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聊伴詩詞去賞冬

■李永斌 自古詩詞歌美景,在自然裡能描繪出最優雅的詩詞,在詩詞裡能看得見最美麗的風景。春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之美,夏有「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之韻,秋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之柔。而冬季蕭條肅殺,詩詞多半傲骨淩肌,透著凜然寒氣。然而若是跟著詩詞去尋找冬景,卻感覺別有一番風味。 每到立冬時節,必誦讀李太白的「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天氣漸冷,早晚乍寒,學著古人暫且放下冰涼的紙筆,在屋內生起一爐炭火,將酒擱置暖壺燙溫,就著幾碟小菜,悠閒小酌幾杯,真是愜意非常。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起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李白誠不欺我,傍晚的月光亮如白晝,灑在大地,真如雪落田野,雲覆山巒,恍惚間誤入仙境一般。 白居易最會賞雪,「已訝衾枕冷,複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先是感知雪,接著看到雪,隨後思考雪,最後聽到雪。真是美哉妙哉!我也學詩人雅興,躺臥床榻,用感覺視覺聽覺去揣摩雪意,那雪花果然美豔絕倫,白茫茫一片,乾淨、素雅、純潔。那聲音果真輕柔、乾脆、俐落,彷彿任何樂器也奏不出如此美妙的音符,堪比鳳凰啼鳴、玉龍低吟,天上難找,世間難尋。 宋代盧鉞有詩云:「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有雪無梅風韻減半,有梅無雪氣度全無。雪和梅花真是絕配,正如英雄配寶刀,勇士跨良駒,真是相看兩不厭。當無垠的白雪覆蓋大地時,一株株或潔白或血紅的梅花淩寒怒放,那意境多麼絕美。說它是春天,卻漫天雪花飄散,說它是冬天,卻朵朵梅花綻放,香氣透徹心田。還是宋代晁補之解釋的妙:「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梅花的香不在花蕊間,更不在花瓣葉片,她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香甜,這香甜經過冰雪的捶打,寒風的歷練,才會孕育出極致的奇香,才會成為百花叢中傲立獨存的一枝絕美奇葩。 最喜元代雜劇家白樸筆下的農村冬景,「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隆冬下的鄉村最為寧靜,皎月當空,幾聲雞鳴,伴著時而筆直時而彎曲的炊煙嫋嫋升起,農家飯的香味瀰漫整個村落。竹子紮編的籬笆牆內蜷縮著酣睡的家禽牲畜,孩子們圍著火爐聽大人講著久遠的故事。一切都是那麼安詳靜謐,唯有夜空中閃爍著的群星還在活躍,冬的韻味開始昇華,月色在它們的襯托下竟然絕美起來。 古人寫冬最有氣勢的莫過於曹操了,他的「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錢鎛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真是氣吞山河,可謂大氣磅礡間又透著一派祥和。不但冬的蕭瑟盡收眼底,更將萬物蟄伏的狀態描繪成具象,又把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的願望歌唱出來,這種真性情像極了冬季的脾氣,威嚴下隱藏著溫柔,粗獷中尚存著細膩。 我愛古詩中的冬天,我更愛伴著詩詞去賞冬,因為冬季裡藏著最唯美的詩詞,而詩詞裡有著最溫馨的暖冬。

Read More

女性愛自己 善用公費定期健檢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11日是母親節,振興醫院家醫科主任陳怡君呼籲媽媽們善用人類乳突病毒、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等定期健康檢查,了解潛在性疾病,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陳怡君表示,政府提供公費健康篩檢,包括成人健康檢查,30歲以上、未滿40歲者每5年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齡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則為每年1次。 此外,25~29歲婦女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每3年至少做1次子抹檢查。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為35、45、65歲女性,當年齡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則40~74歲女性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45~74歲每2年1次,40~44歲有家族史,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為每2年1次。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則為40~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者每2年1次,有重度吸菸史則針對50~74歲吸菸史增列大於20包∕年以上者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為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 陳怡君提醒,長期吸菸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呼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及多種癌症的風險,應定期檢查追蹤,並積極戒菸。 肥胖則是許多慢性病的誘因,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和膽結石等疾病風險顯著增加。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27,或是腰圍超過80公分即可認定為肥胖,應注意定期進行心血管、糖尿病、睡眠呼吸等相關篩檢,並與醫師討論控制體重,維持健康。 有代謝性疾病或癌症家族病史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病史,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針對家族史的疾病加強篩檢,才能提早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治療。

