運動要領,達到全民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目標。 台南市體育總會理事長吳志祥指出,黃市長大力支持台南體育發展,這幾年顯現成果,南市在一一0年全運會勇奪二十五金二十三銀四十一銅,總計八十九面獎牌,寫下縣市合併以來總獎牌數最多紀錄,不少單項運動重返榮耀,也締造奇蹟。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這次活動安排十一項運動展演,不僅有體操、健美、拉丁舞,還有拔刀術、武術,展現運動的力與美;運動體驗多達十九種,包含射箭、自由車飛輪、划船、射箭、地面高爾夫、陸上風帆操控,還有電競賽與直播主的實況體驗運動項目,內容包羅萬象,讓各年齡層的參與民眾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 體育處特別串聯「台南i跑站」親子運動同樂會,讓民眾重溫扯鈴、踢毽子、踩高蹺,運動之餘也能回味兒時童趣,還有適合學齡前兒童的PUSH BIKE挑戰。為增進民眾參與熱度,台南市體育總會貼心準備紀念品,完成闖關即可享有好禮,大人、小孩玩得盡興。

Read More

2女直播嗆破X 引爆18人群毆

善化日前一私人神壇發生群毆案,警方於案發後火速逮捕十餘人送辦。(擷取自網路)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為了「破x」兩字,善化兩派人馬大打出手!台南善化區的A女「小俞」在飲料店內網路直播中,與私人神壇王姓團員的邱姓女友互嗆,甚至罵了「破x」,邱女帶男友到飲料店討公道,小俞道歉時,圍觀的李男卻以言語挑釁王男,雙方發生推擠,隨後李率眾到神壇尋仇,導致王男陣營四人輕重傷,警方獲報出動搜捕,先後逮獲十四名嫌犯,依法送辦。 這起鬥毆發生在十月二十日晚間十一點多,主要是稍早小俞在飲料店直播時,涉嫌辱罵邱女「破x」,邱女隨即在王姓男友陪同下,到飲料店要求小俞道歉,當時有人居間斡旋,小俞也願意道歉,爭議原本可以落幕。 但當時飲料店聚集的民眾李嫌等人,卻以言語挑釁王男,指稱人家罵你女友,就這樣算了,王男立刻推了李男一把,後來雙方也都離開現場。 李男對於被王男推相當不滿,帶著十三人前往王男所屬的私人神壇討公道,雙方見面一言不合立即開打,王男陣營寡不敵眾,四人受傷送醫,其中三人輕傷,一人住院觀察中。 警方獲報後,在二十一日凌晨二時許,鎖定帶頭李男身分,當天帶回分局偵辦,並過濾監視器畫面,確認參與神壇毀損、鬥毆案的其他十三人身分。 其他共犯知道警方已鎖定身分積極查處後,二十一日當天陸續全數到案,偵訊後,警方依傷害罪偵辦。

Read More

男師偷吃女師 悍妻嗆閹掉判關60日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一名王姓校務主任遭老婆劉女抓包偷吃校內一名女性代課老師,更意外目睹兩人不僅親密擁吻、上摩鐵。劉女不滿丈夫不忠,三度嗆聲要找黑道將王「閹掉」,這樣的恐嚇話語讓王心生畏怖、對妻子提告。一審法官判處緩刑兩年,但王不服判決上訴二審,二審法官改判劉女六十日拘役、不予緩刑。 劉女與王男結髮十多年,不料升任校務主任的丈夫卻偷吃校內的代課老師,劉女注意到丈夫經常晚歸,還以為是校務繁忙,直至一0八年間於安平親眼目睹丈夫與同校代課老師擁吻,進一步追查更發現兩人上摩鐵開房間,劉女也氣得報警抓姦。 事發後兩人協議離婚,劉女向王怒嗆要找黑道把他閹掉,放下狠話指出這輩子就跟他玩這件事,「白的讓我不滿意,我就找黑的,黑道沒有追訴期」。王以錄音方式蒐證,並且擔心黑道上門「斬情根」,對劉女提告恐嚇。 一審法官認劉女的行為涉犯恐嚇罪嫌,但起因是因她發現丈夫外遇才出言恐嚇,後雙方離婚也互相聲請保護令,依法判處劉拘役五十日、緩刑兩年。王男不服上訴,於二審審理中表示,因前妻威脅每天處在驚恐中,原本平常只穿內褲睡覺,現在都要穿著牛仔褲入睡才有安全感。 案經台南高分院審理,認劉女行為足讓人心生畏怖,撤銷原判並依據劉三度涉犯恐嚇及違反保護令一次,合併判處拘役六十日且不予緩刑。

