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如玉與福利社

■秋花 恐高的我小心翼翼跨過欄杆攀爬架最頂處,坐在如玉身旁。聊天只是掩飾,真正目的是為了等她賞我一口福利社買回來的零食,看她一口接一口,唇角的餅乾屑與奶油,無限挑逗,我偷偷嚥了下口水。 在那遙遠的國小記憶中,如玉二年級下學期才轉來我們班上。「書中自有顏如玉」,她人如其名,五官細緻,清麗大方,並且家境富裕,唯一可惜的是有嚴重長短腳,邁出步伐,身形便忽高忽低,可惡的男同學喜歡模仿她走路的姿態,繼而誇張大笑。直到三年級,如玉忽然與我熟稔起來,我是她班上唯一的朋友,而我則是為了她的零食。 我偶爾在家也偷偷模彷如玉走路,認為她一高一低的姿態是種與眾不同的美,藉此想像自己同樣秀麗水靈。一陣子後被母親發現,狠狠斥責了一番,才改掉差點養成的習慣。 印象中父親經常失業,新學期學校發的「家境調查表」,大家都說要寫「小康」,我不知道小康的意思,猜想沒有零用錢逛福利社就是小康吧,但如玉怎麼寫呢,我並不清楚。如玉問我:「妳都沒有零用錢嗎?」我害羞的點點頭,為自己的阮囊羞澀感到不自在。家中竹筒撲滿美其名是自己的,但只要父親一失業,它就不需徵詢地被剖半,嘩啦啦的銅板一瀉而出,母親拿走後,我只能偷偷撿拾滾至角落未被發現的小錢幣。 如玉說一支冰棒賣一元,也就是我必須有十個一角。某日大清早,趁著大通鋪上的家人尚未清醒之際,躡手躡腳起身,翻找衣櫥、全部抽屜。母親習慣將小錢往各式抽屜隨手一丟,因之,我憑著印象輕聲謹慎地逐次查看,一面提心吊膽回頭確認是否吵醒睡夢中翻身的母親。找到一角、兩角,在天亮之前終於湊足了一元,我告訴自己這不是偷錢,只是拿走母親不要的小銅板。 我問如玉,甚麼口味的冰棒好吃,她推薦了幾款,我努力用記憶鞭笞味蕾,卻得不到任何答案,於是歪著頭委屈的說:「上次草莓妳沒請我吃,不知道味道如何?」 她問:「妳今天有錢?」 又一次尷尬。我猶豫點了點頭:「媽媽給我的。」說完臉頰發燙。 於是我們兩人一起到福利社,這次我不是如玉的伴遊,不,正確說法,我今天不是福利社的遊魂,我口袋有錢,除了冰棒,還可以考慮其他糖果餅乾,真正體驗到「小康」的喜悅。 某日,如玉的母親到學校找級任老師說話,我看著走廊上俊俏的婦女,眉宇和如玉神似,她筆挺的制服窄裙,腳踩高跟鞋,氣質優雅,與我的母親截然不同。她離開時高跟鞋留在走廊上的跫音,叩、叩、叩,猶如節拍器平穩響亮,那時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漂亮的女生都必須有長短腳。 事後得知,如玉的母親之所以到學校,是為了又轉學。由於雙親離異,如玉跟著母親,只要大人工作調動,她就必須在許多學校間流轉,像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也無法真正交上一個好朋友。我是下學期過完年開學才知道,來不及與如玉道別,也不知道她住哪裡。 天空碧藍如洗,一陣陣微風拂過操場,跑道內的小草迎風巍巍,如今只要在校園中見到欄杆上的小小孩童,便令我想起許多年前,自己曾與一位漂亮女生,一起坐在上面聊天、看雲、吃冰棒,以及她在福利社中忽高忽低的身影。