Read More

家庭工作兩頭燒 職婦腦疲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5歲Angela是典型的職業婦女,家務與育兒重擔幾乎全落在她身上,讓她因莫名暴怒、記憶力變差求醫。經過藥物輔助、心理師短暫諮商介入,以及生活作息調整,Angela的情緒與記憶力狀況逐步回穩,3個月後已經大幅改善。 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提醒,近期出現越來越多「腦疲勞」的職業婦女求診;若未及時調整,不僅影響情緒與記憶力,更可能對整體身心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周伯翰指出,「腦疲勞」並非一般的疲憊,而是源自大腦功能失調的警訊。當多重壓力無法有效排解,情緒中樞(杏仁核)容易過度活化,反過來干擾掌管理性與決策的前額葉皮質,導致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滑、情緒不穩等現象。 腦影像研究也發現,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的職業婦女,前額葉功能容易提早退化,若未及時介入,恐加速認知老化。 一項研究發現,約70%的職業婦女感受到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夾擊,情緒與體能負荷遠高於一般族群。不但工作家庭衝突,增加焦慮與憂鬱風險;心理健康影響也與她們的工作壓力和家庭責任有直接關係。 還有一些腦影像研究結果發現,當職業婦女面臨高壓力情境時,大腦中與情緒處理及決策有關的區域(如前額葉和杏仁核)會出現活動增強,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和焦慮感增加。 周伯翰提醒,預防腦疲勞最重要的是及早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當感覺壓力累積時,可以透過練習正念、深呼吸或冥想來幫助情緒降溫,並在生活中劃設清晰界線,勇敢地為自己保留休息空間。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與充足睡眠,則是大腦恢復活力不可或缺的基礎。 如果出現長期失眠、情緒失控或記憶力明顯下滑的情況,也別害怕尋求專業身心科協助,透過適切的治療,如藥物輔助或經顱磁刺激(TMS)療法,協助大腦重新找回平衡。

Read More

高醫2護理師獲南丁格爾獎

高醫靜脈營養醫療小組護理師孫麗珠(上圖右)、小兒血液腫瘤科護理長謝淑娟(下圖右)獲「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獎」。(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吳東興∕綜合報導 高醫護理部護理長謝淑娟與護理師孫麗珠獲第14屆「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獎銅獎。高醫指出,該獎項設立以來首次出現同一家醫院有2位護理師獲獎,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個人,更屬於每一位堅守崗位的高醫護理人員。 員林宏仁醫院辦理慶祝國際護師節及母親節活動。(記者吳東興攝) 高醫舉辦歡慶國際護師節大會,向所有在臨床服務、教學與研究中展現卓越貢獻的護理人員致敬;並舉辦紓壓園遊會,慰勞辛勤的白衣天使。獲第14屆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獎」的2位護理師,是睽違10年後高醫再度獲獎。 小兒血液腫瘤科護理長謝淑娟長期投身兒童癌症照護,推動「友善醫療」、「圓夢計畫」,減輕病童住院期間的壓力。她致力改善醫療照護環境與教具研發,取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多次獲得品管圈特優獎、教學與研究獎項,曾獲高雄市模範勞工。 靜脈營養醫療小組護理師孫麗珠深入參與居家靜脈營養照護,主動整合跨團隊資源,推動營養醫療體系的專業發展,協助患者順利銜接住院與家庭照護,守護無數居家病人,進一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展現專業護理人員的深度與廣度。 另,迎接512國際護師節及母親節,彰化縣員林市宏仁醫院也提前舉辦慶祝表揚活動,為資深人員、績優人員送上獎牌、獎金。獲績優護理人員表揚的黃珮鈴說,年輕時一度轉換跑道賣鞋,最後發現回歸專業才能投入熱情,如今已15年,女兒引以為榮,也要接棒考護理師。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日遲遲

