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開顱 熟男步態不穩揪腦瘤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蔡翊新分享一名四十多歲男性腦瘤病患的案例。 (衛福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蔡翊新分享一名40多歲男性腦瘤病患的案例,提醒民眾腦瘤症狀往往與其他疾病相似,易造成延誤治療,呼籲應提高警覺、及早檢查,以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該名病患10多年前因嚴重外傷接受開顱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未持續追蹤。近期卻出現步態不穩、右腳乏力,檢查發現左頂葉有4公分腫瘤,經開刀切除後確認為良性腦膜瘤。患者術後恢復順利,步態顯著改善。 蔡翊新指出,腦瘤可分為原發性與轉移性兩大類。原發性腫瘤多源自腦部組織,例如膠質瘤、腦膜瘤;轉移性腫瘤則常來自肺癌或乳癌。常見症狀包括持續頭痛、清晨惡心嘔吐、癲癇發作、單側肢體無力,及語言或視覺障礙,因與其他疾病症狀相似,容易延誤診斷。 診斷方式主要依靠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必要時須配合功能性影像檢查及病理切片。 蔡翊新強調,分子檢測不僅能判斷腫瘤惡性程度,更能提供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的重要依據。 治療上,手術切除仍是主要方式,在維持腦功能下盡量完整移除腫瘤。若無法完全切除或為惡性腫瘤,則需搭配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近年來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的引進,亦為病患帶來更多希望。蔡翊新強調,治療的核心不僅在於存活率,更在於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 蔡翊新提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助降低腦瘤風險,應避免長期暴露於放射線與致癌物,並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台南世宗學堂 韓頒功勞獎

台南世宗學堂進行韓文字競賽,每次均吸引眾多民眾參與。(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與韓國姊妹校韓國映像大學合作營運的「台南世宗學堂」,設立5年來課程由4門增至目前49門,學員亦成長至860餘人,參與活動人數累計近5000人,教學成果顯著,榮獲2025年度「優秀世宗學堂功勞獎」,在韓國首爾世界韓語教育者大會中接受表揚。 台南世宗學堂於2020年設立,為全台首間由大學營運,也是韓國政府唯一認證韓語教育機構,致力於推廣韓語與韓國文化,歷年來教學成果顯著,學員人數逐年成長,學員由2020年僅73人、4個課程,至2024年已突破864名學員、開設49門課程,累積參與活動人數近5000人。 此次世界韓語教育者大會,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世宗學堂財團共同舉辦,邀請來自全球49個國家、107所世宗學堂的162名教師。及總計300多位韓語教育者齊聚首爾,進行專業研習與教學經驗交流。 大會中特別頒發優秀世宗學堂功勞獎,表彰過去1年在韓語與韓國文化推廣領域表現卓越的機構。台灣台南世宗學堂與中國大陸青島、吉爾吉斯索古魯克、哥倫比亞波哥大3所機構一同獲獎,成為亞洲地區重要代表。台南世宗學堂由營運長暨語言中心主任高濟庚赴韓接受表揚。 高濟庚表示,台南世宗學堂去年獲選全球最優秀學堂,不僅是台灣首次獲選,更成為全台唯一入榜之學堂,今年再獲頒優秀世宗學堂功勞獎,能連續兩年獲得韓國官方認可是對團隊努力的肯定。未來將持續強化課程品質,拓展文化活動,讓更多人能透過台南世宗學堂接觸,並理解韓國語言與文化。 會中亦同步舉辦優秀教師案例競賽、教學實務研習、課程發表等活動,強化國際間韓語教學專業合作與知識交流。大會也邀請高濟庚營運長擔任指導老師,分享台南世宗學堂的成功營運經驗,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世宗學堂代表們交流,並傳授如何達成營運成功的關鍵秘訣。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難忘芭樂的滋味