Read More

流感疫苗4價改3價 估採購700萬劑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決議,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將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將目前使用的4價疫苗,改為接種3價疫苗。疾管署表示,預估將採購約700萬劑。 衛福部指出,目前國內所使用的流感疫苗為4價流感疫苗,有助對抗A型H1N1及H3N2,及B型維多利亞株、山形株4種病毒株,但受COVID-19期間防控影響,B型山形株已呈絕跡狀態,WHO自去年起陸續對南北半球提出建議,將B型山形株自4價流感疫苗成分中移除,調整為3價流感疫苗。 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召集人李秉穎指出,流感病毒B型山形株從2020年以後,已從全世界消失,如繼續用這病毒製造疫苗,病毒卻有從疫苗製造單位與相關研究單位洩漏到社區的危機,可能造成山形株死灰復燃,因此WHO在兩年前建議取消B型山形株疫苗。 李秉穎表示,當時因全世界疫苗廠要改製造3價流感疫苗,各廠都需要調整生產線,會導致供貨不及,所以去年我國仍是施打4價疫苗,待廠商新申請3價疫苗藥證、調整供貨,延後1年而將在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改用3價疫苗。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度流感疫苗預計3、4月公開招標,將視當時取得藥證且有投標廠商進行採購,實際情況要等決標才會知道;至於購買數量,因應65歲以上人口增加,預估將購買約700萬劑,創歷年新高。

Read More

耗時3年 單身女醫收養罕病童

新生兒科醫師王杏安收養罹患結節硬化症罕病兒童,期待更多人了解與關懷結節硬化症。 (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單身的中山附醫新生兒科主任王杏安收養結節硬化症病童柴柴,歷經3年繁瑣收養行政程序,終於在去年成為合法母子,現年6歲的柴柴也在王杏安的照顧下更健康的成長。 柴柴是兒虐個案,罹患結節硬化症與多重障礙疾病,因父母照顧不當,多次住院,罕病更增加安置的難度。王杏安表示,治療過程中被柴柴的天真笑容所融化,萌發母愛,堅信「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當他的媽媽」,跨越血緣與疾病界限決心收養,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形容王杏安是「地表最偉大生物」。 王杏安表示,領養柴柴其實是一個緣分,柴柴在加護病房住院期間是由她來照顧,擔心這樣的孩子一旦到了機構或寄養家庭,得不到妥善的照顧,更希望柴柴可以在妥善的專業醫療和家庭照顧下,永遠保持笑容,於是決定收養柴柴。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主任蔡政道表示,結節硬化症是一種會影響多種器官的罕見疾病,主要因為病人體內類似控制細胞生長的煞車基因TSC 1及TSC 2出了問題,導致神經組織細胞與髓鞘形成不良,於身體多處出現「結節」般的小腫瘤。 雖然這些結節多為良性腫瘤,但如發生在腦部可能造成癲癇、影響智力與身體成長;發生在腎臟可能腎功能低下、出血,嚴重甚至需洗腎;若病灶發生在肺臟,可能導致咳血、氣胸,由於以往醫師經驗不足,很可能將結節誤判為腫瘤,讓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動不必要的手術。 結節硬化症協會常務理事魯賢龍表示,結節硬化症病童因為臉上血管纖維瘤、身上白斑與不定時發作的癲癇,求學與人際交往面對更多障礙,民國90年成立協會,提供病友家屬醫療資源協助及心靈支持。

Read More

運動培養興趣 延緩失智退化

醫師蔡昆翰說,失智症可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初步篩檢。(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78歲李奶奶近期記性越來越差,講過的話一直重複再說,跟她說的話卻很快又忘了,變的很焦慮也常說東西被偷,晚上走來走去不睡覺,甚至於出門卻找不到回家的路。經醫師診斷,李奶奶得了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目前在家人協助下,培養運動及興趣,退化速度延緩,目前狀態良好,大幅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 中榮嘉義分院身心科醫師蔡昆翰表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是已開發國家中盛行率與發生率最高的失智症,以美國而言幾乎占所有失智症的2/3。而行為及情緒問題在失智症患者中相當普遍,常見的如遊走、睡眠障礙、焦慮、抑鬱、妄想及幻覺等。因為這些行為及情緒問題是造成患者危險、與家屬衝突、及困難照顧的主因,所以如何處理這些行為情緒問題是改善病人與家屬生活品質的一大重點。 蔡昆翰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可透過「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初步篩檢,若檢測得分小於2,表示目前沒有明顯失智症狀,建議每年都進行至少1次篩檢追蹤;若得分在2以上,或日常生活中出現對於發生過的事完全忘記、表達或理解能力明顯變差、情緒持續低落、性情改變或失去原有興趣,對空間時間混淆不清等症狀,建議至身心科進一步檢查,早期發現治療,以有效降低失智程度並延緩症狀惡化。 蔡昆翰表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飲食、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如三高、頭部外傷、抽菸、憂鬱等。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預防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

