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用3C 針灸補腎緩解眼乾

春節假期許多人長時間用眼、追劇,導致眼睛乾澀、畏光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可經由內服藥物搭配針灸來改善。(為恭紀念醫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利用假期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或電視,導致眼睛乾澀、疲勞,甚至出現畏光、怕風等不適症狀。儘管許多人依賴營養補充品和人工淚液來緩解症狀,但問題往往未能根本解決。除了西醫治療眼科疾病外,中醫也可針對部分眼睛症狀給予治療,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透過內服藥物及針灸等綜合療法,達到症狀的緩解或改善。 為恭醫院中醫師李俐雯指出,春節期間,許多人長時間追劇或是使用3C,容易出現眼睛乾澀和疲勞等症狀。以中醫角度來看,眼睛乾澀與腎水不足、肝血不潤有關,尤其在更年期女性中較為常見。中醫以補腎藥「杞菊地黃丸」來改善,部分乾眼症患者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如乾燥症候群、紅斑性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這些病症可能伴隨全身性症狀,治療時需要綜合考量,常用藥方如「加味逍遙散」,可減輕由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發炎反應。 在乾眼症的治療上,中醫亦會透過針灸來調理,施針於承泣穴來增加眼睛的濕潤感;此外,眼眶周圍的攢竹、絲竹空、童子膠等穴位也是常見的針灸選擇。 雖然部分人對眼部針灸存有顧慮,但只要選擇經驗豐富且合格的中醫師,這些針灸穴位位於眼眶周圍,施針深度安全,不會對眼部造成損傷。 李俐雯建議,應避免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螢幕,並遵循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看遠處20英尺(約6米)外的物體,保持20秒鐘,幫助眼睛放鬆。此外,每天使用毛巾熱敷眼睛約3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分泌淚液,讓眼睛感到更舒適。

Read More

流感一旦哮喘 應立即就醫

醫師陳信均直言,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知名藝人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過世。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均醫師直言,整體流感的致死率約千分之1,其中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免疫不全的病人,併發重症的機率會比較高,年輕族群重症機率稍低,約為1%左右,但一旦併發重症,致死率就會由原來的千分之1驟升為20%,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預防;出現喘症狀應立即就醫。 陳信均醫師以多年治療重症病人的經驗分享,預防流感最重要的還是施打疫苗,事後的就醫、用藥,都是亡羊補牢。7、8年前台灣曾經有過一波大流行,當時加護病房收治很多重症病人,甚至連葉克膜都不夠用。那次之後新聞報導非常多,隔年疫苗施打率提高,流感重症率也降低。 陳信均醫師提醒,流感高危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及孕婦,或是本身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洗腎、肝病等病人,如果開始出現症狀時,最好提早就醫,因為有時候晚了兩三天,病情可能就會急速變化。至於青壯年人,咳嗽、發燒是流感常見的症狀,可是一旦開始出現會喘的狀況,就是一種警訊,表示肺部的症狀已到一定程度,是最可能會有危險的症狀,務必儘快就醫。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剩20萬劑

