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殿「遷船遶境、步步祈福」 兩百多人拉王船

普濟殿舉辦「遷船遶境、步步祈福」活動,一大早就湧現人潮。(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四聯境普濟殿「王巡醮」五日遷船遶境,途經試經口等七角頭,兩百多人一起拉王船,步步祈福、護佑家園,感受那份來自神明的庇佑與感動。 府城地區不乏由廟宇主神掛任主帥之王醮,普濟殿「王巡醮」與常見驅瘟逐疫的「王船醮」大不同,「王巡醮」由神尊恭領玉旨代天巡狩,此次張公法主、威靈王池府千歲、觀音佛祖將共同出巡、澤被萬民。普濟殿在海安路搭建王船廠,打造二丈九尺九寸長的王船,彩繪五爪金龍、四方神獸、十二神將、八仙八寶及靈獸。 五日上午七點許,普濟殿舉辦「遷船遶境、步步祈福」活動,一大早就湧現人潮,王船從王船廠出發,普濟殿總幹事洪忠義為王船「開水路」,兩百多人一起拉王船,行經試經口、大廠口十八洞、牛塭堀、頂粗糠崎、下粗糠崎、普濟殿等七角頭,沿途有不少信眾擺香案祈福,感受那份來自神明的庇佑與感動。 普濟殿「王巡醮」五日遷船遶境,兩百多人一起拉王船,步步祈福、護佑家園。(記者陳治交攝) 普濟殿「王巡醮」將於七月二十一日起鼓入醮,二十七日普度,最終於八月十日普化王船出巡。廟方提供一萬八百份添載,邀請信眾共襄盛舉,並難得開放王船廠,讓大眾一睹王船工藝之美。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閱讀時差 儲藏這些微不足道但馥郁的喜悅,與詩性的憂鬱和解

文/姚時晴 畫/李盈慧  我必須坦承,我是哀傷的。特別是在無所事事的下午。 憂愁通常會站在我的右後方謹慎注視我的雙手,確認我是否在鍵盤上鍵入憂鬱且悲傷的字句,然後才願意心滿意足地離去。於是我開始習慣自己,習練無法自拔的憂傷,好讓祂安心離去,遠離我的日記和我的筆記型電腦。 結果每個無所事事的下午竟成為許多情詩,每首情詩都有一個無法理解的態度,每個態度都隱藏更多的疑點和曖昧。關於這樣的曖昧,我很抱歉,我無意傷害一首情詩般傷害一個愛字。很多時候我只是身不由己,說許多恨的太多愛的太少的字詞。如果我在左心房多加一點怨懟的字眼,右心房便會偷偷流出一滴滴眼淚。 我必須坦承,我對生命滿是期待。清晨陽光總會站在我的右前方照亮我的額頭,這時我通常會充滿想像,幻想愛上一個人的落拓、遙遠與缺陷。遺憾奶油狀壓擠出過去釀造的情感,在情緒的現況塗抹顆粒感飽滿的藍莓果醬,香甜焦烤著語言層次豐富的喜悅。儲藏這些微不足道但馥郁的喜悅,與詩性的憂鬱和解。

Read More

公衛師法上路5年 健保署催生首位公職公衛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鑑於國內2020年通過《公共衛生師法》立法迄今已5年,卻沒有一名公衛師任公職,健保署署長石崇良石崇良4日表示,健保署開出2個專技人員轉任名額,特別指明希望有公衛師來報名,公開徵求到7月11日為止。 台灣於2020年通過《公衛師法》,並在2021年招考第一屆公衛師,但新法上路5年,通過考試的公衛師,卻沒有人進入公務體系,引發批評。 石崇良說明,根據規定,若有心公務人員通過高考,卻在受訓過程中發現志向不合、或因不適應而離開,可經報請主管機關同意,改以醫事人員或公衛師等專技人員,經評選任用經國家考試、具專業證照者。 健保署開公務機關之先,開缺徵求公衛師,石崇良說,因考量健保工作中,除傳統保險業務,也要跨足大家醫計畫、居家計畫等健康計畫規劃,還要銜接健保與長照,非常需要公共衛生師在流行病學、統計等方面專業,因此這次有2職缺特別指明公衛師,以搭配「三高防治888計畫」、「癌症國家防治計畫」等健康計畫。 健保署指出,這是健保署首次任用公衛師,相關徵求將到7月11日截止,希望有志的公衛師們可以踴躍報名。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天似乎遲到了!