Read More

〈中華副刊〉《詩經》裡的桃花

■梁征 週末,我在家裡閱讀《詩經》,當目光停留在《周南·桃夭》這一篇時,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長廊,與古人共賞那嬌豔欲滴、燦爛奪目的桃花。詩人僅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八個字,便將春天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不僅僅是對新娘美好品德的讚美,更是在字裡行間傳遞出一種喜慶美滿的氛圍。而「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一句,則表達了新娘嫁入新家後,能夠與家人和睦相處,為家庭帶來和諧與歡樂的美好願景。整首詩歌通過對桃樹的花、實、葉進行細膩描繪,展現了一幅美麗而興旺的畫面,頌揚了人性中最純粹美好的一面。這種願景不僅是對新娘的祝福,也是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或擁有家庭的人們最真摯的期盼。 回想起我第一次接觸桃花的情景,那是二十多年前發生的一件小事。當時,我和同事李姐正巧路過施工現場。只見幾位園林工人正在修剪路邊的樹枝,不經意間從綠化帶裡拔出了兩棵看似弱不禁風的小桃樹苗,並隨意地放置在一旁。出於好奇,李姐上前詢問得知這兩棵樹苗不再被需要了。於是,她決定將它們帶回辦公室門前栽種起來。面對眼前這兩株瘦弱不堪的生命體,我半開玩笑地說:「恐怕不出一週它們就會枯萎吧。」然而沒過多久,桃樹上竟然綻放出了滿枝頭粉嫩嫩的花朵,猶如少女般羞澀又充滿生機。那一刻,整個辦公區域都被這份意外之喜所感染,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芬芳,讓人心情愉悅不已。從此以後,這兩棵桃樹以最美的姿態迎接每一位來訪者,成為了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線。 每一種植物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而追溯起桃花的歷史來,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發現了它的價值所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道:「桃花味苦平無毒」,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同時,在中醫理論中還認為其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但除了藥用價值外,更重要的是作為自然界中一抹亮麗色彩的存在,桃花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筆下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年春暖花開之際,漫山遍野間綻放著無數絢爛奪目的桃花,不僅裝點了大地更溫暖了人心。它們用自己的方式訴說著關於生命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 桃花之美不僅僅局限於外表層面,更深層次地體現在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之上。在文化長河裡,桃花被賦予了極其豐富且深遠的意義。一方面,它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以及萬物復蘇所帶來的希望與活力;另一方面,則是對於美好生活及幸福美滿家庭的一種嚮往與追求。如今再次品味《周南·桃夭》,讓我在欣賞其美妙之餘,也能感受到古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和美家庭的不懈追求。

Read More

退化性關節炎 3招預防惡化

不想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藥師邱婷(右)傳授3招自救之道。(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年約40歲婦女春節期間總覺得早上起床時,關節覺得卡卡的,走路時,偶爾還會聽到關節發出聲音,趁著假期結束後趕緊就醫,經醫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醫師建議她趁早從體重控制、運動加上用吃的食物等3招,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達到預防惡化的效果。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藥師邱婷表示,這位憂心忡忡的患者體型豐滿,目測體重過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運動量不足。雖然沒有確診糖尿病,但根據她的體型,推測可能也有胰島素阻抗問題。 她說,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一般會從60歲以後開始出現,但是近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婦人的上述症狀可能致退化性關節炎。 邱婷進一步表示,婦人體重過重,等同於長時間負重。平時運動不足,導致肌肉萎縮,在少了肌肉扶持狀態下,也會造成硬骨的負擔。姿勢不良,例如,三七步、盤腿及翹腳,也和缺乏運動而肌肉量少有相互關係。 至於胰島素阻抗問題,藥師邱婷說,體內胰島素升高除了會降低軟骨細胞的糖分代謝和粒線體功能,使修復能力下降,也會增加發炎因子,加快破壞軟骨細胞速度,最終引發退化性關節炎。同時,也會增加疼痛的敏感度。 邱婷因此建議婦人以下3招,先控制體重,可選擇「168斷食」,幫助脂肪燃燒,提升營養素吸收,降低胰島素阻抗,促進細胞修復,改善骨關節狀況;其次是運動,從事肌力訓練,且選擇對關節衝擊較低的運動方式,如,游泳、健走、踩腳踏車及瑜珈等有氧運動,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降低胰島素阻抗。 再者選擇食物,藥師邱婷說,吃富含膠質、軟骨素的食物,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例如,豬耳、蹄筋、雞爪、豬尾巴、牛尾、貝類等,若擔心攝取過多的脂肪,可改吃植物性的黑木耳、白木耳、海帶、秋葵、山藥。Omega-3脂肪酸食物有助於減緩發炎,食物中最佳來源是深海魚,例如,鮭魚、鮪魚、鰹魚等。

