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佳興山野課程 挑戰雞籠山

  佳興國中推動登山健行,師生攀爬關仔嶺雞籠山,結合環境教育、山野教育課程,引領學生親訪山林,察覺山林中自然生態的野趣。 (記者盧萍珊攝) 佳里區佳興國中推動登山健行,師生攀爬關仔嶺雞籠山,結合環境教育、山野教育課程,引領學生親訪山林,察覺山林中自然生態的野趣,藉由互助合作,促進師生間情感,增進自我的體能耐力,感受生態之美,落實無痕山林生態保育觀念。 佳興國中校長潘能耀指出,關仔嶺雞籠山登山健行自然生態探索教育課程,配合學校發展的「戶外探索教育」及「健康」的願景,舉辦山野探索挑戰體驗,透過課程推動,讓學生親近山林,觀察山林,向山林學習,並結合在校所學的自然、健體、綜合、童軍等課程,讓知識學習與實際行動相結合,體會「五感」教育,落實「進山、淨山、敬山」的觀念。 教導主任葉又菁說,這次共有五十四位師生參與,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參加登山體驗,事前校方進行登山要領的指導與練習,藉由師生間的鼓勵、陪伴與互助,一起完成登山健行的教育探索體驗,「這不單是登山健行,更是學子們身心靈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學習體悟。」 參與的學生莊珮瑜表示,第一次爬雞籠山,沿途經過陡坡,走在混凝土、大石頭及木階梯上,真是一大挑戰,邊走邊叫,還好有老師、同學陪伴,最後登頂成功,真得很不容易。 學生黃柏惠說,爬雞籠山沿途挑戰爬坡,沒想到腳和膝蓋越走越沉重,走起來很不容易,感覺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不過下坡時借用登山杖輔助,減輕膝蓋的負擔,這一趟的登山體驗了解平時體能訓練的重要,期待未來有機會再挑戰不同的山嶺。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受檢民眾逾8成異常 肝苦人不知? 54.8%有脂肪肝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全台各地30家醫療院所同步為民眾進行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共檢驗5661位民眾,竟然有4616人發現異常。(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人健康情況堪虞!脂肪肝恐成台灣新國病,肝基會20日在全台舉行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患脂肪肝比率54.8%,醫師發現脂肪肝釀肝癌比率逐年攀升,40歲以下族群脂肪肝問題是未來肝癌防治關鍵。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昨日在全台各地30家醫療院所同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共檢驗5661人,竟然有4616人出現異常,占比高達81.5%,其中131人疑似有肝癌及性質不明的肝腫瘤,11人有肝硬化情況,且有3103位受檢民眾有脂肪肝,占比54.8%。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指出,有脂肪肝民眾占整體的54.8%,顯示脂肪肝正悄悄成為台灣的新國病,不僅患病率升高,脂肪肝已明確被證實可能進入「慢性肝病三部曲」,由單純脂肪肝惡化為肝炎、進一步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最終甚至導致肝癌。 楊培銘表示灣過去30年專注於防治B型與C型肝炎所致的肝癌,確實已見成效,B肝疫苗普及讓帶原者大幅減少,C肝則因新一代口服藥問世,治癒率大幅提升。然而,正因為B、C肝逐漸受到控制,脂肪肝導致肝癌的比率也日益上升,將成為下一個肝癌防治的關鍵戰場。 肝基會指出,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脂肪肝問題,是未來肝癌防治關鍵,特別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全球醫界備受關注,鄰近的日本及歐美國家也出現類似趨勢,與營養過剩、肥胖密切相關,甚至不再只是單純的代謝問題,而是潛在的癌症風險因子。 肝基會指出,本次檢查發現有498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1225人為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良性肝腫瘤,脾臟腫大者有48人,膽息肉有612人,其他胰、脾、腎臟等腹部腫瘤有98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者則有2149人。