受到藝人大S因流感重症猝逝日本的消息影響,台中市衛生局各衛生所昨日接獲詢問還有沒有疫苗可以打的電話接不完。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S徐熙媛赴日旅遊,感染流感併發重症肺炎驟逝,震驚社會。疾管署3日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苗庫存和國際疫情表示,流感季已累計641例重症、132例死亡,其中9成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目前全台3千餘家醫療院所尚有約20萬劑庫存,民眾也可到部分醫療院所選擇自費接種,要接種的民眾要盡快。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第4週及第5週(春節期間)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分別約16萬2千餘人次及8萬8千餘人次,其中第4週就診人次為近10個流感季最高。第5週因逢農曆春節連假,多數門診休診,門急診就診人次為8萬8889人次(仍會回補),預期春節連假後,第6週就診人次將回升,至於是否回升超過第4週的16萬2千餘人次則有待評估。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3日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苗庫存和國際疫情。 (記者戴淑芳攝) 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主,與本季接種流感疫苗株相符。本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2025年2月2日累計641例(599例H1N1、24例H3N2、9例A未分型、9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4%),另死亡病例累計132例(127例H1N1、3例H3N2、2例B型),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在國際疫情方面,曾淑慧表示,亞洲國家和歐洲目前流行型別都是A型的H1N1,美國是H3N2和H1N1,加拿大則是H1N1,日本跟中國大陸目前疫情是下降趨勢,韓國雖然下降,但還是高於流行閾值,香港和歐美則有上升趨勢。 新竹市流感疫苗接種踴躍,全國公費疫苗最快打完的縣市。 (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曾芳蘭、林中行∕綜合報導 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得流感、併發肺炎離世,引起全民恐慌,也掀起民眾打流感疫苗的意願,疾管署於今年1月1日起,開放公費施打流感疫苗,不過到2月3日為止、新竹縣、市的公費流感疫苗已經用完,新竹市也是全國公費疫苗最快打完的縣市,新竹縣則位居第2名,不過、鄰近的苗栗縣與桃園市、目前還有公費的流感疫苗,新竹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早打早安心。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衛生局各衛生所3日一早起電話接不完,且都是詢問還有沒有疫苗可以打的電話。衛生局說,統計至昨日為止,台中市已接種公費流感疫苗77萬6千餘劑,目前還剩餘3萬8千多劑,歡迎民眾接種。

Read More

兒童瑜伽 提升專注力穩定情緒

蝴蝶式:坐在地上,彎曲膝蓋向外打開,腳掌相對,挺胸背打直;雙手輕輕抓住腳掌,模仿蝴蝶拍動翅膀的樣子,上下移動膝蓋。(林佳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再過1個禮拜寒假就要結束,即將開學,台灣職能治療學會顧問張自強表示,長假過後,孩子容易產生惰性,家長可循序漸進協助孩子重返學習軌道;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檢視寒假作業進度,並透過便利貼或行事曆規劃每日學習時間,藉此減少拖延行為,降低學業壓力。 張自強表示,除調整生活作息,亦可進行心生理調適,透過簡單兒童瑜伽與呼吸練習,可有效幫助孩子舒緩情緒、釋放壓力,進而提升專注力與情緒穩定度。 他說,家長可提前協助孩子調整3C產品使用習慣,例如設定上網時間,並以親子互動或戶外活動取代過度依賴電子產品。 兒童瑜伽老師暨職能治療師林佳儀表示,兒童瑜伽相較於成人瑜伽,是一種專為孩子設計的運動,強調動作簡單、趣味性高,兼具身心健康的提升功能。透過模仿動物的姿勢和大自然的動作,孩子不僅能增強身體的柔韌性與平衡感,還能改善注意力與情緒管理能力。並於瑜伽中搭配腹式呼吸練習,能調節自律神經,孩子放鬆心情,緩解開學焦慮,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林佳儀示範3個適合孩子的瑜伽動作。 1.蝴蝶式:坐在地上,彎曲膝蓋向外打開,腳掌相對,挺胸背打直;雙手輕輕抓住腳掌,模仿蝴蝶拍動翅膀的樣子,上下移動膝蓋。 這個動作可以放鬆髖關節並提升身體柔韌性,促進骨盆帶血液循環。 貓牛式(如圖3、4) 跪姿四肢著地,手掌在肩膀正下方,膝蓋與臀部對齊,吸氣時抬頭、翹屁股,背部下沉(牛式);吐氣時縮肚子看肚臍,背部拱起變成山洞(貓式)。(職能治療師林佳儀提供) 貓牛式(如圖3、4) 跪姿四肢著地,手掌在肩膀正下方,膝蓋與臀部對齊,吸氣時抬頭、翹屁股,背部下沉(牛式);吐氣時縮肚子看肚臍,背部拱起變成山洞(貓式)。(職能治療師林佳儀提供) 2.貓牛式:跪姿四肢著地,手掌在肩膀正下方,膝蓋與臀部對齊,吸氣時抬頭、翹屁股,背部下沉(牛式);吐氣時縮肚子看肚臍,背部拱起變成山洞(貓式)。重複這個動作5-8次,有助於伸展脊椎,減輕背部緊繃,調整駝背問題。 下犬式(如圖5) 四足跪姿(貓式),手推地身體向後,臀向上推高,眼睛看腳趾,重心移至腿部,身體呈三角形。(職能治療師林佳儀提供) 3.下犬式:四足跪姿(貓式),手推地身體向後,臀向上推高,眼睛看腳趾,重心移至腿部,身體呈三角形;保持姿式3-5個呼吸,感受背部與腿後的伸展。這個動作能放鬆肩膀與背部肌肉,修飾腿部線條,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Read More