Read More

乳癌轉移新藥新一代ADC 納健保給付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新一代獲健保給付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可以更精確攻擊癌細胞,曾收治一名HER2陽性女性乳癌患者,初診斷時癌細胞已轉移至肺、肝和骨骼,曾接受化療與標靶治療,但癌細胞再度轉移到腦部,幸好在接受新藥治療後,半年內腫瘤未再惡化。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去年底共擬會同意收載含trastuzumab deruxtecan成分藥品,用於HER2過度表現轉移性乳癌第2線治療,及ER、PR陰性且具HER2弱陽性表現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第2線治療,預估每年1172人受惠,今年2月1日正式上路。 乳癌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HER2陽性乳癌患者占總體乳癌約2成,大約4至5名乳癌個案就有1人是HER2陽性。 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彥哲說明,HER2陽性乳癌惡性度較高,容易抗藥性與復發,甚至擴散至淋巴、腦部、骨骼等部位。 根據國際治療指引,以及台灣乳房醫學會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治療共識建議,第1線為標靶治療合併化療,第2線是新一代ADC。 盧彥哲指出,這款藥物就像裝備有GPS定位系統的巡弋飛彈,自2月起正式納入健保,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提供患者更全面治療選擇。 盧彥哲說明,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結合標靶藥物的精準性與傳統化療的毒殺力,精確攻擊標的癌細胞,曾收治一名48歲女性患者,初診斷時癌細胞已轉移至肺、肝和骨骼,積極接受化療與標靶治療,但癌細胞再度轉移到腦部,幸好在接受新藥治療後,半年內腫瘤未再惡化。 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郭晉和指出,過去HER2治療藥物僅針對HER2強表現的癌細胞,無法影響鄰近癌細胞。2月起健保給付的新藥,不僅能攻擊HER2強表現癌細胞,也有機會透過「旁觀者效應」消滅周圍癌細胞,同時在「HER2弱陽性」乳癌也展現治療潛力。 50歲阿芬(化名)是職場女強人,也是郭晉和的病患,2年前被診斷HER2陽性乳癌,積極治療仍轉移,每月自費新台幣20萬元新藥治療,終於病情穩定,醫界樂見這款新藥2月起健保給付減輕患者負擔。

Read More

睡眠呼吸中止症 好發40+

醫師陳俊志表示,40歲以後,有打呼症狀病患最好作完整的檢查,最新的微創鼻部手術,可讓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明顯改善。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40歲竹科工程師從小飽受鼻塞困擾,長期使用鼻噴劑和口服藥物,卻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治癒,加上工作繁忙缺少運動,體重逐漸增加,不僅鼻塞越來越嚴重,晚上還開始出現打鼾,影響睡眠品質,也讓枕邊人夜不能眠。 病患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俊志,經過鼻內視鏡檢查,顯示病患鼻中隔彎曲加上嚴重下鼻甲肥厚,鼻腔空間狹窄,加上睡眠檢查顯示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由於睡眠長期處於缺氧狀態,病患怎麼睡也睡不飽,造成工作精神不濟且情緒易怒。經過醫病溝通,病患接受最新的微創鼻部手術,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也明顯改善。 陳俊志指出,40歲以後,因為代謝變差,肥胖比例會逐漸增高,如果有鼻塞症狀,呼吸道塞住,會是睡眠中止症好發族群。長期不治療,除了鼾聲嚴重影響枕邊人,因為鼻塞長期處在低血氧的狀態,久而久之在缺氧狀態,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會增高。所以,建議40歲以後,有打呼症狀病患最好作完整的檢查。 陳俊志表示,微創鼻部手術可以修正鼻中隔彎曲,減少鼻甲肥厚,術後鼻塞問題幾乎消失,且復原快,再搭配運動和減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狀也明顯改善。微創鼻部手術不影響鼻部結構,鼻樑塌陷和空鼻症等後遺症發生率極低。手術約30分鐘,隔天即可出院。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需要發明一種語言