■南峽 現在科技的發達,還有無遠弗屆的交通系統,使得農產品不斷地改良再改良,也讓消費者大飽口福。而「芭樂」這原本是最普通不過的水果了,但也因為農業的進步,而出現各種不同品種的芭樂,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而在嘗過各類品種的芭樂之後,在我心裡最好吃、最讓人回味的,應該就是童年時,鄰居雲仔她所種的芭樂。 雲仔是我們雲林老家的隔壁鄰居,說是隔壁鄰居,但可不像在都市就是真的在隔壁。我們兩家隔了一條圳溝、一畝田地,距離不算近,不似都市櫛比麟次,但這在鄉間是常態,方圓幾里內也可能就只有一戶人家。 其實雲仔的年紀約莫我祖母的年紀,身材微胖,頭髮跟我祖母一樣,都梳得非常整齊,只不過不同於我的祖母總是赤著腳,雲仔終年穿的多是雨鞋。其實直接叫跟我祖母差不多年紀的人的名字,是有些不禮貌,但鄉下的孩子往往對輩分沒有概念,當然也不會加任何的稱謂,都是跟著大人叫的,大人怎麼叫,我們就怎麼叫,就是我母親也叫她「雲仔」。而大人也不會糾正我們,畢竟在顧肚皮的年代,禮儀、禮貌什麼的,顯得既多餘又不合時宜。 雲仔,她種的芭樂真的是又大又脆又甜,比起現在的珍珠芭樂或是牛奶芭樂或是帝王芭樂相差無幾,以前應該沒有什麼神農獎,若有的話,我想雲仔肯定也會雀屏中選。 而我們家門前也有栽種一棵芭樂樹,但結出的果實總是又小又澀,往往吃一口就會讓人忍不住吐了出來,根本就是難以下嚥,即便再怎麼嘴饞,對這樣的果實也敬謝不敏,我們家的芭樂,著實和雲仔家的不能相比,簡直是天差地遠。雲仔家的芭樂味甜汁多,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好吃到我們連芭樂籽都會吃下肚,雖然大人屢屢告誡我們芭樂籽不會消化,吃多了肚子會痛,但我們也不以為忤。但還真的有幾次肚子真的鬧起脾氣來了,而不管是不是芭樂籽吃多了的緣故,我們芭樂籽依舊照吃不誤,誰教她家的芭樂這麼好吃呢,讓人就算吃了芭樂籽會肚子痛也不以為意。反正大人總有忙不完的農活,做不完的事,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管我們,「美國時間」這個詞大人常常掛在嘴邊,雖不懂什麼是「美國時間」,但聽多了也就會用了。 再說雲仔種的芭樂好吃,但雲仔本人卻一點都不甜,她終年都是繃著一張臉,我從來沒有看過她的笑容,讓人很難親近,雖然和我們是鄰居,但除了跟她買芭樂外很少有交集,我們同她買芭樂她也是一副晚娘面孔,也從來不會跟我們多說什麼,她也不似其他街坊鄰居喜歡到處串門子,她就是終日守著她的芭樂園。在雞犬相聞的鄉村,是很少見的一個人。倒是她的媳婦阿秀常來找我母親聊天,說聊天也不全是,多的時候都是在抱怨她的婆婆雲仔,說她如何的苦毒媳婦,如何如何的霸道,有時候講到激動處還會咬牙切齒。每次阿秀來找母親聊天時,我總喜歡挨在母親身旁,聽得興味盎然,但母親總會把我趕開,說「囡仔人有耳無喙」。不過從雲仔的媳婦阿秀口中得知雲仔真的不好相處餒。 在我們的想法裡,都覺得是因為雲仔的芭樂好吃,所以她就囂俳起來了,但我們又很沒志氣,一次又一次的跟父母要錢去買她的芭樂,因為吃過她家的芭樂之後,其他家的芭樂都讓人食之無味。 雲仔家的芭樂好吃,但雲仔下午有睡午覺的習慣,還有晚上時間也不可能繼續看顧芭樂園,所以為了防止宵小偷竊,雲仔養一隻大黑狗來替她看守芭樂園。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不知給誰借膽,算準雲仔睡午覺的時間,竟偷偷潛入雲仔家的芭樂園,想要偷挽芭樂。哎呀,我們都太小看這隻大黑狗的忠心和盡責了,很快的,我們才進入芭樂園沒有多久,就被雲仔家看園的大黑狗發現了,牠對著我們狂吠不已,雲仔聞聲跑過來,她手裡拿著長棍,嘴邊罵罵咧咧不停的說「夭壽囡仔,偷挽阮的芭樂!夭壽囡仔,偷挽阮的芭樂……」我們看到雲仔追過來,拔腿就跑,已有年紀的雲仔,怎麼追得上我們這群猴囡仔呢。雖然雲仔跑不贏我們,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當天傍晚,母親剛從田裡回來,雲仔就氣急敗壞的來到我們家興師問罪,說我們要偷挽她的芭樂,祖母和父母聽了忙不迭地賠不是,當然我們免不了吃一頓「粗飽」。從此再也不敢對雲仔的芭樂園心生歹念了,要吃芭樂就乖乖的拿錢去買,繼續看雲仔的臉色。 後來我們舉家搬到高雄,返回家還是會去買雲仔家的芭樂,畢竟搬到都市後也吃了不少芭樂,但還是覺得雲仔家的芭樂最好吃,所以返鄉第一件事就是去買芭樂。但隨著返鄉時間的次數愈來愈少,停留的時間愈來愈短,我們也無暇再去買。但偶爾還會瞥見雲仔的芭樂園只能望芭樂興嘆。 然而曾幾何時,雲仔家的芭樂園已被其他農作物所取代,心中不免有些悵然,心想這麼好吃的芭樂怎麼不見了。母親說雲仔年紀大了,無法再顧芭樂園了,子孫也都陸續搬到城市討生活了,沒人要繼承這家業,所以只能將芭樂園變賣,新的買主對種芭樂沒興趣,就改種別的農作物。而雲仔本人呢?因長年和媳婦不合,晚年又不良於行,於是就被送到安養中心,過著幾乎無人聞問的生活。 我想雲仔一生不苟言笑,在安養中心的日子恐怕是既孤獨又寂寞吧,而她會不會時不時想起她的芭樂園呢?畢竟她可是像在呵護小嬰兒般的在照顧她的芭樂啊。據母親的說法是媳婦都不想理她,兒子又都聽媳婦的,所以雲仔日子過得很悽慘,母親在講雲仔的事時是無限感慨,我聽了也是不勝唏噓。 而這屬於雲仔家芭樂的好滋味,恐怕今生都無緣再嘗到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燭影搖紅》讀史:宋庭舊事