■張承斌 「愛求柔桑,春日遲遲。」這是《詩經》中的句子。讀它,我彷彿看到了一位手提竹籃採摘桑葉的女子,正在春日暖陽下,沿著小道徐徐而行。那時,鸝聲婉囀,日頭漸長,草長鶯飛。 是的,陽春三月,花木漸扶疏,鳥鳴更清幽。遠處,青山如黛,墨影攢聚,彷彿經年積累的閨怨,濃而不化。只此墨綠,又向遠近處流淌、蔓延,周遭成了綠國。人,被這層層疊疊的綠色緊緊包裹著,難以逃脫。 春日,世界融在一片綠意之中。陽光普照下來,似千萬雙小手撓癢癢,有不可名狀的愉悅。趁興走上原野,飽覽秀美的田園風光,青綠與金黃交相輝映。大地很快要穿上五彩的華服,展示季節無窮的魅力。 你聽,鳥兒是不是都歡快起來,活潑起來了?清晨,你尚未睜開眼睛,窗外,它們已在練嗓了,一聲接一聲,由縫隙鑽進來,鑽進耳朵,鑽進你的胸腔,癢癢的,酥酥的,軟呼呼的。你想枕著鳴聲繼續睡,可是不能,因為陽光在召喚,青山在召喚,綠水也在,花兒草兒急不可耐。更有鳥兒的不禁,透過叫聲,連連呼喚,你該早起,你該早起,切莫辜負了這美好春光。 誰家門前的鵝鴨,踩著春天的節拍,在新樹下、在青草叢中,悠閒地晃蕩。它們不緊不慢,不疾不徐,走向微波漾漾的池塘,偶爾會伸長脖子,發出一兩聲叫喚,像是召集同伴的號令——一起向著春天進發。 耕牛昂首,向著遠方的田野哞哞幾聲。養了一個冬季,滿身的肉疙瘩,四肢酸脹,該是回歸田野盡情釋放的時候了。況且,泥土的芳香愈漸濃郁,青草已青,蜂蝶飛舞,黃髫小兒到處追逐。蟲兒開始漫遊世界,開始春天的萌動,開始飛出季節的活力與精彩。你聽,夜晚的牆腳下,是不是有誰在趁著月色彈奏音樂?高一聲,低一聲,輕揉你的耳鼓,吸引你的目光,讓鄰家女孩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優傷。 母親,在陽光吐翠楊柳披散的日子裡,會扛起一把鋤頭走向田間地頭,該為泥土松松身子骨了,倦了一個冬天,不困頓麼。還有那些在閒暇時光裡挑選出來的種粒,需要再次回歸土壤,與泥土為伴,與泥土相親。它需要泥土的哺育,結出碩果,作為感激人類的獻禮。 其實,在這個季節裡,時光輕逝,日子漸長,紫氣徐來,青禾暗長,連陽光和春風都變得輕手輕腳,體貼可人。一切都在悄悄地卯著勁,蓄勢待發。你不見隔壁的阿強擼起了袖子來,露出凸起的肌肉?昨夜,他親耳聽到了土地崩裂植物滋長的聲音。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一切都將在遲遲的春光裡得到展現,一切希望,都將在遲遲的春光裡得到實現。 回眸春色,彷彿又看到了那位手提竹籃的絕色女子,趁柔柔春光徐徐而來。這時,草長鶯飛,鸝聲婉囀,碧水悠長……

Read More

中醫治療骨鬆 補肝腎健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骨質疏鬆風險隨之增加。中醫指出,除了透過如杜仲、續斷、骨碎補等補腎、補肝及健脾的中藥調理外,日常生活建議透過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方式預防。 在西醫觀點中,骨質疏鬆常見於更年期後的女性與高齡長者。醫師會建議定期檢查骨密度,並透過藥物來延緩骨質流失,例如補充鈣片、維生素D,或使用特定抗骨鬆藥物來幫助骨頭維持強度;同時也會建議配合重力運動,如走路、慢跑或負重訓練,促進骨骼健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邱淑娟表示,中醫將骨質疏鬆歸類為「骨痿」、「骨痺」、「腰痠」、「骨枯」等範疇。中醫對骨質疏鬆的理解,主要與腎、肝、脾三臟的功能密切相關,認為其病因病機與腎精虧虛、肝血不足、脾虛失運有關。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虧虛會導致骨骼失養、骨質疏鬆,尤其是年老體弱、女性停經後的骨質疏鬆,多與腎陰虛有關;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導致氣血生化不足,骨骼失去滋養;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也會使筋骨失養,影響骨質代謝。 在中醫調理上,原則會以補腎壯骨、養肝補血及健脾益氣為主。邱淑娟指出,常使用補腎、補肝及健脾的中藥,如杜仲、續斷、骨碎補、龜鹿二仙膠等,或龍骨粉補充鈣質並搭配針灸或氣功調養,強化骨骼與身體氣血循環。透過整體調理,提升身體對骨質流失的自我調節能力。 在預防骨質疏鬆上,邱淑娟建議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如牛奶、豆製品、小魚乾等)及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幫助吸收,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減少久坐與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並避免過勞及情緒波動;每年定期檢查骨密度,才能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守護骨骼健康。

