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交響樂團歲末鉅獻 梵志登攜手朴智潤回顧浪漫樂派

(長榮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交響樂團即將前往國境之南,分別於12月12日在高雄衛武營音樂廳、12月13日於屏東演藝廳音樂廳各演出一場涵蓋浪漫主義早、中、晚期經典佳作的音樂會──「梵志登、朴智潤與ESO: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由長榮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攜手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的樂團首席、韓國小提琴家朴智潤(Ji-yoon Park),聯袂獻上扣人心弦的歲末音樂饗宴。 音樂會將以《威廉.泰爾》序曲揭幕,這是義大利作曲泰斗羅西尼(Rossini)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不只在1829年首演時就廣受歡迎,甚至200年後的今天,依舊盛演不衰。序曲共分為四個樂段:「破曉」、「暴風雨」、「牧歌」與「瑞士兵進行曲」,其中的瑞士軍進行曲,曾被中廣新聞引用做為開場音樂長達數十年,成為每位台灣觀眾琅琅上口的旋律。 接續登場的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將小提琴音樂浪漫璀璨的意象推至巔峰。此曲是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代表作之一,對後世的小提琴協奏曲創作具有標誌性意義。長榮交響樂團特別邀請到2009年比利時伊莉莎白皇后國際大賽得獎者,同時也是法國廣播愛樂樂團現任樂團首席——朴智潤擔綱獨奏。透過她細膩精湛的琴技來詮釋此曲,將可讓現場樂迷感受到演奏技術與情感表達的兼容平衡之感。 音樂會下半場則邀請聽眾沉浸於恬靜溫暖的浪漫情懷,由梵志登執棒演繹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該曲輕鬆寫意、平易近人,是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在奧地利鄉間避暑時,僅花了三個月即完成的傑作,樂句之間流露的自然淳樸風格,與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被暱稱為「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本場音樂會按照作曲年代,逐一呈現代表浪漫樂派三個時期、三位音樂大師風格截然不同的不朽鉅作,帶領樂迷感受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的熱血澎湃,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抒情柔美,與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的悠然恬適。長榮交響樂團邀請粉絲於歲末時分,共赴一場浪漫樂派的回顧之旅。購票詳見長榮交響樂團官網或OPENTIX兩廳院售票系統。

Read More

東方海外在CDP 2024年供應商參與度評級中榮登A級榜單

(東方海外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OOCL)欣然宣布,在2024年度披露周期中,該公司榮登CDP“供應商參與度評級"(SEA)A級名單。這是OOCL首次獲得這一全球ESG殊榮,彰顯了公司在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現。 “供應商參與度評級"由CDP組織發起,旨在加強企業參與並加快全球供應鏈減排行動。該評級旨在表彰企業在供應商參與方面的卓越表現,同時明確供應商參與的最佳實踐標準。評選基於企業在五大關鍵領域的氣候信息披露情況,包括:治理與業務戰略、目標設定、碳排放報告(範疇三)、風險管理流程以及供應商參與度。榮登A級榜單的企業,因其在氣候變化有關的供應商參與度方面表現出色,以及在推動實現凈零排放與可持續經濟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而受到表彰。 榮登“供應商參與度評級"A級名單,是對OOCL在整個價值鏈中致力於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充分認可。OOCL將繼續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端到端服務,並與合作夥伴、供應商及所有其他利益相關方攜手,共同打造凈零排放的未來,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

Read More

上半年對美國與東協出口規模齊創同期新高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分析,今(114) 年上半年我國出進口貿易概況,其中我對美國與東協出口規模齊創同期新高,隨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需求攀升,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雙雙走揚,114 年上半年我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 79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 12.7%;對美國出口 789 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 51.4%,主因人工智慧熱潮、高效能運算商機及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提前備貨效應,帶動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拉貨動能強勁;對東協亦受惠於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輸出擴增,出口值 556 億美元,刷新歷年同期紀錄,年增 31.4%;對歐洲出口 181 億美元,年減 7.7%,主要係受資通與視聽產品出貨縮減拖累;對日本出口 142 億美元,年增 12.2%,以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出口表現較佳。 財部分析,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025)年初重返執政,在貿易方面隨即推行更全面的關稅措施,且政策反覆多變,增添市場不確定性,國際機構普遍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世界貿易動能亦轉弱。即使如此,人工智慧(AI)等創新應用蓬勃發展,持續推升對我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需求,並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廠商擴大投資力道,加上美國暫緩施行高額之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引發客戶端積極備貨,皆使我國今年上半年出、進口值雙雙締造歷年同期佳績,分別成長 25.9%、20.5%。 與上年同期比較,今年上半年 11 類出口主要貨品表現好壞參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受惠於 AI 商機熱絡而大幅成長,電機產品、光學及精密儀器、機械、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增幅介於 2.2%至 12.2%之間,其餘 5 貨類雖呈衰退,但減幅均低於 6%;若以出口增減金額觀察,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及電子零組件各年增 394 億美元、179 億美元較多。 114 年上半年主要貨品出口概況,(一) AI 商機強勁,今年上半年資通產品外銷突破千億美元受惠於 AI 技術之應用與需求持續開展,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加大投資與設備採購,亞、歐、中東機構亦相繼提高相關資本支出,加上美國 對等關稅之 90 天寬限期影響,帶動我資通與視聽產品外銷迭創佳績,114年上半年出口突破千億美元,達 1,019 億美元,並超越電子零組件為最大出口貨類,年增 394…