■溫小平 她坐在美容院裡,等待設計師幫她吹出美麗的髮型,今天她生日,要和他共度特別的夜晚。他對待她用心體貼,每年她的生日更是特別設計,包括禮物、晚餐,總能帶給她驚喜。不久前,他才捎來訊息,稍後會把晚餐地址發過來。 他這樣的陪伴已經三年了。三年前,為了慶祝她的生日,爸媽特地從國外趕回來,未料,搭乘的飛機意外失事,她的生日卻成了爸媽的忌日,她痛不欲生,怪責自己是害死爸媽的兇手。當時擔任爸爸特別助理的他,義不容辭負責照顧她,把肩膀借給她哭泣,耐心傾聽她訴說爸媽的點滴,當她想念爸媽時,開車送她去山上的墓園……,他的手機為她24小時開機,只要她有任何需要,他從不拒絕。 甚至為了就近照顧她,轉任公司企劃經理的他,也讓她成為企劃部的一員。 當初爸爸見他年輕有為,做人處事都贏得讚賞,就有意撮合她和他交往,可是她卻拒絕了,強調要自己尋找愛情,不要爸媽的安排,甚至刻意跟他保持距離。 沒想到,這三年來的相處,她逐漸對他產生好感,可是,又怕他只是基於爸爸的緣故對她照顧有加,也擔心說出心中的喜歡,會連朋友都做不成。 當設計師拿著鏡子讓她欣賞做好的髮型時,身側的座椅突然閃過一個紅色的身影,是公司的企劃副理彤姐,揚起下巴地問她,「怎麼?要跟秦經理一起過生日?哼,秦經理沒告訴妳吧,這是他最後一次陪妳過生日了。」 彤姊邊說邊伸出她的左手,無名指上閃爍著一枚鑽戒,「他昨天已經跟我求婚了,我答應他借妳最後一晚。」 她整個人驚獃了,腦袋嗡嗡作響,還以為他會永遠陪在身邊,他卻像完成任務般準備離去。她雙手緊抓著扶手,強自平順呼吸,不想被彤姐看出自己的慌亂。恰在此時,他傳來生日約會的餐廳地址,她藉此轉身付帳離開,推門的時候,她都能感覺到自己手的顫抖。 走出一段距離後,她拿出手機,想跟他取消約會,她實在無法接受他親口說出無法再陪伴她的話。她緊咬著嘴唇,幾乎咬出血來,玻璃櫥窗裡映出她的面容,如此的狼狽蒼白。 也不過只是短暫的思考,她卻改變主意,轉身走向百貨公司,打算買一件漂亮衣服,即使告別,她也要留下美麗身影。 於是她回復了他,「好,我會準時赴約,謝謝安排。」 她按下心中的起伏,將食物一口口送入嘴中,即使味同嚼蠟,依然神態自若地跟他聊天,父母離世的陰影,也在他一次次的陪伴中,逐漸淡去,哪能料到這卻是他們的最後晚餐。 他準備了她喜歡的6吋藍莓蛋糕,點燃燭火時,他溫柔地望著她說,「妳先許願,再吹蠟燭。」她輕輕閉上眼睛,在心底問自己,這時候許願他永遠陪在她身邊,是否來得及? 強忍住淚水,做了幾個深呼吸,她決定搶在他前面表態。 「秦大哥,謝謝你這三年的陪伴與照顧,我不能一直依賴你,所以我決定辭職,去別的公司上班。聽說你已經訂婚了,所以,以後你也不用陪我過生日了。」她以迅快的速度說完,正想起身離去,腦中閃現彤姐那張傲氣十足的面容,心有不甘,決定說出已經萌芽的情意,「雖然已經來不及了,我還是要告訴你,她推開座椅,儘量擺出從容儀態,卻還是忍不住掩面,背對著他,錯亂著步伐走離,愈走愈快,到末了幾乎是用跑的。 站在餐廳門口等待計程車,陣陣冷風捲過腳背,今年的春天似乎遲了許多,想到以後他的肩膀再也不屬於她,半夜失眠也沒人聽她傾訴,淚水緩緩滑過面頰。 淚眼矇矓間,只見彤姐挽著他走過來,她慌忙側過臉掩飾自己的尷尬,未料,彤姐卻將他推向她說,「瞧,人家哭得這麼傷心,你還不快去安慰她。事成了,別忘了包個大紅包給我。」 她一臉問號的望著他,他溫柔地抹去她眼角的淚水說,「對不起,我怕被妳拒絕,只好拜託彤姐出馬……。」 她恍惚有絲明白,自己被設計了,雖然懊惱又羞窘,卻暗自慶幸,幸好一切都還來得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悠悠薄荷香