Read More

黑箱盲點? 一樣中醫處方箋味道卻不同

  中醫師蔡全德表示,即使同一處方,若來自不同批次、不同藥廠或不同泡製條件,氣味也會出現差異。(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吃科學中藥,是否曾經有過一樣的處方箋卻出現不一樣的味道?是不同批次、不同藥廠或不同乾燥及炮製條件,氣味也會出現差異?或是抓錯藥?又如何辨識?也是「科學中藥」最大的黑箱盲點。 陳姓患者看中醫吃中藥,醫師開立的處方不變,每1週拿1次藥,已吃3個月,醫師說是用來保養。不料,有一次藥的味道明顯不同,懷疑是抓錯藥。 中醫師蔡全德分析,即使同一處方,若其中某些成分來自不同批次、不同藥廠、或不同乾燥及泡製條件,氣味也會出現差異。尤其是像柴胡、黃連、當歸、附子這些「氣味濃烈」的藥,只要處理不同,味道就明顯改變。這是最可能的情況。其次,診所有時也會遇到藥廠缺貨、臨時更換來源,但不一定會更新處方箋名稱。 最糟的是劑量配錯或調包。有時人為失誤無法排除,尤其若是人工抓藥、半自動機具秤量,某味藥抓多一點、少一點,甚至拿錯類似外觀的藥粉(如黃芩vs黃柏)都會導致氣味不同。有些診所不會特別標明劑量,只看處方名,導致你無從察覺差異。甚至可能誤抓、誤混。 還有一種可能。科學中藥粉若保存不當,可能產生油耗味、苦臭味或潮氣霉味,特別是梅雨季、濕熱地區或非冷藏儲存。可怕的是,西藥只要不磨成粉,配錯藥還能辨識。中藥呢?不管丸或粉恐怕都是個黑箱盲點。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工交換生計畫 料理交朋友

  成大南工綜合職能科連續10年來,均有外籍生與本地生一起上餐飲課程、學習中文,打造跨文化與友誼的交流舞台。 (記者汪惠松攝) 成大南工連續10年透過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RYE)」,每年均有不同國家的外籍生與本地生一同上課學習知識,同時也與綜合職能科學生一起上基礎速食餐飲課程,學習烹飪、中文,打造一場場跨文化與友誼的交流舞台。 成大南工職能科這門餐飲基礎速食課,由許妤姍與吳怡惠兩名老師共同指導,課程安排在每週的上、下午各三小時的教學時段,內容從漢堡、義大利麵、壽司,到飯糰、蚵仔煎、虱目魚粥等道地台灣小吃,每堂課都是一場全感官的文化體驗。 外籍生與本地學生一起上課中,認真學習,不僅學會實作,更從料理中認識台灣飲食文化的多元與深度。對於外籍生而言,飲食就是最直接且最有溫度的文化入門方式。 為讓外籍生快速融入課堂,老師們創意設計當天「中文三詞」重點詞彙的學習方式,例如「高麗菜」、「豬肉」、「水餃」,並進行快速中文小考測驗,外籍生的中文也因頻繁互動進步神速,一問一答中彼此學習、彼此成長。在這個充滿香氣與笑聲的廚房裡,每一顆水餃、每一片蔥花,都是文化的縮影。 讓人感動的是,職能科的學生原本較為內向,因為教外籍生認字、念句子,變得熱情開朗,甚至跟外籍同學互動變得自然,變身「小小外語教練」。老師們說,這些改變,遠比料理本身更值得驕傲。 外籍生在成大南工職能科老師指導下,學習烹飪料理,認識台灣飲食文化。  (記者汪惠松攝) 許妤姍老師說,這場廚房裡的國際交流,不只是一次文化體驗,更是一段青春回憶的交織。在這裡,語言與國籍不再是距離,一起做菜、一起犯錯、一起大笑,才是最真實的學習與成長。 成大南工職能科餐飲廚房10年來,外籍生與本地生透過料理交朋友,用笑聲寫回憶,他們證明了世界就在教室裡,文化可以在每一道料理中發酵,友情也能在每一次的烘焙中悄悄發酵,香氣撲鼻,久久不散。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牢記叫叫伸拋划 援助溺水兒童先自保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國民健康署統計,1至5歲兒童死亡原因以事故傷害高居首位,其中「意外溺死或淹沒」死亡人數,由112年的8人降低為113年的1人,顯示民眾在幼兒溺水的安全防護有明顯進步。國健署仍提家長,夏日戲水應注意幼童安全。 國健署指出 ,夏季幼兒戲水安全非常重要,不只在泳池、溪邊及海域要注意溺水風險,在家洗澡、浴盆中,家長都必須隨時陪同、視線不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兒科急診主治醫師李嶸表示,即使只有10公分深的水面,也可能奪走孩子的性命。 李嶸表示,在急診遇過的案例裡,曾有家長讓2個孩子在浴缸玩耍,孩子年齡分別為約1歲與3歲,大人只是離開一下,結果年紀較大的孩子因好奇打開水龍頭,只是放一點水,沒想到年幼的孩子因此溺斃。 國健署也公告「防溺10招」,幫助家長保護孩子,戲水地點須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若發生溺水事件,國健署提醒,救溺先自保,牢記「叫叫伸拋划」救溺5步,大聲呼救後,呼叫119、118、110、112,在岸邊利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或拋送球、繩、瓶等漂浮物,讓溺水者抓住,若現場有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大型浮具,可加以利用划過去。 將溺水者拉離水中,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時,李嶸指出,兒童CPR按壓速率為每分鐘100至120下,記得「快快壓」,每按壓30下、進行2次人工呼吸,按壓深度約為胸廓厚度1/3。按壓要注意讓胸部充分回彈,避免持續施壓,以利血液有效回流。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新營社大秋季班 認識地方感