Read More

失智症用藥 醫籲有條件納健保給付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廣公司顧問趙守博與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20日指出,失智症是不會只找有錢人,而目前失智症用藥雖價格高昂,但如對比罹病者後續照顧及社會與家庭付出的成本,呼籲健保應有條件將失智用藥納入給付。 王培寧接受趙守博主持之廣播節目訪問表示,失智症是多重原因引起的,可能是代謝症候群、三高、腦部受傷、類澱粉蛋白質堆積等,但失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非常容易被忽略,有些病人在初期會有焦慮、暴躁、恐慌等不好的情緒表現,當發現家中長者有這類情緒時,應盡速就醫。 趙守博指出,衛生署前署長林芳郁、美國前總統雷根、英國前首相佘契爾等名人也都得有失智症,回想他們過去是多麼的傑出又意氣風發,著實非常令人感慨與惋惜。王培寧指出,目前醫學界仍無法治癒腦部退化造成的失智症,但是可以減緩發病的病程,提早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王培寧指出,失智的比率是隨年齡增加,65歲失智比例為8%,85歲則為20%,到了95歲則高達40%至50%,而肢體的運動與腦部的活動對減緩失智是非常重要的,孤獨更是失的危險因子,所而旅遊、唱歌、打麻將與學習藝術及知識,不但能動腦,過程中並可增加與社會的接觸,讓長者精神愉悅。 趙守博表示,希望老兄弟、老姐妹們能好好規劃豐富的退休生活,不要把自已活成等吃飯、等睡覺、等死亡的「三等」老人,活動時也要注意個人安全,上下樓梯用扶手,平日走路拄拐杖,要快樂的、健康的媽好生活。

Read More

44.5%VS65.7% 肝癌早期診斷台不如日

本報綜合報導 肝病是台灣國病,雖然近年死亡率下降,但多數國人因沒有病識感,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約有3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醫師指出,篩檢推廣多年,民眾意願仍不高,使台灣肝癌早期診斷僅44.5%,低於日本65.7%,也使肝癌末期與死亡率偏高。 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肝病患者不容易察覺肝臟出問題,等到症狀出現,通常大多已是肝病末期,造成治療困難;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出現,扭轉了「肝癌總是發現太晚」悲劇,但至今台灣初診斷為早期肝癌比率仍然偏低,僅占整體44%。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健康台灣」以2030年台灣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為目標,早期發現肝癌是關鍵之一,鄰近的日本超過6成肝癌是早期發現,所以日本晚期肝癌僅占6%,台灣末期肝癌卻高達33.8%。 根據健保署去年統計,依照醫師建議定期追蹤的病人,即使不幸罹患肝癌,約77%是在早期被發現,有很高機率可以根治或控制,楊培銘以他手中個案為例,若在診間發現有肝臟問題,透過定期篩檢,即使發現罹癌,高達9成是早期患者,可以開刀切除或電燒根治。 楊培銘說,雖然腹部超音波檢查無痛、迅速又方便,是揪出肝臟等器官病灶的重要利器,但台灣民眾配合肝癌篩檢順從性不如日本高,至今民眾對於肝病缺乏病識感,B肝或C肝患者至少半數不自知,其中超過一半不積極追蹤。 「人人都能重視肝臟健康,就有希望加速肝病從台灣消失」,楊培銘表示,肝基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就積極呼籲推動有B、C肝民眾,至少每半年要接受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40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B、C肝,也要每年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1次。 楊培銘進一步提醒,如果已有肝硬化,必須每3個月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細胞發炎指數,包含天門冬胺酸轉胺酶(AST)與丙胺酸轉胺酶(ALT)。