■子寧 宋太祖登基前自況詩:「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黃袍加身 千山萬嶽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 金烏逐星月 雪夜皇弟入謁 紅燭前 斧聲突兀 禁漏三鼓 殿雪數寸 皇帝崩促 燭影斧聲 夜闌人靜事恍惚 如何掩得眾人口 滋事不輕忽 風雲變幻窸窣 讀舊史 無奈出沒 春花開後 北風來時 無端淚突

Read More

〈生活休閒〉融合自然 北藝大處處創藝

北藝大的建築群與自然融合。(記者張淑娟攝) 台南有南藝大,關渡有北藝大。兩所藝術大學校園都讓人驚豔,建築獨特,校園風光更是融合大自然,在北藝大的草原上還可看到放牧水牛場景,更可遠眺一0一大樓,視野相當遼闊,沿著進入校區的人行道就很具藝術風,自由創作在校園處處可見。 北藝大牆面有藝術妝點。 (記者張淑娟攝)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是以藝術、表演、人文、創作等科系為主的藝術大學,走訪淡水前不妨到北投區的北藝大校園走走,校園狹長地形起伏,可以俯瞰著關渡平原與淡水河口,尤其校園內有各式建築,構築出一方資源豐富的天地,校園內還有戲劇廳、舞蹈廳、音樂廳、電影院,更有台灣第一座大學美術館關渡美術館以及科技藝術館。 走進校園前就可以看到許多的書藝作品設立在人行道上,牆面上則有學生們的許多創作品,進入校園內更有許多與自然結合的裝置藝術或立或坐或臥,還有一方荷池,幸運的話還可聽到手風琴聲傳唱著好聽的樂曲,在這校園,心靈是自由的,相遇成為一件最自然最美好的日常。 北藝大人行步道藝術。(記者張淑娟攝) 關渡美術館外就有許多的藝術創作陳列,在這裡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不只創造藝術發展的新契機,還有傳統與現代、在地與國際的交融,深化著專業藝術教育,讓理論與實踐、創作與展演、藝術與科技等同時呈現。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45歲三高 深夜加班後昏倒腦中風