清醒開顱除瘤 保留正常神經

醫師魏國珍指出,術中完整切除腫瘤,術後化療與放射性治療,可改善病人預後及延長存活時間。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45歲吳小姐身體健康,最近發現左手會不自覺地抖動及口齒不清,就醫檢查發現右腦有惡性腦瘤,且位於右側運動功能區,手術風險極高,可能傷及神經導致術後癱瘓。吳小姐跟大里仁愛醫院腦神經外科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不接受全麻醉,改用「清醒開顱」手術,在清醒但無痛覺時接受神經功能檢測,更能確保保留正常神經功能又能成功切除腫瘤,手術成功。   民眾如果發生手不自覺抖動的情形,應該盡快接受詳細檢查和治療。(示意圖,記者徐義雄翻攝) 腦神經外科魏國珍醫師表示,後續病理報告顯示是高惡性度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術中有完整切除腫瘤,以及術後進行適當化療與放射性治療,大幅改善病人預後及延長存活時間。 清醒開顱手術由魏國珍醫師、林口長庚神經腫瘤團隊陳科廷醫師及大里仁愛醫院腦神經外科賈開傑醫師共同進行治療。清醒開顱手術是一項應用多年的腦部手術方式,與一般全程麻醉手術相比,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手術進行到腫瘤切除階段時病人會被喚醒,這一段清醒與無痛覺時間內接受同步神經功能檢測,包括:語言、手腳運動,甚至認知與記憶等功能,搭配手術前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定位出病人重要的大腦功能區域,團隊中還有麻醉醫師、復健醫師、語言治療師和神經心理學專家參與,讓外科醫師能在保留正常神經功能的前提之下切除病灶。 魏國珍醫師指出,膠質瘤由於其生長特性,和正常腦組織是沒有邊界的,是學界討論清醒開顱手術最廣泛的適應症。只要腦瘤侵犯到功能區,手術中擔心或可能會影響其功能,就可考慮清醒開顱手術。另外,癲癇手術、腦血管動靜脈畸形等非腫瘤病灶,若是術前規劃或病灶侵犯功能區,也是清醒開顱手術的適應症。大里仁愛醫院已可讓台中腦瘤病友接受先進手術治療,讓病友們免於舟車勞頓之苦。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派生活

■紀小樣 是這樣子的柴薪 在後院已被暴雨淋濕 爆裂的年輪裡更得了些 無用的滋潤…… 譬如倦鳥空巢、蛙鳴鼎盛 弦月繳械,而星光沸騰 有竈,已無火氣,爐口虛張 仍懷想著曾經燃燒過的,多少青春 當然也曾就著微弱的火光讀詩── 說落霞夕色絕美,分明騙人 是啊!那人 肯定不挨餓……不知道 記憶像動物性脂肪沾黏 油灰老刮不乾淨 空留一隻鏽鐵大鍋 盛不滿炊煙