Read More

翁洗腎尿毒性搔癢 紫外線照光治療改善

皮膚科醫師羅子焜展示窄波紫外線照光儀。(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75歲阿公長期洗腎,因全身搔癢且使用一般止癢藥物療效不佳,就醫診斷為「尿毒性搔癢」,經以藥物和固定每週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後,搔癢明顯改善,抓破皮的傷口也都逐漸癒合。 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表示,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目前約為11.9%,平均每8人中有1人罹患;而慢性腎臟病造成的尿毒性搔癢在皮膚科門診常見,且常常難以單純用藥物控制。尿毒性搔癢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雙側對稱性的大面積搔癢,無明顯皮節分布偏好,且經常發作;其致病機轉為血中尿素氮升高、高磷血症,以及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造成皮膚搔癢。近期國外臨床研究發現,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和使用加巴噴丁(主要用於治療癲癇、神經與局部癲癇),兩種方式合併使用效果好,比單一方式治療,在尿毒性搔癢的改善程度,有明顯差異。 他說,加巴噴丁常用於治療神經性搔癢,可抑制神經元鈣離子流入,改善尿毒性搔癢的問題;而紫外線照光治療會影響免疫細胞,抑制朗格漢氏細胞,並調節介白素(IL)的產生,降低IL-2的產量,並誘導真皮肥大細胞凋亡,同時減少表皮神經纖維釋放神經胜肽;此外,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被認為可直接影響二價離子、抑制皮膚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並調節皮膚神經功能,進而有效改善皮膚搔癢的症狀。 除了尿毒性搔癢,紫外線照光治療經由不同的機轉,還可治療由免疫細胞、肥大細胞、角質細胞或黑色素細胞等異常所產生的疾病,包括乾癬、頑固性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性結節性癢疹、玫瑰糠疹、蕈狀肉芽腫,及慢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多型性日光疹、白斑等。羅子焜說,照光治療需規律進行,照光劑量會根據病人的膚色、皮膚厚度、疾病的嚴重度審慎評估、調整,將可能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Read More