新竹台大分院導入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幫助中風病人恢復。(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改變,近年45歲以下年輕型中風病人逐年增加,不再是長者專屬的疾病。一名45歲男性T先生,長期罹患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在一次深夜加班返家途中突感不適昏倒,緊急送醫後確診為左側腦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所幸在醫療團隊即時處置與照護下,病情穩定,後續接受復健治療。 新竹台大分院表示,在跨專業團隊評估下,T先生接受包含物理治療、職能訓練、語言治療與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在內的綜合性療程。經數週密集治療後,他已可自行行走與進食,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逐步邁向回歸家庭與工作的目標。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醫師程聖浩指出,中風不只是肢體障礙,而是整個人生節奏被迫停下來,希望透過整合性療程,幫助病人從急性期過渡到重建期,盡早恢復生活功能。 程聖浩說,病人進入復健階段後,由復健專科醫師統籌整體療程,結合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語言治療師,針對肢體活動、日常功能、吞嚥、認知與語言溝通等不同面向,進行全面性的評估與復健治療。亦依個別需求評估引入rTMS,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皮質區域,促進神經網絡重建與可塑性調節,提升整體復健效果。 臨床研究顯示,rTMS可調節大腦皮質的活動,結合復健訓練可有效促進中風後的功能恢復。雖目前為仿單標示外使用,且健保亦未給付,仍為病人提供一項非侵入性、具實證基礎的治療選項。    

Read More

〈生活休閒〉柳營太康有機專區享慢活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目前有絲瓜等時令蔬果可以選購。(記者陳佳伶攝) 接連的風災、豪雨,整理家園告一段落後,不妨安排家庭小旅行,位於柳營區太康綠隧上的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營運中心,有各種時令農產品展售,還設置「太康食堂」,嚴選天然食材設計美味健康餐點,受到消費者歡迎,適合帶著全家以慢活的心情來一場療癒身心之旅。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位於柳營有名景點太康綠色隧道上,專區營運中心由在地一家生技公司經營,有各種時令有機農特產品展售,目前有火龍果、苦瓜、絲瓜、秋葵等蔬果可選購,以往常依節令安排各種食農教育體驗、生態教育和採果樂等,在接連的風災和豪雨後,專區內業者農業設施和農作物也受到衝擊,可望在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陸續恢復。 太康食堂嚴選天然食材,做出健康好吃的餐點。(記者陳佳伶攝) 目前營運中心除了各種時令農產品展售外,還有來自各地有機農業區生產的農特產、漁產加工品可供選購做為伴手禮;營運中心還飼養了可愛的兔子,每當有親子客群前往時,小朋友總愛和小動物近距離互動,還有兔子為主題的商品,讓人愛不釋手。 營運中心二樓設置「太康食堂」,強調支持在地農作,嚴選天然食材,配合節氣設計菜單,先前有薑黃雞、何首烏雞湯鍋都很受歡迎,現在並新推出剝皮辣椒雞鍋,極鮮鱸魚鍋和龍膽石斑鍋等,也受到消費者喜愛,食堂面積大,不會人擠人,由二樓往外看,還能看到太康有機專區風貌,有回歸田園的感動。 在進入太康有機農業專區前,可欣賞美麗的綠隧,行經由老芒果樹形成的綠色隧道,暑氣全消;蒼翠綠蔭中,樹葉縫隙間灑落的金黃耀眼陽光,感受光影美感,別忘在此知名景點駐足。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皮蛇引發炎 洗腎風險高1.36倍