■張元麗 盛夏的午後,陽光如金色綢緞般灑落,給這個繁忙的世界披上了一層耀眼的華服。先生泡了杯薄荷茶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瞬間讓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了那個簡單而純粹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的薄荷味辛、性涼、喜濕,多生長在靠近水域的陰涼處。每當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灑落,我便迫不及待地跟隨奶奶去河道溝渠邊摘薄荷。奶奶,那位總是穿著藍色布裙,頭髮梳成一個小髻的老人,她的手,如同經年的古樹,皺紋裡藏著歲月的智慧。 野生的薄荷,自由生長,不受拘束。它們或隱匿於雜草叢中,或獨自傲立於水畔,清新的香氣隨風飄散,令人心曠神怡。但奶奶總是能輕而易舉的辨認出薄荷,奶奶輕輕地指著一片薄荷教我如何分辨:「元元,看這片葉子,葉片的邊緣是呈鋸齒狀,顏色鮮綠,一走近它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清香,這就是我們要摘的薄荷。」我學著她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採摘著,生怕弄傷了這些嬌嫩的生命。在採摘的過程中,奶奶不時地向我娓娓道來薄荷的種種用途。她告訴我,薄荷不僅可以泡茶飲用,有清涼解暑之功效,還能用來驅蚊,讓夏日的生活更加舒適。更神奇的是,薄荷還能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在奶奶口中,薄荷的每一片葉子都彷彿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盡的清新與活力。 「奶奶,薄荷用途這麼多,為什麼會生活在溝渠呢?」我好奇地問。奶奶笑了笑,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薄荷雖然用途廣泛,但它並不嬌貴。它能在溝渠中生長,正是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薄荷不需要太多的陽光和肥料,只要有一點土壤和水,它就能茁壯成長。這種隨遇而安、頑強生存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她頓了頓,繼續道:「就像人生一樣,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環境可能並不如我們所願。但是,只要我們擁有像薄荷一樣的適應能力和頑強精神,就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存下來,並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奶奶的話深深印在了我心中。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那片生長在溝渠中的薄荷,想起奶奶的教誨。採摘結束後,我和奶奶坐在田埂上稍作休息。她拿出常用的小籃子,開始熟練地處理新採的薄荷。每一片葉子都被她輕柔而仔細地洗淨,然後晾乾,最後被一一裝進一個精緻的小布袋裡。這些小綠葉,一部分將被帶到市場去換取一些小錢,以補貼家中的開支;而另一部分,奶奶則特意為我留下來,用來泡製清涼的薄荷茶。 隨著太陽緩緩西下,我們滿載著薄荷踏上了歸途。夕陽的餘暉輕輕灑在奶奶的臉龐上,為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在那一刻,我由衷地覺得她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那些與奶奶一起度過的簡單而純真的時光,如同一首動人的田園詩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如今,奶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薄荷的綠意依舊盎然如初。每當我嗅到那獨特的清香,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和那些溫馨的往日時光便浮現在眼前。這些珍貴的記憶,如同薄荷那持久的香氣,始終縈繞在我的生活之中,為我帶來綿延不絕的溫暖與力量。 此刻,先生為我泡的薄荷茶已經失去了溫度,但那獨特的清香卻依舊揮之不去,我輕輕地端起茶杯,深吸一口那淡淡的香氣,彷彿穿越時空,重回那個盛夏,與奶奶共度那段難忘的時光。

Read More

藥師團體政院前擊鼓申冤

藥師公會全聯會4日上午號召藥師與藥學生到行政院「擊鼓申冤」,控訴衛福部違法核釋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拉起白布條呼籲行政院出面主持公道。(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藥師公會全聯會號召藥師與藥學生代表4日快閃集結行政院「擊鼓申冤」,強烈控訴衛福部違法核釋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理事長黃金舜代表擊鼓後發言,隨後代表遞交陳情書,明確訴求行政院「立即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要求衛福部撤回違法解釋令,終止制度錯誤延伸與專業崩壞的危機」。 黃金舜指出,歷年衛署、衛福部函釋一貫主張82年門檻具拘束力,如今卻以一紙解釋令強行突破,不僅混淆法條與政策,更加劇基層憤怒與社會疑慮。已多次正式行文衛福部,並舉辦凱道5千人集會、赴監察院陳情,迄今仍未獲正面回應,衛福部卻一意孤行,藥界忍無可忍。藥師團體重申,藥事法歷來規範明確,中藥與西藥皆屬藥品,依法應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藥師執業與管理,任何繞過法制、破壞制度的做法,絕不容許。要求立即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並請衛福部撤回違法解釋令,終止制度錯誤延伸。