〈生活休閒〉風災後撿落果 特別的休閒

丹娜絲颱風過後,數十個老少志工假日清晨到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一起撿拾落果,幫助清理果園。 文、圖/記者楊淑芬 颱風過後最好的休閒生活是到農田撿拾掉落的柚子,幫農民恢復田間秩序,體驗一日農夫生活;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號召50多位朋友撿拾落果,多人好做事,滿地落果的柚子園一下子清潔溜溜,體驗做工的民眾充滿了助人的成就感,農人們則感謝颱風牽起情緣,得以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日子。 助人最樂,大家撿果樂陶陶。 呼朋引伴 50多名一日農夫報到 7月7日的丹娜絲颱風打下麻豆文旦,即將在中秋節收成的的文旦柚落果八成,滿地瘡痍,農夫們痛徹心扉,如何收拾善後,農家都傷透腦筋,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在朋友群組中廣發訊息,徵求體驗一日農夫的朋友,結果假日清晨共有50多名認識不認識的朋友報到。 志工們陸續到達柚子園,大家不多說話,捲起袖子直接下田,廣達4分多的果園人多好做事,中午前就全數撿拾完畢,撿果志工中最多是全家總動員,爸媽帶著孩子一家4口都報到,有的是阿公阿嬤帶著小孫女來,還有台北的朋友當天南下,也有放暑假的年輕人相邀來當志工。 姐妹們相約一起來撿果,留下難忘的回憶,未來老了會有很多故事講。 果園中充滿互助合作的氣氛,一家4口撿果的時候玩起傳傳樂,把柚子快速傳到袋子裡,其他小朋友看著好玩也紛紛加入陣容,玩得不亦樂乎;還有可愛的小女娃跟著阿公阿嬤來,個兒比水果袋還小,負責拎著袋口讓別人把柚子放進來,每個放進柚子的人都會跟小妹妹輕聲道謝。 一家4口撿拾落果玩傳傳樂,互助合作效率更高。 已退休的台北人劉小姐,知道天災可怕,也盡一份力,特地清晨坐高鐵南下,穿上雨鞋下田,她說在電視上看到滿地都是柚子很心疼,希望能來做一點事「很開心把汗水流在台南麻豆」。 也有幾個年輕人已經輾轉在麻豆多個農田裡幫忙,那裡有需要就呼朋引伴一起去,彼此笑著說「今年暑假最充實,老了後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小小女娃兒也來幫忙撿柚子。 撿果暢聊 颱風牽起微妙情緣 中午休息時間,阿財伯文旦之家老老小小一起端出正宗的麻豆碗粿和麻豆菜粽感謝大家,還有綠豆湯、柚子茶等,志工們坐著吃飯,大家閒聊,又聊出高中同學、大學同校等話題,趣味不斷。 阿財伯文旦之家媳婦林宜賢說,她嫁到麻豆已經27年,開始學下田後曾經遭遇3次有破壞性的颱風,一個是2009年的88風災,一個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還有今年丹娜絲颱風,今年最慘;前2次都很靠近中秋節,柚子已經成熟,可以吃了,她記得當時忙著撿飄在水面上的柚子,撿回來後立即乾燥,用一個10元的價格賣出去,也是靠著很多好朋友支持,撐過難關。   在柚子園工作正是給小朋友最好的食農教育。 今年最慘,離柚子成熟還有一個半月,掉下來的都不能吃,而且過去是陣風,今是強風一直吹,吹得樹上剩下寥寥無幾,掉下來的柚子一個都不能吃。 林宜賢說阿財伯是她公公,已經過世,果園現在主要是她的先生王銘進在做,他們的果園從1976年開始做,公公做人實在種的文旦柚細密爽口,好口碑一直留下來,目前家中果園有4、5分,以前每年收成3萬斤,今年被颱風打亂只剩下6000斤。 雖然都被颱風打落,但是林宜賢說看到這麼多人在果園賣力流汗,她突然非常感謝丹娜絲颱風,牽起這些情緣,志工們的熱情與善良,真的深深鼓舞麻豆小農。   丹娜絲颱風是歷年來對麻豆破壞性最嚴重的颱風。 雖然滿地都是落果,但是大家通力合作,又好又快,文旦撿拾工作得以迅速圓滿完成,讓她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那份溫暖與相助的力量,這段微妙而真誠溫馨的連結,將成為他們一家人難忘的回憶。 天然尚好 學做柚子洗潔精 林宜賢和王銘進也教大家如何製作柚子洗潔精、柚子蚊香以及柚子酵素。 不多話的王銘進負責實做,努力削皮切文旦,林宜賢則製作圖表,一一解說,把削好皮的柚子皮浸泡在酒精中,浸泡超過一週,將柚子精油提煉出來,再加上蘆薈水、起泡劑,柚子清潔劑就大功告成。 把柚子皮削起來泡酒精,就可以提煉出柚子精油。 林宜賢說他們一家人整年都是與柚子為伍,媽媽會做好一大桶柚子精油清潔劑,洗衣洗碗都不假外求,用完一整年,來年收成柚子再繼續做,不僅是「天然尚好」還香氣四溢,媽媽還會撿拾柚子花,柚子花也可以做洗潔精。 麻豆阿財伯文旦之家的王銘進、林宜賢夫婦。 每個人都帶走一袋柚子,以及滿心歡喜與感恩,林宜賢則說阿財伯文旦之家會持續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友善大地,珍惜萬物,真誠對待一切。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林宇晟畢業創作 文學設計對話

崑大視傳所林宇晟(右1 ),發表以書設計對話文本與視覺作品,指導教授鄭中義(右)及口試委員呂裕文教授,肯定其跨域創作。 (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畢業生林宇晟,在學期間關注文字、圖像與設計間的交互關係,畢業創作以個人書寫出發,結合書籍裝幀、排版結構與閱讀行為,進行跨越文學與設計的深度對話,展現豐沛創作能量與高度整合能力,獲得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一致肯定。 林宇晟的研究起源於反思過往商業設計經驗,重新思考創作初衷與自我書寫的價值。他以《路上有人》為總題,發展3本風格迥異的書籍,包含《路上有人》、《偏廢》、《漾蕩後》,分別對應個人記憶書寫、偶發影像記錄與文案轉譯創作。其中,《漾蕩後》透過將既有文案作品轉化為圖像,重新詮釋語言與設計的關係,凸顯設計在文本再生中的創造力與感知深度。 為深化設計脈絡與內容連結,林宇晟深入文獻探討文本生成、美學再製與設計符號學等理論,並參考國內外當代書籍設計案例。他以書籍為載體,嘗試以不同裝幀結構與閱讀介面回應各冊主題,例如《偏廢》結合手機誤拍影像與無標題文字,挑戰圖文界線;《漾蕩後》則運用切割與摺疊重塑主從結構,展現文案設計在純創作語境中的另一種可能。 林宇晟於7月上旬在高雄市鳳山區黃埔新村「烏狗文創」空間展出的創作成果,展場設計以「行走」、「遇見」為隱喻軸線,引導觀者以身體參與文本,觸發個人感知與記憶的共鳴。 展覽期間,指導的鄭中義助理教授與口試委員崑大視傳系助理教授呂裕文、樹德科大陳政昌助理教授也親臨現場,對作品展現的整合性與創作深度給予高度肯定,認為此創作兼具文本思辨與視覺實驗價值。 林宇晟感謝研究所3年來師長與同儕的支持與啟發,讓他在一次次創作實驗與反覆修正中累積經驗,逐步釐清創作方向與觀點。另亦感謝鄭中義老師在整個創作歷程中給予耐心指導與視野拓展,協助他在創作理念與設計實踐間找到平衡與連結。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如夢令〉.憶