文/林宇軒 圖/李瑋 太多事情讓我們無法專注,唯一的解法是繼續書寫、繼續閱讀。曹疏影在獲得楊牧詩獎的《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之後,推出了最新詩集《石榴海難》;而以詩寫成的後記當中,曹疏影除了闡釋「為何寫詩」,也以「我需要發明一種語言」展示敘事者我和對話者你的關係。 在詩集的介紹中可以得知,這是一部「在紊亂與夢魘中誕生的詩集」,也是關於「如何留下來,如何繼續」的作品。詩集名稱來自詩作〈血石榴〉,首節寫道:   雞蛋與高牆,站在雞蛋這邊。 人民與政權,站在人民這邊。 弱勢者與強盜(即使再端莊秀  麗),站在弱勢者這邊。 藝術與商人,站在藝術這邊。 創造與官僚,站在創造這邊。   如此可預測的選擇進入到下一個詩節,開始變奏而更富思辨性。整首詩的最後,則收束於我對你的宣告,賦予前面種種的選擇一種指向性:   我想畫一拳血石榴,在這青白  色的清晨 拼好每粒心肉,晶瑩的,我想  偷走你的海灘, 讓你在我的身體上遭遇   一場甜美的海難   撥開石榴的果實,就是一顆顆剔透如同寶石的果肉。這樣的意象搭配「偷走海灘」的想像,成為了整本詩集背後的巨大象徵。 在《石榴海難》書中,諸多詩作在開篇就直接吸引閱讀的目光:〈春藥祭〉的「我賣給死神一塊豆腐」、〈腐〉的「我喜歡畫一顆擺放日久的果子」、〈分解雕塑〉的「我認識一個人,用四十年模仿菌絲的生長」等。我特別喜歡詩集裡關於人際情感的部分,無論是對讀〈給女兒〉的「爬上一架梯∕就只有天」和〈春麗〉的「她的春麗飲了我的春麗的血」,又或者是〈信〉的舉重若和〈棄兒〉的驚心動魄,都讓懷揣的思緒被牽引得張力十足。 除了人際情感,曹疏影也以〈AI史〉觸及最新的議題,甚至將自我加入詩作發揮,以下節錄:   好了 我發明了一副 叫做曹疏影的機器 獻給你們,體塊狀 皮膚色,我發明了 就把她從我自己身上 摘下來了。   從微軟小冰(2014)、ChatGPT(2022)到Deepseek(2025),人工智慧在近年被大量討論。曹疏影以己身為器,以「越來越聰明」和「越來越放棄智慧」的辯證,最後連結到個人深處的情感探問,在這類書寫當中展現出獨特的自我定位。 在詩集的自序,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本專欄作者為台大台文所、北藝大文學所研究生)

Read More

20歲以上高血脂逾3成 3低1高飲控

國健署提醒20-64歲國人,血壓、血糖、血脂及腰圍數值達代謝症候群指標者,應積極控制。 (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健署10日指出,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超越癌症,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更達3成以上,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透過定期健檢查,並運用「科學算病館」了解自已發生冠心症的風險,並改善生活作息以控制血脂。 國健署表示,112年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國人死因第2名及第4名,國人死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人數計6萬8000人,已超越癌症總死亡人數之5萬3,000人。 國健署表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其中高血脂問題容易被忽略,因血脂異常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無法自行測量,是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達3成1。 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民眾應過健康檢查掌握數值、計算可能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並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來改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呼籲民眾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血脂狀況,希望善加利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早發現異常、早期管理。 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上科學算病館了解風險,科學算病館就是原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只要輸入3高數據,計算並掌握罹患冠心病、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吳昭軍表示,規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吃食方面應遵循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之「3低1高」飲食原則,養成飲食均衡好習慣。國健署提醒民眾,戒菸可改善血脂異常,由於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民眾戒菸以改善血脂異常。 國健署表示,民眾發現健檢數值異常應積極控制,透過國健署與全台合作診所的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進行疾病早期管理及改善生活型態,降低及延緩後續罹患3高慢性病的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