Read More

腕隧道症候群 她按滑鼠手麻/抓握無力

員榮醫院中醫部醫師吳晉廷解說針炙治療腕隧道症候。(員榮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45歲陳姓女子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日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經4週針炙治療調理,手部抓握功能恢復正常。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如果不及時處理,不但會影響生活,甚至肌肉萎縮、手部無力。 員榮醫院中醫部醫師吳晉廷說,腕隧道症候群發生涉及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機制包括腕隧道狹窄或內壓上升,直接壓迫正中神經。慢性發炎與結構性病變,如腱鞘炎、關節炎、神經變性。生物力學應力過大,導致長期反覆壓迫與神經缺血。內分泌或代謝異常,使組織水腫、結締組織增生,增加腕隧道壓力。正中神經受壓迫,會導致大拇指、食指、中指及部分無名指麻木,嚴重時影響手部抓握力,有人甚至拿杯子、開門都感到困難。 吳晉廷說,針灸可促進局部血流供應,讓受損神經獲得更多氧氣與營養。針灸也可調控釋放血清素、多巴胺,減少手部刺痛、灼熱感等效果。預防腕隧道症候群,打電腦時可考慮用手腕護具、滑鼠壂及手臂支撐架。復健方式可將一隻手手掌朝上手臂打直,用另隻手將手掌向下扳,維持15秒,重覆5次再換手;此外可將近端指節彎曲、彎掌指關節、4指握拳及握拳等方式復健。

Read More

有家族病史/哥哥也罹癌 婦常打破杯盤 揪肺腺癌末期腦轉移

翁姓婦人近期經常打破杯子與盤子,走路搖晃、頻頻跌倒,甚至無法順利穿褲,經醫師許人文安排MRI磁振造影檢查,確定罹患肺腺癌末期。(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1歲翁姓婦人近期經常打破杯子與盤子,走路搖晃、頻頻跌倒,甚至無法順利穿褲子,家人警覺異常帶她就醫。經磁振造影檢查,驚見兩側腦部竟布滿10顆大小不一的轉移性腫瘤合併嚴重腦水腫,確定罹患肺腺癌末期,且嚴重惡化到腦轉移,導致四肢無力且平衡感不佳;令人驚訝的是,翁姓婦人的哥哥竟然也在1年多前罹患肺腺癌,且在同一家醫院治療,所幸兄妹倆採用免疫療法,目前病情都獲得良好控制。 烏日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指出,根據胸部X光與切片檢查顯示,翁姓婦人的右上肺有1顆7.3公分腫瘤,為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在詢問肺癌家族病史的時候,翁姓婦人提及大她3歲的哥哥也曾罹患肺癌,同樣在烏日林新醫院接受治療。 許人文說,兄妹檔雖然都不菸不酒,卻在這1、2年相繼罹患肺腺癌,可見得肺癌家族化不可不慎。112年10月翁男由於聲音沙啞長達2週,甚至無法與人對話,體重驟減4公斤前往求診,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上肺有5公分腫瘤,合併9.6公分巨大的縱膈腔淋巴腺與右下肺轉移。 翁姓婦人及大她3歲的哥哥也曾罹患肺癌,兄妹檔都是醫師許人文的病人,可見得肺癌家族化不可不慎。(記者陳金龍攝) 許人文安排個人化精準肺癌治療,掌握翁男沒有常見的基因突變,反而有高表現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D-L1)」,於是向健保署提出單一免疫藥物使用申請,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腫瘤迅速縮小,目前聲音不再沙啞,體重也恢復了,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的病容。 許人文考量到這對兄妹檔家族遺傳的基因特性,在翁姓婦人所有基因檢查報告尚未出來之前,基於哥哥的成功治療經驗,推斷她也可能具有高表現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而目前因嚴重腦水腫病情危急,刻不容緩,建議病人先自費12萬元施打免疫藥物,讓腦腫瘤縮小,以爭取治療時效。當所有基因報告出來後,也證實了許人文的判斷正確,翁女也符合健保使用免疫藥物條件,成功申請到健保署的事前審查免疫藥物,幫病人省下1年100多萬元的藥費負擔。 許人文強調,肺癌除了吸菸者是高危險族群,甚至不抽菸的人都可能罹患,現在肺癌治療可透過精準醫療與免疫療法,大幅改善病情,是新世代肺癌治療的希望,建議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必須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抗癌。