Read More

〈中華副刊〉消失的畢業舞會

■度睿 我戴上老花眼鏡,數張娟秀筆跡滑落,是彼時多愁善感的大學好友思屏寫來的。老來開始認真寫作,有時從數十年前朋友來信,探微不同座標軸向景深幽邈的故事。看見那通訊軟體不發達時代,她的真實奇異巧遇。 時間的沙漏倒轉。五月天,上弦月躲進夜晚雲層,忽然下起細雨,前院一棵柳樹,兀自飄拂自己裂變的訊息。思屏未入境內,已隱約看見他,多年未見的容貌,讓她猶疑。室內暈黃燈影,藍衣人在門邊築塊黑暗緘默祭壇,神祇般靜止不動。 藏匿的記憶盒子,突然開啟。思屏慌亂轉頭緊踩舞步,牆上一幅後現代主義繪畫,那精神肖像空洞眼神女人,誇張大嘴,彷彿嘲弄著今夜虛無。但那時她不就常在夢裡游走,探尋這種情境的可能? 華爾滋旋繞過角落時,思屏感覺有道細光定定向她投射。學生鼓掌聲裡謝舞,班代特意起鬨:「謝謝老師和未來師丈。」交往一年半的男友,有些困惑眼神問她:「妳忙看著門邊,是擔心下大雨我們沒帶傘?」 三年流逝,為何又碰見他?酣暢激越探戈聲響曲畢,思屏退回座位,側身窗外,心情輾轉迢遙。請男友去拿一杯雞尾酒,滴答雨聲和音響共同唱和流動。思屏想起分手時常沉吟的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春雨細,更漏聲從遠方悠長傳遞,孤寂女子心境徘迴起伏,深綿相思。 熱戀時期,他們愛去樹林踏青,藍衣人穿著輕便服裝下來,在東海大學牧場,倆人不斷走著,或去鬼洞的清水斷崖,他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她總是落後,遠遠癡情喊著;「等我……」有時在黝暗的鬼洞裡,轉個彎,看不見他了。她微弱揮舞的聲音,飄忽在黑暗裡。 相識在暑期救國團營隊、報到借宿的基隆海洋大學,第二天傍晚幾個人搭客運到基隆八斗子,下起微雨。那細眼帶著捉狹笑意,穿著藍色寬大T恤,自信聲音在海風裡迴盪:「我都忙社團的,我不用當兵,畢業後就出國。」且說等下去買把傘,問她參加健行怎可不帶傘?明早出發北海岸記得帶走。 海面遼闊,海浪以一種虛實共振的頻率來回起伏,互相追逐著彼此青春幻夢。而青春的豐饒與裂解,又為何總是漸層交疊,窘遁於時光之外?藍衣人說每年學校宿舍讓不少營隊借住兩天,有人窮極無聊,過後會去看看女孩們是否留下些甚麼?她仰頭微笑望著他,猜想他們幾個死黨會在下一梯次、隊員晚上自由活動時,又去搭訕?不就暑期留校打工的? 多年來,他在最北端,她在台中,從最初密集南下,漸漸減少,隨性來去成一個謎團。快兩年時,藍衣人說要忙出國留美再無暇南下,隨即蒸發。好友們陪她丟棄那把定情傘。她將時間填滿,咬牙讀書,考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她們女校當助教。 曾經錯置凝結的記憶,早已飛浮成時光碎片。也許她們不是太黏稠的情人,再度巧遇,生疏隔離。藍衣人竟一整個晚上沒起身,尊嚴無聲,避免眼神照會。學生們喚她:「老師!」聲裡,他該明白。但她早不恨他,今夜更無復仇快意的。 黑暗裡,班代宣布畢業燭光舞會開跑,「啪!」一聲斷電,年輕的生命歡騰浪漫。燭影搖曳裡,她記得班代只說將邀請風城某校碩一生來當男伴,請她帶男友來開舞。 她有些憐憫,但不想淌淚。不就說自己絕對能申請上常春藤名校?他的臉龐看起來比其它同學滄桑老態。喧鬧熱舞裡,忽然間,眼角餘光的神祇寶座不知何時瓦解,藍衣人再度從她國度消失,座位上徒留孤零邀請卡。思屏垂下頭去,幽微記憶再度流動。兩位旁邊閒聊的女生,轉頭有點不解望著她。 男友臉部尷尬,半晌說:「妳……身體不舒服?」思屏崩潰煩躁地只想奔逃,再遣他去拿杯雞尾酒。剎時,雞尾酒凝結,時間停滯,迷惘,悠長,過了一世紀。 終於,透過冰冷酒杯,一雙熱燙的手緊緊握住了她。思屏將冰沁酒杯碰觸臉頰,心中濁亂危急的土石流劇烈崩塌,她努力重置心思。喝著琴酒,停頓,涓滴品味灼熱餘韻。而窗外淅瀝下著的梅雨,忽地慢慢變小,停了。 我寫完後,拿給周圍的人看,人們卻有些笑謔。剛和男友分手、感情空窗的好友女兒說,這樣的時代已過,現代年輕人生活籠罩大量通訊軟體,即便分手,臉書、instagram關係並未解除。平常看得到對方訊息,多見不怪。在某些場合巧遇,或許無感,談何波動。 絕非從前昔日男女兩造分手,各自遁入世界盡頭荒原,死生無期,半生懸念。 我有些哭笑不得,收起思屏信件和文章。不驚不擾地,讓過往記憶重新召喚、想像、釋放再組構,並獨自思索見證這些新舊時代的立命。