  新營社大課程認識地方,學員踏勘柳營區「過溪到小腳腿」。 (社大提供) 為支持溪北地區返鄉與新移入的青年認識在地,新營社區大學9月份的秋季班規劃「認識地方感」系列課程,範圍涵蓋後壁、鹽水、柳營3大地區。3個地區都有在地化規劃的6堂課程,讓在地青年能循序漸進地認識地方,歡迎學員上新營社區大學官網認識秋季班課程。 新營社大指出,「認識地方感」系列課程由新營社區大學組織講師群規劃活動,範圍涵蓋人物、民俗、產業、文資等範疇。課程包含從水文的角度認識柳營,踏查德元埤、龜重溪,在後壁從民俗、宗族切入,了解安溪寮林氏宗族、下茄苳泰安宮與八掌溪畔的地方發展史。鹽水則重新追尋鹽水城牆遺跡、走訪岸內影視文化園區等。 此外秋季班還有其他認識地方的在地課程,包含由著有《台灣糖鐵攬勝》的許乃懿老師開設在週二晚上的「糖鐵巡禮」,這門課程在週末還會移地到戶外實際巡禮鐵道路線,這學期主題包含烏樹林糖廠路線,以及岸內糖廠與義竹糖業路徑,透過這些在地路徑來認識溪北地區的糖鐵與聚落發展史。 社大資深咖啡、下午茶課程講師湯淑慧的「下午茶-玩很大:療育學咖啡、開心玩手作∕點心∕花藝」課程,亮點是會拜訪東山在地的咖啡農,認識咖啡的土壤、氣候、在地發展。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中華副刊〉 踏莎行 會寫詩的樹

詩‧攝影/葉莎 它曾學牡蠣造殼 將五萬倍於自己身軀的鳥鳴 藏匿於詩句 或誇耀醒目的白頭 或張揚黃綠和中春綠的羽毛 任雜染心依附 每一個詞語過於喧囂翻湧   偶爾學月光在枝葉靜立 總是不盡人意啊 不慎傾斜 又變成光燦奔忙的黎明   在不幸失去綠髮失去生命之後 它任爬牆虎爬滿身軀 專心寫屬虎的詩 吃掉垢和雜亂 吃掉從前也吃掉未來   那一天我偶爾經過 黑夜恰巧距離一寸之地 它觸摸晚霞,放下猛虎之心 寫了一首願意漂流 也願意消失的詩