Read More

〈中華副刊〉烏鬼井深藏奴工之歌

烏鬼井 文‧攝影/李玲茹 臺南,是一個被古蹟圍繞的美麗城市,不論是走馬看花或慢遊品讀,均可在街頭巷尾探尋先民的生活痕跡,見證每個古蹟歷經物換星移的不同風貌,從而領略歷史的優雅與風華。 素有「文化古都」稱譽的臺南,將全市區的景點依照歷史特色、人文風情規劃為八大文化園區,分別有:安平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五條港文化園區、鎮北坊文化園區、東安坊文化園區、民生綠園文化園區、臺江生態文化園區等。其中位於臺南市北區的鎮北坊文化園區,雖沒有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神農街等知名景點,卻可在老街小巷裡看到頗具建築美學的廟宇、散發歲月韻味的古厝,為尋幽訪勝的旅客,帶來許多不期而遇的意外驚喜。 遊逛鎮北坊文化園區,除懷抱虔誠之心參訪香火鼎盛的興濟宮、大觀音亭、三山國王廟、開基玉皇宮,感受滿滿的靈氣與正能量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隱身在窄巷中的烏鬼井。 這口名稱聽起來略帶詭異的烏鬼井,根據文獻記載,是早年荷蘭人從東南亞帶來的奴工所開鑿,因當時臺灣居民從未見過皮膚黝黑的人,所以稱呼這些奴工為烏鬼,由其開挖的水井也就被命名為烏鬼井。 從導覽老師的解說中得知,烏鬼井自開挖以來,即水源不斷,取之不盡,是昔日當地居民及來往商船的重要飲用水,雖於日治時期,井口曾被封住掩埋,直至一九五五年,才經市政府重新挖掘並修復,令人驚奇的是,被填塞多年的烏鬼井竟然仍有水源且清澈甘甜,鄰近居民不僅取其飲用,更用來製作出口感極佳的豆腐、豆皮等豆製品。據說至今仍有井水湧出,只是因安全考量以及為了保存古蹟,井口又再度用水泥蓋封住,以致無法親眼探看井內水清如鏡的景象。 自來水普及化後,烏鬼井的供水作用逐漸淡出人們生活,如今這口卸下任務的古井,若無立碑為記,很容易被路過的旅人,誤以為只是一個被封蓋的洞口,不知其為充滿歷史記憶的三級古蹟,亦不知此水井是由一群被迫離鄉背井的奴工所開鑿,雖這段臺灣曾有過奴工的往事,隨著時代演進而被遺忘,但望著寫有烏鬼井三字的石碑,耳畔彷彿響起奴工們吟唱著思鄉曲,那幽幽的聲音穿越時空在風中迴盪……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留在了童年的小巷

■李迎春 黑白記憶中的小巷很窄很長,總走不到頭。喧囂的街頭,擁擠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市井小店,叫賣的街頭小販,嬉笑打鬧的小夥伴,這一切的印象就是我童年時再熟悉不過熱氣騰騰的小巷。 狹窄的小巷裡,路兩旁是各路阿婆阿嬸擺起的攤子。夏日裡巷口處會有賣梔子花的,當賣梔子花的曾阿婆出現在小巷時,我的同學也是我的同桌——阿莉一定會買上幾朵,紮在馬尾上。潔白的梔子花讓她俏麗的臉龐平添了幾分生動,也讓她身上總散發著好問的清幽的香氣。戴著花去學校,阿莉總會吸引一群女生前來圍觀。她會慷慨地給每人一片花瓣,只留下最後一片小心翼翼地放在鐵皮文具盒裡。 說到底這裡是居民區,兩邊是一排排的紅磚房。偶爾有幾家的牆壁上爬滿了牽牛花和紫羅蘭。我們統管這樣的建築叫「老房子」,兒時的我從不知道「斑駁」是何意,只是心裡有個願望,以後一定能長高,高到採一串花藤種在自家的院裡。 那巷子裡有吆喝著賣菜的,有推著小車賣油條包子的。但有一樣東西一直在我心裡被尊奉得和神靈一樣偉大神奇——那個爆米花的黑罐子。每天母親的自行車行駛到爆米花的攤子時,我都坐在車墊上不安分地扭著身子,或者扯個謊說自己看到同學了喊她騎慢點,要不乾脆直截了當告訴她,「我就是要看完那個大爺把米放進鐵罐罐裡後怎麼就變胖了」,還說得理直氣壯。 但我看了幾年也沒看出大爺為什麼把米放進鐵罐罐裡,在火上呼呼得搖了半天,然後砰的一聲,就能從罐子裡流出又香又白讓人垂涎的爆米花。我也一直覺得,那黑魆魆的鐵罐子必定是有什麼魔力,而且它變出來的法寶應當價值連城才對,怎麼其他人給了一塊鋼鐵就能把那麼一大袋領走,我連一盒封神演義的撲畫都買不到。 後來施工,那爆米花大爺的攤子周圍被藍色的鐵板圍了起來,我只好從學校另一個門上下學,只是可惜,以後再也見不到這般神奇的事物了。 然而我不曾料到,那條小巷將和我的童年一起封存在記憶的深處。 曾以為用堅硬的磚石砌成的老房子是最可靠的東西,它曾經把我們撞得那樣得鼻青臉腫,可只有兩三秒,它們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就被推得四分五裂,沒有人拉它一把,就倒在了濃濃煙塵中。然後,一個像藍色港灣的商業區風光滿面地拔地而起,我的生活圈也隨著時間的車輪滾滾朝前奔去。 一切都在變,一切都在進步。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高樓,轎車,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連朋友交流時都像電視劇裡那樣現代文藝小資。可是心裡總是有一塊兒地方永遠空著,那曾經熱鬧喧囂、熱氣騰騰的小巷,神奇魔幻般的爆米花的黑罐子,將永遠留在記憶最深處,無論時光怎樣流逝,歲月如何變遷,它們將永遠珍藏在我心中的某個位置,不會遠去,不會褪色。 故鄉,一個溫暖的詞。它是一個人漂泊在外最終停靠心靈的港灣,也是一個人歷經坎坷回來述說的角落,更是一個人收穫成果回來分享的舞臺。曾記得電影中這樣說,「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家鄉」,而那條消失的巷子便是我童年的故鄉。