■子寧 喜歡唐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種瞬間永恆的空靈感;如夢令例來以仄尾收韻,讀來總覺得氣短韻促,茲用平韻收尾,爭取多一點空靈感。     去歲今朝雨飄, 素手輕攏纖腰。   眸底醉春酲, 人在海涯天杪。   難描,難描, 梨渦月下輕搖。

Read More

〈中華副刊〉貓、阿嬤和一根彈簧

■何叢 車庫故障,電動拉門失控,像嚴重乾眼症,打不開。前陣子已有怪異行為,要嘛關一半便自動打開,要嘛開一下又自己關上。反反覆覆,一切是它說了算。不久,車庫徹底罷工,完全躺平。 請鄰居尼爾來看,他看兩下,說彈簧斷了,得找專家。車庫裡有彈簧?他打開手機手電筒,往門頂上照,是有一條彈簧架在那裡,粗如小手臂,圈條亦如食指。尼爾說整片木門重量都靠這條彈簧拉撐。 彈簧老舊,有鏽斑,約在十分之一處裂斷了。裂是傷病,所有反反覆覆原是唉哼,都是求救;斷是喪命,是躺平在太平間,再無力氣做工。彈簧豈能起死回生?它勞苦一生,受壓甚重,安息了。 友人楊介紹湯姆來修門,換彈簧,但是湯姆才動手術,一週後才來。一週後,湯姆來了,身材高大,一頭白髮白鬍子,像聖誕老公公。問他手術情況,答一切還好。問這一行做多久了?說四十年。 湯姆明顯是老人,動作雖然遲緩些,做起事來還是很穩當,品質挺細膩。他一共來了兩次,開了兩張收據,主客盡歡。車庫裡,現在除了彈簧,所有東西都很舊。萬事萬物都在變舊,時間所去都是舊時舊地舊人。 像阿嬤。阿嬤早年勞作,傷到腰椎骨,成了病灶,時常要穿馬甲。她挑糞往返菜園耕植,獨力養大四個孩子,後來送養一個女兒,生活萬分辛苦。晚年她無所事事,睡得多,每次去看她,一定要用藥膏幫她推揉腰椎。阿嬤老了。其實還未老之前,很多很多年前,她對阿公已經是舊人。阿公丟下舊人,甚至丟下一個殘疾兒子,去擁抱新人時,阿嬤就真正變成一根彈簧,一直吃重再吃重。阿嬤愈老,皮膚皺得愈像鹹菜乾,沒有水分,也沒有彈性。時間從她身上吸取生命和豐美,同時鏽蝕了彈力,直到她再站不起來,爬不起來,而終於壞掉,完全回不來。 回不來,只能崩了。山崩土石流,一切去了了。明知無能為力,就每每送走一個生命,除了哭泣,還剩下喟嘆和想念。想念無止盡,但想念也會變淡,此後微微。想念阿嬤是這樣,想念貓也是。 貓多麼會跳,一躍就到桌上、櫃子上,似乎毫不費力。所謂腿力就是肌力,肌力好就是彈簧好,所以有彈簧腿之稱。貓跳上跳下,有時俯視人間,有時嬌蹭人腿,出世入世,游刃有餘,伸縮自如。貓生其實非常現實,看透現實是一種能力,可能也是一門哲學。十年,貓在現實中與人廝守,將愛進行到底。回望十載,時間很短,回憶很長很長。 現在屋外有四隻浪貓。浪貓十分警戒,伺候了七年,連摸一下也不給,像太皇太后,褻玩不得,只能奉養著。小龍(一隻青虎班貓)病了,吐舌頭,流大量口水,應該是口角炎。怎麼辦?不給摸,自然也不給捉,就算捉了去看病,高昂費用又負擔不起。只能加營養,餐餐高級罐頭,就算盡人事聽天命——誰說貓有九條命。 果然有九條命,九條連成一根彈簧,把無望變成希望,竟然漸漸好了。浪貓們事實上都有傷病紀錄,最後都自然康復。生命自己是神蹟,它有堅強韌性,有時超乎想像。這樣貓也給人上了一課,算是回報,沒有白食白喝。 