Read More

〈宗教〉閩臺宮媽祖昇天祭 鄭文燦主祭

閩臺宮昇天祭壓軸由桃市長鄭文燦擔任主祭。(記者陳華興攝)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八德閩臺宮恭祝天上聖母昇天得道感恩祭」於10月24日在大湳公園內的閩臺宮廣場舉行,由主祀媽祖娘娘的閩臺宮主辦,緣起於每年10月登場的「桃園媽祖昇天祭」,過去3年皆由八德區公所主辦,惟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辦。因媽祖可說是馬祖的守護神,相傳農曆9月19日,是媽祖得道升天的日子,閩臺宮及馬祖鄉親為感念媽祖捨己為人、普渡世間的精神,今年閩臺宮自行舉辦「八德閩臺宮恭祝天上聖母昇天得道感恩祭」活動,傳達馬祖人對媽祖的感念之情。 閩臺宮主委陳通寶指出,感謝市府及八德區公所連續好幾年為馬祖鄉親舉辦媽祖昇天祭,發揚馬祖的宗教信仰及美食文化。今年因疫情影響,八德區公所停辦媽祖昇天祭,廟方在符合防疫規範下,於24日小規模舉辦「八德閩臺宮恭祝天上聖母昇天得道感恩祭」,上午由該宮廟委員、各宮廟乩陣頭護駕,舞獅、電音三太子及信眾歡樂移請媽祖金身至廟前廣場,隨後恭請聖母安座,並安排馬祖傳統藝陣表演、乩駕對話及分香來桃園的馬祖各宮廟會香,最後壓軸由市長鄭文燦擔任主祭,八德區長邱瑞朝等長官貴賓陪祭,祭祀大典氣氛莊嚴隆重。

Read More

檢討選罷制度 黃偉哲貼文引熱議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過關,市長黃偉哲在臉書發文為陳柏惟惋惜及加油,並認為未來選罷制度門檻值得思考。不過也引發網友不同議論,有人說對結果「好難過」,但也有人批罷韓時怎麼不檢討,民進黨不能雙標。 黃偉哲表示,「這段苦行,令人感動的是許多堅毅而年輕的腳步,日夜奮力前行。這次跌倒,讓我們更接近故鄉的泥土,更貼近人民的脈動。民主從來不是坦途,坎坷的磨難,都是我們繼續向前的動力。」最後文末並說「加油!陳柏惟,以及,陳柏惟們。」 黃偉哲也在臉書附上一段連結,認為當然要尊重最終結果,但是也希望未來選罷制度有待進一步檢討,這中間過程讓人覺得不盡妥當,必須值得思考。 這篇貼文引發網友熱烈回應,留言逾一千五百則,有網友要陳柏惟加油,也有人表示,不要管外面的酸言酸語,錯誤的法令就要改。 但也有不少留言說,罷免法當初也是民進黨修的、自己努力不夠不要怪制度,也有人虧說不要輸不起,難道「贏了民主獲勝、輸了制度檢討?」不同意見的攻防,也讓這篇文章不到一天內按讚人數達一萬多人。

Read More

黑色太陽大結局收視率暴衝

南宮珉與金芝恩主演的諜報韓劇《黑色太陽》完美收官。(摘自金芝恩IG)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斥資150億韓幣製作、南宮珉刻意增肌14公斤打造的諜報韓劇《黑色太陽》劇情衝上最高潮,大魔王的真正目的終於曝光,正邪最終對決搶下11.4%收視率完美收官! 《黑色太陽》在南宮珉歷經了各種苦難與不斷抽絲剝繭的追查之下,劇情終於進入尾聲,最終反派「白謀士」(劉五性飾) 的計謀曝光。特務韓志赫(南宮珉飾)與劉在伊(金芝恩飾)搶先潛入大樓中,韓志赫浴血奮戰白謀士,劉在伊急中生智喚醒白謀士體內的父親人格,拯救危機。 《黑色太陽》最後一集收視率達到8.8%,瞬間最高收視率更是衝到了11.4%,全劇完美收官。為戲投入120%心力融入角色的南宮珉亦感性落淚道別。金芝恩首挑大梁令觀眾意外又驚豔,發表劇終感想向觀眾致謝。 在《黑色太陽》播出大結局的當天,南宮珉也在IG上傳了自己在最後一集中感性落淚的片段,並寫下「謝謝,再見,志赫」向觀眾和自己的最新力作道別。  