本報綜合報導 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不是小病,可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醫師提醒,皮蛇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會使腎功能惡化,進展到末期腎病、洗腎風險高出1.36倍。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3年腎病年報顯示,慢性腎臟病(CKD)盛行率約為12%,約有超過200萬人受到影響,接受透析治療的人數持續超過9萬人,除了注意「糖心腎」共病發生風險,帶狀疱疹也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容小覷的傳染病。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永和表示,因慢性腎臟病患者免疫較低落,更容易感染病毒,皮蛇就是明顯例子,腎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風險比無腎病者高出1.4倍;若腎友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共病,風險達1.65倍,腎臟移植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風險恐超過9倍。 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患有帶狀疱疹的慢性腎臟病有更高洗腎風險,與未感染帶狀疱疹的慢性腎病患者比較,腎臟病患者一旦感染,病毒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加劇腎功能惡化,進而加速進展至末期腎病、洗腎,風險高出1.36倍。 皮蛇不僅造成劇烈神經疼痛,還會影響食慾、睡眠、血壓穩定,間接影響透析穩定性,導致反覆住院、病情惡化。 許永和表示,美國研究顯示,末期腎病患者因皮蛇住院發生率是一般人20倍,患者住院後2年內死亡率達51%。對腎病患者來說,皮蛇不是小病,是可能致命重大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許永和建議,腎病患者日常就應該打造免疫力防火牆,包含規律作息、足夠睡眠、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維持良好免疫功能,保持整體健康。同時應避免抽菸喝酒與藥物濫用,避免加重腎負擔,同時控制好慢性疾病,減少共病風險。 許永和說以醫師角度來看,若經濟許可,鼓勵慢性腎病患者自費施打疫苗,帶狀疱疹疫苗值得健康投資,降低感染、住院與死亡風險,更能避免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百年老宅重生建築美術館 ——信義街咾咕石黃宅建築華麗轉身

中西區信義街黃宅華麗轉身,成為建築美術館。 文圖/記者林雪娟 近期最夯的老宅,莫過於位於中西區信義街的咾咕石黃宅,位於兌悅門附近,往昔是港口繁盛的五條港區域。清乾隆年間,黃宅所在的「新港墘」河道又被稱為「咾咕石港」,當初由黃姓家族所建,建築恢弘氣度展現家族聲望與社會地位,幾經荒廢,後由建設公司購得,原擬重建為12至14層樓高的住宅大樓,然在其夫人堅持下,由公司相關的義昌文教基金會接續,最終選擇保留老宅,代表基金會董事長許志鋒夫婦對台南歷史的敬意和家族未來對文化資產的重視。 建築團隊不採「修舊如舊」方式,而是承接歷史後再創造,讓黃宅成為都市更新和文化傳承的典範。 修復和設計由原型建築有限公司操刀,主設計者為結構技師、實踐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陳冠帆。陳冠帆表示,團隊以結構表現為主軸,針對老宅進行深入診斷與建築結構有機修復,對結構已嚴重崩壞處(如癌末病灶)剔除,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構件與質地,室內近6成木料為原始構件,經重新打磨與修復後裝回,讓空間保留時間紋理與工藝精神;屋頂採全新設計,以當代木結構交合集成材,打造懸浮曲面屋頂,兼具結構與天花功能,引入自然光並形塑柔和流動的空間語彙。 新屋頂以曲板拼接,再透過鐵件連結,形成雙曲面構造,營造輕盈漂浮的視覺效果。 這項文化資產與當代設計對話,希望讓結構與美感並進,並讓材料與技術細節精緻創新。陳冠帆說,老房子因舊屋的衰敗,須重新替換,團隊不採用「修舊如舊」手法,運用新式結構為空間語法創造,讓空間耳目一新。 如新屋頂以曲板拼接,再透過鐵件連結,形成雙曲面構造,營造輕盈漂浮的視覺效果。玻璃與木構接合也精心設計,在木結構體上開鑿壓槽嵌入玻璃,透過設計,達到穩定和排水雙重效果。 建築師在前庭增設白色展示空間,透過不同門扉,開啟後,為黃宅寫下重生註解。 全棟建築因重新定位為建築美術館,內部則為開放式展覽空間,希望提供高度彈性與多樣可能。陳冠帆指出,主體雖為兩層樓建築,但大部分空間以一層樓尺度展開,僅展覽廳可為雙層空間設計,而燈光設計也別具匠心,隱藏於三型屋架壓樑兩側,以間接照明打亮整體屋頂結構,避免破壞空間氛圍,而後場新建空間則規劃為車庫與輔助設施,預留未來商業運營所需功能。 操刀修復的建築師陳冠帆以3年時間,讓文化資產與當代設計對話,為黃宅注入新生命。 豪宅融合台灣傳統合院與洋樓形式,這棟建築修復與改造歷時長達3年,陳冠帆表示,主要工程項目包含部分牆體拆除、屋頂全面重構、樓梯系統重設及前庭增設白色展示空間與旋轉梯等,可說是費盡苦心,最難能可貴的是,業主相當放心,放手讓建築設計團隊大膽往前。他也預告,尚有部分空間會陸續對外公開。 陳冠帆強調,信義街咾咕石黃宅重生,不只是修復歷史建物,更是一次當代建築思維與文化情感融合,回應城市記憶價值,也展現修舊不等於複製,而是一種對時間的理解與延續,為城市保留過去,也開啟未來的空間敘事。 位於台南五條港歷史脈絡中的信義街,一棟百年歷史的黃姓望族老宅故事,在歷經3年的細緻修復與設計後,正式以嶄新樣貌重新登場,舊宅新生,不是懷舊,而是承接與再創造,這棟充滿歷史記憶的老宅,如今搖身一變為當代展覽與建築美學空間,點亮其文化新用途,成為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的典範。