Read More

失眠恐降免疫力 針灸可調氣血

對於經常失眠患者,平時可自行按摩神門穴、內關穴、太衝等安神穴位保養。(記者吳瀛洲翻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從事業務工作的32歲陳姓女子經常加班熬夜、作息不規律,長期淺眠多夢、月經不調,情緒也日漸煩躁不安。中醫師表示,失眠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身心失衡的警訊;若長期未獲改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中醫科醫師劉泰然指出,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多與五臟六腑的氣血失調有關。現代人常見的「壓力型失眠」,多由「肝氣鬱結」與「心神失養」所導致,肝氣鬱結者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情緒緊繃、胸悶易嘆氣,當氣血不通時容易上火,進而出現煩躁易怒、口乾舌燥等症狀;長期失眠,身體代償失調,容易演變成心神失養,表現為失眠、倦怠、記憶力減退、恍神等。 而現代人生活節奏緊湊壓力大,許多人一躺上床就開始「腦內開會」,出現入睡困難、半夜醒來無法再入睡,或清晨過早醒來等狀況,這正是典型的壓力型失眠。 針對失眠問題,中醫會依患者的體質與症狀,選用疏肝理氣、清熱、養心安神等中藥進行個人化調理,常用藥材包括柴胡、香附、黃連、遠志與合歡皮等;平時應避免刺激性食物,中午過後則應減少攝取咖啡與濃茶。若不敢服用中藥,可透過針灸來調整氣血,日常保養可以按摩神門、內關、太衝等安神穴位,每次約5分鐘,孕婦不宜。

Read More

救護車心電圖監測 及時搶救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73歲陳姓老翁晚餐時突感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倒地意識不清,家人緊急向119求救。救護人員抵達現場評估後,立即為他裝上心電圖監測並同步上傳,經醫師判讀為急性心肌梗塞並線上指導使用經皮心律調節器及給藥。在救護車到院前,醫院已做好急救準備,到院後50分鐘內完成心導管手術,住院3天後康復出院。 為更有效掌握急救病患搶救時間,健保署中區業務組推動「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並獎勵24小時即時提供判讀及線上醫療指導的醫師。今年該計畫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秀傳醫院主責,以強化搶救過程能更加順暢,邀請中部中重度醫院、3縣市消防局及衛生局共同討論,透過合作提升患者存活率及預後狀況。 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組長丁增輝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為「與時間賽跑」的疾病,中部地區每年約9千人,因急性冠心症以救護車送至醫院就診,為掌握黃金搶救時間,目前中部3縣市的救護車均配置12導程心電圖設備,讓第一線人員可即時完成檢測,並透過醫師遠距判讀,提供必要醫療指導,搭配急救醫院的心導管團隊,三方無縫接軌,有效降低猝死及後遺症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