Read More

〈中華副刊〉人生行路,茶韻相伴

■徐坤元 我在唸軍校的學生時代就愛喝茶,每逢周末,就爭取放榮譽假 ,這樣,星期日一大早,就可以到女友家與未來的老丈人,共進早餐。 準岳母七早八早的就烤好了八片土司,岳父四片,我四片,配上岳父自醃漬的芥菜,昨晚剩下的辣炒小魚乾空心菜梗,還有岳母最拿手的酒釀紅燒吳郭魚,最特別的是那結了凍的魚汁,真是人間美味啊。再配上500cc大玻璃杯,泡好的天祥茶莊的香片,在那個60年代,真是幸福棒極了。 下了部隊,連隊上還有七、八個老士官長,每個人也是一大杯香片或是鐵觀音,從早泡到晚,蹲在樹蔭下,回憶從前,抗戰,剿共,聊家鄉。 當完排長,調到營部幹情報官,營長愛喝龍井茶,他的龍井茶都買三峽春秋兩季白毫龍井,那是青心柑仔種,一心兩葉,嫩長有白絨絨的毛纖維,條索型,將山泉水煮開放涼,再冷泡龍井茶,存放在冰箱內最少4小時以上,茶湯呈碧黃色,喝起來甘甜潤喉,清爽香味嗅鼻。 退伍後,在高雄賣TOYOTA汽車,為了接近客人,學會泡小壺茶,特別買了紫砂壺,去鹿谷,買上好炭烤烏龍茶,茶道書籍,練習泡茶,品飲,養壺技巧等。與客人天南地北聊天,在歡笑氣氛下簽約賣車,七十九年,我十個月,賣了49輛新車,得到新人獎第二名, 第二年就當上課長,第三年在高雄北高營業所,四個課合力奪得,全省春節比賽冠軍,茶在我賣車生涯中扮演了成功的角色。 八十六年離開汽車業,想要創業開茶葉店,特別去請教,買過我車且在開茶葉店的客戶。 他的一句話,「你在茶葉店,坐的住嗎?能喝整天茶水嗎?」這才打醒我的夢想,實際上,整天你要在店裡陪客人泡茶,喝茶,那也別想去。自此,我才走向餐飲業。 去年整理家中酒櫃,發現一個樹皮做的梯形盒子,打開一開,原來是放了20多年的普洱散茶,那是我任職東元健保IC卡高屏督導時,全國總督導送我的普洱散裝熟茶。 這一放就是二十多年,聞了聞,味道有些淡淡茶香,沒有坊間說的「臭撲味」,又問了在廣東作普洱茶的學弟,他說看起來沒有問題,只要茶葉沒有白色黴菌,泡一些聞聞味道,就知道了。 所幸,沒有那些怪味道,茶湯呈現棗紅透亮,散發出高雅飄逸的香氣,令人一陣清爽,特別是滾水沖入茶壺內,茶葉散發出那種渾厚內斂的香韻,撲鼻而來,頓時不由自主的迎上杯口,用鼻腔吸吮著那種特殊的普洱茶葉香氣,大口大口的吸,猶如飽食可口美味的食材般。 再綴飲上一口,那濃乾樸實的勁道,馥郁圓潤的香韻入喉,剎那間,一種特殊茶氣,讓身心氣血流暢,精神舒順! 從此,也開啟了我對普洱茶的探索與品嘗的興趣。 這兩年來,四處追尋普洱茶文化,買書閱讀,請教專家,品飲各地區山頭老寨,古樹普洱茶,有生茶,熟茶,偶爾去老師家,還能品嘗到號字,印字熟茶,那種茶湯濃稠,果膠類物質豐富,令人還有飽足感。 識茶,泡茶,品茶由懵懵懂懂,略知見微,也讓我找出一條普洱小徑,摸索單一古樹普洱茶葉,品嘗各種拼配的口感,無形之中,越走越遠,越深,那還真是一門大學問。正如經營普洱茶的前輩最常說的一句話「普洱茶的水很深!」 普洱茶對人體的藥理及保健作用,通過歷史記載與現代研究,已證實普洱茶對人是有保健健功能。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接受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託,進行普洱茶的科學研究。2008年8月正式提出「普洱茶對血管動脈硬化及對低密度蛋白膽固醇氧化之引響」的報告,普洱茶可以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但因為茶不是藥物,故需經常性,長時間養成喝茶習慣,才會有其功效。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排第七,但是它的重要性,卻不可小覷,交際應酬需要茶來融入情感,茶禪可以塑造一種文化修身養性,茶葉可以在戰場鼓舞士氣,茶葉還會引發戰爭。 如果買到號稱古樹普洱茶,且價格低廉,就要小心了。有經驗的茶友,通常都是喝了再買。 現代生活,由於工作,學習,生活忙碌,在品茶下功夫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對飲茶的文化藝術,還是值得我們一探,會令您心曠神怡,妙趣橫生!