像那年,2023,如果此生可以抹去一個年頭,但願是這年。這年,先生變了臉色,言詞刁酸。轉變之間形成落差,落差如瀑,產生能量。所有無形能量都換成一波波壓力,宛如北國陰雪,一夜盈尺成壘。好事者落井下石,愈是雪上加霜。本來就無前途,此刻更一路黑暗。 (怎麼想起童話,想起一根小火柴?) 誰都可觸犯,惟先生不可。龍顏難測易測,所有喜厭好惡,千人一目了然。走了算,每一天都想一萬遍。不走不走,但此情此境,淒涼逼迫如何承受?千斤十架負在身上,釘錘重重敲落,全身骨頭都彷彿脫了節。 崩了未崩,多少時候,道路走成懸橋。 心境動盪,夜與日裂斷,有眠無眠,杳然在日子中發生。幸好聲帶還在,有聲帶就能歌唱,真能歌唱? 聲帶在音符上盤轉顫動,八度翻飛,大調悲亢,小調淒切,或高低,或快慢,像有一根彈簧在跳動。引吭時,彈簧跟著延展;輕吟時,彈簧柔軟壓抑身段。也唱「一路蒙救主引領」,也唱「有時偶是青天,經常是有黑雲」。但凡大江東去,或是聲聲慢,都要用氣支持聲帶。 唱歌真是一份氣力活。有氣,才有力量把歌唱好。生活從來都是水深火熱;人活著要有個樣子,就靠一口氣。頂著這口氣,盡力把歌唱完,即或只是午夜歌唱甘甜,經常不發音韻。 回到書案上,讓文字自己說話。眼球直視電腦螢幕,高度近視加少許老花,視覺調節功能變慢變緩,終於對焦了,就是坐一整天。脊椎整療師再三叮囑,要常常站起來活動,也親自示範操作,這邊還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月月腰肌勞損(動彈哼哼,近乎失魂),月月向醫師報到,怕將來就要馬甲上身,像阿嬤一樣。 阿嬤也像一隻貓,一天睡十幾小時,睡到後來腦筋遲頓,運轉不靈。同樣一句問答,來來回回七八遍。腦筋變老了,就感覺僵化。僵而易脆,脆而易折。沒有聽說腦筋折裂,只聽說腦筋秀逗,或是腦中風。其實都是不能做工,一步步走向朽壞。 阿嬤從不睡彈簧床,一生都睡木板床。木板不能伸縮,缺少起伏,就也缺乏戲劇性。她渴望起伏嗎?她會說夠起伏了嗎?說了可能叫人又哭又笑。誰不渴望起伏?青春肉體就是起伏,青春在床上是大風大浪也要衝去。遍地風流。什麼時候開始,夜夜只剩韓流(寒流)? 《請回答1988》真好看,暖了心,流了淚。想家,想爸媽,想台灣。想想這些年,先生身邊也是浪淘盡,多少人物。都說人生無常,世道艱難,有人就有心寒。這不是情傷,是行路難。不是錯錯錯,是莫莫莫。 當初是怎麼走上這條路? 先生如師尊,亦如公司董事長。(宗教領袖也有權術嗎?)跟隨先生,也跟隨耶穌,才知道智慧就是清潔。既這樣,怎麼愈來愈不清潔?起初多麼像嬰孩,像風中少年,皮膚光潔,眼神清澈,腰杆直挺,現在卻混濁了,懷疑自己,懷疑先生,懷疑神。 受苦受壓,是為了創造更佳彈性嗎? 心被鍛煉才能持久,一直維持常新嗎? 有時四圍乾渴,清涼何其難得;你杖要打到多沉重、苛刻,方有可喝?你火要燒到多高熱、通紅,方算試煉完全?你手須刺多深,須扎多痛,方能吸出豐滿甘甜? 一身彈簧還能負載多少,多久,多沉? (To be or not to be?) 貓有九條命。 風浪中,是誰從加利利海上走來?「是我!」——一個聲音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