Read More

供給同學同吸電子煙 2人均違法

衛生局提醒電子煙就是「違禁品」,青少年朋友千萬勿因一時「想耍酷」而誤觸法令。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某高職B同學吸食電子煙時,竟提供好奇的A同學吸食,遭教官當場「活逮」,衛生局獲報後依法處辦,兩人吸食電子煙均違法,最高可處1萬元,而B同學「供應」電子煙已觸犯《菸害防制法》紅線,最高可處25萬元罰鍰。 暑假到來,青少年多了與友人相聚機會,但也可能增加接觸違禁品風險,高雄市衛生局指出,近期校園有學生提供電子煙給同學吸食,不僅觸犯《菸害防制法》,最高可裁罰25萬元,且電子煙煙油多含尼古丁等成癮物質,損害呼吸道、心血管等並影響健康,提醒青少年朋友勇敢拒絕菸品誘惑,有效保護自身健康。 衛生局表示,112年3月《菸害防制法》修法,將電子煙歸類為「類菸品」,並明文禁止製造、輸入、販售、供應、展示及廣告,等同電子煙就是違禁品,觸法最高可處5千萬元罰鍰,即便是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轉傳電子煙相關資訊,最高可處100萬元罰鍰,青少年朋友千萬勿因一時「想耍酷」而誤觸法令。 衛生局指出,國民健康署於112年所做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青少年接觸電子煙主因為「朋友都在吸」,且因市售產品常包裝成時尚3C配件,強調無害、可助戒菸等誤導訊息,但事實上市售近9成煙油含尼古丁等成癮物質,損害呼吸道、心血管與免疫系統,還會影響還發育中的大腦,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甚至比紙菸更早出現肺纖維化與肺活量變差等嚴重後果,青少年必須謹慎看穿迷思拒絕誘惑。

Read More

2050失智人口破百萬 認知退化6個月 失智警訊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與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說明失智症新藥使用條件與治療觀念,期望翻轉「失智無解」的錯誤印象。(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各醫院搶打失智症新型單株抗體藥物,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醫師提醒,別把認和退化當老化,當認知功能退化持續6個月以上就要注意,可能是失智前的關鍵警訊。 全台目前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近6成為阿茲海默症。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生指出,失智症盛行率也正隨人口老化迅速上升,預估將從2024年的7.99%增至2050年的11.11%,屆時全台失智人口將突破百萬人。 新型阿茲海默症藥物介入有助延緩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 (MCI)、輕度失智期進入中重度失智階段,減輕超高齡社會的照護壓力。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王培寧指出,失智症其實是一個症候群,有多種神經退化疾病,都會導致失智症,主要可分為4大類型,包括以記憶力衰退為主的「阿茲海默型」、合併行動不便等巴金森症狀的「路易體型」、伴隨人格改變的「額顳葉型」,以及與中風等血管病變相關的「血管型失智症」。其中,阿茲海默症是全球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占比達56.8%居冠,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病情會持續惡化,但值得慶幸的是,阿茲海默症也是目前唯一有新藥可用的病症。 為了能及早診斷,王培寧建議,若自覺認知功能退化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就可就醫評估找出原因。若有相關家族病史者,應更積極就醫進一步檢查。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監事胡朝榮指出,近幾年「單株抗體藥物」獲核准上市,才讓失智症治療邁入得以「改變病程惡化」的新時代。 然而,即使被及早診斷,是否能用上新藥,還得符合3項條件:首先需透過MRI (磁振造影) 確認是否排除「阿茲海默症」或有明顯的腦血管疾病;其次要透過神經心理測驗確認病程是否夠早;最後則是透過Amyloid PET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 或CSF(脊髓液檢驗) 確認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並以ApoE4基因檢查排除容易有副作用的高風險族群。 即便新藥問世,能否及時用上藥物,關鍵仍在於是否在黃金期完成診斷與介入。 胡朝榮指出,目前全球已核准2款單株抗體新藥,可用於早期與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藥物進入病人體內後,會標記出大腦中的毒性蛋白,讓免疫細胞辨識並加以清除,就如同「清血脂」般持續作用,從源頭降低對神經細胞的傷害。 若能及早診斷並啟動療程,有機會延緩病程惡化近3年,為患者爭取時間、守住生活品質,同時減輕家屬照護壓力。

Read More