Read More

翁意外墜樓骨盆/薦椎骨折 跨科別治療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72歲的吳先生因意外從3樓高摔落,緊急送至醫院急診,雖然當下意識清楚、血壓正常,但心跳高達150下,瀕臨休克狀態。經影像檢查發現,傷者不僅有不穩定的骨盆骨折及薦椎骨折,還有骨盆腔血管破裂出血等問題。所幸,在放射科、加護病房及骨科跨團隊合作下,吳先生順利康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范姜治澐表示,因傷者下背及右大腿疼痛無法活動,加上瀕臨休克狀態,因此先以骨盆固定帶予以固定,並給予靜脈輸液及輸血來穩定生命徵象,再立即由放射科醫師進行骨盆腔血管攝影及栓塞止血,並安排於加護病房做後續照護及觀察。傷者止血後生命徵象穩定,術後3天轉入一般病房進行復健治療,一週後順利出院。 范姜治澐進一步說明,在台灣每年約有200例骨盆骨折,其中可分為因骨質疏鬆造成的脆弱性骨盆骨折,及因重大外力造成的創傷性骨盆骨折。 嚴重的骨盆骨折常合併有身體多處骨折、神經血管損傷或其他生殖泌尿系統之多重外傷,若發生骨折粉碎或傷及髖臼,更會大大增加手術困難度,即使積極治療,仍可能造成坐骨神經損傷,或是日後產生股骨頭壞死、創傷性關節炎等後遺症,需進行後續人工髖關節置換。

Read More

中醫調理焦慮症

■陳俊銘 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本能反應,每個人面對事情,抗壓能力不同,大部分的人都能自然的度過焦慮狀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感受。但一部分的人,焦慮會成為一種不自主且常態性出現的狀態,因抗壓能力的下降,稍有刺激便會誘發焦慮。 焦慮的症狀常見如顫抖、肌肉緊繃、坐立不安、戰戰兢兢,及易受驚嚇、煩躁、心悸、胸悶、冒冷汗、口乾、頭暈,還有情緒失控,甚至怕自己死掉。 一般來說,病態性的焦慮特點包括:一、焦慮表現程度超過情境刺激的程度許多。二、焦慮的程度達到明顯影響個體的生活、社交、工作、人際等功能。 一般焦慮症涵蓋以下範圍:1.廣泛性焦慮症:指的是過度且持續不斷的擔心莫名的事物,且沒有一定的對象,沒有理由。2.畏懼症:不是很實際的害怕某些特定東西的地方,例如一般性的畏懼,怕蛇、小動物…等。3.社交畏懼症:害怕與陌生人交談,不敢獨自外出。4.恐慌症:突然產生極端的焦慮不安,持續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常有將死的恐慌感。5.強迫症:出現重複性的動作或意念,明知其不合理仍無法控制。 中醫治療焦慮症首重寧心安神,疏肝理氣,常用方如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養心湯,溫膽湯,黃連阿膠湯等,配合芍藥甘草湯放鬆,加減茯神、酸棗仁、遠志、柏子仁、百合、生地、合歡皮、夜交藤等,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 另外配合星狀神經節穴位注射,放鬆交感神經,改善焦慮症有很好療效,焦慮症的患者長期處在容易緊繃的狀態下,交感神烴系統一直無法放鬆,透過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讓交感神經放鬆休息,有助焦慮恐慌的緩解!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