Read More

居家防疫 毛小孩也憂鬱

疫情期間人們和家裡的寵物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也因此產生了不少困擾。(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的疫情自5月爆發以來,歷經三級又降二級,連續本土確診數掛零,政府防疫措施放寬,也讓大家期待解封後的正常生活;不過,長達5個月宅在家,除讓人改變許多習慣外,也讓人們和家裡的寵物(特別是毛小孩)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也因此產生了不少困擾,其中飼主頭痛議題,寵物有憂鬱傾向居榜首。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與iNiN合作,彙整各社群平台、部落格、討論網站等網友話題,分析過去這兩個月以來,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寵物困擾議題,網友討論熱度的前10名,依次為毛小孩悶到變得有點憂鬱傾向、不知道如何讓毛小孩多點運動量、不知道如何長時間和毛小孩相處、毛小孩變得越來越胖、毛小孩越來越不想理人、在家工作總是被毛小孩打斷、毛小孩長時間待在陽台、害怕被隔離而沒人照顧寵物、手機裡幾乎都是和毛小孩的自拍照、小孩會和毛小孩吵架。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丁一賢博士指出,寵物經濟在這幾年成為顯學,在疫情加溫下,讓很多人發現原來自己其實很缺乏與毛小孩相處的知識和經驗。調查結果也顯示,未來與毛小孩相處的議題,勢必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甚至相關課程也會應運而生。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博士認為,由於居家時間變得更長,飼主因為長時間待在家裡,讓這些毛小孩卻展現出和疫情前不同的行為模式。前10名當中,有好幾個議題都和毛小孩的心理狀態有關,若再加上飼主的焦慮感,反映了寵物經濟快速成長下的隱憂,值得注意。 高雄寵物天堂總監楊鴻凱以自己和兩個毛小孩的相處經驗說,疫情期間因為外出不易,當毛小孩調皮或想要撒嬌時,就容易受到飼主責備,而有些毛小孩的情緒也可能是受到飼主的影響,雙方的心理狀態都需要重視,可向專業獸醫諮詢。此外,楊鴻凱強調,寵物的生命不若人那麼長,應該把握和牠們相處的美好時光。 樹德科技大學流通系助理教授陳冠霖博士補充說明,全台犬貓的數量約有230萬隻,快要接近全台灣15歲以下約300萬的孩童數,毛小孩成為家庭重要成員已經是一個重要趨勢,也需要特別注意毛小孩的心理問題。他建議疫情趨緩後,應該要多帶毛小孩外出運動釋放壓力,目前全台有將近60座的寵物公園,都是相當好的散心去處。

Read More

左鎮月食祭 薑黃炊飯吸睛

主廚鍾凱勳呈現餐前小食等特別料理,主食為薑黃炊飯。(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今年左鎮區的月食祭在滿月下閉幕了,留下在地西拉雅四百年來原生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下,所譜出的食物故事,主菜是米食─薑黃炊飯。主廚鍾凱勳將西拉雅的飲食文化與漢族和西方相結合,推出一道道特色料理,讓月食祭閃閃發光。 鍾凱勳表示,今年月食祭地堊祭的主題,是四百年來左鎮在地西拉雅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後的創新飲食,主菜是四百年來西拉雅族的主食米飯,讓大家重新認識米飯在飲食文化的歷史脈絡上的重要性。 主廚鍾凱勳呈現餐前小食等特別料理,主食為薑黃炊飯。(記者張淑娟攝) 其實米食在荷蘭人做新港社文書記載,及到明清時期書寫的側面紀錄,均有提及當時的原住民會用半乾蒸的方式,蒸熟了米再和著水一起吃;後來的漢文化跟在地互動後,漸漸轉換成用大灶跟足夠的水去做飯;到日治時期則精進米品種的改進。 鍾凱勳指出,四百年來的米食不管是品種、烹調方法,都受到不同文化及不同民族不斷進化跟演變,所以月食祭讓米飯與在地的產業薑黃有了新連結。 除了主菜外,還有西拉雅三道餐前小食,分別是肝肉抹醬來搭配野菜的膏蚌鮭、在地蔬食製作的百草膏青醬吐司、及鹿仔葉脆片。小食將過去西拉雅吃生醃的鹿等動物內臟西化,是相當特殊的料理手法,更把以前鹿吃的植物煎成脆片,口味不一般。開胃菜則是在地的破布子滷蕃茄白菜,此道見證台灣與西方食材或西方料理的交流從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