Read More

3穴道1茶飲 助攻新春保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開心過好年,親友相聚互道祝賀,記得交換祝福,但不要交換病毒。中醫師也提出3穴道1茶飲,助攻新春保健。 瑞隆馬光中醫診所鍾典育醫師表示,年節養生飲食很重要,首先要注意的是,過年大部分是比較油膩、口味重的菜餚,美食在眼前,往往會不自覺攝取比平常多的份量,大魚大肉加上零食伴手禮不離手,往往會造成腸胃不適、脹悶甚至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 同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是人體肝經的運行時間,肝經與身體的代謝與排毒功能息息相關,這個時段最好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與沉睡,才能讓身體代謝廢物也有自然的修復。不小心熬夜了,也要記得隔天多補充水分,盡量減少辛辣油炸的刺激物,避免讓身體持續的發炎而導致不適。 鍾典育也提醒,冬季防疫要做好,特別是家中有免疫力較低的嬰幼兒與長輩時,提醒大家要多洗手,回家後第一件事要洗手、吃飯前也要洗手,如果發現自己有呼吸道的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水,也要乖乖戴上口罩、挾菜用公筷,保護親友免受疾病的傳染。 讓自己保持情緒平穩,在中醫觀點是使肝氣通達,肝氣通達可以調暢全身的氣機,使臟腑經絡運行良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鍾典育也提供3穴道1茶飲,助攻過年保健。建議可按壓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等3穴位,合谷穴位於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間靠近食指凹陷處,多按壓可預防感冒、緩解感冒症狀、改善胃腸消化功能、提升免疫力。 曲池穴位於手肘彎曲橫紋終點,外側關節凹陷處,多按壓可促進大腸機能、緩解感冒頭痛、疏通經絡;足三里穴位置在膝蓋外側下方約四橫指處,有改善消化系統、排濕氣、消水腫、強壯體質攻效。 此外,鍾典育也建議喝解膩茶,可消脂、除脹氣、幫助消化、解油膩,用洛神花10g、陳皮5g、烏梅3顆、山楂5g、甘草3g放在保溫杯裡,用500c.c.熱水沖泡後,等20分鐘後即可飲用。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閑聽鳥鳴