Read More

〈生活休閒〉柳營荷蘭村親近水與綠

河道風輕舟行、如同迷你版的荷蘭羊角村遊船,吸引親子來體驗。(記者陳佳伶攝) 柳營區德元埤荷蘭村歷經風災重新整頓後園區煥然一新,由荷蘭進口的原汁原味風車,扇葉隨風轉動,仿荷蘭羊角村的水道風光,水和綠的美麗空間,免門票就可進入,不用出國就能感受異國風光,是台南溪北地區休閒旅遊好去處。 占地七點九公頃,擁有豐富的埤塘及濕地生態的荷蘭村,是在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任內開發,園區內有荷蘭原裝進口,高度達十五公尺,純風力驅動的風車、扇葉迎風轉動,倒映在靜謐水面上;漫步在紅磚橋、梵谷橋,園區內巨型荷蘭鞋、鬱金香裝置藝術、綠色草地與人工開鑿的內河道交織而成的仿荷蘭羊角村景致,環境優美,不用出國就宛如置身歐洲。 園區內的綠樹,經過多年來的栽植已成綠蔭,走進安靜的園區,輕風拂面,暑氣盡消,荷蘭羊角村以河道遊船為交通工具,繼推出外埤塘獨木舟體驗獲民眾喜愛,再推出內河道獨木舟體驗,內河道水文穩定,河道風輕舟行、如同迷你版的荷蘭羊角村遊船,吸引親子來體驗,沿途綠意與水岸倒影一覽無遺,是充滿詩意的旅程。 毗鄰荷蘭村的老牛的家,老牛悠閒在水池泡澡。 (記者陳佳伶攝) 其實,德元埤荷蘭村四季各有不同風情,春有花海、夏可划船、秋觀夕陽、冬賞芒草,是全年無休的旅遊好選擇。 園區無光害,更是露營族的最愛,設置有草地、棧板、汽車和雨棚等四種風格露營區,加上完善公共設施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前往露營。 遊客服務中心旁的賣場與餐廳,販售在地新鮮的產品,包括有以柳營鮮乳為主原料的冰品、鮮奶豆花、乳酪、牛奶蛋捲、具荷蘭特色的紀念品、文創小物、手作體驗與異國風味商品,送禮自用兩相宜。 餐廳選用在地新鮮蔬果為食材,以低糖及低鹽的烹調方式,保留食材原味,凸顯食材的新鮮好滋味。 遊罷荷蘭村,還可以順遊毗鄰的「老牛的家」、看看這些退役老牛在樹下乘涼、在草地吃草,在水池悠閒泡澡,和被時間追著跑的現代人相比,老牛的從容、悠閒,讓人羨慕。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