■張承斌 無事愛去林中蹓躂。踏石板,踩著一地幽光,一路向前,至目光不能及處。林深,有涼風拂面,微微的,不甚有力,似妙齡村姑的扶柳纖手,兼有暗香盈袖。那些偷偷探出腦袋的小機靈,使著眼色,抿不住樂開花的嘴巴,在枝頭上跳躍,閃轉騰挪,啼落一地春光。這些細長的綿柔無骨的、似清湯灌腸般的婉囀,脫去我一身的疲憊,拂盡兩袖風塵,迎來一身輕鬆。 忽然,耳中暫態塞滿了許多清脆嘹亮的歌聲,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似百舸爭流,追波逐浪。剎那間,整片樹林活力四射、生動起來,像著了一團火,照亮整座林子,彷彿林子穿上金碧輝煌的錦衣,煞是奪人眼目。你恍惚而不知所以,誤以為闖入禁區,侵犯了他人的領空,正當茫然四顧時,一只鳥倏忽間出現在你眼前,朝你不住地點頭,像是打招呼所行的點頭之禮。繼而,又送出一串好聽的笛音,彷彿恭致熱情的歡迎辭。此刻,你的心尖焉能不為之顫動? 這些小精靈,真是自由的天使,快樂的仙子。它們形態各異,顏色有別,各棲其枝,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嬉戲,在這裡打情罵俏插科打諢,儼然與世隔絕不爭利名的雅士,只專注於同自然相融、性靈相應,放飛身心,絕不與流俗為伍。 我的心胸頓覺開闊起來,彷彿被掏去了平日裡塞滿的那些臃腫而又無用的東西,此刻只留下清純與坦然,來面對世間的人與事。你若似我一樣不能免俗,那麼就請你仔細聽聽這些朝吟暮誦的歌聲吧。 有時在自家的陽臺上,會看到一只斑鳩不請自來,在晾衣架上來回走動,喉嚨裡不時發出陣陣的咕咕聲。你輕輕走近,它並沒有感到害怕,依舊淡然地踱著小步,哼著小曲,閒適於細圓的金屬杆子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喜歡這咕咕叫的聲音。儘管無法破譯,也無從知曉它具體說了些什麼,但我能由此獲得一種提醒或者心靈的暗示:它是快樂的,自由的。此刻,它無需設防,因為站在眼前,和它面對之人,是多麼渴望與之親近啊。 最難忘的,有那麼些年,我住在校園的宿舍裡,常常晚上爬格子至深夜,早上不能按時醒來。每當此時,就有陣陣鳥鳴在窗外枝頭上響起,極富節奏,彷彿上課的鈴聲。是黃鶯還是百靈,抑或其他什麼鳥,不知道,但內心委實很感激,感激它善意的提醒,感激在孤獨時刻的相伴。 公園裡,清晨常會看到成群的市民提籠遛鳥。他們習慣將鳥籠分散掛在樹枝上,然後坐一起海闊天空地閒談。而此時鳥們便開始了呼朋引伴,開始隔空喊話,遙相呼應。鳴叫聲此起彼伏,長的,短的,細的,粗的,激越高昂的,婉囀悠揚的,不一而足。各種鳴叫聲混在一起,林中熱鬧非凡,彷彿在召開一場別樣的盛大的交響音樂會。喜歡靠近它們,聽它們迥而有趣的叫聲,但同時,凝視籠中蹦來跳去的它們,我心中又湧現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鳥類是自由的,它本屬於廣闊的天地,生來就該自由。然而人類卻因自己的私好,將它們囚禁於一籠,不知是愛還是害。 難怪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文人墨客喜鳥愛鳥,吟鳥誦鳥,寫鳥畫鳥,傾情於筆端呢。原來,他們心中早就駐著一只鳥。他們的精神世界裡,時刻飛翔著一只會鳴叫的鳥。 我願來世做回鳥,哪怕一只喜鵲,不以色誘於人世的灰喜鵲,民間謂之報喜鳥,也好!

Read More

流感發威 恐有回國感染潮

  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表示,面對流感高峰期,鄧學儒呼籲民眾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定期洗手、配戴口罩,並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 (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大S遊日本時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辭世,醫師指出,今年國外感染流感案例很多,不排除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一波回國感染潮,呼籲民眾每年還是要接種流感疫苗,例如出現高燒、持續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不要讓悲劇再度重演。 中國醫大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流感和一般感冒臨床表現不太一樣,除了呼吸道症狀,還會有倦怠、四肢無力、肌肉痠痛、骨骼痠痛的症狀。流感併發重症的死亡風險非常高,而青壯年得流感最怕的就是併發心肌炎。 黃高彬指出,今年國際疫情較嚴重,加上流感有2-5天潛伏期,較擔心旅遊返國的民眾傳染給家人,這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就診人次突然增加的狀況。 門諾醫院急診室主任鄧學儒表示,流感之併發症可能致命,尤其是肺炎、心肌炎及腦炎等嚴重併發症。年輕人罹患流感後若合併心肌炎等器官嚴重發炎,也可能導致猝死。 李綜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朝新強調,流感不是感冒,而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台灣過去的流感病例,大約從11月開始逐漸增加,尤其春節期間,民眾返鄉、出遊,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很容易就會遭受感染。 中醫師林舜穀指出,當人體受寒、免疫力下降時,病原體更易進入呼吸道,導致炎症反應加劇,若肺部循環不佳、痰液堆積,因此預防感冒惡化至肺炎的關鍵在於 提升肺氣、促進氣血循環、加強排痰,這時候以熱敷肺俞穴與風門穴,可防止感冒惡化為肺炎,加強排痰與溫肺效果,讓痰液不易積聚肺部,可減少感染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